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新大明 / 第十九章 风雨破京师 二

第十九章 风雨破京师 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十九章风雨破京师(二)
  消停了不到两天的雨再次下了起来,虽然杨母发了话,迁居避难是不可能的事。但暗中有所预备的却不单单只有二房赵夫人她们。长房王夫人也悄悄地指使东珠等几个心腹丫鬟打点好了不少东西。房中瓷器摆设字画之类贵重易碎或是搬不走的大家伙都被锁进了箱子中和库房里。
  至于小辈们倒不是很紧张,总感觉上面有长辈们撑着,就算天塌下来躲在下面就是了。
  当然这些人中并不包括大圆脸杨源。他那日可是被二叔杨思义的话吓到了,这些日子没少蹭在杨母身边劝其早做准备,赶紧搬家。
  如今整个侯府众人,以心情不爽排个名,从金陵特意进京探亲的云姨妈和其女儿,也就是云如雪的妹妹云如雨绝对能进前五名。
  云姨妈的娘家姓王,和侯府长媳王夫人是亲姊妹,是毅勇公府的当家太太,国公夫人。杨母则是她和王夫人的亲姑母。
  毅勇公云家当年被明武帝封在了金陵。万历九年清明节后云姨妈便带着幺女云如雨北上进京来侯府探亲。却是没想到会赶上这么一出。如今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
  眼看这雨就像老天爷漏了一般,似乎完全没有停的迹象,即便是前头撂下了决绝话的杨母也渐渐没了最初的底气,再加上乖孙儿杨源的极力劝谏,于是也吩咐巧鹊收拾了几件细软。
  人心惶惶是如今京城最好的写照。就在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明百姓几乎都收拾好家当准备跑路之时,顺天府派了众多小吏在大街小巷,勋贵大臣家中更是挨家挨户告知,京郊众河道每一段河堤都有专人看守,一切都固若金汤,绝对不会有河堤决口。
  有了这样的保证,杨母方才坐稳了钓鱼台,少不得召集府中各个管事教训了一番,又吩咐府里的所有人该干什么干什么,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杨轩自是不会相信顺天府的官话。安抚民心罢了。
  这一个多月侯府的管事、小厮几乎天天往外跑。据说城外郊区的庄子被不少流民抢了,丢了不少粮食。城里的很多店铺也遭到了刁民乞丐闹事。
  杨思义一个兵部的六品主事,却整日里往郊外的河道边上跑。杨思德倒是沉得住气,每日按时到礼部上班打卡,对于杨思义迁居到郊外地势高的庄子的建议是既不反对,也没赞成。杨母、二房两边各不得罪,玩的是中庸之道。
  如今侯府每日耗损最多的怕是鞋子了。出去帮忙、打探消息的管事、小厮、下人们每次回来浑身湿透沾满泥浆不算,他们的鞋子也是每次必报废一双。
  六月初一,大雨依旧。
  杨轩继续躲在屋子里看书练字写小说。要说在这一世除了晴儿、莘香等几个丫头外,唯一能让杨轩牵肠挂肚的也就是他辛辛苦苦默写的小说底稿了。
  若是城里真发了大水,那么厚一沓的底稿肯定是没法带在身上的,再说出去逃难带在身边也不安全。
  杨轩现在唯一期盼的就是到时候水不要淹没的太深,这古代也没有什么绝对密封的容器可以存放书稿。
  这几天杨轩真是为这件事发愁死了,在屋子里来回转悠想找个适合的地方好藏书稿。
  外厅,晴儿正在向莘香请教着针线活。莘香的女红在整个侯府那也是一流水平。
  一个人影忽然风风火火地撞进门来,脚一沾地就气急败坏地嚷嚷道:“三少爷赶紧去正房,城外的大河已经决口了,城东门已经进水了!”
  还不等屋子里的人反应过来,来人就一阵风似的掀帘冲了出去。晴儿和莘香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懵了,即便是杨轩从里屋跑出来也犹未觉察。
  真是日了狗了!丫的这破水来得这么快。
  杨轩知道此时必须下决定了。冲回里屋,将书桌上的一沓书稿平整得放在一个小木箱中,盖上盖子。又将小木箱放到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木箱中并盖上盖子。之后踩着凳子将怀里的木箱举到了衣柜顶上。
  随即从衣柜中拿出一条莘香早先就缝制好的贴身小包系在身上,往里塞了一包晒干的馒头片。随即指挥着晴儿和莘香拿了两个小包袱,抄起早就准备好的油纸伞就匆匆往外头冲去。
  院子中的丫鬟、婆子听说水进城了,就像炸了锅的蚂蚁四处逃窜。小桃、小杏那俩丫头刚刚去厨房取午饭还未回来。
  杨轩此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带着晴儿和莘香出了庭院,而后穿过了几个院子,顺着长廊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了杨母上房,看见的却只有几个满地乱跑的小丫头。此时此刻,颇有些慌了神的他一把拖过一个来,厉声喝问道:“府里的主子们呢?
  那丫鬟惊慌失措了一阵方才看清是杨轩,顿时带着哭腔嚷嚷道:“老祖宗一听说什么决口就晕过去了,大夫人瘫了,云家夫人忽然犯了哮喘,大老爷,二老爷都不在府里,结果二夫人只能吩咐人套好了马车,亲自紧赶着把人送了出去,又派人去知会各房少爷小姐们另外走。三少爷……听说外头好些地方都被淹了,这水兴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过来!”
  杨轩没想到平日里稳如泰山的杨母和王夫人竟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倒是一直比较低调的赵夫人在紧要关头挑起了担子。
  “那各房的少爷小姐呢?他们怎么还没来?”要知道杨轩的院子是离杨母上房最远的一个。按理说杨源,杨羽他们得到消息时一定比他早,来这儿也应该比他早到才是。
  “这会儿四处都乱套了,三少爷,其他的事奴婢真的不知道!”
  气急败坏的杨轩来不及质问,外头就跌跌撞撞又冲进来一个人。一看到那人是杨欣,他顿时感到心头咯噔一下,情不自禁地松开了手。
  趁着这工夫,刚刚那小丫鬟一把挣脱了开来,三步并两步冲出了这凌乱不堪的屋子,而刚刚还在屋里的几个小丫鬟也早就没了人影。
  “三……三弟,究竟……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我娘呢?”
  眼见杨欣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惊魂未定,杨轩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气,竟是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就在这时候,那门帘又被人撞了开来,紧跟着进来的却是耿姨娘和杨春,两人都是浑身湿透鬓环散乱,脸上流露着说不出的惊慌,一进屋看到只有杨轩、杨欣两个,耿姨娘便脚下一软瘫倒在了地上。
  “老天爷……”
  “姨娘别叫了!这时候就是指着老天爷也不管用!”
  紧要关头,杨轩早把什么低调谦和的意识丢在了脑后,气急败坏地厉喝了一声。眼见耿姨娘吓得住了嘴,他便让莘香上前把人搀扶起来。
  忽然门席又被人撞了开来,却是刘贞和杨羽冲了进来。
  “三叔!”杨羽见到杨轩,就仿佛找到了救命稻草。
  “轩哥儿,只有你们这几人吗?”刘贞看着倒还算镇定,不像耿姨娘那般狼狈。
  杨轩猛地抓住刘贞的双肩,急声道:“大嫂知不知道府里的马车都在哪?还有车夫,认得清道路知道该往哪里跑的车夫!这会儿全都靠大嫂你了!”
  刘贞被杨轩的举动吓了一跳,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低声道:“我知道车马厩在哪儿,我那丫鬟锦云的表哥就是个车夫,只是不知道这会儿还能不能找到。”
  “顾不得这么多了,你赶紧带我们去!”
  杨轩只觉得一颗心越跳越快,想都不想就做出了决断。瞧见杨欣、杨春两姊妹和耿姨娘都依旧愣着,他也顾不上其他,一手一个就把杨欣、杨春拉出了门,又招呼了耿姨娘一声。跟在刘贞母子身后冲了出去。
  此时外头已经是风大雨大,晴儿手中的油纸伞一打开就被风吹得不成了样子,情急之下,杨轩只得干脆让晴儿丢开了那伞。
  地上的积水几乎都要瞒过小腿肚子了,一群往日养尊处优的人在泥水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跑着,赶到西院马棚的时候,身上都是透湿。
  马棚里头空空如也,恰是一匹马都没有,但角落里却还有一辆马车,车辕上套着两匹健马,可哪里有车夫的人影?
  杨轩使劲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汗水,一颗心渐渐沉了下去。他身边几乎都是弱质女流,杨羽也只有五岁。他自己就算真是全知全能的穿越者,可也不会赶马车,该怎么办?
  “少爷!你怎么在这儿?”
  就在这时,身后响起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声音,杨轩扭头一瞧,发现竟是他的长随何奎。
  “少爷,小的可算是找到你了。”何奎一个大老爷们竟是哭了起来,“刚刚去你的院子却是一个人影都没瞧见。”
  杨轩听了心中一阵感动,但此时却是没有表扬的时间,“何奎,你可会赶马车?”
  何奎拍着胸脯咧嘴道:“小的八岁就学会赶马车了。”
  杨轩一喜,何奎真是他的福将。而后赶忙将刘贞等人连拖带拽地都弄上了马车。他和何奎在车杆子上一坐。刚准备让何奎开路,但他的一句话却是让杨轩顿时犯了难。
  “少爷,咱去哪儿?”
  对啊!该去哪儿呢?他穿越而来也不过半年光景,偌大的北京城他去过的地方屈指可数,可以说就是一睁眼瞎。而他身后这些女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何奎,你可知道城里、城外什么地方地势比较高?”
  何奎顿时犯难道:“少爷,小的只知道咱们府上在京城东郊有一个在半山腰上的田庄。”
  “那就去那儿!”
  “可是小的听说大水就是从东面破的城,咱们若是朝东走,岂不是......”
  杨轩一拍脑袋,他也是急糊涂了乱出招。此时若是有个熟悉京城及其周边的活地图就好了。
  等等......他是不是还忘了点什么?一瞬间,他就想到了李举人。之前书房上课李举人说过他曾用了一年的时间将京城周边的各大名山都游历了一遍。
  况且李举人可是个文弱书生,就算不为了找高地也得去救。
  三两句道出了李举人家的方位,让何奎赶紧赶过去。
  何奎满脸佩服道:“少爷真是菩萨心肠,不光照顾着自家的兄弟姐妹,还惦记着先生。今日小的就算豁出命去也要保少爷一众人的安全。”说着还不忘将头上的斗笠戴在了杨轩头上。
  “少爷坐稳了。”何奎使劲一挥缰绳,赶着马车出来马棚,朝着李举人家的方向驶去。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