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梦始源生 / 第二百四十一章 湖岸山城

第二百四十一章 湖岸山城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渌水入海之处,西面是朝鲜,东岸是叶吉郡襄平城,是一处只有短短两年历史的港口城镇,入目是一大片的木质平层屋棚,数以千计的搬运力夫就住在这里,之前的生意主要来自于凤凰远征军,现如今,他们有了新客户——来自南方的垦殖大地主。
  “我这里需要三百名跟车搬运,单程七百公里,大约需要七十天。”陈过己站在屋棚区的广场上,全然没有皇帝智囊的矜持,指着手里的告示,张着手掌,大声的喊着,“每天五块银元!包吃住!有没有要来的!”
  为了造声势,旁边的小厮拿着一面铜锣,哐哐哐的敲着。
  “七百公里,快到柏海了吧?那块是狼群的地盘,人少了不能去!”搬运中有去过的站出来质疑道。
  “你们放心,这趟去垦殖的农民有好几百多户,超过千人,站得住脚。”陈过己大手一挥,“而且,凤凰军的哨堡沿途每五十公里就有一个,不用怕!”
  “乖乖,这么多农户,也不知道这家地主,从哪里把他们骗来我们北州的。”
  “这薪水可以啊,对面李朝的义州郡,拿到两块银元就顶天了。”下面小声的议论着。
  铜锣又被敲了起来,陈过己又喊道:“要报名的尽快,这单做了,后头还有好几单!冬天以前生意都不用愁了!”
  搬运们听见这话,连忙蜂拥上前,这可是高薪长工,争先恐后报了名。
  敲锣的小厮收了铜锣,扶了陈过己从人群里挤出来,竖起大拇指:“你鼓动人的本事真不错,从隶州招了三百户农民数百光棍汉,又分分钟解决了搬运的缺口,厉害!”
  “诸大人,您给我敲锣助阵,我哪能不顺利。”陈过己向他拱拱手,“谁能想到,打跑了老毛子的诸大人,会在这襄平城敲锣。”
  诸鑫摆摆手,把铜锣放在一边,和他商量道:“先前没想到招人这么费时,看来今年的农时是赶不上了,得找人多运些粮食进去。”
  “您也别担心,总是有办法的。”陈过己说道,“从襄平往您的领地,夏秋两季有四百公里的水路可用,交通还算便利。我们先安置下来,再慢慢商议。”
  去年,齐地正式交给裴军旗之后,陈过己主动提出,要带着家人去北州,为诸鑫打前站,他从齐地支取了一笔费用,先从广川、蓟州等地招揽了一千多号人。他做事周密细致,整个移民队伍秩序井然,鲜有差池。
  “那明日就出发吧,我已经忍不住想看看,那个叫柏海的地方了。”诸鑫憧憬的想着。
  接下来的旅途艰辛,很快就让这份憧憬烟消云散了。
  眼前是一片洼地,中间一条路满是泥泞,四百公里沿河道路走尽之后,便来到这块沼泽地面前,让人郁闷的是,这里是通往北面城镇和诸鑫领地的最短路途。
  “草根密的地方才能落脚,踩着前面的脚印走,都跟上!”陈过己站在一颗枯树上,不停地重复着这些话。
  在队伍中间,诸鑫带着几个农夫守着一处泥坑,刚才掉下去一辆车,费了好多的力气,才把车子拉出来。
  “老弟,你原先是哪里人?”诸鑫甩了甩手上的泥,弄不干净,转头,找一旁的中年农夫聊天。
  “祖籍燕赵,从浮阳郡逃荒到广川,又跟着陈先生来了这北州。”对方无奈的笑了笑。
  “广川我去过。”诸鑫蹲在地上,泥水坑里澄清了一些,伸手下去洗了洗,“是个好地方。”
  “地方是不错,就是税太狠。这李家人比刘家人,还要狠。听说,是要还凤凰银行的债。”中年农夫道出了缘由,“可这连年大旱又有瘟疫,哪家能有余粮上交。反正,我一家人在广川是活不下去了。”
  垦殖队伍之中,多数都是这样的情况,诸鑫点点头:“没事儿,等到了柏海边,我们歇一个冬天,明年就能种粮食了。”
  “对了,您是领主的家臣吧?力气这么大,又没有架子,真好。”另一位农夫说道。
  受了称赞,某人红了脸,正要答话,陈过己走了过来:“诸大人,前边探路的回来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好。”诸鑫站起身,冲大伙儿点头示意,大步向前离开。
  众位农户不知道诸大人是多大的官,没放在心上。
  “沿着这条路走到底,是石板桥镇,再往北就是大林子,过了大林子便是柏海,那头以前是罗斯人的地盘。”探路的把问来的情况都说了一遍。
  “我家的地好像就在石板桥镇东面。”同行的老五家的老大,张大壮拿出一份简易的北州叶吉郡地图,找到了自家土地的位置,“地图上看起来两块地是挨着的,其实还隔了一片林子山岗。”
  “你先带着护卫去看看,只要在下雪之前回到石板桥镇就行。”诸鑫交代自家侄子。
  “不用,我爹让我跟着您呢。”张大壮指了指身后的几十名佣兵护卫,“得先护着您的周全,只要您在柏海立足,我那边怎么都好办。”
  算下来,诸鑫和他的一帮兄弟买下了整个叶吉郡八成以上的土地,其中,最偏远且面积最大的是诸鑫和老五这两块土地。
  垦殖队伍离开沼泽地之后,又行了十数天,抵达石板桥镇,看见了一座巨灵风格的大石板桥,桥的一头是一座有上千户居民的大镇子,旅舍、饭馆、杂货铺、修理铺、车马铺一应俱全。
  农户和搬运工停下来休息,诸鑫则带着张大壮来到镇公所,办理交接手续。
  “北边这几块地还真有人买啊?”镇长王才能听说这事儿,大吃一惊。
  “我只买了一块,我侄子他买的多。”诸鑫把张大壮推到前面。
  张大壮拿出四份文书,他爹把东面的四块相邻的地都给买了,加起来大概有两千万顷。
  “都是您的?天哪,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有钱烧得慌?”王才能是北州本地人,心直口快的代表性人物,看张大壮脸色不好,急忙补救道,“别介意,我们叶吉郡就是缺人,你们能来,我们很欢迎。”
  “具体有什么手续要办吗?我这边还有一份文书。”诸鑫也不指望能从这镇长手中得到帮助。
  “柏海?”镇长看了一眼,面露尴尬,“这上面的面积弄错了。湖写小了不少,还漏了五个罗斯人的村子。”
  “五个村子?怎么会这样?”诸鑫愣住了,他没想过会有这样的事情。
  “勘界的时候,湖区太大,调查员到了秋天还没走完,就先回来了,后来上面急着要我们上报地图,我那时候刚上任,什么也不懂,就直接报了上去,所以出了这个岔子。”镇长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已经跟北州军管会反映过了,他们批了条子,说是土地和村子一并交给购地者处理,不再补收费用。”
  “不是,镇长大叔,这里有个问题啊。”张大壮都替诸鑫急了,“不是村子和土地这么简单,村子里的罗斯人要怎么办?赶他们回去吗?”
  “这个,军管会有文件的。”镇长打开了他乱糟糟的文件柜,翻出一张纸,递了过来,“上面写的很清楚,无法证明华夏公民身份的其他人,一律以战利品处置。你们赚到了,五个村子起码有两千个免费劳力。”
  “大伯父,不如我再去招百来个佣兵,把这些罗斯人统统抓起来。”张大壮出主意道。
  “也许是两千个妇孺吧?”诸鑫接过文件扫了一眼,“这件事我知道了,反正,我的土地比原先大了不少是吗?”
  “恩,没错,大概有一千八百万顷,二位的土地加起来,几乎就是叶吉郡的五分之二了。”镇长羡慕地说道,“真的是土豪不差钱。”
  从镇公所出来,张大壮才弄明白这趟凤凰远征军从罗斯人口中夺下多大的一块肉来,几乎让北州向西北方扩张了一半的面积,两国的边界线以山脉山脊中线划定,数十个罗斯人的村子被圈在了华夏国的边界之中。
  “大伯父,您的地块就在我们众人正中,您若是站稳了脚,我们也不发愁了。”张大壮看了地图总结道。
  诸鑫也打定主意,尽快到达柏海,建好根据地,再做打算。
  穿过森林,就在这处小山包上,远眺。右手边是高耸入云的无边无际的崇山峻岭,左手边是浩瀚无垠碧水接天的柏海,面前是一片濒湖的绿油油的草地疏林,三种颜色在蓝天白云下界限分明,如画一般,让人记忆深刻。
  “诸大人,好地方。”陈过己手指面前的崇山,“依山建堡,依水建城,又有这几千亩的良田供应粮食,真的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
  诸鑫大笑:“寻处地方,扎下来,以后我们就在这里喝茶品酒,笑看风云了。”说罢,他举起马鞭催马上前,带着众人在草地上撒欢似得跑了起来。
  赶跑了一群在附近觅食的狼群,抓了几只不长眼的北州赤鹿,在山的南面升起了篝火,得知艰难旅途已到终点的农户们,吃着鹿肉,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事事顺心,那只能是梦里的事。
  当夜,北州的天气骤变,一路行来,少见的雨水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
  歇了一日,雨水还不见停,张大壮等不及带了一帮壮汉,砍树挖树根,干了半日,都成了泥人,又被诸鑫叫了回来。
  六天后,雨总算停了,到处都是湿的,诸鑫带了队伍里的草药医生,往东面的山里去寻些祛湿的草药。
  穿过密林,翻过一道山岗,下到谷底,一条湍急的溪流出现在面前,抬头,前方一条银带顺着崖壁漏洒下来。
  “大人,那瀑布好看。”年轻的医生说道。
  “上去看看。”看见这样的景致,诸鑫总忍不住想要靠近一些。
  瀑布下方是一个浅浅的水坑,许是它形成的时间还不长,没有造出一个深潭来,水流从岩石的缝隙间向下流走了,从水坑算起,到下方的疏林草地,大约有四五十米的落差。
  “大人,那边还有一道溪流冲到这里。”年轻的草药医生指了指瀑布旁边,崖壁内侧经年累月被水流冲出一个半米深的V形缺口。
  诸鑫闭上眼睛,在这里能耳朵听见很多悦人的自然的声响,睁开眼,指着右前方:“上面还有一处瀑布,比这个声音还大。”
  “再去看看?”草药医生也颇有兴致。
  诸鑫微微一笑,轻轻一跃,跳上大石头的顶部,伸手抓住一颗松树的根部,翻身上去,连续这样几下,转眼间就爬了二三十米高。他把身上带着的绳子垂下来,草药医生抓住绳子,一双草鞋连蹬几下也跟着到了高处。
  在树林间穿行了一段,草药医生摊开手,问道:“又下雨了?”
  “看那里。”诸鑫指了指正前方,一道彩虹横在眼前,“是上方瀑布的打出的水沫,落下来。”
  又行到一处开阔地,一道更为雄伟壮观的瀑布从山峰一侧飞泻直下数百米,气势非凡,水雾弥漫,阳光直射之下,水帘发光,如绸缎一般在半空舒展。
  “本以为前面那道瀑布,就很好了,没想到还有一道更漂亮的。”草药医生称赞道
  “从下方的谷地到这里,一路都很凉快。”诸鑫发现了此处的另一个优点。
  “要是能常住在这里就好了。”草药医生开玩笑道。
  “怎么不行?”诸鑫被他勾起了兴趣,“你看,柏海就在后方,将来我们就在这片谷地建一座城,依山势而立,还可以在这飞瀑之下立一座庙,就像……”
  “像什么?”草药医生问道。
  “没什么。”诸鑫想起了银城的月神庙,浮现出一些美好的回忆,还有一丝至今未解的思绪。
  次日,诸鑫又领了陈过己和张大壮,还有队伍里懂得建城的专人来此查看。靠西侧的宽体崖壁取名西岩,行于其上的瀑布则名西岩瀑;东侧的高耸山崖名为迎仙山,从它东侧喷涌而出的瀑布被诸鑫称作雯月瀑;东南角的独立山峰因林木古老高大,被众人称作仙林山。在三山之间,西南侧的谷地,因形状如同一朵卷云,被称作卷云屯,再后来,屯里人越来越多,由屯变镇,又由镇变城,成了柏海边最重要的城市——卷云山城。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