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你们慢慢来,不要弄错。”四五低声对几人说。
他们都抬头感激的对四五颔首,却不敢多言,眼中带有歉意。四五笑笑摆手,示意他们不用在意。
四五又来到李承乾跟前,说道:“殿下,这印刷术于崇贤馆,可有何益?”
“自然是没有了,这速度也太慢了!”李承乾叹了口气,“都快要急死孤了。”
“要不这崇贤馆一事,就这么算了吧!”李承乾有点想要放弃,“要人没人,要书没书!崇哪门子贤,立哪门子馆?”
“不行!”这时候四五却不同意了。
“你怎又说不行了,刚刚不还是挺不情愿的么?”李承乾疑惑了,疑惑于四五态度转变的太快。
“如果殿下就此放弃,那么圣上该如何看待殿下,朝臣们又该如何看待殿下?”四五反问道。
李承乾猝然一惊,翻身坐起:“是啊!还好你提醒了孤,多谢四郎指点,孤险些犯了大错。”有些庆幸的行了一个谢礼。
又问:“那四郎可有办法?”
“什么办法?”
“招贤成馆的办法……”
“殿下现在可用之人,几何?”
李承乾歪着头,大拇指与食指叉开,虎口贴在下巴上,手指将脸上的婴儿肥耸的老高,想了一会儿,一个一个的说:“学士暂无,学生二人,校书暂无,典书二人,手书二人,纸匠五人,装裱匠二人,笔匠七人………都是孤自己的。”
“该有的都没有啊!”四五低声说,最重要的都没有,这些人才是必须的。
“掌文案的令史也没有么?”四五在弘文馆待得熟了,自然知道这“三省六部,六学一馆”藏书阁中应该有的配置。
“那个要崇贤馆立起来以后,才会有。”
“哦…”四五点头。
四五也没什么办法,李承乾才做不到一年的太子,就连东宫都被他老爹李二霸占着,还不如李泰:李泰在外面有自己的府邸,李承乾身为太子,只能和李二一起住在东宫。
名声未显,自然没有人。哪里像后来的李泰,名望甚高,在府中立文学馆,往来者百人,三年成《括地志》……
任何时代,无论信使之前还是网络时代,名声都是非常有用的东西。
曹操立招贤馆,不还得要有立足之地,响天下之名么!就像推销,如果名声在外,那便容易的很。
“我们没有书,何不先著一书呢?”四五怂恿这李承乾。
而李承乾则翻了一个白眼:“我二人著书,你这是哪里来的鬼话?!”
“我又不是没写过!”四五默默的在心里抱谦,话说这是抄了后人的书,还是前人的书?
对呀,李承乾想起来了,前些时日四五的确写过一本,皇帝还让众人抄录,现在馆中学生每人都有一本《幼学琼林》。
“四郎的确……天资聪慧,可我二人,算上家庆也不过三人,又能作出什么书来?”
“交给我好了!”四五很是自信,慢慢来呗,他们还年幼,万事都来得及。
“那崇贤馆,地址可定下了?”四五又问。
李承乾有点不好意思,虎口已经贴在额头上,不敢看四五,只是闷声说道:“还没呢…!而且这人还是太少了些。”
“没地方……”四五也挠头,“那就暂时在弘文馆里借鸡生蛋喽。至于人……没有就没有了,把李恪、李泰两位皇子拉上吧,五人刚刚好。”
“青雀……他们可以么?”李承乾不解,哪有招兄弟的,主要是他们也是皇子诶。
“有什么不可以,圣上肯定乐意看到这一幕。”四五颇有些神秘的对李承乾说,李二很看重兄友弟恭的,若是太子能和皇子们打成一片,他肯定会很高兴。
不过历史上这种可能太过少有了。
“那好,孤这就去请青雀二人来。”李承乾说着就要起身。
四五拦住他,说:“今天色渐晚,不如明日再说。”
“如此也好;那印刷术一事该何时说与父皇?”李承乾点头,旋即又想到了那个印刷术。
“雕版刻好,殿下就可以送过去了。”四五说:“也可以直接送到皇后那里,也好让皇后殿下跟圣上多夸你几句,说不得就会有地方立馆了呢!”
“好好好,这事儿就依你的。”
“殿下,我这就告退了。”四五起身以礼拜道。
“四郎慢走,孤送你一程。”
“多谢殿下。”四五没有拒绝,毕竟这离宫门太远了,走着多累。
“四郎太过于客气了。”李承乾笑着说。
————
————
回到家的四五,又没看到程母。
想必是大水纺车到了。
四五早晨很早就要去皇宫。而这时候已经是将要日落时分了。
将拓板放在卧室中,走出院子,沿着路往北走:程府北面有一条水渠,是从城外潏水引进来的。
果其不然,程母和程咬金等人都在。
“阿耶,阿娘!崔娘!”四五先是到程母跟前问礼。
“二兄,三兄!”这是他俩哥哥:程怀亮、程怀弼。
“四郎回来啦!”等众人见完礼,程母拉过四五,揉着他的小脑袋。
“这是四郎所做的?”说话的是崔氏,她指着水力大纺车温声问着四五。
这个大纺车一天比脚踏纺车快百倍,也不怪众人在这里看了半天了。
“我只是给他们画个图,都是外庄那些工匠师傅的巧手制作。”四五推脱着说。
“四郎真不愧是程家的神童呢!”她指当初的《幼学》,整个长安的学生们都竞相追捧之事,四五更是被李二称之为神童,虞世南、孔颖达甚至陆德明也都如此称赞他。
“外人胡传的……”四五有些害羞的说。
但在程咬金看来却是有些过于自谦,大声说:“什么胡传!圣上说我程家出了神童怎么说胡传的?程某最看不起那些谦虚过甚的酸士做派。”
“……”四五只好在一旁怂这脑袋,不敢言语………说几句又不掉块肉,反驳了挨揍万一多几块肉就不值当了。
“这大纺车是你新……琢磨出来的?”程咬金又问。
“对,那日我见阿娘在纺纱,便有了这个念头。”四五回答。
程咬金只是点头,也不在多问了。搞的四五把想好的托词都咽回肚子里。
他们是认可我是神童的事实了?怎么不多问我怎么想到的?
四五将疑惑压在心里。
程咬金还在看着那个纺车,想必这也是刚刚装上不久,都觉得有意思,没有看够。
毕竟是娱乐匮乏的古代,骠鸡甚至是唯一的日常娱乐。偶尔有新奇的事物,难得多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