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二天一早,胡不为是憋着一肚子去的朝房。
尽管胡不为一点官职都没有,朝房里好多官员看到胡不为来了,也没丝毫奇怪的样子,好像他就是他们中每天一同上朝参政的一员。
有人还在娜娜的羡慕胡不为,看看人家今年才18岁,既没参加过科举,家里也没啥实力,就凭这自己的本事竟然能得到皇帝陛下的青睐。
现在连国家大事都要他参与了,最奇怪的就是竟然每一个人觉得突兀。
胡不为并不知道他人的想法,他气呼呼的找到蔡襄打听,“蔡大人,这算是怎么回事?”
蔡襄当然知道胡不为生气的原因,还解释说原来是辽国人的事。
原来契丹皇帝听说赵祯生了个公主,派了特使过来祝贺。
特使还提出希望宋朝的新产品汴梁春他喝了以后感觉非常之好,他的臣子们也非常喜欢,希望这回能让特使带回去十万斤。酒钱就从每年大宋给辽国的岁币中扣除即可。
气的胡不为大骂,该死的契丹狗,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就我要出发了他们来了,这不是给老子添堵吗。“想要酒,没那容易。”
周围的官员看到他现在真生气了,唯恐他会在朝堂上大放厥词,得罪了强悍的辽国使臣,还纷纷婉言劝说他。
要他“和为贵”,“以退为进”,还要他以“国事为重。”总之一句话,要胡不为最好是顺着契丹使臣的口气说,以免大兵压境,会有刀兵之祸。
胡不为本就觉得委屈,现在还要他忍气吞声顺着别人说,他实在是忍不下这口气。大叫说:“我不是官,我只是个小民。”
他这么一喊,好些官员都注意到,胡不为身上穿的可是一件布衣,而不是官袍!
好多人又把求援的眼光看向赵丛郁。
老赵也知道这会必须他出马了,说:“喊什么,城府哪去了?你不是官,但你有资格到这里来,大伙也没排斥你,就必须以国事为重,为陛下分忧。”
“好,说得好啊”包拯非常欣赏赵丛郁刚才的话。随后其他官员公忠体国,我辈楷模之类的马屁潮水般滚滚而来。
老丈人发话了,这不能不听,胡不为借坡下驴,嘟嘟囔囔的说契丹人坏了他的大事,烦人。
看到胡不为哑了,蔡襄调侃说:“老丈人出马,一个顶俩。”
可不是吗,一众官员都会心一笑。
胡不为:“老泰山,对于今次的契丹使臣的事,小婿有些想法,就算是讨不到便宜也不会吃亏。”
蔡襄对胡不为的想法是很看重的,何况还不吃亏,那当然是最好的事了,他让他说出来一块合计合计。
四下里张望了下,胡不为没看到现任宰相韩琦,便问“韩相国哪去了?”
他话里的含义就是,事关机密,咱们小范围探讨下。
包拯;蔡襄他们都是老官僚了,自然一听就听出这句话的含义。包拯说:“跟我走。”
赵丛郁出门的时候,还有老朋友拉住他说,“赵侯爷,你找了个金龟婿啊,入朝房犹如闲庭信步,将来此地早晚会有他的一个位置,老弟我预先恭喜你了。”
“啥啊,无赖子一个”赵丛郁用手指指胡不为的背影,脸上的笑容,却表露出他内心的得意。
商议过后,胡不为在朝房里等了有约一顿饭的时间,就被宣到大殿。
大殿上,由理藩院负责接待使臣的主事蒋云仙提胡不为介绍,说这位是辽国使臣萧骏,随后也有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段把他叫来的缘由。
胡不为一点一点的开始了自己的计划,他两手一摊,佯装苦笑说:“萧大人有所不知,我的酿酒作坊还为完工,你让我到哪儿去替你酿酒,还十万斤,现在我一百斤都拿不出来。”
萧骏都是挺客气的,还拱手说还请小胡掌柜多多帮忙。
“难呐”胡不为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我有天大的难处,现在根本心思酿酒。”
萧骏眉头一皱,知道这是胡不为要谈条件了,“难在何处,可能克服?”
胡不为一指赵丛郁说,这我是我未来的老泰山,老泰山你知道不?
萧骏点点头:“知道,你是他家的毛脚女婿。”
“他家有个好闺女,我对她是痴情不已,已经到了非她不娶的地步了。可这老头看不上我,给我出了个的难题。”
“什么难题,我能帮得上否?”
来了,来了,这个萧骏已经被胡不为带到沟里了,刚才一起商议此事的包拯,韩琦等人心里都暗暗为胡不为较好。“这小子,瓦市子里的戏精啊。”
胡不为更是高兴,要是能用旧从萧骏那里换回三千匹战马,他宁愿推迟去江南的时间,就算延误一年也在所不惜。
“能!只要您萧大人愿意,就一定能帮上我这个小忙,那些东西对你们契丹来说,多的不得了。”
萧骏心说,要是用小小的一点花费就能把皇帝交代下来的事情办好,一点点的代价他还是愿意的。“请讲。”
“我老丈人一定要我交给他三千匹好马,才能娶回他的闺女。”
“三千匹战马?”萧骏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还再次问胡不为:“你没听错?”
赵丛郁发话了:“一点没错,少一匹也不行!”态度之坚决,根本就是一副不容商量的架势。
一旁敲边鼓的包拯也站出来了,“萧大人,老夫包拯就是胡不为请的媒人,我敢保证,胡不为说的都是真的,三千匹;一点都不带差的。”
萧骏心说,他们这是抓住我急需要酒的心里,狮子大开口啊。要是我答应给你们三千匹战马,我的脑袋还要不要了?
不过为了完成任务,他就地还价“三十匹还差不多。”
胡不为说那就没得谈了,说完往旁边一站,一言不发。
“哎呀,你们何必都憋着气呢,还可以再商量商量吗。”韩琦上场了,这都是事先安排好了的,整部戏就是演给萧骏一个人看的。
萧骏很干脆的说,你们纯属异想天开,没啥好商量的。
“呵呵,异想天开”胡不为冷笑说,“我告诉你,搞到三千皮战马,我有七成的把握。”
“只要我契丹和西夏关紧边境,你们一匹马都搞不到!”
包拯心说,不好,现在出戏了,萧骏好像觉察到了些什么了。他又上来打圆场:“既然萧大人说三千匹太多,那就减一半好了,这样萧大人也好做人不是。”
这也是剧本里预先安排好的,胡不为当然是愿意的。
但已经警惕起来的萧骏却不愿意了。说“门都没有。”
这下胡不为觉得面上有些挂不住了。因为今天这场戏的剧本是他“写”的,尽管事先已经说明就是失败了也没啥损失。
不过既然辛辛苦苦的“写”了,还“演”了,就必须多少有点受益,不然不失败辛苦了吗。再说,这个契丹人太嚣张了。今天怎么地也要压压他的气焰。
剧本上安排好的这条路既然走不通,胡不为索性甩开旧本子,再创新本子。“难道天下就你们两家有好马吗,知道我要去江南干什么吗?”
“好马当然只有我大辽和西夏才有,至于你去江南干什么,与我无关。”
刚才两人的一问一答,内容非常浅显,朝堂上所有官员都听得真真的,对他们这些贯会听话音的人来说,胡不为话里的含义颇深。
不单是韩琦包拯在想,皇帝也在想,难道除了辽国和西夏之外的地方也有好马?另外胡不为去江南勘察食盐生意,还带着其他什么绝妙的目的?
就看到胡不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说:“据我所知,在你们契丹的东北地方,还有不少蒙兀野人和女真野人,他们也是会养马的。”
此一说可谓是震惊了朝堂上所有的人。
多一个养马的地方,或许就能开出一条购买的路子,宋朝的君臣自然是大喜过望。而契丹人萧骏自然是大惊失色,他惊讶于胡不为这个宋朝人,竟然也能知道好多辽国人都不知道的女真和蒙兀。他还不自觉的问:“这些你怎么知道的?”
赵祯也是脱口而出:“爱卿,你说的可是真的?”
“千真万确!”胡不为还有些小小的得意,心说哥是个穿越者,这种浅浅的;属于后世中学历史的知识我怎么会不知道。
包拯:“那你去江南的意思是?”
“就像萧大人说的,既然陆上边境关闭了,我可以从海上走吗,扬州不就有好多造船作坊,多造几条大海船,不就什么都有了。”
胡不为凑到萧骏的身前问:“萧大人,茫茫大海,你们能全封了吗?”
这么可能,萧骏今天是被胡不为的惊人表现给雷的外焦里嫩。他心说胡不为知道蒙兀女真已经够稀奇的,他竟然还知道从海路过去,他是从哪来得到的这个消息?
萧骏的一张脸非常尴尬,也没法回答。他心里想的是,我要赶紧把这个消息传回到大辽皇帝,让他早作准备。
“大宋皇帝陛下,我看今天的事情是谈不拢了,我先告退。”
“准。”
赵祯看着萧骏走出大殿,立马急不可耐的朝胡不为招手。“胡爱卿过来,把刚才的你说得什么蒙兀女真的事给朕详细说说。”
“额。。。。。。”
赵祯:“退朝,爱卿咱们后边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