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九章写书挣钱
杨轩多看了小姑娘几眼,便压住心中的惊讶,微笑着和巧鹊打招呼:“巧鹊姐姐来了。”
不说除夕晚宴上巧鹊帮他说话要来个贴身丫鬟的这份人情,就说巧鹊在侯府中的地位。
她可是大领导的秘书。但从平日里晴儿的闲话唠嗑中可知,巧鹊虽身为大秘,但在侯府中却是个可敬可爱的受下人们尊敬的好秘书。她不自傲,从不仗势欺人,深得上下众人的好评和尊敬。
巧鹊笑了笑,指着一旁的小美人坯子道:“三少爷,这是老祖宗房里亲自调教出来的丫鬟莘香,今个儿就算是来您屋里做事了。”
杨轩倒是没有想到杨母会派给她这么一个漂亮的丫鬟,他本以为就会是个普通的,能干活的丫鬟。当然漂亮的谁不喜欢。这也算是个意外之喜。
见杨轩再次一脸惊讶的看着莘香,众人倒是低声笑了起来,惹得莘香一脸羞红。
晚宴上二少爷杨源见杨母赏赐杨轩个丫鬟,便也要丫鬟。但府里的人都知道杨源要丫鬟便是要收屋里人。类比着,众人便觉得给杨源的丫鬟也极有可能被收了房,成了屋里人。
屋里人就是通房丫头的意思。
杨轩倒是没有想这么多,见莘香臊红了脸,众人都在低声笑着,便想着转移话题,请巧鹊等人坐下来喝茶。
闲谈了几句,巧鹊笑道:“三少爷,既然人送到了,那之后便是你的事了,我就先回去了,还得回禀老祖宗一声。”
巧鹊知道,老祖宗本是打算随便指派个普通二等丫鬟过来,但杨轩表态不和二少爷“挣”却是让老祖宗心里得了安慰,想着杨轩也算是个懂事明事理人儿,便将身边很是出挑的一等大丫鬟莘香派了过来。
杨轩亲自送巧鹊到院门,然后回屋,见莘香还在厅中傻站着,便吩咐如意先将莘香安顿好,然后二人再一同去书房见他。
......
书房中,杨轩想着这些天已经思考了很久的赚钱大计。想赚大钱就得经商,但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一是封建社会商人的地位太低,士农工商,商是排在最后一位的。二是杨轩如今才十岁,出去经商成功的可能性太低,不说他那便宜老爹是否会同意,就是那些商人估计想来也不愿和一个十岁的孩童做生意吧。
既然经商暂时还行不通,那便只能另辟蹊径。
......
一小时后,晴儿一脸好笑的带着莘香来到书房向杨轩复命。莘香姐姐真是漂亮,怪不得少爷刚刚一直盯着姐姐看,少爷今个定是高兴坏了。
莘香只比晴儿大两个月,但个头却是高出了半个脑袋,和杨轩基本持平。
杨轩看着书桌前两个怯生生的小丫头,心中顿时感慨连连,这要是在后世的现代社会,这两个小姑娘估计刚刚小学毕业吧。
莘香却是有点糟心,想着这几天没少被姐妹们笑话,姐妹们都说她算是从杨母的上房被“发配”到杨轩屋里的。她虽然低着头,但却能感觉到杨轩似乎又在盯着她看,心中的担忧更加重了几分。见杨轩一直不开口说话,犹豫半天,终于鼓起勇气,梗着脖子硬邦邦的道:“三少爷,奴婢就是个丫鬟,一辈子都是个丫鬟,不想做什么屋里人。”
杨轩倒是没想到莘香这妮子说活这么冲,是个烈性子的人儿。也不和她计较,笑着道:“你想多了,这话你该去和源二哥说。你到我这儿就是个普通的丫鬟,今后跟着晴儿一起,让她给你安排日常的事儿吧。”
他虽然喜欢漂亮的女孩,但也只是欣赏而已,再说对一个十来岁的小萝莉,他还真没产生什么非分之想。最重要的是他今年也才十岁,根本不具备去谈什么男女之情的基础。
一旁的晴儿却是咯咯笑了声,看来自家的少爷并没有被莘香姐姐的美貌所征服,竟然让她来安排莘香的事儿,看来少爷仍然是以她为主的。她之前都已经有了退居二把手的心思了。莘香姐姐不仅人漂亮,更重要的是莘香是从杨母房里直接派过来的,是老祖宗身边的人儿,她一个没什么地位的小丫鬟怎么敢和莘香争主导权。
闲谈了几句,杨轩便让晴儿和莘香离开,看着两个小姑娘俏丽的背影,杨轩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知道自己很快又会成为侯府中闲谈的对象。
......
莘香到杨轩屋里的事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侯府。下人们都知道莘香是杨母房中一个很出挑的丫鬟,不仅人长得精致漂亮,手也是巧得很,针线水平一流。
据说杨源知道了这事儿,还亲自跑到了杨母身边撒娇打诨,想着把莘香从杨轩身边要回来,他可是垂涎莘香很久了,但万万没想到杨母竟然将那美人儿送到了杨轩这种俗人的屋里,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但最终莘香还是留在了杨轩身边,估计杨母也不好意思,刚刚送去人儿转眼就要回去,她的老脸还承受不起。也不知道是怎么哄的大圆脸,反正据杨母屋门外站岗的丫鬟透露,二少爷最后是高高兴兴从杨母屋子里出来的。
......
正月十五侯府中的元宵晚宴正如杨轩意料之中,他没有被邀请参加。其实凭借他作诗而产生的名气、影响是有资格参加这种晚宴的。但估计是杨思德还恼他在除夕晚宴上的瞎胡闹,便有意不让他参加,算是惩戒。
而杨母,王夫人估计也不愿意他出现在晚宴上。前些天的晚宴已经让杨轩出了风头,这次晚宴的焦点可得留给她们的宝贝孙儿儿子杨源。万一杨轩头脑发热再弄出个什么好诗出来岂不坏事。
而另一边的杨轩正好已没有心思参加什么捞子晚宴,他昨日里已经想到了一条挣钱的法子。
正月十五这一天,杨轩整日待在屋里哪儿也没去,他要集中精力默写《三国演义》以及《射雕英雄传》。
作为一个酷爱文史类以及武侠类书籍的人,《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四大名著,金大侠的武侠小说他自然看了无数遍。不说倒背如流,大体章节的内容都是记得的。
他这几天查过了,这个时候的大明朝关于三国的故事只有《三国志》而无《三国演义》,至于金大侠类的武侠小说,这个时代的人更是连想都不敢想。
穿越者明武帝将很多现代的东西移植到了大明朝,比如报社、出版社。
在大明朝,报社、出版社分为两类,官办和民办。官办自然是朝廷衙门开设的,但民办却不是如同后世那般有钱就能开。
民间开报社,出版社是有很多硬性规定的。主要有三条:第一,报社、出版社的老大,也就是社长必须有进士的功名;第二,必须向朝廷的出版部申请,而后要经过官方彻底且漫长的审查,估计能将申请人的祖宗十八代都查个底朝天;第三,也是最让人蛋疼的一点,所有的报纸,书籍都必须经过审查之后才能发行、出版。
书籍还好说,审查无可厚非,但报纸却也要先审后发。要知道,报纸是讲究时效性的,当天的新闻最好就当天登报,过期那就不叫新闻了。
国家大事,朝廷大事中可以让百姓知道的事儿自然会在第一时间刊登在官方报纸之上,当天发行。而民间报社知道新闻后还需整理好先向出版部提交审查,就算以最快的速度审查完毕登报发行,此时官方的报纸早已将新闻告知天下,这样一来,民间报社刊登有旧新闻的报纸便会无人问津,销量惨淡。最重要的一点,朝廷中发生的大事,百姓们更愿意相信管家的报纸,毕竟封建社会是一个官本位的时代。
久而久之,民间的报社便不再刊登国家、朝廷的大事,说明白点,就是不再和官家的报社抢饭碗。于是经过几年的发展,民间的报纸基本都逐渐沦为娱乐****服务类的小报。
杨轩挣钱的路子便是往民间的报社投稿。至于投什么,他想到了很多,比如诗歌、散文、杂文、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甚至还想过以卖肉为主的情色小说。不过最后一种估计就算他敢投,报社也不敢登,登了也过不了审,最后还可能被弄了个封报社,人下大牢的悲惨结局。
杨轩想了好半天,终于还是决定先写一些消遣作品,比如《三国演义》,武侠小说。他倒是能够写出前世那种很装逼的纯文学,但太高大上了,估计古代人也看不懂。最主要的原因,武侠小说字数多,动辄几十上百万字,可以长期连载,稿费源源不断。
金、古、温、梁、黄,五位武侠小说大师当中,古龙、温瑞安和黄易首先被排除。这三位的作品实在太过新潮,放在古代恐怕众人很难一下接受。想了想还是金大侠的小说最为稳妥。
金大侠出名的如《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经过考虑再三,杨轩最终选择了《射雕英雄传》,这部作为新派武侠放在明朝作为启蒙读物再适合不过了。
书选好了,剩下来得工作就是将脑海中的文字弄在纸上。在这个没有电脑打印机的时代,想出书,只能自己动笔写。但动则几十万的文字,若是用毛笔来写,估计能把杨轩累的吐血。
发明硬笔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