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西方,凤阳
太阳初升,大雾尚未消散,沉寂数日的南平军出动了。
中央步军五万,两翼骑兵各是二万,总共九万红色铠甲大军,便如秋色中的枫林,火红火红。
一阵嘹亮劲急的号角,前方城池立马士兵林立,漫漫黑色如同遍野松林,看阵势仿佛与南平军大体相同。
“将军,都准备好了”一个副将对着面前的征西大将军恭敬道。
“攻城吧”李锐看着面前摆着的沙盘地图缓缓道。
骤然之间,南平军鼓声号角大作,旌旗在风中猎猎招展。南平军中央步兵率先出动,跨着整齐步伐,山岳城墙班向前推进,每跨三步大喊“杀”,竟是从容不迫地隆隆进***近城池五十米处,便像发疯般向着城墙扑去。
···················
···········
·············
··················
长剑与弯刀铿锵飞舞,长矛与投枪呼啸飞掠,密集箭雨如蝗虫过境铺天盖地,沉闷的喊杀与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颤抖!
两军交锋,死不旋踵,狰狞的面孔,带血的刀剑,低沉的嚎叫,弥漫的烟尘,整个城墙周围都被这种原始搏杀的惨烈气息所笼罩所湮灭.....
凤阳,熊烈战火升起的浓烟,滚滚着弥漫了整座城池。那风中猎猎招展的‘蜀’字旌旗,已然残破褴褛,似乎顷刻间就会坠落。城楼之上更是死尸伏地,血流不止,浓浓的血腥味与汗气味相互夹杂着,充斥在空气中,刺鼻难闻。
战争,却依然持续。
嘹亮的嘶喊惨叫,动人心弦。城下南平军兵士健硕的身影,如波浪般起伏,他们口中,发出了震动天地的喊声。这种喊声,互相传染,互相激励,消褪了心中许多莫名的恐惧。空中箭矢狂飞,拖着长声的箭雨如蝗虫过境般纷纷划破晴空,只见不断地兵士中箭倒地。那南平兵刚登上城墙,即刻被数名川兵蜂拥持刃迎上,寡难敌众。
“格老子,滚下去!”
“……”凄厉的嘶喊,疯狂的杀戮,炽热的烽火,使得两军兵士欲加地愤怒,战争越来激烈。
··············
···················
··········
“轰~~~~~”一声巨响,城门出爆发出剧烈火光,只见坚固的城门早已被炸的四分五裂,周围全是残肢断臂。
与此同时,凄厉的牛角号声震天地,两翼骑兵呼啸迎击,步兵亦是无可阻挡地傲慢阔步,恍如黑色海潮平地席卷而来,向着城门涌去。
不久,城门上早已残破的旌旗终于随风飘落,城里恢复了安静,偶尔传出一阵阵厮杀声。
南方,黎阳
黎阳战场绵延二百里,打了一场罕见的恶仗.
战事已经渐进尾声,红色铠甲的步兵骑兵已经退到主战场之外的北部山头,旌旗上的“白”字尚依稀可见.主战场南面的山头上黑蒙蒙一片,黑色旗甲的兵团整肃的排列在“楚”字旌旗下严阵以待,北面山头的南平军,也重新聚集成步骑两阵,愤怒的望着南面山头的楚军,似乎准备随时冲杀.
血红的晚霞在渐渐消退,双方就这样死死对峙着,既没有任何一方撤退,也没有任何一方冲杀,谷地主战场上的累累尸体和丢弃的战车辎重也没有任何一方争夺.就象两只猛虎的凝视对峙,谁也不能先行脱离战场.
满地的鲜血,染红了整个大地.
战场上拼杀的人越来越少;南平军杀红了眼,大声的吼叫,嘴角甚至流出血,楚军同样不示弱,拼着与南平军同归于尽,谁都没有逃跑。
可怜卢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将军,冲锋吧!”一个小将看着白起将军眼泪纵横道。
白起看着面前尸横遍野一动不动,脸色铁青,手上的青筋暴起,身后无数将士许多都倏然泪下,这就是血性,为了自己国家,为了无数家庭,他们甘愿牺牲,此时此刻什么贪生怕死都抛之脑后。
“撤吧!”白起长出一口气,似乎卸掉大包袱一般。
“啊?将军,为什么?我们能行的,一定能打败这帮楚人”身边将士激动道。
“我知道,你们都怨恨,但是现在我们军队只是他们五分之一,这样拼,我们南方的城池谁来守卫,南方的百姓谁来保护,战,我也想战,但是不是现在,下一次就是他们楚军灭亡之时”白起声音越说越大,响遍整个山岗,一时间所有人都冷静下来。
“撤退”白起一声大喝,转身策马离开,一众将士皆恶毒的看了一眼对面的楚军,都咬牙切齿一般,恨不能剥皮食肉。
荆州,中央殿
“天亮了,详细说说你的想法吧!”南帝看着面前的苏子淡淡道。
“是,陛下,前几日臣已令几位大将军前往前线,想必李锐将军已经和蜀国交战了,但是最惨烈的应该是与楚国的南方战场吧!至于北方和东方战场,这两国态度模糊不清,臣已经派两位说客前去,东和西拒,北和南拒,定能成功,臣准备明日就前往楚国战场”苏子说完微微一礼。
旁边三王冷笑连连,“你以为你是谁啊”。
“就是!说的简单!”
一阵奚落………………
“好了,既然朕已经将此事全权交给东王,来人,赐酒!”南帝语气一下变的重起来。
身边太监端出一杯酒放在南帝面前,然后端着另一杯酒送到苏子面前,苏子端起酒杯。
“是以尧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汤有三辅,今朕有东王一人足矣!”南帝举起酒杯说道。
“谢陛下!臣诚惶诚恐”苏子仰面一饮这杯意蕴深长的酒。
“好了,天都亮了,你们都退下吧!”南帝又拿起一本奏折批阅起来。
“是,臣等告退……”四人都恭敬一礼,缓缓退出中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