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图雄争霸 / 第六十章魏军过河

第六十章魏军过河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呵呵~!”
  看着这样一条忽然出现的防线,魏军主将魏明笑了。
  对他而言,对面的守将确实不错。哪怕他借着微弱的晨光,依稀能看到守备在“长城”上的弓弩手,他给平周守将的评价,也依然只是不错罢了。
  在他看来,镇守平周的广安守将,能在有限的时间和兵力下,想出这样的办法阻止他强渡强攻,已经非常难得。
  若他真的选择正面强攻,这条防线绝对会给他造成很多的麻烦。但在他看来,平周守将依然不够“聪明。”
  如果现在把双方的关系互换。他若真想在河岸设防,会直接放弃河滩的守备,集中兵力和民夫全力加固隘口,以居高临下的隘口,阻拦魏军入境,不比在河滩上用沙石建造的“长城箭塔”更具威力吗?
  而且还有一点魏明没说,他用了半夜的时间与河对岸的守军对峙,难道真的是为了打造竹筏和木排强攻吗?
  “将军~!”
  “嗯?得手了?”
  看着眼前半跪在地的亲卫百夫长,魏明不屑的撇了撇嘴问道。
  “将军神算,平周守将果然不断抽调上游监察的兵力...............”
  “少拍马屁,说重点!”
  说着话,手持马鞭的魏明,轻抽了亲卫一鞭子厉声道。
  对自家主子的喜好,亲卫太清楚了。这从他挨的不轻不重的一鞭子就能感觉的出来,若此时魏明真生气,这一鞭子绝不会这么轻飘飘的。
  只是他也知道,此时还不是拍主子马屁的好时机,于是也笑了笑道:“将军妙算,计策成功,郭胜已经过河了!”
  “好~!”
  “哈哈哈~!”
  魏明看着河对岸的守军,目不斜视道:“发信号,让郭胜迅速占领渡口,抢夺船只,搭建浮桥!”
  “诺~!”
  亲卫应诺而去,魏明满脸笑容的自言自语道:“跟我斗?你还嫩了点!”
  “将军神算!”
  “果然虎父无犬子.......”
  ............
  在一片吹捧声中,魏明哈哈大笑。此时他志得意满的样子,若是让姬阳知道了,恐怕也会跟着笑出声来。
  因为魏军已经过河的五百人,早就处在他的监控之下了。
  毕竟,你想在姬阳的地盘上玩阴谋?开了挂的他,分分钟可以教你做人。
  甩开了宋宪后队的姬阳可谓星夜兼程,马不停蹄的直奔平周;终于在魏军小分队全部渡河前到达了汾水河边。
  为了减少暴露的危险,魏军是以五十人一队渡河的。因为河对岸不仅有观察哨,而且还以一刻钟为基准,向河中央射火箭照明。
  尽管魏军主将魏明,正在携主力在下游数里外与平周守军对峙,吸引守将的注意力,可偷渡的魏军依然不敢大意。
  他们这五百人要是一起下水的话,一刻钟的时间过不过的了河不说,这么大的动静,能不被守军发现吗?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战,这是魏国上将军公子章的嫡长子魏明,自出仕魏军后的的第一战。
  魏明以十九岁的年龄,一流统帅的实力,出任魏国上党郡的左都尉,前途可谓不可限量。他们这些人,敢坏事吗?真坏了事,他们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别说他们,就是带队的二流武将郭胜,恐怕以后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为什么?
  论家世,论实力,论前途,别说郭胜只是一个小小的“二五百主”,就是上党郡尉也比不上魏明。
  这也是为什么,魏国的上党郡守,明知道姬阳和他的广安伯国是个“软柿子;”魏惠王也没指望魏明真能建功占领东阳关,可他依然为魏明调派了这么多精锐部队的原因。
  在魏国,谁不知道魏明是谁?那可是魏国四大军功世家中,最受魏惠王信任的“宗室军”统帅,魏国的上将军“公子章”的嫡长子。
  作为公子章的嫡长子,未来“宗室军”的接班人,人家就是来镀金的。
  没实战经验?慢慢学呗!有这么多精锐在身边,还怕小小的广安伯国吗?
  对他们而言,主将魏明的命令,必须要无条件执行。别说现在让他们泅渡过河,就是刀山火海他们都得跳。
  不仅要跳,还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以免坏了魏大公子的事。他们自己死了不要紧,就怕连累家人啊!
  所以这五百人,虽然在秋末初冬的河风中冻得瑟瑟发抖,可他们上岸后依然连个喷嚏都不敢打。
  “擦~!”
  躲在河道岔口拐角后的姬阳,看着眼前这队在大冬天里,仅仅穿着湿漉漉的单衣,也依然在警戒四周,接应后续同伴上岸的魏军,他的心情忽然就不好了。
  因为姬阳知道,这队人马,并不是魏军中最精锐的宗室军和三武军,而是一支平日里受过专业训练的“舟桥部队。”
  其实别说魏军,就连姬阳的队伍中,也同样有这样一支部队。
  你真以为军队里的士兵,只要熟练掌握厮杀技巧就够了吗?
  错!
  在任何一支成建制的军队中,所有士卒除了要掌握厮杀技巧外,还会被划分出不同的职能。
  架桥铺路,侦查送信,列阵防御,突击追杀,洗衣服饭等等等,所有人除了本职工作外,他们都有兼职。
  而这个兼职,在所有军队中,也只是人数多寡的区别和侧重不同,基本框架都是一样的。
  对面一支普通的上党常备军,就有如此的毅力和忍耐力,那剩下的三武军和宗室军是什么样就可想而知了。
  尽管有些忧虑,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姬阳也没有退缩的理由;这一战是无论如何都要打的。
  回头看了看身后“偃旗裹甲,钳马衔枚,口含重枣”的近三千将士,姬阳不知道此战过后,又会失去多少已经渐渐熟悉的面孔。
  “慈不掌兵,善不为官!”
  姬延暗暗告诉自己,他已经不是重生前的草根了。而是东安郡九县,治下数十万人口的广安伯国君主“姬阳。”更是他麾下所有将士的主心骨。
  他现在要的是“斩获,”而不是损失。他要计较的是“胜负,”而不是得失。
  “瓦罐难免井边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人都有一死,姬阳与这些将士唯一的不同在于:若这些将士死了,他们还有“再见”的机会。若姬阳自己挂了,或广安伯国战败了,那就再也没有任何的希望。
  而且谁说自己的三千骑军,就一定比对岸的魏军弱?
  不说最精锐的一百五十二名羽林军,就是剩下的三千余狼骑,也要比这五千大军中的大半常备军要强。
  “谁说魏军的精锐就一定意志顽强的?魏国的边军不是一样被他们杀的胆寒,就连他们的主将不都被老子俘虏了吗?”
  在姬阳的忐忑与自我安慰下,天光将亮,东方鱼肚白。
  黎明时分,已经分批过河的五百魏军精锐,在稍作休整之后忽然杀出。
  在姬阳的指示下,孙观边打边撤,一路退回岸边的隘口附近。
  而魏军过河的先头部队在抢占滩涂后也并不追击,分出一半人马由将领郭胜统帅,警戒防备孙观偷袭。
  剩下的两百人,则快速抢夺了被孙观征集的船只,以绳索链接的方式,迅速搭建浮桥。
  “得手了!”
  “哈哈哈~!”魏军主将魏明,看着在郭胜统帅下势不可挡的魏军,激动的哈哈大笑。
  “快~!”
  “快将昨夜打造的竹筏和木排全都搬过来!”
  看着身边有些“愣神”的众将,魏明没好气的笑道:“你们真当本将连夜打造竹筏,困扎木排是为了强渡汾水吗?那是我大军过河的桥面。”
  见周围的武将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后,心满意足的魏明踹了一脚他的亲卫将领道:“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
  “诺~!”
  被踹的亲卫百夫长,赶忙应诺回身去帮忙搬竹筏。可心里想的却是:“谁他妈不知道你想干什么?真当别人傻啊!都在拿你当孩子哄呢!连这都看不出来,你也是真够可以的。有能耐你去踹离你最近的宋忠去啊?踢我算个屁本事。”
  当然,这些话他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出自公子章封地中的亲卫百夫长,别说他家少将军魏明,就是亲卫统领宋忠他都惹不起。
  宋忠的祖上原是宋国“逃人。”入魏国后,全家改姓“魏,”成了公子章封地的奴仆,这才躲过了宋国的追捕。
  直到十年前,已经有二流武将巅峰实力的宋忠,在公子章指挥的“南城大战”中立下大功,并临阵突破成了一流武将,宋忠才改回了他原有的名字。
  亲卫百夫长也想改回他原有的姓氏。可惜,别说与宋忠一流巅峰的实力比,就是与其他的亲卫百夫长比,他这个刚刚进入二流练气境的武将,短时间内也没有任何机会。
  也正是这个原因,每次受欺负的都是他,谁让他的实力最低呢?
  不提满腹怨气的亲卫百夫长,在魏军舟桥部队的熟练协作下,数十艘大小船只一字排开,以绳索相连连通了两岸。
  在绷紧拉直之后,魏军以竹筏和木排为桥面,正在快速通过汾水,进入西岸的平周境内。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