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终水浒 / 第九章 方腊震动!

第九章 方腊震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江南,清溪城内,此地原是一座临江小城,后来方腊称帝建国于吴地,因此以清溪为大内国都,于是大兴土木、扩宽城墙、修建宫室,不到两年,河道内商船一日有上千进出城,城池内商贾往来频繁,其繁华程度竟然不在苏杭二州之下。
  且说那江南方腊,却也是个枭雄,此人本来是歙州山中一个农夫,后见宋朝于吴地大征花石纲,民怨迭起,便与娄敏中、方杰等人聚集匪盗、悍勇之徒,先攻下清溪县,便一面招兵买马,一面令人攻取江南诸郡。
  那时江南百姓被宋朝苛政重税残害多年,一听方腊起兵反宋,顿时一齐揭竿而起,拥护方腊,不到几个月,便攻下苏州、常州等地,有刘赟、王寅、厉天闰等带兵十余万慕名前来投奔,方腊大喜,用其为大将,宋朝各地官军长期未经训练,早已没有多少战力,这下更难抵挡,被方腊一连打下江南几十座城池。
  到宣和二年底,方腊会合二十万兵力合围杭州,杭州守军苦战半月,最终城破逃往江北,方腊自此尽取江南之地,于是在清溪城内修起宫殿,设置文武,自称皇帝,建国号为吴,占有苏州、杭州、润州、常州、宣州、湖州、歙州、睦洲八州六十二县之地,尽是江南富庶地方,麾下雄兵四十余万,武将谋士百余人,一时风光无限。
  方腊见大局已定,便颁发圣旨,封方天定为太子、方貌为楚王、方垕为皇叔兼江南总兵都督、方杰为皇侄兼车骑大将军、王寅为兵部尚书兼骠骑大将军、刘赟为辅国大将军,贺从龙为御营兵马总管兼大将军、伍应星为征西将军、邓元觉为征北将军、司行方为镇北将军、厉天闰为定北将军、庞万春为镇东将军、夏侯成为镇南将军、娄敏中为丞相、蒲文英为殿帅府太尉、包道乙为国师,其余文武也各有分封。
  宣和三年五月,淮西王庆大破童贯,兵临洛阳,围困渑池,宋徽宗急调大军前往镇压,数月未分胜负,方腊见淮南宋军兵力空虚,便令方貌为帅、刘赟为副,大将钱振鹏、邢政、徐方、张威等,祖士远为参谋,领十五万大军渡江攻取宋朝淮南道。
  那淮南道宋军兵力薄弱,又无良将统率,如何能敌得吴军十余万虎狼之师?战不两月便被攻破扬州,刘光世一退再退,最后只得往楚州一带死守,方腊又令吕师囊率兵前往扬州守御,方貌刘赟领军北上取楚州,吴军连克淮南十余郡县,只剩楚州一地,一开始被吴军攻打情势危急,后得大将王禀前来增援,两军不相上下,在楚州一带暂时相持住。
  不到半个月,刘赟假装粮草不济退兵江南,用诱敌深入之计,以埋伏之策大败宋军,王禀见楚州守不住,只得退往淮北,于是吴军尽取江北十余座城池,近千里之地。
  方腊见进军如此顺利,不由心高气傲,逐渐安于享乐,将军国大事尽数托付给娄敏中,自与众官整日游于江南山水中,不顾政事,因此对宋江进兵一事竟一无所知。
  “听说没有,山东宋江发兵南下,已经快打到杭州了,你再不走,等打起来了连给你收尸的人都没有!”
  “世人都说宋公明仁义,到时候只要顺从他,想必应该不会拿我这草民怎么样吧?再说我这一走,谁来管我一家老小活命啊?”
  “实在好笑!战端一开,就是你死我活,到时候杀红了眼,你啊,就等着去阎王爷那报道,往地府摆摊去吧!”
  一时间,清溪城中小贩、往来商贾都在传言,闹得满城风雨,城中人心逐渐恐慌。
  “简直是荒唐!”
  一个中年人走在街上,听了百姓都在传言宋江南侵,顿时双拳紧握,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口中低喝道
  “战况已经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我们居然还不知道,应该说是你们可笑,还是我可笑?”
  中年人对身边随从随口一说,眼光从几人脸上扫过,那几人却都是冷汗直流,低下头去,不敢正视他。
  “丞相,宋江行军实在是太快,前线也是来不及汇报,所以才导致如此,并非我等知情不报啊。”
  一个稍微年长的人站出来,对娄敏中解释道,他清楚娄敏中的性格,反正事已至此,就算把责任甩到其他人身上,现在也不会细查了,所以还不如趁早划清界限,虽然事情的起因全在于这些人整日吃喝玩乐,全然不管政事,甚至谎报军情。
  娄敏中冷笑一声,只抬手道:“哼,事已至此,多说也无益大局,待此战结束再来追究此事,先备一匹快马,我得将此时尽快告知陛下!”
  此时方腊正准备率随从出游,前方却有一骑飞马赶来,近了一看,是一军校从杭州赶来相报,言有火急军情,请陛下过目。方腊眉头微皱,拿起信件在车上拆开看了,片刻便头上渗出汗来,大惊失色道:“马上回宫,速召丞相及文武百官前来议事,不得延误!”随从不敢懈怠,急令策马赶回皇宫。
  到得宫中,方腊穿戴完毕,此时娄敏中得知方腊已回宫内,便策马跑回皇宫,方腊自坐于龙椅上,见群臣已至,便道:“各位,朕听闻前线军情,山东草寇宋江率军南下攻我大吴,已被贼军占去淮南,苏州也已经被贼军重兵围困,势头正强,猖狂至极,众爱卿可有计策破敌?”
  丞相娄敏中出奏道:“陛下,如今局势,江北只剩扬州一地,而敌军两路偏师已深入江南内地,我等如果要渡江决战,必然被其抄袭后路,到时候三面受敌则对我军不利了!陛下可派两员上将,分统大军前往苏杭二州,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一举击溃敌军,再令吕枢密假作弃城渡江,实则伏于城外深山,宋江必然中计而率军过江,届时令苏杭二州军马出动精锐水师乘其半渡而击之,再令扬州之军乘船攻其后方,宋江尽管士气强盛,这次必然不敌我大吴精兵。”
  方腊听了也觉有理,考虑了片刻,正欲下圣旨调兵,忽有小校报苏州守将卫忠前来,方腊只恐江南战局有变,忙令请入宫内。
  原来刘赟见杭州久不来援军,正在焦躁不已,忽闻派往扬州军校回来,却报扬州已失,吕枢密全军覆没不知生死,刘赟惊怒交加,然而也别无良策,只能遣卫忠前往清溪面见方腊,请其决议。
  “陛下,吕枢密轻率出兵,中伏全军覆没,本人也不知生死,扬州已被宋江占据,如今卢俊义领军围攻苏州,宋江率军十万已渡过长江,与李俊欲夹攻杭州,我二州之兵早晚难以抵挡,还请陛下尽早定夺,发兵北上救援!”
  卫忠话一出口,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顿时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宋江进兵居然如此之快?”
  这是绝大多数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的第一感觉,毕竟不到一月之前,淮南前线还是凯歌频奏,现在却得到了江北全部失陷的消息,如何能不让他们震惊!
  “果然是得之易,失之更易!”
  娄敏中暗自苦笑道。
  他早已经明白,方腊和众人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从他打下扬州后只派吕师囊这种货色去守城就能看出来,更重要的是,因为战线铺的太长,兵力终究不足,方腊居然让吕师囊把江防之兵全部带去!
  到底还是轻视了宋朝,刘赟方貌在前线进展再快也只是表面,宋朝若有能人,只需派一军截断长江,在派一军攻取扬州,令淮北之兵南下,刘赟两面受击,到时候如同翁中捉鳖,就算有神相助也无力回天了。
  说到底,方腊这人还是只有守土之志!果然江南这块土地,纵观这几千年都只能割据一方,这片富饶的地方,让多少有志之士沉醉在了温柔乡里,丧失了进取天下之志!
  不过受到这次打击之后,相信方腊也会有所改观了,毕竟在这乱世中,你想割据一方,不受诸侯争霸之乱,那简直是天方夜谭!自己所能做的,也就是尽可能的进谏了。
  方腊听完卫忠的话,也一时震住,半晌无言,文武百官也无一人上前提议。
  “一群酒囊饭袋!关键时候就束手无策了!”
  娄敏中冷笑一声,独自站出上奏道:“陛下,现在局势虽然紧急,然战局已然如此,陛下烦恼也是徒劳无益,微臣不才,尚有一计可败敌军,防二州不失。”
  “丞相有何良策,还望告知朕,以救大吴军民。”
  方腊看众文武无一人上前应话,正烦躁不已,突然见娄敏中主动出奏,如何能不高兴?
  娄敏中不紧不慢,缓缓说道:“宋江乃当世枭雄,潜伏山东数载,如今方起兵,已占据山东、淮南千里之地,粮草物资丰盛,拥兵数十万,手下智勇名将极多。董平、林冲、武松、鲁达、卞祥皆万人敌,又有卢俊义、孙安、李俊、关胜、呼延灼、柴进等独当一面之大将,吴用、朱武、公孙胜为谋,实力极其雄厚,然而我军将士多以其为梁山草寇轻视之,此所以我军数败之因。现扬州已失,宋江李俊两军进逼杭州,苏杭之兵断不能抵挡,陛下当尽起江南之兵,亲率大军与宋江决战杭州,将士闻之必能振奋军心。江南其余州郡之兵若分而守之,必被宋江逐一击破,可将各州军马遣良将调往苏杭二州抵御敌军,而歙州、睦洲两地地势险要且为清溪屏障,当遣大将分统精兵前往镇守,与杭州为犄角之势。”
  “还有一事,宋江先降宋,现在又反叛宋朝,又率兵二十余万南下,足见其志当在天下,如今淮西王庆、荆襄钟相皆割据一方,如过与宋江联盟则于我大吴不利,当遣一能辩之士前往游说,若能使之与我大吴联合,则宋江可破,天下可定。”
  娄敏中稍一停顿,又开口补充道,毕竟在这乱世之中,多一个盟友,自然是少一方强敌,增一分胜算。
  方腊大喜道:“丞相这个计策甚好,朕有丞相辅佐,必能一统九州!”
  “传朕圣旨:润州、宣州兵马调往苏州,夏侯成、谭高领常州、湖州兵马救援杭州,伍应星、卫忠、郑彪引军二万前往歙州,王寅、高玉、包道乙引军一万五千前往睦州!”
  方腊站起身来,缓步迈下台阶,眼神坚毅说道,虽然是庶民位居天子之位,此时也无形间散发出一股帝王之气,百官也一时随之一惊。
  “此战,朕要御驾亲征,不取宋江首级,誓不回军!”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