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凉祥辉十一年,终将是会被载入史册的一年。
文官们提笔为皇帝歌功颂德,武将们带着荣耀等待着皇帝的嘉奖。
因为在这一年夏天,伴随着凉帝国十万大军攻破九族人在北疆的最后一个据点,九族遣侍来降,一场拉锯长达十五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参战的双方,分别是统治九州百余年的大凉帝国,和最近三十年刚刚兴起,便跃跃欲试要挑战这整个天下的九族。
九族,顾名思义,不单单指一家人,而是九个姓氏的混合家族:耶律、完颜、赫连、拓跋、宇文、贺兰、北山、赤旗、和罗。九个姓氏,也代表着九种不同的身份:耶律和完颜氏的子弟们个人战力极强,一般是步兵或者骑兵;赫连氏的人更精通于暗杀;拓跋氏奔袭战水平独树一帜;宇文一族擅长于防守战;贺兰氏负责内政;北山氏负责外交;赤旗氏善于军团战;和罗氏水战中几乎无人能敌。
九族齐心协力,短短十年,势力就已大到了难以想象。同时,凉帝国也注意到了这个庞大的、富有野心的新势力。当时的皇帝是祥辉帝父亲,他深知开国百余年天下太平,战争少得可怜,可谓民不知兵为何物,所以为了避免战争,主动遣使前去交往拉拢,并送上了许多贵重的宝物。然而,九族却将此举视为凉帝国示弱的表现。凉使前脚刚带回和平的信号,九族后脚就发动了战争。
当时的九族可汗是完颜氏的完颜亮,他猖狂地喊道:“灭亡凉国,一年足矣!”战争初期也确实很顺利,几乎没费多大劲,占凉帝国五分之一面积的北疆就被九族拿下。但大国底蕴终归是深,在皇帝的总动员下,凉帝国丁壮者几乎全部引弦而战,从春打到夏,再到秋冬,又是新的一年,边境战始终拉扯不下。而完颜亮呢?则在战争结束一年前的在一场局部性战役中被流失射中,成为了凉军的俘虏。这个侵略者最终的下场是凌迟处死。
完颜亮死后,九族内部为了争夺“可汗”这一最高位置也发生了一系列明争暗斗,最终鸽派的北山氏家主北山轩上台。凉帝国从此进入反攻阶段,一年间收复了几乎整个北疆,再到最后,祥辉皇帝得到了九族可汗亲笔写下的投降信……
“九族使节到!”
“宣!”
皇帝威武的声音将史官从回忆中拉出,急匆匆提起笔,双手禁不住颤抖,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准备忠实的记录这次历史性的会面。
能出席此次会面的都是有头有脸的角色——左右宰相、六部尚书等等。几乎所有人都整理了一下衣冠,皇帝也不例外,他看了一圈周围的人,眉头忽然皱了一下,轻轻侧了一点身子,旁边的太监会意,连忙上前。
“太子呢?”皇帝低声道。
“禀陛下,太子殿下今晨言要去藏书楼寻书,想必是沉醉于书中而忘了时间,陛下若要,咱家这便去寻了殿下来。”
皇帝低头思考了一下,眼角闪过一缕喜意,最终摇着头笑了笑,“罢了,爱读书是件好事,随他去吧。”
须臾,一个身着白袍的中年人走进了大殿。与此同时,浑厚的钟声响起,表达对使节的欢迎。中年人身后,紧跟着两个彪形大汉,长着标准的草原人的脸,面对如此华丽的宫殿,目光中流露出些许敬意。随后又是十余人。站在最后的是一个穿着青衣的小女孩,脸上带着一个面具。
中年人跪下,行了个大礼,“臣,北山氏北山雀,谨代表九族可汗大人,向大凉皇帝陛下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身后的诸多随从也跪下行礼,虽然在内行眼中有不少纰漏,但大体看上去也像个样子。下跪的同时,北山雀也偷偷细细瞄了几眼高台上的人,皇帝,宰相,还有一个太监,前面密报,似乎是叫——李丑奴?
“免礼,平身。”坐在龙椅上的祥辉皇帝摆摆手。
北山雀从左侧大汉手里拿过一份国书,“此为可汗大人亲笔写与皇帝陛下的国书,望陛下过目。”
祥辉皇帝没有说话,但侧立在他身边的李丑奴却已经动了,下来接过国书,再恭恭敬敬地递给皇帝。
皇帝并没有接过,只说了一个字:“读!”
李丑奴打开国书,从第一个字开始,慢慢地读了下去。一开始都是些客套话,什么“兄弟之邦”“互有来往”,随后吹捧皇帝是“天命之子”“千古一帝”,紧接着说到战争就“追悔莫及”“深感痛心”,对于完颜亮,只用“死有余辜”一笔带过,随后便是投降献上的诸多宝贝了。
读到后面,李丑奴忽然顿了一下,“我族欲献圣女与大凉,婚于太子,从此两国结秦晋之好,永世不再战争!”读完最后一句话,北山雀抬起头来道:“书中礼物,半数皆以运至京师城外,半数仍在路上,陛下自可派人去查!”
“免了,朕相信你们。”祥辉皇帝从太子手里取过国书,自己又看了一遍,“婚于太子……秦晋之好……你们可将这圣女带来?”
北山雀回头看了一眼,嘴唇微动,但没有出声。
队伍末端的女孩眼中闪过一缕慌乱,但随即也镇定了下来,快步上前,行了个礼道:“臣女便是。”听她吐语如珠,声音又是柔和又是清脆,还带有小女孩独特的音调,动听之极。
“抬起头,摘掉面具让朕看看。”
少女摘掉面具,却又是怎样一番面容?
肌肤胜雪,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自有一番清雅高华的气质,让人为之所摄、自惭形秽、不敢亵渎,又自有一股轻灵之气,使人不至于感到不真实。此等佳人,当真只该天上有。
“圣女仅有十三岁。”北山雀又冷不丁插了一句话。
年幼尚且如此,长至成人,又该是何等美人!
饶是以祥辉皇帝之心性,也是被震了一下,直到旁边太监咳嗽一声,皇帝才回过神来。
北山雀也看到了皇帝一瞬间的失态,心中暗笑。
皇帝与宰相对视一眼,一秒内便已透过眼神交流了数条信息。
“既然九族如此有诚意,那便这样吧,朕准了!”皇帝起身来,“但你们圣女不过十三岁,朕之子也不过十四而已,婚嫁未免太早……”
“可汗大人说了,希望圣女从现在起便能住于京城,听圣人教化,学文明礼节,还望皇帝陛下恩准。”北山雀道。
“如此……也好。”皇帝思索了片刻,点点头,“那么,此事便交与礼部了。”
礼部尚书从群臣中走出,接受了命令。
“另外,我族圣女沿用古名,译成中原名字实在太过于冗长,还望陛下能赐予圣女中原之名。”北山雀接着道。
皇帝思考了一下,看着圣女道:“习中原之文化,需巧心慧思,取此意,便名文巧儿吧。”
圣女行礼感谢:“谢陛下隆恩,从今日起,臣女便名文巧儿。”
这是在白奕被李丑奴在湖畔抓获前不到一刻钟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