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血色红衣录 / 第十七回 红衣卫成立!!!

第十七回 红衣卫成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皇宫中,李善长在御书房前跪了一下午,到了晚上才的召见。
  “御史台中丞叩见陛下。”李善长跪倒在地,不敢起身。等到他腰酸腿麻,头晕眼花的时候,皇帝才从椅子上坐了起来,假惺惺道:“朕看书入迷了,竟然未看到李卿,李卿快快请起。”李善长心里十分不满,但面上仍旧恭恭敬敬。
  “百室啊,胡惟庸一案后,你好像再未有过大的升迁。你怎么想的?”李善长后背惊起了一身冷汗。胡惟庸与他是同乡,皇帝这个时候提起胡惟庸,准没有好事。李善长战战兢兢:“在其位,谋其政。如今臣下只想为社稷尽一份力罢了。其余的没有多想。”皇帝沉默不再问话。李善长低头站在一旁,心如乱麻。胡惟庸是否谋反,他们几个一起打天下的自然是清楚的一本帐。但皇帝判他谋反就说明他没了利用价值。按理来说,他与胡惟庸是同乡,逃不了连坐。但这两年来,他一直平平安安。这说明,皇帝觉得他还是能用,可用的,毕竟起义时,他曾立下汗马功劳,这情分在,皇帝怎么也不能随意处置他。
  想到这,李善长心里又有了些底气。但皇帝为何要夜召他进宫呢?思来想去,李善长明白了一件事。前些天,皇帝几次在朝堂上随口抱怨过,锦衣卫人数众多,使唤起来不甚顺手。李善长看皇帝没有开口的意思,决定赌一把:“陛下,臣有事启奏。
  “欧?说来听听。”“微臣想,这锦衣卫人数众多,陛下用起来难免不顺。”李善长顿了一顿,确保皇帝没有动作,才接着说下去“胡惟庸一案,牵扯众多,忠臣奸党不易明辨。锦衣卫初立,内部人员复杂,消息走动快。人多眼杂,这消息难免有泄露之处。不如陛下另立机构,精简人数......”
  李善长还未说完,皇帝就激动的接过了话:“百室你果然不负我所望,不愧是我的第一军师,你与朕想到一块去了。朕这些天想了想,锦衣卫虽好,但人人都知其职能,必定提防。若是有一支部队,只为朕所用,甚为机密。那必定另奸党敌人防不胜防。”李善长松了口气,顺应着皇上:“那陛下想怎么选人?”
  “在民间选些武功高强,各有所长者,但一定要甘心受朕控制。锦衣卫中也要选一部分,但不能要太过高调者。这些人以后对外都要宣称是以死之人,低调的好掩人耳目。”
  皇帝五指敲打桌面思考着,随即下定了决心:“御史台中丞李善长听命。”李善长跪倒在地:“臣在。”
  “朕今日命你为钦使,专治此事。若泄露于第三人,斩!”“臣领命。”
  李善长站起身来,用袖子擦了擦汗:“陛下需多少人?”“不多不少十三人,”
  “那陛下可想好了名字?”皇帝微微一想:“就叫红衣卫吧。”随后又极轻的补了句:“不沾血怎么能做朕的一把刀呢?”
  李善长从御书房出来时,身后的衣衫已湿了透了。他抬头望了眼明月,又回头看了眼皇宫,叹了口气摇头走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