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二天,萧镜兮再次和他们进行了商议。
“关于昨天的事,你们有什么想法没有?”
“我昨日,又看了一次史书,发现前两年的拨款,在当时是轰动一时的。”
木生睁眼说瞎话。
“那么,不出意外的话,他们是在明年三月份,亦或者在进入北界就会有行动。”
“也就是说,我们要抓紧时间,在九个月里,将士兵训练好。”萧镜兮缓缓开口。
“恭听县令。”七人行礼。
“木生的你有什么想法不成?”
“我有一个法子,有些冒险。”
“我们可以在每个镇子上,都贴上招兵的公告。”
木生看向七人。
“那么,或许会有匪徒加入?”李宁问道。
“这么说的话,的确很有风险。”蔺格沉沉地说。
“首先,匪徒内部会因为招安一事而有争议,其次,肯定会有真心来的,亦会有充当内奸的,但只要我们可以把握住,那么便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
林安业开了口。
“是这个理,但他们有上万人,我们又要如何去把握这个机会,控制住他们的去向呢?”
李宁问道。
“你们几个有什么想法没有?”萧镜兮问向其余人。
“这件事,我觉得,我们必须谨慎点,不然,若是匪徒来个内外夹击,北界又会乱成一团。”
“若是严重,怕是不比几年前的那场洪灾轻了吧。”赵文浩说。
“或许,我们可以散播些谣言,让百姓对匪徒会对北界有害深信,其实,不需深信,只要有所怀疑便可。那么,我们也便要小心匪徒所传出来的谣言。”
原则开了口。
“只是,我们要怎么写这个内容呢。”付清开了口。
其余人摇了摇头。
萧镜兮发现,只有杨林没有说话,一直在旁观。
“杨林,你有什么看法。”
“小祥镇,是最靠近黄河的,东镇口,是那片空地,西镇口出来,便是南关镇。这样反过来推的话,我们可以把他们慢慢逼到小祥镇的那片空地上。”
“这个主意不错。”萧镜兮点了点头。
萧镜兮扫了眼大家,却看到张密有些疲惫,只一会儿就喝了两盏茶。
萧镜兮让连帽叫张密先行退下回去休息。
张密诧异一番,随机起身,在七人身后,行礼,然后告退。
萧镜兮则继续听着他们的讨论。
整整一天,萧镜兮和他们几人都呆在大厅里讨论,七人也就在衙门落了餐,直到晚餐过后才告辞。
等他们走后,陈婶看着萧镜兮,说了一句话。
“其实,往往很复杂的事,越简单解决,结果越好。”
然后倒了杯茶后,就退下了。
萧镜兮支着右手,左手食指轻轻地敲着木头的饭桌。
直到子时过后,萧镜兮才回了房间。
第二天起早,萧镜兮便引来了斑鸠,送出了封信。
斑鸠轻车熟路地又迷路般的飞出了衙门。
然后,萧镜兮又再次叫了他们来。
这次,不再是关于匪徒的问题了,是强兵之道。
关于这点,萧镜兮并没有让他们如昨日一般当场说出来想法,而是让他们回去,自己讨论去,然后,给她一个想法,一个具体的想法。
七人退下后,就只剩下了张密和木生。
“张县丞,你实话告诉我,前日的审讯,是不是没有任何结果?”
张密坐在下座,双手紧张地合拳,抿了抿嘴,然后慢慢地点了点头。
“还有谁知道他们的事。”
“为了安全起见,我只剩下了有些功夫的狱卒看守大牢门,不过放心,里面有十丈深的墙,并没有任何可以通过挖洞逃生的。”
“再就是,我跟邢主簿,还有冯典史。我们三人是一起上任的,他们俩,着实信得过。”
“既然没有人知道,那就直接赐毒酒吧。”
“毒酒?可是,他们还没招啊。”
“招?不出意外,他们会说假的信息,来误导你。而我萧镜兮,亦不需要他们的招供。”
“我知道了。”张密行礼过后,告退。
木生看着张密离去后,问萧镜兮,“莫非,你有了什么法子?”
“具体的,也不敢确认,但我们,一定要拿到主动权才行。”萧镜兮微微摇头。
“所以?”
“过两天,就开始招兵,而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消失。”
“打草惊蛇,不好吧。”
“百姓本就不安生,倘若能够去除他们生活的隐患…北界的仓库,可是他们的生命啊。”
萧镜兮到最后,轻轻地叹气道。
“这几个月里,你已经有了威望,趁着这个威望,我们或许可以掌握百姓。”
“对,所以,我们要尽快招兵,明年二三月份,便是要打一场硬战了。”
“或许,不用等到明年。”
木生沉默了许久,才开口说。
萧镜兮的目光,从紫玫瑰移到了他身上,盯着他的眼睛。
“就如杨林所说,倘若我们能慢慢地把他们逼到小祥镇,那么,我们便把退路都堵上。”
“如何逼?”
“这个么…你不是还有手下么。”
木生伸了个懒腰,然后笑着说,“我有些累了,先回去了。”
萧镜兮独自站在窗前,看着那朵盛开的紫玫瑰。
过几日,有一只斑鸠静静地立在了书桌上。
快速建立名声,尽量在任期满时能够调任。
匪徒昌盛,其根源,亦是北界贫穷之过,倘若解决其根源,便是成功一半。
三封帛书,摆在萧镜兮的面前。
懒散的字迹,却散发着一丝沉重。
萧镜兮对着窗户,然后粉碎了帛书。
灰尘,随着风离开了屋子,留在手里的,是一颗麦子。
萧镜兮看着麦子,然后闭住了眼睛,将双手背后,深吸一口气。
看来,自己猜的没错。
民以食为天。
第二天,萧镜兮便又叫来了他们。
这次,萧镜兮又加了一个。
增粮。
“我后来又想了想,这些匪徒的根源,其实是粮食。”
萧镜兮将那颗麦子放在了桌子上。
众人看着麦子,看法不一。
“虽说根源是粮食,但我们若是将国库里剩余的钱用在练兵上的话,是没有法子再去顾虑粮食这块儿了。”李宁说。
“你说的是,所以,我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我觉得,咱们还是练兵比较好,倘若明年春时能拦住他们,那么,新一批的拨款就可以用来种粮食。”
木生首先开口。
“我也同意木先生的话。若是我们先种粮食,便无力去抵挡匪徒,况且,我们也不确定,如果我们种了粮食,他们会不会悬崖勒马。”
林安业说。
“我虽然知道民以食为天,但我们若是不先把这个匪徒之危解除的话,那么我们便可能没有翻身仗了。”
蔺格说。
“我同意。”付清向前一步。
“我也同意。”张密说。
“我也是。”杨林,赵文浩,还有原则,都站了出来。
萧镜兮看向木生。
“看来,都支持先解决匪徒这个大麻烦。”
木生对萧镜兮无奈耸肩。
萧镜兮却看着他们问道,“若是他们反的理由,便是粮食呢?到时候,北界又该如何处理?”
“这几年,北界的粮食,大都从外地买卖的,北界的田地,还是有些湿泥,产出来的粮食很少。”张密说。
“不止粮食,还有北界的商品交易。”萧镜兮补充。
这时,所有人,便都沉默了。
过了一盏茶,木生率先开口。
“虽然,他们可能是因为缺乏粮食才变成了匪徒,但我们,必须得先解决掉他们带来的威胁,才能进行下一步。这样想,倘若我们先种粮食,那么,粮食最起码,要一年或者两年才能见成效,还有北界的经济,这是要多年才能看见发展的。可是,别忘了,他们的目标,可是明年的拨款啊。”
萧镜兮想了想,木生说的的确有道理,只是,先生却让她先去种粮。
萧镜兮皱了皱眉,头微微低下。
其余人也只是点点头,不说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好,那就听听木先生的建议。”
萧镜兮过了会儿,深吸口气,缓缓开口。
“强兵,护的不仅仅是北界的安危,更是加强北界防御的最重要的渠道。从另一方面想,我们将国库用在了这上面,士兵增多,那么,百姓是不是又可以养家糊口了?”
“只是,士兵的俸禄,一向由京城的兵部下派。我们即使增加了兵将,却无法通过知府那里,怎么办?”
“就向你说的,我们得先报备,待通过了,才能增加兵量。”
“好。”
“那今天就先这样吧,你们先去前厅,吃完饭再回去吧。”
“卑职先行告退。”除了木生,都走了。
“你怎么知道,刘知府会通过咱们的报备呢?”
“因为你是萧镜兮啊。”
木生轻快又惊诧地说完后,也走了。
萧镜兮看着他,一脸诧异,这家伙什么时候也会开玩笑了?
萧镜兮笑着摇了摇头,然后也去了前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