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玖瑶回家的那天,没有让云璟送。而小秋同志本来说好一起回家的,结果临了临了的改变了行程,决定和男友见家长了。
收拾了一套换洗的衣服,还有给小侄子买的礼物,一个书包就塞完了。
一切从简,是她对自己的生活最基本的要求。
就像《森林王子》里大熊巴鲁反复吟唱的一句话:让我们得到最单纯的生活必需品。
她也只需要最简单的生活必需品。
回家,沿途而过各种风景,玖瑶望着窗外,却仿佛看到村里的那处山头,孤独而寂寥。
到常市下火车,转坐客车,从市里到镇上还是宽阔的公路,待到出了镇,客车开始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饶是坐了多次,还是不免晕车。
玖瑶的家在一个群山环绕的小山村里。
在玖瑶外出上高中的时候,山里都还是泥土路,后来一年一年,水泥路通向了村里,一路延绵到了更深更远的地方。
村里的小竹楼也一间一间地消失,一栋一栋水泥石砖堆砌的楼房开始建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和精致。
依然没变的是山里柴火灶,和山上常年流淌的山泉水,这也是山里得天独厚的资源。
再次下车时,已是三个小时后了,哥哥带着小侄子正等着她。
小侄子又长高了,三岁的年纪,说话甜乎乎的,一如每次打电话时的声音。
“姑妈妈,亲亲姑妈妈。”边叫边往玖瑶身上蹭。
玖瑶笑着抱起他,也把脸埋在他身上蹭着:“姑妈妈的亲亲舟舟,姑妈妈好想你呀!“
两人一路闹着,哥哥自顾开着车,偶尔问问玖瑶在外面的情况。她知道哥哥不太表达,却总是会默默的把最好的关爱给她。
玖瑶一直记得,那时她刚上高中,在市区,每次回家都要去车站挤客车。哥哥跟她不在一个学校,平时很少一起回家。
有一次,却在车站遇见了,当时他手里还抱着个篮球,跟几个男孩子一起正准备上车。
一看到她,冲她招了招手,手上戴着护腕,头发短短竖着,玖瑶拉着一起回去的小秋好不容易挤过去。
然后哥哥手往客车门上一撑,硬是隔开了其他拥挤的人,护着她两上了车,这是玖瑶第一次在那辆客车上坐上了位置。
每次玖瑶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就跟小说里的场景似的,觉得自己的哥哥帅呆了。
后来不管哥哥做了什么让爸爸妈妈不省心的事情,玖瑶始终觉得自己的哥哥是最好的。
回到家,嫂嫂已经准备了一桌的菜,还有火锅,青菜洗好用盘子盛着放在一边,都是自己家地里种的,新鲜又清甜,都是玖瑶爱吃的。
玖瑶亲昵的抱了抱嫂嫂,嫂嫂也笑意盈盈的看着她:“果然还是吃的好收买。“
两人其实同岁,平常也都是相互调侃着笑闹着。
三个大人加上小侄子也才四个人,说不冷清是假的。幸好小娃娃一直不停的在餐桌上闹腾,倒也显得热闹不少。
第二天一早,玖瑶早早的起来,先帮着嫂嫂把小侄子的早饭解决,然后趁着天气好开始打扫卫生,新年新气象,打扫干净了才好迎接新年呐。
擦窗户,洗窗帘,桌子、椅子、柜子,地板都擦了一遍,她和嫂嫂两个忙得腰都直不起来了,舟舟却还在乐呵呵的捣乱。
玖瑶哄着他坐在门前的小凳子上,又给他搬了张小桌子,把给他买的拼图拆开,告诉他玩了一会儿,就让他自己玩了。
接下来,他倒是不捣乱了,但是却也没有让人省心。
“姑妈妈,我找不到有边边的呀?“
“好好找。“
“姑妈妈,这个有字母的是不是和有字母的拼在一起啊?”
“嗯,是的,真棒。“
“姑妈妈,我又不会拼了,怎么办?”
“好好想想。“
“……“
于是姑侄两的对话此起彼伏,嫂嫂笑道:“姑妈妈都被你叫灵了。“
洗被单,打扫厨房,擦拭桌椅,好不容易全部弄完,两人累得直接坐在了门前地上。邻居路过都笑道:“你们两姑嫂倒是感情好。”
其实山里人家少,一户一户都隔得挺远,人本就不多,平常年轻点的都外出打工,只剩小孩和老人,整个村子显得有些清冷。
现年关,大伙都回家过年,一下就热闹起来了。
休息一阵,玖瑶拿起打扫的工具独自往屋旁的林子走去,林子不大,树也很稀松。
穿过林子,放眼望去,空旷而明亮,眼前是一大块空地,那里曾经种了很多很多花,也种过青菜和瓜果。
一侧,是一座有些老旧的竹屋,这里是她长大的地方。
太久没有回来,玖瑶屋前屋后晃悠了一圈,拿起扫帚准备打扫。
推开屋门,不禁笑了,心里一片温热,有哥哥嫂嫂真好。
屋里干净整洁,厚重的水缸里盛了满满一缸水,清澈清冽,盈盈泛这水光,估计是上午才放的水,这一瞬看起来,仿佛这里的人从来没有离开过。
大年三十,杀鸡,敬普萨,祭天地,玖瑶帮着哥哥嫂嫂有条不紊的做着。
下午,嫂嫂热了几样菜,收拾好东西给玖瑶和哥哥去墓地拜祭,自己开始准备年夜饭。为防舟舟在家里捣乱,玖瑶和哥哥带着他一起去了。
家乡的山,树木林立,郁郁葱葱,说是深山老林也不为过,听爷爷说,他小时候还见过山里的老虎,后来山里开发越来越多,它们可能迁往更深的地方了。
玖瑶和哥哥先去祭拜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然后才停在一处山坡上。
眼前是爸爸妈妈的墓地。
五年了,玖瑶站在墓前看着,还是有些恍惚,什么时候他们和父母竟然天人永隔了。
仿佛昨天他们还给她打过电话,问她吃过饭没有?学习累不累?室友好不好相处?多穿衣服,别感冒……
仿佛昨天,她还看到妈妈知道她要回家等在门前的身影……
玖瑶和哥哥上了香,把菜和酒摆好,带着舟舟一起作了揖。哥哥去除草,舟舟开心地在一旁玩。
玖瑶就地坐在墓碑旁的石块上,双手抱着膝盖,安静的靠着,有如无言的陪伴。
如果他们还在,该有多好,她曾一遍又一遍的想。
如果他们还在。
安静的待了很久,三人下了山坡,哥哥抱着舟舟走在前面,玖瑶忍不住回望了一眼那并排而立的墓地,再回头时,眼泪还是流了下来。
她曾经在作文中写道:亲爱的爸爸妈妈,比起担心自己变老,我更害怕你们老去。
却原来,老去其实多么幸福。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晚会,其实还真没多少兴趣,就是个热闹的意思。
玖瑶坐在一旁发着祝福短信,舟舟倒是很开心,因为桌上有好多好吃的。吃累了,趴在妈妈怀里睡着了。
嫂嫂把他抱到床上,又出来一起守岁。以前爸爸妈妈在的时候,其实几个人反而不会做守岁这种事,都是各自玩自己的,出去的出去,睡觉的睡觉,现在倒是都默默的坚持着这老旧的习俗。
零点一到,哥哥拿了一挂很长的炮竹,在门前展开,点火,噼里啪啦一阵响,然后很郑重的关上门,是为关财门。
明天一早打开门还要再点一挂炮竹,叫大开财门。
云璟就在这时打来了电话。
“玖瑶,新年快乐。”声音无比的温柔。
“新年快乐。”玖瑶笑着回道。
电话那边静默了一瞬,低沉清润的声音响起。
“玖瑶,新的一年,我想你了。”
玖瑶,我想你,新年伊始,我做的第一件是就是想你。
年后,玖瑶自己住到了老竹屋里,每次回来,总是会要自己在这屋里住上几天,安静又闲适。
大年初六,玖瑶踏上了去深市的火车。
经理说,过年先回深市的公司一个月,整理整理在北城所学的资料和规程,另外深市的新厂房已经建好,也需要购买新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器材。
幸好玖瑶在深市租的房子没有退,回来后打扫一下也就可以安顿下来了。
房子租得离公司不远,玖瑶每天步行半个小时上班,倒是轻松自在,不用赶着上班的人流挤地铁和公交。
晚上,玖瑶收到云璟的短信:什么时候回来?
回来?玖瑶想,北城那不叫回来,那叫过去。
她回道:我回深市了,一个月后过去北城。
手机马上就振动了:“Hi,云璟。”
“玖瑶……”
那边唤了声她的名字,便沉默了声音。玖瑶却听出了温柔的味道,似乎每次他叫她的名字,都是这个语调,轻柔,温润。
云璟此刻想的也是,玖瑶,一如江南的山温水暖。
这个电话在沉默中持续了三分钟,然后各自说再见,挂了电话。
年后回公司上班第一天玖瑶收到好多的红包,在深市有习俗,过年的时候,已婚人士要给未婚的人红包,多少随意,图个喜气。
不知不觉半个月过去,玖瑶和小山感叹时间太快,深深的不想过去北城。小山是因为老婆在深市,玖瑶因为什么,她也不知道。
深市年关一过,天气便开始回暖。只是春季回潮特别厉害,哪怕不下雨,都觉得水嗒嗒的。墙壁地板总是湿的,被子衣服也是潮潮的,这算是深市最难熬的时候吧,玖瑶不喜欢这种潮湿的感觉。
玖瑶一早起来,看着快要下雨的天,默默叹了口气。
深市的雨用“dogsandcats”来形容都有些欠缺,简直是绝提的洪水,倾盆而下,恨不得把一切都冲刷干净。
雨伞在北城是用不上,在深市是完全不管用,哪怕撑了伞,穿上雨衣,一样湿得酣畅淋漓。
玖瑶加紧洗漱完,出了门,希望可以赶在下雨之前到公司,为以防万一,出门前还是往包里塞了双鞋子和袜子,万一湿了,还可以换,这已经是她每逢下雨的习惯了,她一直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幸好,快到公司,雨还没下下来,倒是天空乌云密布,黑沉沉的,像是积蓄了一个堤坝的雨水,就等着开闸了。
不用忧虑会打湿鞋子了,往公司旁边的便利店走去,准备买瓶咖啡,昨晚睡得不太好,不想在上班的时候犯困。
一转头,透过停在路边得车窗,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玖瑶看着他,他看着玖瑶公司门口不断进去的人。
玖瑶拿着两瓶雅哈咖啡从便利店出来,径直走到车边,敲了敲驾驶座的门,笑着递过去一瓶咖啡。
云璟一转头,看到亭亭立在车旁的人影,正笑意盈盈望着他,清寒的脸上顿时有丝窘迫,抿了抿唇,轻笑着。
“怎么来深市了?什么时候来的?”玖瑶笑着问道。
拧开盖子,喝了一口,甜甜的白咖啡,她很喜欢的味道。
“昨天,过来出差。”云璟微低着头,淡淡的说道。
玖瑶看了眼时间,快要迟到了。
“如果晚上有时间,一起吃饭吧?”
云璟一听,顿时眼眸里都是清湛的笑意。
“嗯,好啊。”
晚上,两人约在公司附近的一家音乐餐厅,地处科技园生意不错,名曰浅葱小唱,念起来略有些小清新,又有种江南水乡吴侬软语的味道。
晚上七点有歌手驻唱,浅浅淡淡的音调,慵懒又闲适。玖瑶想,这样就不怕沉默和尴尬了。
吃完饭,时间尚早,玖瑶却即刻和云璟道了别。
云璟虽无奈,却也有丝欣喜和满足。
这样已很好,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