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三国天下第一匪 / 0020 狂人放对,问天下!

0020 狂人放对,问天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听到褚风出口成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十分在理,两人也是互相看了一眼,眼中闪过一抹亮色,对褚风这人是更加欣赏了一些。
  当然,除却褚风所在太平道的尴尬身份。
  想起此事,戏忠便是饮了一盅酒,出言试探,道:“我听说贤弟如今是‘太平道’的凌天帅?不知道贤弟最这个太平道有何看法?”
  褚风和张宁互看一眼,都没想到这个戏忠会当着两人的面问出这个尴尬的问题。
  “哈哈,贤弟不要担心,今天咱们只是作为好友,你说出来的这些话,出的你口,入我们两个耳,是万万不会传到第三个有心之人那里去的!”
  戏忠见褚风如此表现,就知道褚风在担心什么,当即表态,道。
  “戏大哥说笑了,”
  淡淡一笑,褚风右手轻轻按在张宁的手背上,拍了拍,示意对方放松警惕,慢慢说道:
  “我太平道仅仅是大汉天下脚下的一个大教,就如同佛教一般,仅仅是普华天下众人的一种思想而已,有什么不能说的?”
  褚风抿了一盅酒,淡淡说道:“夕年明帝派遣使者前往西域,广求佛像和经典,想要把对方先进的教统传入我大汉。
  并且邀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侣来到洛阳,甚至在洛阳举办了第一座官方的寺庙,白马寺,让其佛教在我汉人土地上生根发芽。”
  “这么做为的是什么?不外乎是让想国人不再被单一的思想所束缚!
  而我大汉自从开朝以来,便是沿袭了前朝的风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也并非是说它不好,而是有所限定。
  明帝如此做,就是因为看到了这种呆板的唯一教条,这才会派遣使者前往西域。
  在先帝看来,那佛教的一些教义的确是有所用,这才会让其在我朝之内流传。否则,这白马寺焉能存在?”
  铺垫了这么多,褚风终于开始说道正题,就连两人也是全神贯注的倾听:“而我太平道,取自道教。
  作为当年的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之一,我道家在汉人心中的印象不可替代,所以,我们也仅仅是把太平道与佛教等同,在大汉治下,宣传我等教义,共同为万民服务!
  是以,作为一种新锐思想,我倒是对太平道十分看好。”
  “凌天兄真是有一张好口才,说了半天,还是没说到正点上,”
  郭嘉摇头一笑,道:“大兄这么说,是想给太平道正名?
  就算嘉没有去其他州之地打探,也知道太平道如今在八州之内发展的如火如荼,敢问大兄,如果太平道真的是想仅仅作为道教流传,为何会引得百姓呼声甚高?”
  深深的看了褚风一眼,郭嘉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神色,道:“尤其是近日来,大兄在‘太平道’中异军突起。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兄这句话里,可对当朝皇上大大的不敬啊!”
  “奉孝此言差矣,我本是大汉子民,难道还不能让我有忧国忧民情怀?”
  摇摇头,褚风并未直接郭嘉的问题,反而反问道:“至于说太平道在百姓心中呼声甚高,那么,某倒是有一问,请两位先生解答。”
  站起身,褚风走到窗棂前,看了一眼外面的大好河山,沉声问道:
  “在当朝皇帝治下,我等不过是一个宣传新锐思想的道教,却为何会在百姓心中呼声甚高,甚至……还远要超过当朝帝王?”
  “这……”
  郭嘉和戏忠两人互看一眼,全都被褚风这一句话问得哑口无言。
  “佛教在我大汉传了百年,可如今呢?依然是洛阳纸贵!知晓佛教的大汉子民少之又少。
  可是,为何我太平道也不过是一道教耳,却又有如此多的百姓青睐?”
  “自然是佛教在我大汉之内,水服不服,而道教在大汉子民心中,根深蒂固。”
  戏忠沉思一下,当即开口。
  “根深蒂固?”
  摸了摸下巴,褚风摇头一笑,道:“这番话某到是不敢苟同。戏大哥说的虽然有些在理,却也没说到点子上,奉孝呢。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自然是太平道宣传的‘致太平’宏愿深入人心!”
  “此言不错!”
  褚风满脸慷慨,语气激荡,道:“我太平道宣传的不过是‘致太平’而已,正如某先前所言,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为天下太平’!
  这等太平世界,难道不是在盛世之下的常态么?这等太平世界,难道不是当朝皇帝所要达到的最基本要求么?
  老有养。壮有用;幼有教,如此而已,仅仅是普通百姓心中的最基本愿望,却为何,这大汉朝连这点也做不到?!”
  褚风右手指向门外的贩夫走卒,侃侃而谈,道:“戏大哥,奉孝,你们看,外面的这些百姓若何?”
  还没等两人回答,褚风直接说道:“忙忙碌碌,匆匆茫茫,不过求得一温饱!可两位先生知道他们的愿望吗?
  某敢肯定,他们所要求的,不外乎是有个安逸的家,有个几亩闲田,在经过一年劳作之后,除了缴纳那些苛捐杂税,还能有些剩余。
  那些剩余的钱粮,可以给家里添置衣物,可以给家里办置年货。
  如果再多一些,更可以给自家的孩子找个老师,进入私塾,书院,等孩子长大以后,照样可以当官,取功名,福荫后代!”
  话锋一转,褚风质问道:“可是为何,就是这等百姓心中薄愿,在如今当朝治下,却是难上加难?!戏大哥能否帮小弟解答?奉孝有可否帮某解答?”
  “我知道二位都是颍川书院的俊杰,要比某这个半路出家的读书子强上太多,那某就来问一问,两位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这么一席慷慨激昂的话说出来,说的戏忠和郭嘉两人哑口无言,嘴唇蠕动半响,却也说不出什么一二。
  “我知道二位有些话不方便说,但是某敢说!”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