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新大明 / 第十三章 连载小说

第十三章 连载小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十三章连载小说
  大明万历九年四月二十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今日书房沐休,杨轩早早的起了床,莘香帮他束齐头发,换了一身读书人的青色长衫。吃了早饭,荷包里带了几角银子便出了门。
  在侯府西侧角门处和早已等候的长随何奎一同离开了内城,前往京城外城西通衢大道,那里有一家民间报社:《乐报》。
  大明朝每个州府都有很多报社,多则十家有余,少则二三家。其中官家的报社自是每个州府各一家,其余均是民间报社。
  当然,北京城的官家报社却是有两家,朝廷一家,顺天府一家。
  大明朝朝廷的报纸名字很霸气,也很好记:《大明早报》,每日一期,一般早上七点左右发售,全年十二个月无休。
  顺天府以及全国各州府的官家报纸的名字也很容易辨别区分,比如顺天府的报纸叫做《顺天府府报》,济南府的报纸叫做《济南府府报》,以此类推。
  杨轩要去的这家名为《乐报》的报社是北京城的一家民报,现任社长有着进士的功名,却不在朝廷为官,只想一心一意经营好祖上留下来得基业。
  《乐报》顾名思义就是让人产生快乐的报纸。朝廷官府、王候权贵等官方性质的新闻与它是沾不上半毛钱关系。其政治生态很稳定,很安全。创报四十余年来,未见一起因发表不当言论而被处罚的事件,在京城中算是少有的。看见历任社长的政治头脑都很清醒。
  杨轩前些日子派何奎去搜集了很多关于京城报社的消息,衡量对比,为《射雕英雄传》选择载体。
  最后之所以选择了《乐报》,主要看中两点,一是其政治安全,《乐报》只刊登各种娱乐性质的小说、戏文、诗词歌赋等。二是《乐报》在京城并不是顶尖的存在,每日报纸的发行量在京城各家报社中居中游水平,甚至有时还靠后。
  杨轩相信《乐报》的主编只要不是傻子脑瘫,看过手稿后就应该会明白《射雕英雄传》所能为其带去的利益。问鼎京城报纸销量第一的宝座他不敢保证,也不能保证。因为销量第一的报纸永远都是管家的报纸,在北京城,第一自然是《大明早报》,第二便是《顺天府府报》。
  但将《乐报》现有的发行量提高三分之一还是游刃有余的。
  四月底,京城气温宜人,大街上人口稠密,车水马龙,商贸繁华。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将近,不少商铺在门外已经开始了端午节促销。杨轩主仆二人饶有兴致的边看边走,径直到了外城的西通衢大道。
  《乐报》的报馆位于西通衢大道靠近中间的位置,是一套三进三出的院落。杨轩在小厮的带领下进入了内堂,长随何奎则在外厅的侧房吃茶等候。
  此时的内堂西屋,书桌后一位年约四十左右的中年人却是满脸的哀愁。看着眼前书桌上的那些稿件,林焘治无奈的露出苦笑。
  写的都是垃圾!
  《乐报》最近一两年的销量一直在下滑,虽然幅度很小,不仔观察是感觉不到,但身为副主编的林焘治却是知道真相,他的东家最近几个月来一直在自己花钱买自家的报纸,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要多争取一些时间,看能否想出一些点子将《乐报》的销量重新提升上去。
  《乐报》是娱乐性质的报纸,每日刊载的都是一些诗词歌赋,小说,戏本之类的。想要提升报纸销量,只能从内容上下手。但最近几个月的投稿却是一日不如一日。
  想着东家对自己的信任、期望,林焘治惭愧至极,快要有些无地自容了。
  这时前院的小厮来报,说有有一位少年前来投稿。林焘治揉揉太阳穴,挺身坐直,便让小厮带人进来。
  片刻,见来人却是一位十岁左右的孩童。他便有些恼了之前通报的小厮,这“少年”未免也太年轻了些。
  这么小的人儿能写出什么好文章来。若是神童杨轩还差不多。话说要是那位神童能够大发慈悲,多写几首诗词刊登在《乐报》上,何愁销量不增。
  林焘治不是没有想过去打神童的主意。但听说杨轩终日都窝在承德侯府中,就算偶尔出府也难以碰到,并且偶然相遇也不认识。神童长什么模样,估计除了侯府众人外没几人识得。他也给侯府发过几次拜帖,但每次都如同石沉大海,还无音信。至于突然上门拜访,估计连侯府看门的小厮那关都过不了。与国同休的承德候府哪是他这种级别人能够进去的地方。
  不过话说有人给杨轩投过拜帖?他怎么一封都没收到过。
  林焘治心中虽有轻视但却面不外露,请杨轩就坐看茶,笑道:“在下乐报副主编林焘治。”
  杨轩起身拱手道:“在下杨车干。”他可不敢用真名。要知道如今在京城,“杨轩”和“神童”几乎就是一个意思,就连路边卖茶水的小厮都闻其大名。
  听何奎讲,前些日子京城里还会隔三差五的冒出个“杨轩”去青楼,茶馆等地行骗。可见“杨轩”在京城真是炙手可热。
  他要是一咕噜说出自己就是杨轩,之后会发生什么他还真不好预测,被当成又一个骗子也不是没有可能。
  林焘治笑道:“小友前来鄙社可是有诗词文章想要登报发表?”
  杨轩也不磨叽,直接拿出稿子,“这是我写的一篇武侠小说,请您过目。”
  “哦~”林焘治还真没想到会是小说,看其年纪本以为会是首诗词之类的。不过接过手稿,内容还没仔细看,上面的字却是引起了他的好奇。
  字的痕迹很奇怪,不像是毛笔所写。一笔一划,极为用力,字体凌厉,有着如刀似剑的锋芒。
  都说字如其人,对面的少年郎却是一脸的和气,憨态可掬。
  “小友,你这字还真是新奇。”
  杨轩喝茶笑而不语。
  林焘治见杨轩不解释,便不再纠结字痕,收起了轻视之心,看起了稿子。
  《射雕英雄传》以一段说书的情节开场,渐渐引出郭、杨两位忠义之后,间杂了胡虏入侵的家国情怀。
  郭啸天为掩护兄弟逃命力战而死,杨铁心为了救嫂子,毅然含泪舍弃已经怀孕的妻子,重伤之后生死不明。这一段写得极为热血,后世读者或许已经司空见惯,但放在十七世纪的明朝却格外精彩。
  林焘治读到这里顿感豪气生发,同时又不觉为书中人物感到悲叹。
  两位义士的妻子都活了下来,而且各自怀着孩子,这又让林焘治感到万分期待。
  之后江南七怪和铁木真相继出场,这些情节让林焘治眼前一亮。
  不知不觉已是一个时辰,林焘治看着稿字内心激情四起,正爽的不要不要,故事却是戛然而止。
  “这?”林焘治一脸的疑惑。
  杨轩笑了笑,道:“这本小说我还没有写完,今天的这些只是一部分。”
  林焘治听后面还有,先是一喜,听故事嘛就要有始有终。但随后掂量了一下手中的稿件,却是无奈道:“小友,你是来错地方了。这本小说如若你所说那般还有后续,那这字数可就不是我们这小小的报纸所能承受得起的。”
  杨轩笑道:“林主编可是担心字数太多,贵报纸刊载不了那么多?”
  “不错,报纸版面终究有限,就算腾空所有版面都刊载你的这本小说也是不够的。”林焘治是真的喜欢这本叫做《射雕英雄传》的小说,他相信《乐报》如果能够刊载,销量一定会大增。可惜就是内容太长,字数太多。心中刚刚燃起的一丝希望就这么被冷酷的浇灭了。
  这古代人还真是死脑经,竟想着一次全部刊登,真是不会做生意。不过话说如今大明朝的报纸已经发展几十年了,连载故事却是还未出现过。主要还是长篇小说太少,就算有,作者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去书馆印刷成册。
  杨轩喝了口茶,微笑道:“林主编,贵报每日版面有限,但时间却是无限。”
  嗯?时间无限,什么意思。林焘治一脸的不解。
  “报纸每日都有,那小说也可以每日都有啊。”杨轩引导着。
  “你的意思是?”
  “林主编可是想到了?”
  “额,小友,在下愚钝,还是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
  杨轩一脸无奈,古代人的脑子啊!
  “林主编,我的这本小说内容很长,想一次把全部内容都登载在报纸上当然是不现实的,但却可以连载。”
  “何为连载?”
  “就是将小说分成若干章节,每期报纸刊载一部分。”
  林焘治的神情先是有些迷离,但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表情随即变得丰富起来,最后竟是兴奋不已。
  “小友大才!好一个连载!”林焘治大笑道。
  “林主编谬赞了。”杨轩拱手谦虚。
  林焘治的脑子并不笨,否则也做不到副主编的位置上。按照杨轩说的,若是每日刊载一部分章节,以这本小说的吸引力,《乐报》的销量定会大增。
  “连载”这个想法真是妙,妙极了!只要运作好,这本《射雕英雄传》就会是《乐报》的救命稻草。
  林焘治有些惊讶地看着杨轩,年仅十岁就能写出这么精彩的小说,让他这个在文坛混迹多年的报社副主编都几乎沉溺其中,真是少年英才。与那神童杨轩相比也不逊几分。
  话说眼前这位少年英才与那神童杨轩竟是同姓,也算是巧了。
  见小说不容基本没问题,林焘治也愿意刊载登报,那最后的一项便是谈稿费。
  “不知这稿费,林主编打算出价多少?”
  “哈哈,小友倒是直接。”林焘治一笑,想了想,道:“小说的全部内容,五十两银子。”
  杨轩摇头。
  林焘治倒也没有狠压价,五十两其实已经很多了。明朝的一两银子换算成后世的人民币差不多是一千块,五十两就是五万块。如今太平年景,普通人家二十两银子就够过一年的。
  但杨轩知道《射雕英雄传》一定会火,如果一次性被买断那就亏大了。
  “林主编,在下并不打算做一锤子买卖。”杨轩笑道,“我希望稿费能以字数结算。”
  “字数结算?”林焘治在报社快干了半辈子了,却是从未听过这种说法。
  “这本《射雕英雄传》既然在《乐报》上连载,在下希望以字数算稿费,一千字铜钱一百文,月结。”要知道《射雕英雄传》原文将近九十万字。大明铜钱一千文等同于一两银子,千字百文,这一本书大概能挣个一百两。
  其实千字百文在杨轩看来自己已经是亏了,但第一次和报社合作,他在文坛也算是个新人,不好要价太高。
  不过没关系,他脑子里的小说还多着呢,等这次火了,自是水涨船高,将来涨价那还不是妥妥的。
  林焘治今日算是开了眼界了,小小年纪竟能想出如此多的办法。笑道:“小友将来若是经商,前途不可限量。”
  “那就这么定了?”杨轩没想到林焘治会这么痛快。
  “小友大才,就千字百文,定了。”林焘治嘴上这么说,心中却想着一本小说顶死也就十万字,这样算下来还不到五十两银子,真是赚了。看来这少年在经商算账一途却是比不上其在文章上的才华。
  杨轩看林焘治的表情就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嘴角诡秘一笑,有种诡计得逞的爽快感。
  起草文书合同,签字按手印。一系列程序走完后,今日的生意算是谈拢了。杨轩也不打算多留,和林焘治闲聊几句,告知今后的稿子会由他的长随送到报社,便起身准备告辞。
  林焘治送杨轩行至角门,随意道:“刚才忘了问小友,这本《射雕英雄传》最后大约能有几万字?可否撑到十万?”
  既然是连载,字数多些就能在《乐报》上多刊登几期。经过大脑的消化,林焘治这会儿已经彻底明白“连载”的威力了。只想着那《射雕英雄传》的字数能尽量多些。
  杨轩听了心里一乐,敢情对方以为还不到十万字。笑着摇摇头,右边的嘴角往上一提,诡秘道:“林主编,十万太少,百万有余。”
  说完便带着何奎离开了报社,将背影留给了一脸懵逼的林焘治林主编。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