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春夏之际的早晨,阵阵微风吹过,吹得叔侄两人说不出来的舒畅,他俩一前一后地走在林间小路上。为了尽快可以早去早回,两人并没有交谈过多,只是快速地走着。十几公里的路程,两人负重都在40斤以上,至少需要2个多小时。樊宇是第一次去裴家镇,父亲近些年体力已经不如以前那样充沛,以后去镇上交换东西这种事,樊宇需要渐渐接手了。另一方面,樊宇常年在山里打猎,并没有见过太多的外人,家里人想锻炼他的社交技能,毕竟现在家人年纪都渐渐地大了,樊宇需要和镇上的人越来越多地打交道。
过不多时,两人就走出了林子,来到了一条稍微宽敞的乡间土路,二叔告诉樊宇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就可以走到裴家镇,并提醒他这条路上并不太平,早些年他们去镇上时,遇到过几次匪徒抢劫,但都被他们打退了。樊钢为了在他死之后,孩子们能够在这乱世活下去,自从在这里定居下来,每天都严酷训练他们。为搏击,武器,狩猎和野外求生都制定了很详细的训练计划,这当然得益于他几年的部队教官生涯,更是他十几年特种侦察兵的经验积累。就算樊钢在弥留之际,还不忘记嘱咐孩子们按照他制定的训练每天坚持下去。樊宇同样传承了一样的训练方法,为了生存下去,这家人必须把樊钢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一代代的传下去。
今天路上很是顺利,虽然天有些阴沉沉的,可雨并没有落下来,也没有遇到什么意外,在中午之前顺利走到了裴家镇。
虽说是镇,其实也就是大一些的村,有一栋三层的红砖小楼在镇子中央,其他的土坯房和零星的红砖房围绕这栋小楼一圈圈的向外分散。镇子最外围放置了里外三层的木制栅栏并由铁丝或者麻绳链接到一起,铁丝上零星的挂着罐头盒,里面装了一些小石块,只要碰到栅栏或者铁丝,就会发出啪啦啪啦的声音。
进村的大门就在土路上面,三米多高的木制大门,外面有四五个壮实的三十岁左右的小伙把守着,手里或拿着长砍刀或长矛,还有一人手里端着一把散弹枪。樊宇离着大门有十多米远时,依稀看到大门口有三个人和这些守卫争论着什么,走到近处才清楚这三个人是拾荒者。所谓的拾荒者就是居无定所的旅人,他们会去中部的死亡地带,冒着被严重辐射的危险收集有价值的东西,在背回来去各个据点换东西,拾荒者就像曾经文明和灭世以后世界的纽带,劫后的幸存者通过他们来获取各种各样的资源。
但拾荒者中很多都是亡命之徒,他们大多都因为受到辐射的原因,活不过40岁就死去了。知道自己活不过几年,也就无所谓畏惧。村里的人即渴望他们的到访,毕竟他们经常带来惊喜,但对他们又有所畏惧,不得不小心戒备。
门口的三个拾荒者想进村换东西,可门卫觉得三人手里的东西,有交换价值的实在不多,加上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三人,所以不想冒险放进村,万一闹出点什么事情,裴家镇的家法可不是开玩笑的。
“快走吧,你们可以去下一个据点试试,这里不能让你们进去。”其中一个门卫催促他们离开喊道。
“我们大老远来的,就放我们进去吃点东西喝口水,我们这里有些东西可以换,您再仔细看看,总有需要的。”一名拾荒者把背包里的东西稀里哗啦全倒在地上,另外两人也跟着掏出东西摆在地上。
樊宇凑进看去,杂七杂八的东西摆了一地,有价值的东西确实不多,都是些零碎的无用杂物。
“呦,樊二哥!好久不来了,大哥没一起来吗?”端着散弹枪的汉子认出了二叔,喊着二叔过去拉拉话。
“有几个月了吧,刚打下的大野猪,来镇上换点东西,老疤啊,今天你值班呢。”二叔对着着汉子说道。
脸上有一道刀疤的汉子有些抱怨着说“是啊,二东子病了,我替他的班,昨天我就站了一天,今天还要站一天。打到野猪了?现在很不容易打到了,这些从南边跑过来的畜生,都精的很。”
“二东子病了?严重吗?来,我切一块肉给兄弟们尝尝鲜,顺便给二东子带些回去。”二叔边说边从背包里拿出一块,切了七八斤递给了老疤。
“二哥,这怎么好意思!我带东子谢谢了,他有些伤风在家里躺着呢。快进去吧,换了东西去老董家那个小饭馆吃点东西,歇歇脚。”老疤很客气地让二叔进去。
“阿宇,咱们进去吧,早点办事早点回去。”二叔喊着阿宇进村。
“这是樊大哥的儿子?这小伙长得不错,精神!”老疤看着樊宇赞道。
二叔微笑回道“我大哥年纪大了,以后我这大侄子会经常来,兄弟们多照顾照顾啊。”
“那没得说,这么多年的交情了,记得叫樊宇吧?大哥以前说过。你们老樊家的独苗。”老疤说道。
“二叔,我想看看这些东西,没准能找出几件有用的。”樊宇半蹲着在地上,双手来回扒拉着一大堆破烂杂物仔细挑选着。
“二哥,让孩子看吧!来,咱俩坐这里再聊会,我这有水,先喝点润润。”老疤拉着二叔坐在大门口的地下聊着家常。
樊宇问三个拾荒者“东西都是怎么换的?”
“小伙子,你先挑吧,有看上的尽管拿,最后一起算。我们只求换点吃的。”一名拾荒者回道。
樊宇继续挑着,突然眼前一亮,在杂货的里面有个闪着红光的项链,这项链做得甚是好看,一颗黄豆粒大小的红色石头镶嵌在黄金项链的吊坠上,并且吊坠外侧还雕刻着细微的花纹。拿在手里看了又看,很是喜欢,问道“这个怎么换?”
“一块拳头大小的肉怎么样?”拾荒者显然听见了刚才二叔和老疤的对话,知道这两人身上有野猪肉,所以提议用肉换。
现在的世界,金器首饰已经没人在意了,甚至还不如几个馒头值钱。人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才有心情去打扮装饰自己。
“喂,你那个破玩意,还敢要肉换?给你口水喝就可以换了。”其中一个守卫嗔怒道。
“兄弟,我们也不容易,就当可怜我们,下次如果拾到好东西,我们先来这里。”拾荒者叫苦道。
“这样吧,这个项链我要了,还有这个蓝色发卡和小镜子。我给你巴掌大小的肉。“樊宇说着从包里切了一块肉递给拾荒者,这三人很欢喜,痛快的同意了。
樊宇见过几次拾荒者,知道他们也很是艰辛,也没有讲价还价。更重要的是,他想把这些东西给菲儿带回去,她一定会喜欢。
拾荒者看着进村无望了,收拾起来东西,生着分吃了换来的肉,继续赶路了。他们想尽快能赶到另外的据点碰碰运气。
樊宇小心翼翼地将项链包好放在怀里,发卡和小镜子扔进背包,跟着二叔走进了镇子。
镇子里只有一条一丈多宽的小碎石头铺成的主路,直通那栋小楼。其他的都是土路,狭长又弯弯曲曲地串联着每个房子,就像数条匍匐在地的蛇一样。临近中午,小镇上居民正以家为单位的回去吃饭。所有镇上住户都必须去干活才可以去领取食物和生活物质,裴家按照镇上居民的能力不同,给每户都分配了工作。如果有哪一家没有劳动力了,就只能领取最基本的食物,勉强不被饿死。
这条石头路并不长,从大门走到小楼只不过不到20分钟的路程,三层小楼已经有些破旧了,大家已经不记得这红砖小楼是什么时候盖成来的,外墙有明显修补过痕迹,东一块西一块,像被人涂鸦过一样。小楼旁边有几栋稍微大一些红砖平房,形成了一个小广场,这里就是镇上的中心,交易站就在小楼的一楼。
叔侄两人直奔交易站,只有把背来的东西换成镇上的“钱”,才可以去买其他东西。小楼门口站着两个端枪的守卫,看见樊宇和二叔过来说道“二哥,你来了!好久没见你来镇子了,这次带什么东西了?上次我们裴老大还说老樊家的人有一阵子没来了呢。”
二叔笑着打了招,然后问道”裴老大在镇上吗?如果得空,我一会换了东西,带着我侄子去见见他。“
“早上就带着十来个兄弟出去了,应该是进林子打猎去了,顺便看看镇子周围有没有红匪,听人说,最近有红匪出没。他们没有什么规矩,会埋伏袭击猎户和拾荒者。老大一直想收拾掉他们。”其中一名守卫说道。
二叔吃惊的说道“红匪?怎么又冒出来了,我还以为他们都跑了呢。”
“不知道啊,七八年前闹的凶,我们组织人和他们打了几次,他们被打到东面去了。这次不知道怎么又跑回来了。”守卫说道。
樊宇听爸爸说过红匪的事情,他们开始是从南边跑过来的一群强盗,由于当时领头的那几个人都是大红脸,所以镇子上的人就叫这群人是红匪。他们居无定所,靠杀人越货为生。抢不到东西也会进山打打猎。有一次和红匪打仗,二叔和爸爸也参与了。赢得了裴家的尊重,并且当年樊宇爷爷还教过裴家兄弟俩一些格斗,那时候裴老大还不到十八岁,这么多年过去了,裴老大依然对樊钢念念不忘。
“下次如果赶上镇子里组织人手剿匪,我们樊家人还是会和你们一起去的。”二叔说完就带着樊宇走进交易站。
一个40多岁的小老头拿着账本在算着什么,并没有注意叔侄两人进来,二叔叫了一声“胡掌柜!”
那人一惊,抬头看见二叔笑道“樊家老二啊,稀客稀客!什么掌柜啊,我不过是给镇子上的人算算账而已,换来的东西又不是我家的,得看裴家人怎么分配。东西拿出来吧,我看看老樊家有什么好东西,你后面的小伙子是?”
“这是我侄子,叫樊宇!你就叫他阿宇吧,以后他来的次数会越来越多,我们都老了,还要守着家里。”二叔边介绍着樊宇边把腰间的那罐油膏和背包里野猪肉拿出来。
“胡掌柜,你好!”樊宇略微有些羞涩地说。然后一样把包里的肉掏出来。
“什么胡掌柜,你二叔就知道胡闹。你就叫我胡叔叔吧。”胡掌柜看着阿宇,笑着说。
胡掌柜先打开油膏罐,手指头刮了一点油膏闻了闻又舔了一下说道“真不错,这是大野猪的膏吧?品质不错,还很新鲜。这些畜生刚从南边跑过来的时候还长不了多大呢。这大野猪不好对付啊,不愧是老樊家的人。这肉也新鲜!”
看得出来,胡掌柜对叔侄两人背来的货物很满意。点好货物后,叫来了两个十七八的小伙子,把这些东西拿去入库了。接着胡老板开始盘算着,应该给叔侄两人多少钱。说是钱,其实不过就是用铁匠铺剩下的边角料压出来的小圆铁片,铁片一面印着裴字,另一面印的数字。这种钱只是给猎户和拾荒者在镇子里买东西用的,这里的居民并不需要用这种铁片去换东西。
“老二啊,一共350吧,这个价不低了吧。”胡掌柜算好了价钱对二叔说道。
“行啊,您老看着给吧,这么多年的交情,说多少就是多少。”二叔心里盘算这个数字不算高,但也不算低。急着换好东西早点回去,就满口应承着同意了。
胡掌柜把一堆铁片做的钱摆在二叔面前,叔侄两人把钱放进背包后,打了招呼就出去了。二叔先带着樊宇去老董家开的小饭馆,说是饭馆其实也是杂货铺,杂七杂八吧的东西都可以在老董家饭馆里买。
两人走进饭馆后,二叔让樊宇去找张桌子坐下等着,他去柜台买吃喝顺便问问有什么东西可以买的。老董饭馆的掌柜认出了二叔,连忙打招呼“老二来了,好久不见老樊家来镇上了。看看吃点什么?“
二叔接话说道“董掌柜,来两碗面条吧。要一碗纯面粉的,一碗杂粮面条,再来一盘咸菜两个土豆。”
“白面条这年头可不便宜啊,看来是弄到好东西了。”董掌柜笑着问道。
“到哪里去弄好东西啊,我带我侄子来的,他第一次来镇子,要一份纯白面的给他尝尝味道,我这里还剩了一块肉,麻烦您给加工一下。”二叔说道。
“好嘞,除了吃喝。你还要点什么?”董掌柜知道猎户来镇子上最重要的是换生活物资,并不是吃东西。
“我这里有张清单,您看看。最后一起算。”二叔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物资清单,交给董掌柜。
“好,我去查查看,你先坐下吧。吃喝马上就好。我先让小伙计给你俩倒两碗水喝。”董掌柜接过物资清单说道。
二叔交代清楚后,和樊宇一起坐到饭馆大堂的角落里。整个大堂有四五张桌子,空空荡荡只有樊宇和二叔两人在这里。不一会,小伙计端着两碗水过来,笑呵呵地递给了樊宇和二叔。这里的水是镇上井里打上来的,自然不是猎场里那苦涩的水能比,樊宇喝了一口,只觉得清爽甘甜,一路负重过来的疲劳顿感消去了一多半。
二叔看饭食还要等一会能上来,就借着这时候和樊宇讲讲裴家的事,以后要常打交道,介绍一下总没坏处。樊宇仔细听着,大概知道了裴家的一些故事。现在镇子是由裴家的第二代人在管着,第一代的老当家几年前就死了,留下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裴虎,是现在镇上的大当家,年纪40左右,老二叫裴飞,比他大哥略小几岁。樊宇爷爷当年来镇子上换东西,这两人还不到20岁,和樊宇差不多的年纪,当时樊钢兴起时偶尔也会教这兄弟两人一些格斗技巧。
“听说,裴家第一代的老当家也是军人出身,带着两个儿子跑到了这里。当年和你爷爷是一见如故,等老当家掌控了镇子后,一直邀请你爷爷带着我们一家人来镇子上住,可你爷爷始终没有同意,他总说镇子上的粮食很紧张了,再多些人就会有人吃不上饭。既然我们老樊家有了一块猎场可以打猎,可以吃饱肚子。何必去镇上给人家添麻烦。”二叔说道。
“爷爷说的也有道理,我们一家人在林子里的猎场生活也自在些。”樊宇说道。
“你小子说这话还真像你爷爷,这个世道在外面总是不安全的,镇子上人多又有不少武装民兵,终究是比在林子里的猎场安全。”二叔看着樊宇说道。
小伙计端着吃食上来,一碗热气腾腾清汤面摆在了樊宇面前,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肺。汤面里还漂着几滴油花和几片青菜,白色的细长面条,盘在汤底。樊宇话不多说,拿起筷子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
在即将吃完的时候,小饭馆的门开了,走进来一个中年魁梧的男人,两个眸子不大但目光如炬,一眼就盯到了樊宇叔侄这桌,径直走了过来。
作家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