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魏成王 / 第四十一章为政奔波 一

第四十一章为政奔波 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在曹信的高呼声中,刀斧手应声下手,顷刻间两颗鲜红的人头应声滚落在了地上,四周顿时陷入了欢呼的汪洋大海之中,原本绝望的中陵县百姓此时又再度掀起了活下去的希望,人们拥促着曹信,阵阵高呼道:“曹县令万岁!曹县令万岁!”曹信高举着自己的手高呼道:“各位都安静吧!我还有话说!”
  此时曹信的威信达到了一个巅峰,百姓们一下子就静了下来,曹信说道:“奸贼虽然已经就范,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中陵县附近的田地都旱了很久了,大家跟着我来重建咱们中陵的好日子!”曹信掷地有声,众多百姓也跟着应和,曹信正是开始在中陵县为政的举措了。
  没想到,曹信第一天就被难住了,中陵县旱了这么久,大地早已杂草丛生,而取水灌溉极其不方便,再加上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效率更是低下,忙活了半天曹信发现,灌溉的地方不仅没多少,而自己带着的人累得要死,等到傍晚时分才将4亩的杂草旱地给清理干净。曹信躺在床上,心里想到,不行,得想辙。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多不胜数的发明创造,而其中大部分的创造都朝着农桑方向,毕竟是农业大国,曹信也从目前的情况着手,选择适合当前的发明,当然,中陵县目前最缺青壮,所以曹信选择了水车,不过曹信也只是明白水车的原理,却不知道如何制造水车,于是从床上坐起来冥思苦想。
  曹信点上一盏油灯,盯着昏暗的灯光出神,正在神游四海之际门外传来了阵阵敲门声,曹信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蔡伯见来了。曹信急忙说道:“蔡伯,你怎么还不睡?”蔡伯笑了笑道:“这人老了,瞌睡就少了很多,倒是仲义怎么还不睡?”
  曹信苦笑道:“还不是这农田给头疼的,中陵县大多数农田荒废已久,若无水源灌溉,想要恢复起来麻烦得很。”曹信把蔡伯引进屋内,接着说道:“再加上县中缺少青壮,再不想点办法把这荒废的农田变成熟田,这冬天种粮可就有些犯难了。”
  曹信所说的是便是冬小麦,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也是目前中陵县最快能够产粮的品种了。蔡伯点了点头,“那仲义有什么章程吗?”正担心没人商量的曹信一下子就像是洪水找到了泄洪口开始解释起来了,“蔡伯,仲义打算将河水引灌农田”,说着曹信将蔡伯引到桌前,桌子上潦草的用毛笔画着一副怪模怪样的机器。
  曹信所说的河就是现今的苍头河,而这架机器就置放在河面上,曹信刚想解释一番,这是自己设计的水车,一旁的蔡伯却惊呼道:“这是翻车?”曹信的脸色一下子垮了下来,“啊,蔡伯也知道这是什么?”蔡伯迟疑地又看了看,斩钉截铁地说道:“没错,我确定,这和毕岚设计在西京的翻车一模一样。”
  原来,毕岚虽然是个宦官,但却也是个能工巧匠,他奉灵帝命令在洛阳洛水修建了翻车供百姓沥水清扫道路所用,虽然听上去很美好,其实这只是灵帝为了减少开支所做的罢了,不过毕岚是个人才倒是真的。蔡伯解释过后又对着曹信的图纸犯难道:“不过,仲义你这个翻车设计得更大,制造出来恐怕需要些日子。”
  曹信有些惊喜,“蔡伯原来不单是一个铁匠,还懂得这机关奇器?”蔡伯笑了笑,“老头子我跟随老爷这么久,时常也跟着老爷学了一些墨门奇术,不过在这大汉朝,也就充其量算个铁匠吧,如果仲义不嫌弃,就让老夫来尝试制造这个玩意儿吧。”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墨门的机关巧计流传得很少,蔡伯恐怕也多亏蔡邕那些收集的孤本。
  第二天,曹信还是只能带着中陵县的百姓继续拯救农田,而众人也按照着曹信的安排各自奔波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曹信的成果也有所呈现,大片的荒田得到了恢复,这也累坏了曹信,毕竟他得以身作则,发动百姓耕耘,而县中老弱妇孺居多,效率也非常低下,好在蔡伯研发的翻车终于投入了使用。
  这一天,中陵县的百姓向往常一样清晨便朝着城外开发的农田前进,到了河边正打算取水灌溉,一个怪模怪样的机器屹立在河边上,随着河流的流淌,机器也跟着旋转,带动着机器上的一个个水桶将河水输送到了田地里。这些百姓如何见过京师的翻车,一个个围在翻车前窃窃私语。
  一个少年好奇地看了看翻车,对旁边一个胡子花白的老者说道:“李大伯,您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吗?”李大伯也是瞪着翻车直发愣,过了半晌才回过神来,看着少年清澈的目光咳嗽两声说道:“这个…大概是什么取水的工具吧。”
  李大伯虽然不太懂翻车的原理,但怎么说也是世代耕种,一下子就看出了翻车的作用,李大伯指着翻车对少年说道:“你看看,那机器上的水桶翻转,就把水给带到了岸上,不仅方便咱们取水灌溉,而且还安全了不少!”不是人人都会游泳,河边取水也时不时有人落水,这个道理放在现代也是说得过去的。
  李大伯二人正说着话呢,曹信带着几个人慢悠悠地走了过来,笑着问道:“诸位这是在干什么?”旁边的人一看是曹信来了,都准备行礼,曹信摆了摆手道:“不必如此,本官没那么多讲究。”李大伯壮了壮胆子,问道:“回禀县令大人,小人们正在讨论这是什么东西?不知道曹大人能否替小人们解惑?”
  曹信笑了笑道:“也好,这事儿对大伙也是个好事,这个机器叫翻车?”“翻车?”周围的百姓都不禁开始琢磨,只听见曹信又说:“这台机器能够把水从河里提取出来,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更加安全有效。”众人一听恍然大悟,对于目前的中陵县,最希望的就是节约劳力。
  虽然了解了翻车的作用,但如何使用上众人还是一筹莫展,李大伯继续说道:“大人,那么这台机器如何使用呢?”曹信说:“也好,现在本官便把使用方法交给你们,都过来看我怎么做的。”曹信提着一个水桶走到了翻车旁,翻车缓缓地将河水送到了岸边。
  曹信在翻车边上拿起一根木棍,一下插在了翻车的圆轮中间,翻车一下停住了,曹信指着自己插木棍的地方对众人说,“大家来看,这里有一个洞,你们要想停住翻车,就把这根木棍,也叫插销给插入这个洞,翻车就停止了,将翻车上的木桶倒放,水桶里的水就自然的流出来了,取水之后拔掉插销就行了。”
  百姓们都愣住了,李大伯不敢相信地问道:“就这么简单?”曹信有些好笑,“就这么简单。”李大伯一个激灵,对着曹信就是一拜,“曹大人简直就是星宿下凡,竟然将如此复杂的器具设计得如此简单!”曹信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为了不破坏自己的形象,口中说道:“古人云,大道至简,就是这个理。”
  接着在李大伯的指引下,众人都开始摸索翻车的使用方法,每当一个百姓使用了翻车都惊喜地看了看曹信,目光中透露着无比的感激,而曹信自然是要微笑回应,到了最后曹信嘴脸都已经笑得僵硬了。正揉搓着脸看见蔡伯来了,挤出一丝笑容说道:“蔡伯,统计出来了吗?”
  蔡伯拱了拱手道:“幸不辱命,老朽已经计算出来了,按照目前的情形一台翻车能够灌溉二十亩左右的田地,目前中陵县恢复的田地在三百亩左右,恐怕还需要十五台翻车才行。”曹信点了点头有些无奈,“好吧,现在也只能这样了,可恶要是人手足够,我大可以将水车翻车完善的!”
  “哦?仲义原本还有妙计?”蔡伯对于曹信的好奇心更重了,曹信也对蔡伯的制造技术十分佩服,便把自己的构想和盘托出,原来,曹信计划是利用翻车输送水源,再修造水渠将翻车输送的水源引入到各个农田的区域,有点类似现在的自来水管,这样,只需在河面上架上一个巨大的翻车便可以满足中陵周围农田的需求。
  说到这里曹信又是叹了一口气,“只可惜目前中陵县人手不够,否则我以工代赈,绝对可以保中陵周围旱灾灭迹!”蔡伯琢磨了一番,也附和道:“仲义的计划的确是可行,不过现在也没办法,而且这翻车如果修造成仲义所说的地步也需要人力去控制。”
  曹信也同意蔡伯的观点,“是啊,就算用牲畜拉动翻车,也没有啊,总不能把我那几百匹上好的并州战马拉出来吧。”这马场的马匹是难得的战马,可算得上是曹信的宝贝疙瘩。蔡伯也没什么办法,曹信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一个小卒走了过来,禀报道:“曹大人,夏侯大人有请。”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