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绝世智谋与旷世爱情 / 第二十六回:远交近攻

第二十六回:远交近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公孙阅下葬之后,钟离春只身来到公孙阅家,看望多年不见的妹妹钟离秋。姐妹相见本来有很多话要说,可身穿白色孝服的钟离秋呆呆地坐在睡榻上,久久无话。
  钟离春望着妹妹道:“妹妹,我知道你怨恨姐姐……可是公孙阅不杀不行,他危害齐国,危害孙先生……”
  钟离秋淡淡道地说:“公孙阅早该死。”
  钟离春沉默片刻,道:“妹妹,以后与姐姐住在一起,姐姐照顾你,好吗?”
  钟离秋冷冷地:“我没资格住进王宫,也不想住进王宫。”
  钟离春一阵尴尬,然后道:“妹妹,你说吧,今后你想怎么活,姐姐一定帮助你。”
  钟离秋睹气地:“我想与孙先生在一起,你能让他答应我吗?”
  钟离春一怔,不知如何回答。
  钟离秋轻轻“哼”了一声,道:“我就知道你不能答应……”
  钟离春道:“除了孙先生,你想找什么样的男人,姐姐都可以帮助你。”
  钟离秋冷冷一笑:“姐姐,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恨你,是你让我嫁给了公孙阅!”
  钟离春喃喃地:“我是为了孙先生……”
  钟离秋打断她,说:“你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孙先生,其实,你是为了你自己,你把我打发走了,你好嫁给孙先生!”
  钟离秋的话刺痛了钟离春的心,她木呐地:“你……你怎么能这么说……”
  钟离秋说:“这不是我说的,是公孙阅说的。”
  钟离春道:“公孙阅是为了离间我们姐妹……”
  钟离秋说:“他说的是事实,难道姐姐不想嫁给孙先生吗?”
  钟离春不知道如何回答妹妹。
  泪水顺着钟离秋脸颊流缓缓淌下来。
  钟离春轻轻擦去妹妹脸上的泪水,不无内疚地道:“妹妹,姐姐真的想过,如果你嫁给了公孙阅,姐姐就可以得到孙先生……可是姐姐只是想想而已,绝不情愿让你嫁公孙阅……”
  钟离秋抽泣着说:“姐姐别说了,姐姐的心我都知道,我方才是说气话,我气不过我的命,为什么上天偏偏让我这么命苦……”她说着又哭起来。
  钟离春望着悲痛欲绝的钟离秋,叹口气,道:“妹妹,苦尽甜来,这一次,姐姐一定让你如愿……”
  钟离春心事忡忡来到田府孙膑住处,告诉孙膑她是来提亲的,孙膑以为钟离春是想离开王宫,没有答应,说现在还太早。
  钟离春说:“不是为我,是我妹妹,她一直在惦着你……”
  孙膑没想到钟离春是为钟离秋提亲,愣愣地看着她,道:“那你……你怎么办……”
  钟离春强笑笑,说:“我继续当我的王后,而且是真的。”
  孙膑懵了,问:“钟离姑娘,是大王逼你这样做,还是……”
  钟离春违心地说:“谁也没逼我,是我自己情愿,我觉的做王后是我最好的归宿。”
  孙膑摇头道:“不,你不是情愿……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钟离春装作平淡的样子,说:“不为什么,我真的是情愿,我已经习惯了宫中生活,习惯了向所有的人发号施令,包括大王,我觉的这非常适合我的性格,我不愿改变这种生活……”
  孙膑决不相信钟离春说的是心里话,他知道他们在生死与共中所建立起来的情感在钟离春心中的分量,他对钟离春道:“钟离春,我不相信你愿意永远留在宫中,我要等你。”
  钟离春片刻无言,然后轻叹一口气,说:“孙先生,有你这句话就够了,可是我不能……我已经答应妹妹,让你娶他为妻。”
  孙膑道:“你为什么要答应她?难道你忘记了我们的誓言,不想嫁给我了?”
  钟离春流着眼泪说:“不是……我何尝不想嫁给你,公孙阅临死前求我,把钟离秋嫁给你,我都没答应……可是,面对妹妹的眼泪与痛苦,我无法说不……是我让她嫁给了公孙阅,我对不起她……我不能让她下半辈子,再做一个苦命的女人……”钟离春擦了擦泪,然后继续说:“孙先生,你就答应了吧……”
  孙膑呆了片刻,然后态度坚定地:“钟离春,我不能让你白等这么多年,告诉钟离秋,我不能娶她。”
  钟离秋要走了,她卖掉房子,收拾好随身携带的衣物,她要到魏国去。
  钟离春劝妹妹道:“妹妹,你别走,我再劝劝孙先生,他会答应的……”
  钟离秋说:“强扭的瓜不香,孙先生不愿娶我,强迫之下,即使娶了也不会过的好,就象我与公孙阅……”
  钟离春道:“孙先生不是不愿娶你,他是怕……公孙阅刚死不久,就娶你为妻,外人会说他是因为你,才逼死了公孙阅……”
  钟离秋说:“他这是借口,他即使以后娶我,别人也会这么说。”
  钟离春道:“妹妹,我可以让大王赐婚,把你许配给他……这样,别人就不会说闲话了……”
  钟离秋真诚地对钟离春说:“姐姐的一片诚心,妹妹心领了……可妹妹心里明白,姐姐也喜欢孙先生,姐姐为了他,如今只是假做王后……”
  钟离春连忙否认道:“绝无此事……”
  钟离秋说:“姐姐你别瞒我了,我去问过田将军,这是他告诉我的……”
  钟离春道:“我……已经改变主意了,我要做真王后……我已经告诉孙先生了……”
  钟离秋说:“姐姐,你的心真好……”
  钟离春道:“不是我心好,是我对不起你……”
  钟离秋说:“我们不提过去的事了……姐姐,这几天,我反复在想,失去的东西可以找回来,失去的情感能找回来吗?即使找回来,还能象原来那样美好吗……不会,失去的毕竟失去了,不如把那美好的情感,永远留在记忆中……”她停顿片刻,又说:“我还有小春秋,我要把他抚养成人,我与公孙阅毕竟夫妻一场,我要对得起他……”
  钟离春道:“那……你也没有必要回魏国,留在齐国,我可以帮你……”
  钟离秋说:“公孙阅是为魏国死的,魏国应该抚养他的孩子……再说,留在齐国见景生情,容易让人想起伤心的往事……”
  钟离春再也不知道说什么了,无论说什么,也很难抚慰妹妹受伤的心。
  临行,钟离秋对姐姐说:“姐姐,我走的事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孙先生,我不想惊动他们……”
  钟离秋带着小春秋和公孙阅的灵牌来到魏国,庞涓亲自为公孙阅设置了肃穆的灵堂。庞涓带领他的将军们跪在公孙阅的灵牌前,他眼含泪水望着灵牌,哭道:“公孙先生,肝胆相照,谋略超人,剑盖天下。为我大业,生死不顾,独往齐国,智敌群雄………只可惜,一时不慎,命归九泉……此乃上天无眼,令我寸肠欲断……我欲九泉,再见先生……无奈,魏国霸业,尚未成就。先生离去,独我承担,我若离去,前功尽弃……公孙先生,九泉之下,暂且寂寞,待我成就霸业,定去相伴先生……”
  庞涓哭罢,叩首拜祭。
  将军们见此,不由潸然泪下。
  ……
  庞涓命令手下人一定要照顾好钟离秋和她的孩子,不能有半点怠慢。庞葱对庞涓说:“叔父,你对钟离秋不可不防,她很可能是齐国的间细。”
  庞涓道:“不论她是不是间细,我都要好好照顾她,照顾好她是为了公孙阅,要让跟随我们的人感到,跟着我们,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有人照顾他们的妻子儿女,只有这样,他们才会铁心跟着我们转战南北,争霸中原。”
  齐宣王命田忌和孙膑收复边城,平息公子郊师叛乱。孙膑对齐宣王道:“公子郊师区区污合之众,之所以敢与国家为敌,是因为有魏国作后盾。秦国乃魏国劲敌,大王可派能言善辩的说客,前往秦国游说秦王与齐国结盟,请秦国出兵进攻魏国;韩赵两国早有与齐国结盟之意,只是因为我国内乱,才没有立盟,大王可派使者前往韩国与赵国,确定立盟之事,然后请韩赵两国同时出兵。若三国出兵,庞涓将无暇顾及公子郊师。此外,大王再派一使者前往楚国,答应割让城邑给楚国,使楚国不再与魏国和好,魏国将更为孤立,此时我们再出兵收复边城,轻而易举。”
  齐宣王问孙膑何人出使这几个国家最为合适,孙膑道:“禽滑聪慧过人,能言善辩,可出使楚国、韩国,他既能让反复无常的楚王,因贪利再来一次反复;又可使老谋深算,犹豫不绝的韩王看清利害,出兵相助。大王可命高大夫出使赵国,高大夫秉直的性格,很容易让赵王相信我们诚意。大王可命邹忌出使秦国……”
  齐宣王不解,打断他说:“邹忌引咎辞职,他嘴上不说,心里非常不满,如果让他当使者,去而不返事小,若他有意坏寡人大事,如何是好?”
  孙膑道:“邹忌在相国位置上发号施令多年,如今做普通百姓,很不习惯,他很想找个机会显示一下自己的才能,已期得到大王的赏识,再回朝中,大王若给他这个机会,他一定会尽心尽力。”
  齐宣王说:“为何非给他这个机会不可呢?寡人完全可以派别人前往秦国。”
  孙膑道:“此次伐交,秦国最为重要,因为只有秦国方能与魏国抗衡,秦国出兵,才可使庞涓顾西而不能顾东。大王命失去相国职位的邹忌前往秦国,不用多言,秦王便可从中窥视到大王的胸怀。任何一个国君,只要不是糊涂的君王,都愿与胸怀大度的君王结盟,而不愿与斤斤计较的国家为伍,这是其一。其二,邹忌会尽最大努力游说秦王,这将使秦王感到,曾与大王为敌的人也如此全力为国,可见这个国家的朝政一定非常稳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与危机四伏,动荡不安的国家结盟,除非这个国家另有所图。还有,邹忌说话滴水不漏,颇有大国使者的风度。所以,前往秦国,非邹忌莫属。”
  齐宣王由衷赞成孙膑的宽大胸怀和用人之道。
  齐国迟迟未出兵收复边城,庞涓估计齐国是打算派使者游说韩.赵.楚.秦等国,共同对付魏国,他对庞葱道:“这是孙膑惯用的伎俩,兵家称之为伐交……庞葱,你若是我,打算如何对付孙膑的伐交之策?”
  庞葱说:“赵国与韩国惧怕叔父,叔父可派使者恐吓他们,若与齐国结盟,魏国大军将直逼他们的国都;楚王是个贪图利益又自名不凡的人,叔父可送给楚王珠宝与赞美之言,楚王就不会帮助齐国;秦国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国家,韩国为成皋一战,送城邑给秦国,秦国还不满足,叔父可答应秦王共同瓜分韩国的土地,秦国必然不与齐国结盟。”
  庞涓满意地笑道:“庞葱,你很有长进……不过,你太小瞧韩国与赵国了,孙膑为他们攻克上党,使韩赵连为一体,只是恐吓,阻止不了他们与齐国结盟,应该分而治之,对赵国可以恐吓,对韩国可以恩威并用,韩国的军队经孙膑训练之后,已非昔日那样不堪我们一击;而对秦国,轻易不要答应他们的条件,秦国一直想东进,不论你答应他任何条件,都无法满足他东进的欲望,只有以威相对。”
  庞涓让庞葱出使韩国,他对庞葱道:“韩国对我们很重要,若说服韩国与我们结盟,秦国就不足为虑,若不能说服韩国,事情就有些麻烦。”
  庞葱到达韩国的时候,禽滑也到达了韩国,齐魏两国的使者都是为结盟而来,韩王一时拿不定主意,他问朝中大夫们如何是好。
  申大夫赞同履行与齐国盟约,反对与魏国和好,他对韩王道:“魏国野心勃勃,又言而无信。它一直想吞并韩、赵两国,只是东有齐国,西有秦国,才未能如愿,我们不能与这样的国家结盟。”
  左大夫的意见与申大夫截然相反,他对韩王说:“我不否认魏国有野心,凡是大国都有野心,只要我们善于在大国间周旋,他们就无法灭亡韩国。我们之所以答应与魏国结盟,就是为了与其周旋,使魏国没有借口对我们用兵,否则,弄的太僵,魏国真对我们动用军队,齐国内乱不止,无力帮助我们,韩国将难以御敌。”
  韩王不想与魏国对抗到底,又担心魏国言而无信,他想要一个两全齐美之策。
  司马大夫说:“大王可告诉魏国使者,若让魏国的太子申来韩国做人质,韩国便与魏国结盟。太子申是魏王最宠爱的儿子,太子申做人质,魏国便不敢进犯韩国。”
  庞涓本不想答应韩国苛刻的条件,但他听细作说齐国出使秦国的使者是邹忌,便对庞葱道:“孙膑太会选人了,邹忌出使秦国,秦国肯定与齐国结盟,如果韩国再乘机兴风作浪,我们就难以对付了……先答应韩王的要求,以后再想办法让太子回来。”
  韩国答应与魏国结盟,申大夫感到愧对孙膑和远道而来的禽滑,他特意向禽滑表示歉意。禽滑对他说:“孙先生本来就没指望韩国帮助齐国,只要韩国不出兵帮助魏国,我此行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申大夫道:“禽先生尽可放心,韩国虽未与齐国结盟,但朝中大夫,包括大王都把齐国当做友国,决不会出兵帮助魏国进攻齐国。”
  禽滑说:“我说的出兵,不是指帮助魏国进攻齐国,而是帮助魏国对付秦国,如果秦国出兵攻魏,韩国不出兵相助,庞涓便东西不能两顾,我们就可以乘机收复边城,平息叛乱。”
  申大夫有些为难,道:“秦国一向威胁韩国,如今仍占据着韩国的边城,大王做梦都想收回边城,魏国若与秦国交兵,大王非出兵不可。”
  禽滑微微一笑,说:“收回边城,未必需要出兵,只要一句话,秦王就会将边城还给韩国。”
  申大夫道:“请禽先生明示。”
  禽滑说:“秦国出兵攻魏,必走函谷关,秦国兵出函谷关与魏军交战之时,韩国可屯兵秦韩边境,威胁函谷关,然后派人告诉秦王:若秦国归还韩国边城,韩国将按兵不动,若秦国不归还边城,韩国将出兵截断秦军的粮道与退路。秦国将不得不归还边城。”
  申大夫赞叹道:“好,好一句话!禽先生的智谋,可与孙先生媲美!”
  禽滑笑笑,说:“不瞒你说,这是孙先生的主意……来时孙先生让我告诉你,只要这次韩国不帮助魏国,韩国有难,齐国决不会袖手旁观。”
  申大夫道:“请禽先生转告孙先生,只要能收回边城,寡君决不会帮助魏国。”
  禽滑出使韩国干的漂亮,邹忌干的也很漂亮,秦国答应与齐国结盟,三十万军队出函谷关,进入我魏国。庞涓率魏国大军迎击秦军,决心与秦国军队一争高下。庞涓临行,仍惦记齐国的公子郊师,他嘱咐驻守齐魏边境的费将军:“宁可失去齐国边城,也不可失去公子郊师,只要公子郊师在,齐国就不会安宁。”
  齐宣王决不会容公子郊师与自己分廷抗礼,他命田忌、孙膑立即收复边城,平息叛乱。齐太后听说此事,质问宣王道:“听说你又要出兵讨伐郊师?”
  齐宣王解释说:“不是讨伐,是请郊师兄弟回到太后身边。”
  齐太后冷笑道:“什么请,别胡弄我这个老太婆了,我心里明白……大王,我还是那句话,国家的事我不管,但你们兄弟之间的事,我不能不管,无论你有什么理由,也不能伤害郊师,你若伤害郊师,我就是死在你面前。”
  在太后的威逼下,齐宣王只得承诺说:“太后放心,王儿已经下命,只准收复边城,不得伤害郊师,伤害郊师者,将与郊师同葬。”
  齐太后道:“田忌与孙膑若不遵命呢?”
  齐宣王说:“违抗君命,就是死罪。”
  田忌和孙膑指挥齐军将公子郊师盘踞的廪丘、范城、马陵分而围之。公子郊师依仗魏国的支持,负隅顽抗,命令叛军拼死守城,一场血战似乎在所难免。
  田忌对孙膑说:“孙先生,边城内外,皆齐国士兵,有的人还是乡邻亲戚,若能兵不血忍收复边城,才是上策。不知军师可有妙计?”
  孙膑道:“攻心。”
  田忌问:“如何攻心?”
  孙膑道:“凡有乡邻亲戚在城中者,让他们写一书信,信中除了叙旧之外,告诉城内的乡邻亲戚,弃暗投明者,我们将既往不咎,然后用弓箭将书信射入城中……”
  田国说:“如此发信,信会落入他人之手。”
  孙膑微微一笑,道:“我要的就是这种结果,如此以来,一封信将一传十,十传百,城内的叛军都将知道我们的态度。《孙子兵法》上说: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我是反其道而用之,让叛军有生路可走,求生是人的本能,只要有生路,多数士兵便无心守城,军心必然浮动,将军们就是有天大本事也无法控制军队,我们若此时攻城,即使不能兵不血刃,也将是轻而易举。”
  田忌赞叹说:“好,一封书信,胜过十万大军!”
  孙膑的攻心之箭纷纷落入叛军手中,果然一传十,十传百,守城叛军军心浮动,廪丘叛军逃兵过半,范城叛将开城投降。叛军首领高将军对公子郊师道:“孙膑攻心不攻城,说明他的确计高一筹……不过,同时也说明他对公子不敢轻举妄动。只要公子在,我们就有希望,公子不如做个人情,告示全军,愿意走的,可以走,愿意留的,随公子前往魏国,待庞涓大军凯旋,我们再卷土重来。”
  公子不快地说:“我不去魏国!”
  高将军道:“孙膑用兵如神,我们不是他的对手,我们应该先避其锋芒……”
  公子郊师打断他,说:“你们都怕孙膑,我不怕!我就是要看看他到底有多大本事!”
  高将军道:“公子,现在不是逞能的时侯,如果此次兵败,公子即使侥幸不死,也不可能再集结这么多军队,更不可能夺取王位!”
  公子郊师说:“躲到魏国就有可能吗?吃人家的残汤剩饭,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被人家使唤过来,使唤过去,那种丧家之犬的滋味好受吗?”
  高将军道:“今日听别人使唤,是为了将来夺取王位使唤别人……公子,成大事的人,要能忍耐屈辱。当年晋国的公子重耳,漂波国外十数年,受尽困苦,吃尽屈辱,最终回到国家,不但做了大王,而且成了霸主,名留史册……公子为何不能成为第二个重耳呢?”
  公子郊师说:“我真无法忍受魏国人盛气凌人的样子,尤其是庞葱……”
  高将军道:“孔夫子有句话: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王位,公子就忍一忍吧……”
  公子郊师最终听从高将军的劝告,率残部弃城而逃。齐国军队网开一面,放公子郊师一条生路。
  田忌有些遗憾,他对孙膑说:“如果不是大王有命,我决不放过让公子郊师!”
  孙膑道:“他还要回来,下一次,他在劫难逃。”
  按:“远交近攻”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三计。“远交”就是结交远方国家;“近攻”就是攻取近邻国家。此计意在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各个击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常用此计达到自己的目的。战国后期谋士范睢总结前人计谋,在说服秦王时,提出“远交近攻”,此计因此得名。孙膑用“远交近攻”一计,与秦、韩等国结盟,平息了国内叛乱,并从根本上改变了被动的局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打草惊蛇”。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