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唐小贤王 / 第十八章 太极殿上

第十八章 太极殿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翌日清晨,刚刚闭上眼的乌雀儿被一声杀猪般的惨叫惊醒。
  御膳房门外,一个肥胖的御厨举着菜刀冲出房门,捏着一小块绸布冲着下面一群面面相觑的内侍,仰天长啸,“是谁?!是你们哪个兔崽子偷了我的胡椒?!”
  对于“无意”之中会造成这样的动静,李佑是不知道了,即便知道现在他也没有这个闲情去理会。
  殿外和讯的暖阳透过微开的纱窗,照在李佑憔悴疲惫的脸上。
  四角火盆中的碳火经过一夜的折腾,只留下无力的余烬。
  昨夜奋战至寅时,李佑总算是将该抄的东西都在纸上爬了一遍,虽然质量有些惨不忍睹,但好歹数量上没有差错。
  想来李二也不至于那般“吹毛求疵”,至于李二若当真计较会有什么后果,李佑也不愿多想了。
  他的毛笔字就那个样,后世就没怎么用过毛笔,唯一一次还是在什么社团书法赛,强制要求他们组织有人参赛。
  在没人会毛笔字的情况下,部长看他硬笔字写得还不错,赶鸭子上架硬逼上去。
  所以,指望李佑的毛笔字能写得多好看是不可能的。
  而至于原主嘛。
  哼哼,还不如他呢。
  将手中的茶盏放好,目光瞥过榻上正为他整理被袄的武媚娘,腹下一阵火热。
  昨夜睡迷糊的李佑,忘了现在身边多了个“不方便”的人。
  结果和他约好早上等他起来服侍洗漱的武媚娘,在门外左等右等不见动静,敲门又没有回应,估计是李佑睡得太死,担心他出什么意外,就从窗户爬了进来。
  然后听到动静的李佑醒来,忙起身查看,之后两人就这么华丽的打了个对眼。
  李佑穿着来到大唐后,为了不挂空档难受,自己拿剪刀纯人工改制的内裤衩,光着膀子。
  其实这倒也没什么,作为后世过来“见多识广”的新青年,啥大阵仗没见过,看就看呗,人外国沙滩上还有全罗的嘞。
  更不要说他还带了层遮羞布。
  可是有时候好死不死就是这么巧,在李佑见到武媚娘没有啥反应的时候。
  他兄弟不乐意了,瞬间站起来对着武媚娘打了个招呼。
  然后,结果就这样了。
  李佑腆着老脸,装作若无其事的净洗穿衣喝茶漱口,武媚娘红着脸满幅娇羞地整理被袄。
  而作为又一次让李佑失望,阻拦不力,害李佑出丑的无铭,捧着铜盆在堂下罚跪。
  一阵脚步传来,一个机灵的内侍自门外进来,瞥过跪在堂下的无铭,加快脚步在李佑面前跪下行礼道
  “殿下,都以您的吩咐安排好了。”
  “嗯”
  李佑满意地对着他轻点头示意
  “出去吧,把人看好就行。”
  “是”内侍连忙应诺退下。
  看了一眼堂下满脸惶恐不安,心中充满危机感的无铭。
  李佑轻轻哼了一声,听到李佑的不满,无铭更是颤栗不安,整颗心都是悔恨畏惧。
  以前是李佑太过于想当然了,觉得不应对下属太过苛责,要温和以待。
  但在经过这几次事情之后,李佑明白了御下的准则。
  对于下属可以宽厚,但不能放纵,该有的规矩和惩罚绝不能少。
  李佑起身,面无表情地俯视着不安的无铭道
  “今日本王身边无需人侍候,你在这好好跪着思过,如果不能让本王满意,以后本王身边也不需要你了。”
  说罢径直出门往太极宫的方向而去。
  在他还没起床的时候,李承乾就派人将称心送来了。
  他洗漱的时候知道后,就另寻了无铭的副手去将称心安置下来。
  他的本意是想将他送出宫去,但具体如何现在他说了也不算,还是得李二点头才行。
  毕竟,他现在也还是“戴罪之身”而已。
  而之所以寻无铭的副手去办,而非无铭,就是起敲山震虎,警示之意,是告诉无铭也是在告诉武媚娘...
  太极殿,四根三人合抱的朱漆殿柱,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台基上古朴的青铜炉鼎泛起袅袅轻雾,白玉铺造的地面闪烁着温润的光泽,仿若仙境。
  李二端坐在上首金漆雕龙的宝座上,一张英俊的方脸有些沉重,默然不语。
  虽然纷纷扬扬的大雪已经停了数日,但雪后的灾情却给原本晴朗的天空,平添一层阴霾。
  在收到关中受灾的情报,已有灾民寒冻而死的消息时,他就第一时间召集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几位重臣,商议救灾安置流民事宜,然后组织年休的衙驿兵卒县令发衣发粮。
  虽然经过一番赈济,灾情已经得到控制,但因为这场暴雪死难的百姓仍有不少,这也是李二心情如此沉重的原因。
  死难的百姓都是他的子民,损失的也是大唐的国力。
  更让李二忧心的是,关中富足对于这场百年难遇的雪灾,善且只能勉强应付,那西北的突厥呢?
  在遭受惨重的损失后,为了生存,他们会变得比平日里更加狂躁暴虐。
  开春后,必定会疯狂地向中原挺近,以掠夺汉人血肉哺食自己的幼崽。
  袖袍中的双手紧紧捏成拳头,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大唐初建时的渭水河边,那是他李二毕生不忘的奇耻大辱!
  而耻辱只有靠鲜血才能洗净!
  荣耀的果实也需要生命来捍卫!
  而恰好,李二不怕流血更不畏惧死亡,隐忍多年的宝剑早就盼着能有一日拔鞘饮血,不死不休!
  蓦地睁开沉思的双眸,李二眼中神光大绽,盯着堂下的长孙无忌道
  “辅机,朕前次所言,你意如何?”
  “大善,陛下武略不减当年,吾大唐之福也。
  不过,若是按照陛下所言,那我们的军队便要深入北境,而以如今的气候,道路封闭,川流堵塞,这必然会加重军辎补给的负担,甚至...”。
  余下的话,长孙无忌没有继续说下去,但他想李二会懂。
  在这么恶劣的天气里出击突厥,若不能保证军辎补给的正常供应,极有可能非但不能获胜,还要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