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铜镜铭文始于战国后期,后历代渐多,内容丰富。古人对镜触景生情,感物抒怀,创作出不少情景交融的咏镜诗词。
佳镜映鉴生恋情
“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月生无有桂。花开不逐春。试挂淮南竹。堪能见四邻。”
北周诗人庾信的这首《镜诗》描写了少女情窦初开,芳情溢出,映镜形孤,寂寞无奈的心情。唐代铜镜常用其前四句为镜铭来迎合用镜少女的心理需要。下面这首镜铭对芳心少女用镜情景做了细致描述。
“冬朝日照梁,含怨下前床。帷褰竹叶带,镜转菱花光。会是无人觉,何用早红妆。”
因无人启其心扉,冬日太阳高照,她才姗姗起床。此时睡意未退,面无欢笑,懒于梳妆。
镜师追求配料讲究,做工细致,冶炼精心,炉火纯青,才能铸出赏心悦目、倩影毕现的铜镜精品。唐代瑞兽铭文镜,虽历千年,仍漆黑发亮,镜钮大又圆,为花瓣连珠钮座,内区装饰高浮雕的8个瑞兽,或奔或走,或跳或跃,神形活现。外围一圈铭,楷书工整,字迹突现。
“炼形神冶,莹质良工。如珠出匣,似月停空。当眉写翠,对脸傅红。绮窗绣幌,俱涵影中。”
诗的前半描写铜镜工精质良,纹饰精美,光溢四射。后半写出女子闺阁临窗,粉饰梳妆,与镜相对,形影交映。内容相似的诗铭见于一面隋代团花镜上:
“灵山孕宝,神使观炉。形圆烧月,光清夜珠,玉台希世,红庄应图,千娇集影,百福来扶。”
美人爱佳镜,佳镜伴美人。《诗经》中的《卫风.硕人》系咏庄公夫人庄姜诗篇。对庄姜的容仪作了细腻、详尽的描写,成为千古传诵的一首最早的美人诗。三国时期吴国制作的重列神兽镜,周围的铭文录自《已风.硕人》前90字,其译文大意如下:
高挑美人好艳丽,锦缎服装罩纱衣,齐侯呼爱女,卫侯称娇妻,太子喊胞妹,刑侯叫小姨,谭公就是妹婿。
手指纤柔如嫩荑,皮肤洁白象嫩脂,脖颈光润赛蝤蛴,牙齿整齐像瓠籽,方额似禅峨眉细,嫣然一笑酒窝动,两泓秋波娇欲滴。
出色美人个头高,停车休息在近郊,四匹雄马多肥壮,嚼子边上红绸飘,车插雉尾来上朝,众位官员及早退,别使卫军太辛劳。
读镜铭后,一位古代身份高贵的绝代佳人出现在人们眼前,文字的描述尚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令人无限遐想。
美人诗实是转借称赞镜前的佳人具有庄姜般高贵身份,秀美外貌,妩媚姿色。镜背图案仙人神兽分排五列,仙人众聚,神兽簇拥,照镜人映于镜中,宛若自仙境降临。
婚镜双照传真情
铜镜是古代富家新婚夫妻必备奁妆。一面乳兽纹镜外有一圈铭文:
“二姓合好,口如胶漆。女贞男圣,子孙充实。奴婢百人,牛马千匹。夫妇相口,不口口口。良月吉日,造此信物。”
为新婚夫妇专门铸镜作为婚姻的信物,祈祷夫妻和谐,男尊女贞,人财兴旺。龙虎对峙为主题纹饰,是一幅虎与龙阴阳交合的图解,喻示婚姻美满。该镜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如意吉祥。
古代还有夫妻双镜成对使用的习俗。这在一面唐代真子飞霜葵形镜的铭文中作了诠释:
“凤凰双镜南金装,阴阳各为配日月,恒相会。白玉芙蓉匣,翠羽琼瑶带,同心人,心相亲,照心照胆保千春。”
镜用南方优质同料铸成,分别以表阴阳的凤凰为纹饰,男女之镜分别代表日月,相互对应。镜配以翠绿美玉装饰的系带,共藏于描绘清白圣洁的莲图案的白玉匣内。双镜寓意夫妻心心相印,白头偕老。
洞房花烛还未熄的清晨,新婚燕尔的夫妇早起,在拜见公婆前新娘精心梳妆打扮,美人佳色有镜铭曰:
“鸾镜晓均妆,慢地花钿饰。真如绿水中,一朵芙蓉出。”
新婚第一天早上尚陶醉于幸福之中的新娘脸上仍荡漾着红晕,再经一番修饰不正如出水的芙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