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华夏龙脉,自西而东,纵横无数,当以昆仑为主!
昆仑东山,犹如一个巨大的龙头,向东俯瞰着神州大地,一团团白云从山腰飘向东方,或化为雨露、或化为彩霞,滋养着神州沃土。
自北而南,长白山、秦岭、太行山等分支龙脉纷纷与昆仑祖龙遥相呼应,散发无尽生机。
大别山纵横千里,横跨数州,生活着数以亿计的人口,无数年来,这里不知道诞生过多少王侯将相。
这是一个发生在大别山和淮河腹地上的故事。
这是一件真实发生的故事,受当事人委托,我将它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希望保存在历史长河中,更希望,让世人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真实的世界。
那一年,是1990年,深秋。
地处豫皖交界,大别山山脉附近的一个村子。
大梁河,自南向北,浩浩汤汤,流过无尽的岁月。
作为淮河最大的一条支流,这里水量丰沛,两岸沃野千里,数千年来,繁衍生活着无数人口。
袁家寨,坐落在大梁河一处拐弯处,村子虽小,却存在不知几百年了。
村子紧靠着大梁河,一条破旧的老石桥,成为村子通往河对岸的唯一道路。
村落呈长方形分布,东西走向,村西头紧挨着大梁河河堤。
紧挨着河堤有一户人家,是一对年近七十的老夫妻。
这对老夫妻是对很勤劳的人,在河滩开辟了一大片荒地,分割成一块块小菜园,一个波澜壮阔故事就从这个小菜园开始了。
那菜园很大,分割的区域中有支着架子、爬满枝头的黄瓜、有一丛丛已经泛红的西红柿、还有清脆的辣椒、碧绿的韭菜等……
在九十年代,物资还相当匮乏,农村的孩子,平时并没有什么太多的零食,因此秋季瓜果成熟的季节,是农村孩子最喜欢的季节。
这对老夫妻开辟的菜园,成为了袁家寨孩子,最向往的地方。
为何?
因为那里有清脆的黄瓜、酸甜的西红柿,甚至还有晚种的西瓜等。
这些瓜果,对当时的袁家寨的孩子来说,是最美好的享用了。
烈日当空,一群七八岁的孩子,从村子里探头探头的朝河边跑去,按照他们的经验,这个时候,那对老夫妻应该在家做饭,正是可以去菜园大肆搜刮一翻的时候。
“二胖子,你先去那老家伙家里看看,如果在家的话,我们就顺着桥底溜过去。”
一个十岁左右,身材消瘦的男孩,浑身上下都透露着机灵劲儿,对着一个八九岁的小胖子低声吩咐道。
“小风,咱俩一起去?”
小胖子对身边一个不停吸溜着鼻涕、又黑又瘦的男孩说道。
“好呀,不过等下摘的东西。咱俩要多分点!”
叫小风的男孩,眼里闪过一丝精明,擦了把鼻涕,对那个十来岁的男孩说道。
“凭啥你们多分?不就是去看那老东西在家没在家吗?我去!”
其余的男孩闻言,都嚷嚷着表示了不满,抢着要去干这个活。
“别争了,你们六个猜剪子布包锤,谁赢了谁去,谁去的话,到时候多分一根黄瓜!”
最大的男孩阻止了众人的争吵,并做出了英明的决定。
经过几轮的决斗,最终小胖子竟然胜了。
小胖子得意地看着大家一眼,猫着腰,顺着墙根,左顾右盼,俏俏朝那个种菜老头家溜去。
“那老太婆在家里做饭呢,老头子应该在烧火……”
不一会,小胖子满脸兴奋的跑了回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看着大伙兴奋地说道。
“出发,大家跟着我,我们从桥南边贴着坝子走,然后从桥洞下过……大家一定不要发出声音,那老家伙耳朵尖的很!”
十岁左右的男孩,认真地告诫自己面前六个小兄弟,然后带着大伙朝河堤欢快地跑去。
“都慢点,注意脚下,别绊倒了!”
一行七个小男孩来到了大梁河边,河岸边堆满了流水带来的垃圾、杂草之类的,作为老大的男孩,十分的负责,手里拿着一根竹竿,不时敲打河边的草丛,驱赶可能隐藏的蛇类和癞蛤蟆。
相比于蛇类,这些孩子其实更害怕癞蛤蟆,那疙疙瘩瘩的外表,总是让人感觉到很恶心。
“你几个老驴日的,是不是又想祸害我的菜地?”
一行人刚走到桥根,正准备穿越桥洞,只见那种菜老头,不知何时拎着水桶站在河边,怒气冲冲地瞪着他们。
“三、三大爷,我们是来捉虾……”
作为众人的老大,那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反应很快,看着那老头,结结巴巴说道。
其余六个男孩,包括比较壮硕的小胖子,和精明的又黑又瘦的那个小家伙,此刻都是手足无措,满脸惶恐。
并不是所有的农村种菜老头都是慈祥和善良的,至少这个老头不是。
这老家说话恶毒还不说,气急了,真会大耳巴子抽别人家孩子。
这也是这些孩子畏惧他的主要原因。
“捉虾?捉你妈个老臭币,赶紧滚蛋,再来我菜地里祸祸,腿给你们打断!”
那老头子眼睛瞪的老大,朝那些孩子挥舞着手中的扁担,恶狠狠说道,对这些孩子说出的话,臭不可闻。
“三大爷,差辈了,你不能骂我妈……”
十岁左右的男孩,小脸通红,对那老头子吼道。
在农村,都有这个讲究,小孩子之间怎么乱骂没问题,但是大人骂小孩的话,讲究就多了。
比如,如果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孩子同辈,那么这个成年人就不能骂这个孩子,因为没有什么可骂的啊?
骂他妈?他妈你要喊婶子的吧?
再比如,如果一个成年人比一个孩子高一辈,那么这个成年人就可以这样骂这个孩子:你妈个币,日你娘个腿之类的,但绝不应该骂孩子的奶奶一辈。
反之亦然。
这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按辈分喊种菜老头三爷爷,因此这种菜老头绝不能骂他妈,当然骂他奶奶可以。
这,就是乡下人骂人的规矩,讲究辈分。
显然,这个种菜老家伙并不在乎这些,只求骂着爽,意淫着爽而已。
“滚你妈个币,你妈那个老骚货,老子还看不上!”
种菜老头面有得色,冲那十岁的男孩冷笑道,伸手抓了抓裤裆。
“你、你……我回去告诉我爸去!”
十岁男孩恼羞成怒,转身就要跑回家,告诉他爸这件奇耻大辱。
“回来,这孩子,三爷和你开玩笑呢!”
看着那孩子怒气冲冲跑了,那老家伙暗道不好,赶紧扯着嗓子喊。
“来,来,看看三爷爷给你准备了什么好东西!”
那老家伙朝桥洞里走了几步,想上前追上那男孩,不曾想,在桥洞底下,一堆杂草中竟然发现了十几个鸽子蛋大小的椭圆形蛋。
“快,来看看,这是野鸡蛋,可是好东西啊!”
那老家伙看着那堆蛋,正要上去拿,却看到不远处的桥根,一条拳头粗细的蛇蜕,心里顿时了然,生生止住了脚步。
“野鸡蛋?”
“在哪里?快去看看!”
十岁的男孩,包括那六个小男孩,听到有野鸡蛋,都是惊喜不已。
在九十年代,农村不仅瓜果类匮乏,鸡鸭鱼肉蛋也很少吃,除非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几顿。
吃,在九十年代的农村,还是头等大事。
看到有一窝野鸡蛋,这七个男孩蜂拥而上。
“别抢、别抢,一人拿两个,回家让你妈给你们煎煎吃!”
老家伙看着围着那窝蛇蛋,你一个我一个,认真分蛋的孩子,嘴角一阵冷笑。
“喔,有野鸡蛋喽!”
“中午可以吃剪鸡蛋咯!”
七个孩子,每人分得两枚蛇蛋,兴高采烈地追逐着。
“啪……”
一个蛇蛋,被一个年龄最小的男孩,不小心扔在了地上,碎了。
只见一股清色的粘液从蛋壳中缓缓流出,小男孩正要捡起那枚碎蛋,只见一条蚯蚓一样的黑蛇,从蛋壳里颤颤巍巍,露出了头。
“这是长虫蛋……快扔了!”
小男孩大惊,赶紧扔掉了手中的另一枚蛇蛋。
其他六个男孩闻言,围了上来,看着破碎的蛋壳中,两条怪异的小蛇,心里都是一惊,纷纷把手中的蛇蛋扔在了地上。
然后,这些孩子一哄而散,蹦蹦跳跳往家去。
那十四枚破碎的蛇蛋,在粘液中挣扎的十四条小怪蛇,在烈日下,很快晒成了小蛇干。
“让你们这些狗日的,还来祸祸我的菜!”
那老家伙站在河堤上,看到这一幕颇为自得。
却没看到,大梁河的水面波涛汹涌,一条巨大的黑影,在河底疯狂扭动着身子,像是愤怒,但更多的却是兴奋!
这颗复仇的火焰,是袁家寨的人点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