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十年后
荆州,平荒殿,朝堂。
“陛下,为今之计是需要派遣使者出使四国,如此方能化解亡国之局”一个大臣拿着笏板从右侧朝列中站出来,身体已经弯成九十度,笏板遮住了脸,看不见容颜。
“臣等附议······”右侧整片大臣全都恭敬齐声道,声音整齐洪亮,在整个大殿里回荡。
“胡闹,南平就是因为尔等文官,才如此威严扫地,以至于现在在诸国群分,尔等都是南平的罪人。”声音从左边传出,只见一个身披耀眼黄金甲,头盔上红缨抛在脑后,面若红枣,身材魁梧,像大山一般,给人一种不可撼动的感觉。男子站出左侧朝列,身体稍微前倾,声音稍低道:“陛下,为今之计切不可妥协,只有以战止战,让诸国知道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声音虽低,但是却摄人心魄,给人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龙椅上端坐着一位中年男子,身披九龙戏珠黑缎袍,头戴平天冠,冠上珠帘微微颤动,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眼,仿佛能洞穿世间一切,给人一种心悸的感觉,让人不敢直视,南帝的脸极为宽阔,面容严肃,额心三条横线,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不怒自威。皇帝看着下面争吵的臣子,眼睛稍眯,嘴唇微启,想说些什么,但是只是一下,又恢复了平静,继续看着满朝臣子。
“孙将军,你什么意思?如今国家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你却只想着打仗,难道你的眼里只有军功吗?”吏部尚书转过身,脸上胡子眉毛都了倒过来,面红耳赤的看着孙将军道。
“哼!陛下,臣请战,臣只需十万精兵,便能败退四国”孙将军似乎对吏部尚书的话听而不闻,更对他视而不见一般,只是恭敬的对高高在上的皇帝说道。
“笑话,四国共百万大军,就你,区区十万军队,如何抵挡,而且战线之长,你仗还没打完就先把你累死”吏部尚书对孙将军的无视甚为恼火,一脸嘲笑道。
“就是······”
“你死别拖我们南平国啊······”
“不自量力”
右面文官全是嘲笑声,仿佛今天听到了世界上最好听的笑话一般,如今武官主战文官主和,一时也没商量个对策出来,倒是自己人先内讧起来了。
“东王!这事儿,你怎么看?”一个威严的声音从龙椅上传出,下面还在争吵的人皆一个激灵,像受了什么惊吓一般,历时整个朝堂变得鸦雀无声,形成了极大地反差。
从左侧最前方的座位上缓缓站起一个人,身披七彩蟒袍,给人一种贵气逼人的感觉,头上一根青天碧玉发髻将头发整齐的束缚在头后,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同南帝一样,面容极为宽阔,两条眉毛像墨染了一般,眉心一条竖线,看似威严无比,
东王从座位上站起来对着南帝微微一礼,“陛下,臣觉得如此重要的军国大事,陛下乾纲独断即可,微臣怕思虑不周。”,东王语气颇为缓慢,仿佛是思虑再三才说出这样的话。
“哼!说吧”南帝缓缓吐出,不怒自威。
“唉!陛下,现在蜀,梁,吴,楚四国半年时间瓜分我们大半国土,而我们却是双拳难敌四手,依臣只见,如今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需要遣使求和,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备战,要让他们看见我们有拼死一战的决心”,东王微微苦笑,说完恭敬的一礼站在原地。
朝堂上变得鸦雀无声,似乎在等待陛下最后的裁决一样。南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让人觉察不出的为微笑。
南帝看了一眼身边的太监,那太监立马心领神会,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圣旨,步履缓慢的走上前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东王为兵马大元帅,孙武为征东大将军,白起为征南大将军,柳侯为征北大将军,李锐为征西大将军,即日起奔赴前线抗敌,着吏部尚书凌辉,礼部尚书孟华,兵部尚书高昂,中书令纪杰着手外交,钦此!”。
“臣领旨······”。
“退朝······”太监一声朗喝。
“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众大臣跪下齐声山呼万岁,南帝不知何时早已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