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暮烟垂 / 一.引子

一.引子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彼时的南唐奉宋正朔,降为江南属国,沿用北宋年号“开宝”。南唐帝王李煜自贬为“江南国主”,史称“李后主”。
  南唐定都金陵,城内秦淮河蜿蜒流转,聚千古风流与才情,汇入“扬子江”。
  长江下游自扬州至入海河段,因古有扬子津渡口而得名“扬子江”,江面至此烟波浩渺,江阔水深。
  这一日的扬子江畔,晨光熹微,雾霭茫茫。
  春日清晨,虽还有几分微寒,但阻隔不住升腾的阳气与暖意。
  晨光随云卷云舒,或明或暗的透射于江面,雾霭层峦叠嶂,宛如仙境。
  江边闲闲的泊着一叶扁舟,空无一人。舟上有小巧茶案,陈设茶盏、茗杯等物一应俱全,风炉、茶壶甚至还汩汩冒着热气,像是随时等着主人返回。
  侧耳细听,似有古琴余韵未绝。
  循琴声而去,雾霭深处,有细细青石子小路。
  缓步上行,有一临江巨石挺伸江面,三面环江,仿佛是悬于凌空。一鹤发老者席地而坐,轻抚琴弦。
  七弦古琴,音域无边,清如溅玉,颤若龙吟。
  江风吹拂着雾霭匆匆而过,吹起抚琴人雪白的衣袂,几欲驾雾而去。
  闻者只能屏气凝神,唯恐惊扰这仙境、仙人、仙乐。
  待一曲终了,抚琴人方缓缓起身,鹤发老者一袭白袍如雪,面如冠玉,一双黑目如古潭透着清冷卓然,身姿飘渺尽是洒脱与疏离,一派道骨仙风……
  老者向身后立着的一位素衣少年微微点头示意。
  少年上前一步,恭敬的行礼说道:“弟子拜见师父,弟子已随家父返回金陵城,因心中着实挂念师父,故而一路寻来。”
  老者悠悠的问道:“此行可否顺利?”
  少年答道:“劳烦师父记挂,还算顺利。”
  老者转向浩渺的江面,轻轻的叹息,方道:“凡事不可过于执念,尤其是你的父亲,过刚易折,你在他身边要时时开导规劝。”
  这老者乃是当今以“仙人”之名名重天下的唐世旷,世旷老者能断天下,能料未卜,“儒释道”精贯于胸,通天文,晓地理,超然离俗,仙踪缥缈,多少达官显贵觅其仙踪而不得,原来遁迹在此。
  少年听闻提到自己的父亲,心中不禁暗暗担忧,忙道:“师父机锋玄奥,弟子愚钝,还望师父指点迷津。”
  世旷老者的声音似从这浓重的雾霭传出,幽深而捉摸不定:“注定要发生的,逃不出因果二字。放下执念,随遇而安,方是正道,可是,又有几人真的能做到呢?不过是妄言无益,徒增烦恼罢了!”
  少年心有所动,他几乎参透了老者的话语,心下一片凄然。
  两人默默的伫立在风云变幻中,过了许久,世旷老者道:“为师只求“自在”二字而不得,终为名声所累。我即将云游他处,若在此处再呆下去,只怕毁了这块清静之地。”
  少年动容道:“那弟子如何才能再见师父?”
  世旷老者道:“三个月后,我会回到此处,你可前来寻我。”
  少年道:“弟子谨记。”接着双手捧出一样东西道:“师父所授‘短刃相搏’的招数弟子已演练纯熟,所借‘鱼肠剑'已用毕,现归还师父。”
  世旷老者淡淡一笑,眼中冰雪尽融:“不必归还为师,赠送于你吧!”
  少年意外的说道:“此剑乃是宝物,又是师父心爱之物,弟子怎敢收下?”
  “纵使是世间至宝,如非物有所用,何如弃之?此剑还有一枚玉质剑鞘,剑入鞘后形如发簪,可别于发髻,极难被人察觉……”说道此处,世旷老人眼中闪过一抹暗色,“来日,你有可能会用到……,一并赠与你吧!”
  “师父……”少年还要推脱,已被老人阻拦。
  老人接着道:“人终其一生,所得到的往往不是所求的,唯有看破、放下,才能得自在。来,瑾瑜,再听为师抚琴一曲……”
  琴声一起,银瓶乍泻。
  名唤瑾瑜的少年醉于其中,不禁吟起先贤诗句:“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老人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吟出后两句:“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琴声陡然哀怨,凄婉,不绝于耳。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