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墨传史 / 第一章 梁战-混战

第一章 梁战-混战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段历史不存在于任何史料记载中,也不存在于任何想象中,它,只存在于我的脑海中一个小想法,我决定把它写出来。”
  ——未来之随想
  墨翟出生于784年。
  当时,正值西宋四十二国时期,即小战国时期。
  西宋朝廷偏安于南,而四十二国则横行于北,大有碾压西宋的趋势,到了宋静帝一朝更甚。
  西宋唯一的依靠只能是长江。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
  中原,梁朝和汉起义军争夺宗主权,吐蕃人又连连入侵……
  好一片末世景象。
  就在这时,墨翟出生了。
  墨翟的父亲墨无邪是西宋宋武帝的顾命大臣,可以说是独揽大权,但是独揽大权要管的事情也很多,宋武帝死的时候,西宋北部屏藩定远军失守,大散关被梁朝占据,正值腊月,梁朝军队数日之间即可达到定难,以前西宋倚仗的巨大优势瞬间被占据,变成了梁朝的盾牌,这让墨无邪日夜操劳,再加上吐蕃人的西部进攻……
  就这样,在墨翟3岁的时候,墨无邪病死了。
  宁府的人将墨府满门抄斩,墨府的奶妈念多年赡养之恩,偷偷将小墨翟抱走了。
  奶妈带着小墨翟在外面飘荡了10年,到了梁朝南庆3年,西宋天应元年才在梁朝落了脚。
  自古以来都是北政权取代南政权,而衰弱的北政权又会南渡,成为南政权。
  梁朝也是如此。
  在这10年里,它吞并了汉,凉,晋三国,资本足以称霸中原,至于另外的38国,基本上只是跑龙套的。
  这时的梁朝,也出现了10年前类似西宋的局面:权反在下。
  这个皇帝被架空了,以前能风风光光的发布诏书,现在只能在后院里面斗蛐蛐找个乐子。
  为什么呢?
  这还是因为“衣带政变”。
  话说这个梁武帝,不是个安宁主。占领了洛阳之后,也不趁吐蕃宫廷政变时抓紧机会休养生息,反而大规模举行郊祀,并且克扣官员的俸禄,民不聊生。那时有一句俗话,叫做:“宁不下洛阳,吃得苦中福”。
  梁朝主要有2个党派,第一个是疏密府,第二个是贯元府,这两个党派势力坐大,便有了谋反之意,正值梁武帝昏庸之时,二党便开始策划政变。
  当时疏密府通蜀州,昌明军,贯元府通江淮军,交州,扬州。这几个州军都是大牌,可以说是当时的几大藩镇。
  不知道怎么回事,或许是害怕,江淮军观察使刘裕在例行报告中很隐秘地说明了此事,让梁武帝龙颜大怒,更是惊惶。
  情急之下,梁武帝签衣带诏,诏殿前指挥使刘昌策划平反之事。
  这么一弄,天下皆知。
  更重要的是,他不敢!
  这时墨翟1岁。
  墨翟奶妈的丈夫被征去当兵,也有很多一样的丁夫被征去修缮城墙,准备迎战平反军队。
  梁武帝这衣带诏可下的“即时”。
  疏密府领是参知政事王达。
  这王达也是一奇人。
  王达在未下洛阳平中原之前是左兵马大都督,外遥领定难军节度使,扬州节度使。当时洛阳城就是他主持拿下的。对于这位功臣,梁武帝“剑履上殿,诏书不名”。后来,王达纳藩,意思就是不当地方军,皇上您想对我咋地就咋滴。
  这让梁武帝高兴的不得了,史称“拊其背而壮之”,说:“开国功臣,开国功臣!大臣能做到这个地步,实在是大幸啦!”
  第二天,诏王达升参知政事,晋王。
  这让王达有了谋反之意。
  古代的王一般可以训练两千到一万的常备军,称“王卫”,个别朝代称龙御。
  这军队一般都安置在京畿一千人,另外的士兵驻守边防。
  这一千士兵可以算是一种威胁。
  尤其是王达。
  王府距离皇城2公里,不走几十分钟就能到达,而这段时间,禁军完全调动不过来。
  一旦出动,皇室危矣!
  这件事情同平章事张咏曾经和武帝反映过,武帝哈哈大笑,道:“王达跟我是什么人?他不会这样的!”
  梁朝,就在这糊涂皇帝的带领下,走向了灭亡。
  -
  刘昌用40天的时间训练出了3万精甲步兵,2万弓弩手,各种攻城器械也已经备好。
  刘昌连夜上书,武帝令各路勤王。
  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