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末风雨一九零 / 第四十五章 商榷

第四十五章 商榷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被那位何姓符祝批判了一番,孔平一时间也有些意兴阑珊,他之所以出走自立,最大的原因就是受不了这群死气沉沉的老人,但现在命运确实给了他一个他从未奢望过的机会,他必须抓住。
  “何公,我还记得,我教在河内鼎盛时,足足有二十三万之众。”说出这句话,不只是孔平,现场几乎所有符祝脸上都露出缅怀之色,河内郡一共就只有八十余万人口,二十三万人太平道信徒,就是河内郡人口的四分之一,往往一个符祝麾下,就有信徒数千,登高振臂一呼,响应的声音就如同山呼海啸。
  “当年大良贤师举事,百万同袍奋起响应,但我方位处三河,距离京畿几乎一步之遥,大良贤师以为我方若是举事,朝廷大军压境,我方会首当其冲,白白浪费兵力,于是抽调半数教众至兖州,留我等于河内。”
  说到此处,孔平面目变得狰狞:“等大良贤师大胜官军之后里应外合,便可除去这群鱼肉天下人面兽心的禽兽。”但之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大良贤师不仅没能成功,就连自己的全尸都未能保下。最终只能常常吁出一口气,这里面多少不甘,不是亲身经历者是决然不会明白的。
  在座诸位符祝也面露哀叹之色,被孔平唤起了这段埋藏了六年的记忆,这里面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失望以及多少绝望,也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大良贤师身死兵败之后,朝廷大肆发兵缉捕教众,且不说张燕郭太他们,只在河内,我方是树倒人散,教众拢共不满五万,只好收聚力量到轵县之中,如此以图自保。”
  “结果自保也是不能!董卓与王匡对峙河内,王匡退兵至野王,轵县为郭汜所得,郭汜不顾民力,强行迁徙我方至此,如今徙死者半,不知我方教众可还有三万之数?”
  回顾完这近十年河内太平道的发展,诸位符祝此时的心情已经低沮到了一个新的地步,到此哪里还能反驳,只能默然不语,坐在首席的张绮在沉默片刻后,终究还是用一句黯淡的语气说道:“确实,现如今我方教众已经不满三万之数。”
  趁热打铁,孔平继续道:“渠帅,我方自成立以来,一忍再忍,无所作为,以至于今日这般田地,现在天下大乱,哪能够安稳度日,无论是为自己着想,还是为同袍着想,我们都不得不变,无论往日属下有多少不敬之处,但终究也是大良贤师之信徒,今日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我方实在不应放过,还望渠帅听我这一句劝。”
  这番话说得实在是字字衷肠,即使是对他这些年作为反感的老符祝们一时间也找不出什么理由来反驳他。
  张绮用一种异样的眼神重新打量孔平,孔平则昂首阔步,显示胸怀坦荡,这让张绮不由得抿了抿红唇,她并没有直接回应孔平,而是向坐中一人问道:“黄公,不知道您有何想法?”
  一旁的殷武在心中感慨,连口头上的允诺都要先同人商议,张绮这个渠帅做得确实威信全无,还不如不做,真不知道她是如何当上这个渠帅。
  黄姓符祝瞥了眼殷武,随即行礼道:“大师,我觉得此事确实值得与这位殷君谈一谈,本来此夜,我们诸位齐聚于此,便是因郭汜全军离城,X县近空,一起商议我方到底该如何打算,既然刘使君想联系我等,就姑且一听罢。”
  张绮随后又环顾其余符祝道:“诸公皆无异议?”其余符祝前前后后,也都认为可以先听一听。
  张绮得到回复后,终于望向殷武,第一次站起身来,向殷武行礼道:“殷先生,请恕我方刚才失礼,我等原本多是普通人家,无心作乱,但求苟全,但时紧日迫,即使想要避乱摘祸,但最终还是身不由己,若殷先生能对我方有所助益,如此大德,我方两万余教众,都会对先生感激不尽。”
  这是殷武第一次能够清楚地看见张绮的身姿,曼妙的娇躯在宽松的纱袍中仍然展现出不能遮掩的魅力,如瀑的披肩长发在焰火中折射出青亮的光影,如梦如幻,张绮带有面纱,殷武所能清晰看见的,只有张绮眼睛般的双眸以及优雅洁白的玉颈。
  人影摇曳,灯火飘动,他险些看得痴了,但很快坚定如磐石的意志力抑制住殷武内心的绮念,理智告诉自己他此行的任务不能允许他节外生枝。
  于是再次行礼,殷武信步至密室正中,又向座中各位符祝再行一礼,肃然道:“在下久行河内,竟不知河内有诸位,实在是惭愧不已。但即使冒昧,我也不得不请诸位听我一言。”
  “我想请诸位入我主公幕府。”
  此言一出,各符祝大为哗然,纷纷纭纭道:
  “我等常年为官府视为贼寇,不剿亦是难得,竟可能招揽我等?”
  “我方虽然衰落,亦有两万余同袍教众,我听闻刘玄德以征讨我教起家,如今也不过控制一县,如此也想让我等臣属,未免太过痴心妄想。”
  “我方如今犹存,全赖之于自决自立,将生死操之于他人之手,实在是不智之举,如果这就是殷先生所来之愿望,那我方确实无法应答。”
  张绮看着眼前这些纷乱反对的符祝,眼神闪烁,一言不发。
  殷武见状,只能先沉默,等待这些老人全部将意见发表完毕,一副副倔强顽固的面孔,完全僵持的氛围,在这种情况下,殷武还是得继续往下说道:“诸位大师,可知现在河内之局势?”
  那黄姓老符祝说道:“前几日,我听闻洛阳过来的兄弟说道,董卓已经在河东郡大败郭太杨奉,河东的同袍教众已经被董卓屠杀殆尽,现在董卓已经解决后顾之忧,不会再发生上次般进攻未办便不得不收兵的情境。此次董卓出征,南北并进,郭汜自北攻河阳刘玄德,董卓亲征梁县孙文台,精锐尽出,大有席卷天下之势。”
  “黄公信吗?”殷武简简单单四个字,就将老符祝刚刚说的那一堆话堵了回去。
  “白波军骁勇,连败牛辅,全据河东,坐拥十数万之众,论威胁,未必弱过袁本初多少,然而董卓坐镇洛阳近一年,虽然屡次大败关东联军,可是又可曾收复HN全郡?”
  “自董卓河内撤军,回兵长安,又再度东征,挥师八万,前后不过两月时间,往来如何也要耗费董卓一月时日,那用于收复河东的时间,不过一月,黄公以为,董卓能成否?“
  老符祝一时间被噎住,不知该如何回应,这也是极为正常的,太平道中多是些平民百姓,并没有机会接受到好的教育,即使是用于传教的符祝,最多也就是善于安抚人心,装神弄鬼,如若谈论对于政治局势的分析,那真的是水平低下,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即使你人数再多,没有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方法,失败也就是命中注定的结局了。
  殷武认识到这点,随即继续分析道:”如今HN局势,孙将军先下五城,破军两万,即使董贼大军尽数南下,此时积雪消融,天寒路泞,董卓军士又在数月间来回长途奔波,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尽失,孙将军不说能必胜董贼,至少全身而退,并非难事。“
  ”河内局势,我军数日之前已经收复孟津关与W县,后顾之忧尽除,此前又曾征兵数万,当是时,可谓兵强马壮,郭汜空城而出,就是因为非如此不可,否则他一成胜算也无,我如此说,黄公,你能明白现在京畿的局势吗?“
  老符祝仍然沉默,不过原因已经出现了变化,之前是因为无话可说,但此时是陷入了沉思,认真地在考虑殷武刚刚的言论。
  最终,他缓缓道:”既如此,刘使君应该已经占据上风才是,何必来找我们这群愚知的黔首商议呢?“
  ”因为民心。“殷武肃然道:”甲子之乱,生灵涂炭,但在此之前,又何尝不是暴虐横行?我见过太多不是因为心怀反意而是因为走投无路参与暴乱的百姓,如果民心不平,即使在战场上无往不利,最后赢的也不一定是自己,所以我希望在座诸位能够入我主公幕府,他仁爱有德,必会妥善安置诸位。“
  说到这里,殷武又苦笑道:”实不相瞒,本来我已经从主公那里要得了临时安抚分配官职的职权,但是没想到竟有张姑娘这等巾帼豪杰,我此时确实不知该给诸位怎样的许诺,但这是因为情况特殊,而不是没有诚意。我能保证的是,如果诸位想要能够自决自立,只局限于一县之内,这个承诺我还是能做到的。“
  价码给得已经很高了,诸位符祝面面相觑,张绮知道他们想自己再讨论一番,于是站起身再次对殷武行礼道:”殷先生,您能让我们内部暂时商议一番吗?“
  ”当然可以。“殷武欣然道。
  说罢,他退出密室,回到地上的厅堂等待。
  一刻钟后,孔平也从密室中爬梯上来,拍了拍殷武的肩膀,笑道:”殷兄好口才,此事,成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