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汉末风雨一九零 / 第四十四章 渠帅

第四十四章 渠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太平道在七年以前,对于当政者而言,不过是维持民间秩序,帮助政府维稳的道具而已。当时汉末出现了大量的灾厄瘟疫,使得无立锥之地的百姓连活下去都变得奢侈,造反也是死,等死也是死,当两者划上等号的这一刻,往往就是一个王朝濒临灭亡边缘的时候。
  这时候太平道的出现,给官府喘了一口气,因为太平道对那些走投无路的百姓说道:“信仰大良贤师,只要心诚,就不会死。”这给百姓列出了一个新的公式,只要信仰太平道,就能远离病苦灾祸。
  这样造反就变成了一个次一等的选择,朝廷的有识之士虽然对太平道的信徒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认,信教的人会在家中乖乖等死,这总比西汉末年层出不穷转战九州的铁官徒起义好得多,所以对于太平道的发展,他们大多采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策略。
  只是他们最后都看错了太平道,也看错了张角,最重要的是他们看错了整个中国百姓在绝境中爆发出的求生之力。
  甲子黄巾之乱最终改变了整个大汉,即使张角病逝,家属兄弟全部战死处死,上千万的百姓难民仍然在神州大地上游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处不反。
  益州的黄巾军刚刚被击溃,青州几乎已经完全脱离了朝廷的控制,并州半壁被改头换面的黑山贼占据,年前的白波贼全取河东郡,两月间的战果比数十万的关东联军还要斐然,强行终止了董卓堪称席卷河内的攻势。
  当年张角号称大良贤师起事,麾下有三十六方,一方一渠帅,麾下皆有数万人,现在黄巾稍有没落,有的渠帅已经在和朝廷的拉锯中战败身亡,如波才、梁龙等人;有的渠帅现在仍肆虐一方,占山为王,如于毒、白绕、眭固等人;再有的渠帅现在则更进一步,成为张角死后的黄巾统帅首领,如郭太、张燕。
  现在殷武要见的渠帅显然都不在以上之列,被董军裹挟,说明没有继续作乱的想法,还在百姓中拥有强大的影响力,说明也不甘心太平道就此没落,这明显是一个内心纠结犹疑的领袖。
  爬出井口,眼中便是高墙大院,转身,看见一间院落,里面灯火明明灭灭,内部不少人影也随之摇摆不定。
  孔平的身旁一个短褐粗衣的小伙正上下打量着自己,不过很快他眼中的敌意便消失了,他向孔平低声说了些话,孔平在一旁点头,最后应了几声,那小伙方才一步三回首的离去。
  殷武很有耐心,等到小伙完全走开前,都一动不动,随后才眼神向孔平进行交流。
  孔平笑道:“殷兄,我们走吧,你的运气很好,我们渠帅已经召集了本县尚存的所有符祝前来商议要事,现在估计都还没有散开,等会你的提议会让所有符祝参与,省去了很多时间。”
  符祝,便是太平道用以传教的教士,平常持九节杖,教人叩头思过,教众得病,便以符水饮之。遇到得病日浅而痊愈之人,则道此人信道;如果没有痊愈,则道此人不信道。太平道就是用这样的组织和手法在神州大地上迅速传播。
  “还不知渠帅大人如何称呼?”
  “殷兄你客气了,我们渠帅虽然名义上为渠帅,实际上也并没有多大权威,你此行,说服我们渠帅固然重要,但是说服各位符祝也同等重要。”
  “这却是为何?”
  “殷兄,等你看到我们渠帅,你自然就懂了。我之前与你说过,我也只是名义上属于渠帅麾下,当年太平道举事,声势之浩大,组织之严密,几乎无人不知,现在我能占山为王,自然是我们这方已经没落。”
  孔平说得如此坦荡,殷武自然也不好多说,只能随他领路。两人先绕着院墙走到井口后方的厅堂正门,推开正门登堂入室后,几个守堂的教众惊醒,将目光望向门口,但看见孔平后便随之放松警惕,并点头示意。
  孔平向前找一人问道:“会议召开多久了?”
  那人答道:“不到半个时辰,你现在就要带人进去?”
  孔平肃然道:“此事关系到我轵县教众的性命安危,自然是刻不容缓,你先向渠帅禀报一声,我相信渠帅定然会允许我入会的。”
  那人满脸不信,但孔平说得严肃,他便也姑且信之,转身前往墙角处移开一块木板,露出一道向下的木梯,下行一刻钟后,他又爬了出来,冷淡地朝孔平殷武挥手道:“渠帅已经应允,孔平你可以带着人下去了。”
  毫不在意地耸耸肩后,孔平对殷武笑道:“殷兄,你此次一行,成败与否,便看此时此刻你的口才了。”殷武不答,孔平便做出一个请的姿势,让殷武先行下楼。
  殷武当仁不让,他表面虽然平静,但对于这名渠帅的真面目,心中已经产生了止不住的好奇心,下梯后气息变得有些沉闷,可他却有了三分兴奋,走过一小段路,一个转角,一个不小的厅事展现在他眼底。
  殷武很是吃了一惊。
  二十余支九节杖,二十余名身穿长袍巫衣的蒙面人,正用沉默迎接自己,但这并不重要,在正对着他的首席上,跪坐着一名女子,墨黑的长裙、纯黑的长发,青亮的面纱,以及一双黯黑的眼眸,并以一种静谧的眼神凝视自己。
  怎会是一名女子?
  殷武心中立刻冒出一个疑问,他怀疑这不是太平道此方的渠帅,但很快他又打消了自己的怀疑,太平道教规森严,能居于首席的定然是渠帅无疑。想通这一点,殷武立马就理解了此前孔平的话语。
  一个渠帅怎么会无法拿定主意还与符祝商议?
  一个教徒怎么能够脱离组织占山为王?
  一个完整的太平道分部怎么会在河内毫无波澜默默无闻?
  一旦这个渠帅是个女子,那就一切都说得通了。
  殷武低下头,主动向这名女渠帅行礼道:“在下殷武,河西太守刘备麾下都尉,今有要事与贵道相商,虽然冒昧,还望贵道多多包涵。”
  “先生无须多礼。”只听前方有轻声道:“先生闻名海内,天下知名,奴家虽然黔愚,亦有所听闻,奴家姓张,名绮,先生有何要事,直说便是。县中诸位符祝尽在此室,正可一齐商议。”
  有些话不适合由殷武率先讲出,孔平作为牵线搭桥之人,此时也正是该他阐述的时间,他大步走到室正中央,朗声道:“各位大人,如今大业未成,教事衰落,天下同袍各自为战,有成者亦有败者,唯我河内一方,大良贤师起事之时无力响应,兵败之后无力救援,可谓诸方之耻。”
  “今我方为董军所挟迫,损失无数,不能自持,教众徙死者多半,我方与董贼,势不能两立,当下郭汜动员全军,东征出城,新县薄弱,而我方多有势力,而守军犹不可知,此时正是我教崛起的大好良机。”
  一名老人摇了摇手中的九节杖,示意自己有话要说,孔平也就适时地停下话语,等这名符祝发表议论,却听他道:“孔平,你上次联系我方已是三月之前,我听闻你就在这汎谷中自在快活,浑然忘记了我们这些老人,今日你却突兀前来,教我如何能信你心怀好意?”
  孔平耸耸肩,又有些不自在地摸摸鼻子,坦然道:“何祝可自决之。”
  姿态很光棍,意思是我就这么一说,你们爱听不听。
  那老人刚要发作,却又被张绮劝道:“何伯,等孔平说完再谈罢。”
  孔平摇首叹气,但殷武心中却是大定,看来孔平心中已经打定主意,准备帮助自己说服这群神棍,只是成功与否,却是看自己带来的价码了。
  虽然谈价格的人与自己想象中差异颇大。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