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骑马与砍杀之帝国崛起 / 第十五章 羁绊

第十五章 羁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淅沥沥的雨水开始下了,原本在厮杀中快要忘却的雨季又开始提醒人们,这雨季才刚开始呢!
  灰色的帐帘下,孙坚面色如常,一脸平静地望着漫天蒙蒙雨水,心中不免对错过追击的时机有些遗憾。
  稍许,回过身来走到帐中的火坑旁坐下,火坑两边坐着的两人则是骑都尉曹操和暂时督领左部兵马的韩瑜。
  没办法,左右两部的校尉阵前被杀,军侯之中能有威望暂代一部兵马的也就韩瑜名声最大了。至于右部校尉的空缺,孙坚还没有想到合适的人选,只有等到回了阳翟听从皇甫将军的安排。
  “文台还在为无法追击懊恼呢?”端着碗喝热水的曹操瞅了一眼回来坐下的孙坚问。
  孙坚无奈地笑了笑说:“懊恼又如何?放任这近万蛾贼逃回阳翟,实在不该,只是此刻也无力去阻拦了。”
  曹操咧着嘴摇摇头,不以为意地说:“文台无需太过挂怀,前日吾等灭了蛾贼七八千,剩下的这一万人马没有粮草也撑不下几日,所以必定会回阳翟。如今皇甫将军手握两万余官军,又怎会惧怕这两万蛾贼呢?”
  “孟德说的不错!被这雨水延误的也不仅仅是我们,那蛾贼焉能幸免?兴许此刻也在某处避风挡雨吧!纵使这赵宏风雨兼程赶回阳翟,恐怕也会提前为左中郎发现,出不了什么大问题。忧心是一天,开心也是一天,大人何必如此担忧呢?”正烤着野鸟肉的韩瑜边烤边宽慰道。
  闻言,曹操看向韩瑜的眼神中不禁露出些许别样的欣赏。眼前这个年岁不过自己一半的青年,总会说出一些精妙另类的话语,听时还觉新奇,之后仔细一想,其中道理却又是让人回味无穷感慨万分。
  然而孙坚仍旧一副直男癌的口气回答道:“话虽如此,吾乃右中郎所表佐军司马,职责所在,焉能不为大局着想?”
  一看没法说服孙坚这家伙,韩瑜只得无奈地撇撇嘴,递过去一只烤鸟肉说:“来来来,想也别想了,孙大人先吃了这只鸟,待雨停了才有力气赶回阳翟呀!来,这是曹大人的。”
  “多谢!”曹操接过烤鸟肉道。
  孙坚接过鸟肉看了看,似乎还是没胃口,曹操接过来却是不客气,一口撕下一块肉来嚼了嚼,眼珠子顿时瞪得老圆。
  “呵,这味道竟能如此美味,想不到韩大人不仅武艺出众,一手庖厨之艺也有此造诣啊!”
  听到一向稳重的曹孟德如此夸赞,孙坚也张嘴尝了尝。
  “嗯,确实不赖!”
  一看这俩大哥吃得还挺带劲,韩瑜也自顾自地啃着手里的鸟肉,笑道:“这天天吃栗米,吃得我嘴巴都腻了,赶明儿打到什么野味儿,再弄点酒来,咱们再一起边吃边喝,那才带劲。”
  一听到喝酒,孙坚脸色突然就不好了:“军法有令,军中严禁饮酒,韩校尉难道不知晓吗?”
  “没有没有没有,文台切莫冲动,韩校尉也不过是说日后时机成熟了再行酒肉罢,并非这行军途中啊!”一看不妙,曹操赶紧开口打圆场。
  韩瑜无语,咱这也就随口说说而已,这汉子尼玛说翻脸就翻脸的啊?
  看他情商太低,忍不住嘲讽道:“看来孙大人是脑子坏掉了啊?”
  曹操闻言一愣,心道,老子帮你缓缓,你丫还非要硬着头皮跟主帅刚?依照军法那可是要杀头的啊!
  孙坚听了却没有发怒,转而问道:“何出此言?”
  “何出此言?本公子说赶明儿喝酒吃肉,说是明日喝了?”韩瑜质问道。
  “确实没有。”
  孙坚继续道:“那不就是了?既没说明日喝又没说在军中喝,孙大人的怒气从何而来?如若随意说两句都还能被认定是触犯了军法,那孙大人的脑子即使没坏怕也差不多了。”
  曹操愕然,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哪儿是下级同上司说话的语气?稍微正常点的主帅基本上都立马叫人拉出去砍脑袋了,估计也没人会说有什么不对。
  “此事怪文台冲动了。”
  这一刻,孙坚竟然服软了。
  曹操看了一脸懵逼,这是什么操作这是?
  “武帝时期大将军卫青曾说过,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大将军。孙大人,改一改您这冲动的性子,日后对您绝对是有好处的!”韩瑜拱手建议道。
  “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大将军……真是妙言!文台今日受教了!”孙坚拱手礼道。
  曹操在一旁匪夷所思,大将军卫青说过的话这小子是如何得知的?我怎么没听说过?不过,这话说的还真是有几分道理的。
  “韩校尉的眼界与学识果然不同凡响,不愧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公子,孟德佩服啊!”
  “曹大人谬赞了。”
  孙坚三下五除二干掉了手里的鸟肉,有些好奇地问:“你一个世家大族的公子为何要应征入伍?花钱买个更赋岂不是更好?”
  更赋,是在汉代有义务服兵役,但又不想亲自服役的人所用。正卒如不亲自入伍,则每年需缴纳两千钱;戍卒如不亲自服役,也每年要缴纳朝廷三百钱。朝廷拿到更赋的钱后,通常都是征发罪犯去打仗的,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财政收入了。不过,像韩瑜这种背后有着大世族背景的公子,还愿意前来服兵役的确实有些罕见。
  韩瑜虽不晓得这身体以前的主子是怎么个脑抽法儿,但用来应付这类问题的回答还是那老一套。
  “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若所有人都因为家世显赫而不去服兵役,倘若国家有难,还有谁能站出来匡正这世道呢?”
  韩瑜慷慨激昂豪情万丈的回答,既像是在尽心演绎着一部短剧,又好似一位十分投入的朗诵者,正在朗读一段热爱祖国的诗篇。
  之前是在左中郎将军皇甫嵩面前临场做戏,眼下却是早有准备地在两位历史名人眼前表演,一身正气凛然的形象顿时在两名观众眼里高大了不少。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韩大人当真是心系大汉,大义凛然之人啊!”曹操放下手中的鸟肉,起身敬重地一拜。
  而一旁的孙坚也不由得站起身来,钦佩地拜道:“韩公子大义,文台自愧不如!”
  韩瑜注意到孙坚对自己的称呼一直在变,从一开始的韩校尉到后来的韩公子,对于他来说,承认自己世家公子的身份似乎有一些心理障碍。
  想到这儿,韩瑜也回忆了起来,孙坚在历史上好像本就是寒门子弟出身,莫非是世家公子玩世不恭的形象在世人的心里早已刻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才使得孙坚花了不少时间才得以改变心中的认识。
  在这个年代,由于过于崇尚尊卑礼仪和孝义,即使一个人有再大的缺点和不足,只要他有足够孝顺或义气,很容易得到别人的尊崇和礼遇,甚至连官员选拔的“举孝廉”制度也能够通吃。
  说到底,这不仅是一个靠背景的年代,还是一个比装逼的年代。
  “二位大人过誉了!韩瑜资历尚浅,日后还需二位大人多多关照才是。”
  闻言,曹操不禁失笑道:“韩公子年仅十五,初登战场不过数月,为人处事却是圆滑不少啊!”
  韩瑜尴尬地干笑两声,前世自己混迹娱乐圈近二十年,行事一向是以尽量不得罪人为主。即使面对记者或一些采访节目也能做到游刃有余,处事圆滑的风格几乎是融入到了骨子里,这也是帮助自己走上娱乐圈一线明星的助力之一。
  不过一经曹操提醒,韩瑜也忽然发现自己为人处世的风格似乎确实有些异端,太过圆滑反而显得过于老道,和自己的实际年龄相差太大了点。
  “族人于天下各州多有经商往来,韩瑜年幼时便已参与其中,帮忙打理一些日常事务,多有磨砺这才显得圆滑一些吧!”韩瑜找个了个理由解释道。
  曹操点头赞道:“如此年幼便已参与打理族中事务,如今又于军中屡立奇功,这般聪慧,着实罕见呐!”
  韩瑜摆摆手谦虚道:“哪里哪里。”
  一旁的孙坚也不再寒暄,起身走到一边望着地图发呆,望着他的背影总给人一种饱经沧桑的错觉。
  比起韩瑜、曹操的家世,唯独孙坚自己是寒门出身,单凭一身武艺和功勋才一路爬到佐军司马的位置。
  作为同僚,韩瑜年仅十五入伍,此时却已升为军侯,恰逢军中缺位,又进补了左部校尉一职。想一想,十五岁入伍时间不过三月,未曾借助家族支持便已身居校尉,未来的前途是何等的光明?
  至于曹操曹孟德就更不用说了,年轻的时候便已有盛名,举孝廉出仕。爷爷曹腾历任顺帝时期的中常侍、大长秋,封爵费亭侯。父亲曹嵩乃是当朝太尉,曹家满门高官又是沛国雄族,其家世何等显赫。
  有时候,人和人之间是真的不能比。不管在任何时代,真正能跨越几个阶层爬上来的人,实在是屈指可数。
  ……
  “雨好像停了。”
  曹操静下来听了听,似乎真没听到什么雨声了。韩瑜走到军帐门口,掀起帐帘看了看外面,太阳都已经出来了。
  “确实没下了。”
  孙坚闻言点点头道:“那二位便通知下去,准备拔营。”
  “诺!”
  韩瑜曹操齐声唱诺,便转身离开了军帐,只留孙坚一人在帐中失神。
  许久,只听帐中传来一声轻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