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过了几天,耶律宏基又被封为燕王。他要带着新娘子去南京赴任。萧观音自幼学习汉文,精通诸子
百家。喜欢宋人礼仪。向往关内风景秀丽。因而听说要去南京,也欣然打点行装和丈夫一齐出发。
随行的有耶律宏基的卫队二百余人,还有萧观音陪嫁的丫环。耶律宏基身披貂裘,头戴雉翎冒
。跨枣红马,腰悬宝雕弓;萧观音也骑枣红马,披锦翠披风,身着绿缎子小袄,更显腰柔臀丰,明
眸顾盼生辉,如仙女临凡,给耶律宏基和他的卫士都带来了极大的兴致。
夫妻二人春风得意,望着路边那茫茫草原,和远处时隐时现的牛羊,间有几座白色的帐包衔接着
白云蓝天,显得分外祥和安宁。
又走了几天,见前方出现淡蓝的剪影,婉如云烟,但是游云晚烟渐渐散去,那剪影却越来越清晰。
耶律宏将鞭一指,说道;“看,天边那苍茫的阴影便是燕山山脉,过了燕山便是我的封地燕云
十六州了!”
萧观音更是兴致勃勃,她急于要看关内的风光,于是催着丈夫快马加鞭,疾速前行。看看接近山
麓,就见那山坡上树木葱茏,路旁鸟语花香。峪中飞瀑响泉。崖壁绿藤倒挂。石阶曲折通幽。
萧关音那里见过这般风景,她感到象进了神仙世界。不由赞叹道:“人言关内江山如画,果然名
不虚传呀!”
耶律宏基道:“这燕山还是北方景色,真正的好风光还在长江以南。那里才是水乡泽国,处处有
山清水秀,柳荫荷花,称得上人间天堂呢!”
萧观音不由想起曾读过的竹枝词,便顺口吟道:“棌莲南塘秋,莲子过人头。”
二人正沿着山路,左盘右旋,穿云破雾,终于到达山顶。却见山脊上一道长城逶迤婉蜒,如同一条
游龙横空出世,隔断了南北交通。
萧关音惊喜的问道:“这便是秦始皇修得万里长城吗?”
耶律宏基道:“这正是万里长城,它本是汉人用来抵御游牧民族骑兵入侵的边墙。自从石敬塘
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大辽,它就变成咱大辽境内的一道风景线了。因为失去了边防价值,所以年久失
修,你看已经破败不堪。”
萧关音想登上长城观景,耶律宏基就令人马停下来休息。他和萧观音徒步登上城头,往远处眺
望,见云蒸霞蔚,群山叠浪,气象万千,如临九霄之上。
萧观音感叹道:“汉人真是了不起,一千年前就能创造出如此浩大的工程,真是人间奇迹呀!”
耶宏基道:“秦始皇雄才大略,他不仅统一了六国,还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建立了大一统
的帝国。只可惜好景不长,他死后赵高弄权,大秦帝国只维持了二十多年就土崩瓦解了。”
萧观音道:“赵高弄权是秦朝灭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音呢。”
耶律宏基不解其意,问道:“以王妃之见秦朝履灭的跟本原因是什么呀?”
萧观音道:“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儒生出于对秦朝廷的忠诚,批评时政,发表议论,秦始皇要能从
谏如流,棌纳儒生建议,轻徭薄赋,减少酷刑,安抚民心,施以教化,使民俗和谐,知礼仪,尊长
爱幼,各守其份,则天下安稳。纵有陈胜揭竿而起,也不会形成天下景从,应者云集之势。既便有
刘邦之狡,项羽之勇,民众都不响应,他们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成不了气侯呀!可是秦始皇不仅
不棌纳儒生的建议,反而焚书坑儒这是他自断膀臂,自毁长城之举,而他又施严刑竣法,大修长城,
劳民伤财,弄得民不聊生,以致人心思变,所以有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墙倒众人推,秦安有不
亡之理?后来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深知儒学乃安邦治国之道,稳定社稷之策也。因而成就
了汉家四百年之天下。”
耶律宏基听了萧观音一翻宏论,非常佩服,便说:“我们契丹人治理汉民,也是尊孔读经,以礼
教化,并兴科举,以文取士,所以一百多年来番汉相处和谐,社稷安如泰山。这也是尊儒重礼的结果
呀。”
二人谈古论今话语十分投机。耶律宏基爱萧观音的美丽聪慧;萧观音爱耶律宏基的威猛刚烈。二
人越来越情投意合,似漆投胶了。
一队人马过了长城,沿着山路迤逦而行。渐渐下了山。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边的平原。只见阡
陌纵横,绿麦如茵,时见小桥流水,村烟袅袅,又是一翻清新靓丽的景象。二人一边观景,一边谈笑
风生。不知不觉就到了南京。
进了城里,见路两旁商铺鳞次栉比,行人车马,往来不绝。果然繁华非塞外能比。进了王府,
又见楼台殿阁,雕梁画栋,金壁辉黄,十分的豪华,心中喜不自胜。夫妻二人入得寝宫,宫女早已
准备好了沐浴的香汤。萧观音为耶律宏基脱去衣服,她一边欣赏丈夫那一身突兀结实的肌肉,一边
自己也退下锦裘,露出一身雪肤柔体,丰乳****,小两口手牵着手双双跳进浴池。萧观音心里已把
耶律宏基看做自己的天,她受儒家思想熏陶,心甘情愿以夫为纲。觉得自己就是贱妾,理应好好服
伺夫君。于是她顾不得羞涩,先为丈夫洗搓全身。耶律宏基蹲在浴池里,任凭萧观音得温柔小手轻
轻抚摩,那感觉就象小鸟的羽毛在皮肤上轻轻滑过,十分得舒服。末了他又为萧观音洗搓。眼里欣
赏着萧观音雪团般得肌肤,手接触到萧观音光滑细腻的躯体,眼睛时而与萧观音那含情脉脉,温柔
娇羞的眼神相遇,心里比吃蜂蜜还甜。一对鸳鸯禁不住又在那浴池里交頚并卧,**嘻戏。
耶律宏基和萧观音在南京安顿下来,萧观音又常引经据典劝他勤政爱民,轻徭薄赋,让民众休
养生息。耶律宏基果然把燕地治理得太平和顺,百姓安居乐业。小两口正志得意满,之时,忽然边
防将领来报,有几个辽民与宋人通商,被宋兵杀死。并抢掠了财物。一时间辽边防军士义愤填膺,
纷纷请求出兵伐宋,以平辽民之恨!
耶律宏基知道事关重大。一旦开战胜负难料,又不知要有多少人民伤亡。幽燕都不得安宁;若
不开战,又难平将士之愤。还恐士兵因怨恨生变,因而十分为难。夜里便将此事告诉萧观音。
萧观音道:“妾以为辽民被害,属于宋卒私人行为,绝对不是宋家官府命令。岂可因此两国妄
动干戈?以妾之见王爷一方面下令边防军整军备战,给将士造成欲为辽民报仇的假象,以安抚人心;
另一方面速给宋国君主写信,责备宋军纪律不严,有士卒妄杀辽民,已引起辽军民共愤,危害两国
友谊,望其严惩凶手,以平辽兵民之恨!宋军若知到此事,必然严惩凶手,整顿军纪。遣使道歉。
这样咱辽国也得了体面,又平息了将士的义愤。可以避免一场战祸。”
耶律宏基听萧观音说得有理,第二天便亲笔写了一封国书,书云:“窃以累朝以下,讲好以来,
互守成规,务敦夙契,虽境分二国,克深于难知,而义诺一家。共思于悠永。今贵朝边卒杀死辽民,
掠夺财物,激起辽兵民义愤,为安定人心,望贵朝严惩凶手,以续旧好。”然后派遣使者送往汴京。
宋哲宗本不知边卒杀人之事,看了燕王的书信,深知事体重大。急传谕边关将领,严惩凶手,并
没收脏物,归还辽邦。然后又修书一封,对辽邦深表歉意,信里说明已惩治凶手,并赞扬燕王遇事
构通及时,消除误会,实是明智之举。并派学识渊博的大臣苏东坡亲往辽国通融。
耶律宏基收到宋帝来信,看了一遍大悦。便设宴席为宋使接风。席上让大臣传看宋主书信。又派
人将宋书送至边关,让诸将传阅。这才平息了将士怒气。一场战火危机得以化解。边境又恢复贸易,
北部边民也能安心农桑,两国和好如初。
萧观音听说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来朝,因久慕其名,心里十分兴奋。她偷偷立于会客厅的屏风后面,
见苏东坡锦袍玉带,气宇轩昂,端坐席上侃侃而谈。论说世事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萧观音听得如痴
如醉。她无限感概的对身旁的丫头说:“从今后你们都要学习汉文,将来教育子女,博学强识。也要
陪养出苏东坡这样的博学之士。为我契丹人争光!”
翌年夏天,耶律宏基带了娇妻往北戴河避暑。那北戴河景色秀丽,海滨有时风平浪静,天水一色。
白帆点点,令人心旷神怡;有时则风起云涌,波浪滔天。日月潜形,令人触景伤情,感概万千。
过了多日耶律宏与萧观音并马来到海边。见风急浪高,不禁想起魏武帝曹操,碣石赋诗的情景。
耶律宏于马上吟咏曹操诗句。萧观音道:“魏武帝的诗篇深沉雄恢,从无傲慢轻浮之句。他怜悯天下
苍生,饱受战乱之苦。确是一位有慈悲心肠的大政治家!可惜他败于赤壁,未能完成统一大业。以至
于后世招人贬损,真是千古奇冤呀!”
耶律宏基也无限婉惜的说道:“曹操未受汉家一兵一卒,自己变卖家产,招兵买马,出生入死,
平黄巾,诛吕布,灭袁氏兄弟,北却凶奴,南取荆襄。身经百战,自创一片天地。却请来一位光屁
股皇帝,供吃供喝,还时常想着内外勾结,加害曹操。尽管如此,曹操一生恪守臣道,并未篡权。
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反而落得个臭名昭著的奸相,受尽后世唾骂;而赵匡胤倍受后周皇帝
恩宠,提拔他到殿前都检点的高位,却乘周王初殇,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取皇位,却无人敢于诟病。可
见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史家尊循的规律呀!”
萧观音也道:“曹操要是统一了中国,政权延续百年,自然就不会有人贬损他了。”二人议论一翻
古事,感概万千。
当晚回到馆舍,萧观音忽然感到恶心,吃了饭便哇哇的呕吐。耶律宏基急忙传唤郎中诊视。那契丹
人虽处处学习汉人礼仪,但必竟还保留着许多胡人风俗。若是大宋贵族女眷有病请郎中看视,要女眷躺
于帐内,只把玉腕伸出帐外,让郎中号脉。这样郎中就无法观察病人的气色,因而诊病的望闻问切
就缺少了望这一环,从而造成了诊断困难。甚至出现误诊。可是契丹族男女并无这么多的忌讳。萧观音
坐于塌上,郎中一边号脉,一边观察她的脸色。又问萧观音有何症状。一会儿那郎中面露喜色道:“恭
喜,恭喜!奶奶脉滑如滚珠,实是有喜了”!
耶律宏基闻言大喜过望。便重赏了郎中,第二天便领着萧观音起驾回京去了。
二人回到南京,耶律宏基对萧观音爱惜非常,令丫环小心伺侯主母。一日三餐山珍海味不断。起坐
都有丫环服伺。过了十个月,果然产下一子。白白胖胖,十分富态。耶律宏非常珍爱,视作命根。
他又听说大宋有一算卦的先生,能测人一生祸福。知人寿命长短。便用重金聘来为儿子算卦。不料
那算卦先生查了八字后竟大惊失色。一句话不说,也不接受赏施,告辞而去。耶律宏基派人追上那算卦
先生,再三盘问。那先生才道:“此孩儿坐胎其母就长途奔波,可见其一生风波很大。其生日与其属性
相害,恐其生命不能善终。
那人把算卦先生的话如实禀告给耶律宏基,耶律宏基怒道:“这是个江湖骗子,不学无术,故弄玄
虚。凭一张乌鸦嘴,不知骗了人家多少钱财,他是想吓唬住人,然后让你求他讨要破法,他再乘机勒索
钱财。我偏不去求你,看你小子空做发财梦吧!”
萧观音也想,契丹人占了幽燕之地,汉人多逃往南方,或许这算命先生乃是南逃之人,心中仇恨契
丹族,故而口出凶言以泄私愤而已。因此也不深信,夫妻二人爱惜儿子如故,依然欢天喜地的过日子。
耶律宏基与萧观音情好日密,在燕京封地一连又生了三个千金。萧观音渐渐把精力都用在抚养儿女
身上。与耶律宏基的夫妻浪漫生活无形中也就疏忽了许多。
重熙二十一年七月,辽兴宗多病,遂下召封耶律宏基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知惕隐事。参与朝政。
耶律宏基接旨,立即携带妻子儿女往上京赴任。这时兴宗已感到自己将不久人世,欲让耶律宏基接
皇帝位,便把朝廷大事尽付耶律宏基处理。重熙二十四年八月初二日,兴宗病危,召见耶律宏基,嘱
以治国纲要。八月初四日辽兴宗在行宫出世。遗召由耶律宏基继承帝位。于是耶律宏基在兴宗灵柩
前继位。是为辽道宗。
辽道宗因为父亲去世,极为悲痛,不听朝政。八月初六日,在百官的上表恳请下,道宗才临朝
听政。
八月十三日,辽道宗尊奉兴宗遗召,任命西北路招讨使,平西郡王萧阿剌为北府宰相,仍领知南
院枢密使事之职;北府宰相萧虎烈出任武定军节度使。改年号为清宁。大赦天下。尊皇太后为太皇
太后,封萧观音为懿德皇后。封叔父耶律重元为皇太叔,兼天下兵马大元帅。封耶律重元之子涅鲁
古为知南枢密院使事。以上京留守宿国王陈六为南京留守。以顺义军节度使十神奴为南院大王。
这时耶律重元父子大权在握,见道宗性憨厚可欺。渐生不轨之心。重元小字孛吉只,圣宗次子。
材勇绝人,眉目秀朗,寡言笑,人望而生畏。太平三年,封秦国王。圣宗崩,钦哀皇后称制,密谋立
重元。重元估计必败,恐被诛,便以其谋告知兴宗。兴宗很感激他的忠诚,更加重用他。封其为皇太弟,
一次兴宗酒醉后曾对重元说:我之后要立你为帝。”重元信以为真。
可是兴宗年老力衰时,却封子耶律宏基为兵马大元帅,总理朝政。临终又遗诏让耶律宏基继承皇位。
重元见兴宗言而无信,心里便产生不满情绪。加上其子涅鲁古权力欲极强,欲趁道宗立足未稳,发动政
变,夺取皇帝之位。
涅鲁古见朝中护卫太保耶律乙辛掌握着宫厅卫兵。便对其父献计道:“欲夺帝位,必先联络耶律乙
辛为内应,里应外合,取道宗之首易如反掌耳!”
重元深服其论,便派人向耶律乙辛献宝马,玉器,以结其心。可是耶律乙辛外表沉稳,内心狡猾过
人。其少年时曾卧于草薪,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吃掉一个月亮,又在吃一个太阳,却被其父唤醒。因
而没有把太阳吃掉。后来进入宫中作校尉,道宗见其机敏过人,办事稳重,便令其统领卫队。
耶律乙辛收到了重元派人送来的礼物。心想重元父子位极人臣,大权在握。我想巴结他还没有资格,
他反而来贿赂于我,必是因我守卫皇宫,他有篡夺皇位的野心,欲阴结我心,杀害道宗。我若不收他的
礼物,他是道宗叔父,深受道宗信任,若设计害我,我祸不远矣!我若与他结交,他发动宫庭政变,失
败了必连累于我,那可是要犯灭门之罪的呀!想到这里,耶律乙辛,便假装受宠若惊的样子,说了许多
感激的话,并接受了礼物。但并不回书。
那送礼的人向重元回报,说:”耶律乙辛非常高兴,问老皇叔好,祝皇太叔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但是没有回书。”
重元以为耶律乙辛乃一介武夫,不善文墨,故没有回书。涅鲁古道:“耶律乙辛狡詐异常,他必是
识透我们的图谋,怕受牵连,才故意不写回书的。父亲不要指望这种人舍命相助。”
以后重元就不敢再去勾结耶律乙辛。涅鲁古又阴结陈国王陈六,北院枢密事萧胡覩为同党,共谋篡权
事宜。
一次道宗狩猎滦河太子山。重元召来陈六,萧胡覩商议发动政变。陈六献计道,皇太叔可假称有病,
报于道宗,其必来探视,可在在帐内埋伏刀斧手,乘机将其杀死。”
耶律重元觉得此计甚妙,便决定依计而行。谁知重元家中有一使女,名唤萧婉儿,深得耶律重元喜爱,
因而常伺侯在侧。这天重元父子和陈六,萧胡覩正在密议,萧婉儿去送茶水,听到陈六正说:“在帐内埋
伏刀斧手,乘机将耶律宏基杀死”。吃了一惊。因她母亲就是耶律宏基的奶妈,萧婉儿小时侯常听母亲夸
奖耶律宏基诚实,又通诗书。萧婉儿心里就对耶律宏基产生了好感。后来母亲带婉儿进皇宫去玩,婉儿
一见耶律宏基长得英俊,说话彬彬有礼,象个友好的大哥哥。婉儿便暗暗爱上了他。只是二人一在天上,
贵为皇子;一人在地下,贱为奴才。婉儿不过是痴心妄想而已。离开皇宫,常常梦里与耶律宏基相见,刻
骨铭心,久久难忘。
今日听说耶律重元一伙要杀耶律宏基,心里着急,便借故还家告诉母亲。她母亲急忙入后宫把此事禀告
皇太后。皇太后又派人飞马给道宗送信。道宗听了太后派人送来的口信,心中不信,他说:“当初祖母想
扶叔父即位,可是叔父不从,反而向父亲告密。保父王坐天下,忠心耿耿,今日到了垂暮之年,怎会复萌
反心?”
时大臣耶律良在侧,便献计道:“此事好办,皇上只须派一人前去请皇叔前来行宫议事,他若心中有
鬼,必不敢来;他若心中无事,必然欣然前来议事。如其不来,皇上再派兵前去捉拿归案。”
且说耶律重元正欲派人向道宗告病,道宗派的人却先到来,向他宣示道宗口谕,传他进行宫议事。耶
律重元大惊,他一边请来人喝茶,一边在后帐与涅鲁古商议对策。涅鲁古道:“道宗大事已安排就绪,现在
是出来狩猎,有何事传父亲商量?一定是对我们的图谋有所察觉,他来个先发制人,令父亲前去行宫,他趁
机擒拿。老父千万不能自投罗网!”
耶律重元道:“我若不去彼必生疑,他要兴兵问罪怎么办”?
涅鲁古道:“可以先把来人关押起来,不放他回去。我先派人去行宫向道宗告病,他若前来探视,就把
他杀掉。然后带兵攻入宫中,夺了玉玺,父亲就登基称帝!”
当下父子二人计议已定,就把道宗派来的大臣关押起来,不放归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