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苏景用了一下午,将《三字经》和《百家姓》复制了出来。
以前女儿小的时候,十分喜欢听故事,所以苏景脑子里就有许多儿童故事,为了培养女儿的责任心和文学素养,他还曾经骗女儿说《三字经》和《百家姓》是歌谣,让她背过,后来女儿没背过,他倒是背熟了。
苏景弄出来的两篇文章当然不是原版的,《百家姓》倒是好说,后世与现在的姓氏没有太大的差别,就算是有,也无妨,因为不可能有人闲的蛋疼,非得把里面的每一个姓氏都调查一遍,但是《三字经》与《百家姓》不同,里面有些东西不适合拿出来给人看。
比如说《三字经》里涉及史实的那部分内容,到‘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这里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后面的‘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这是万万不能拿出来的,否则会被伟大的李二皇帝砍头的。
于是,经过苏景的删减、润笔,阉割版的《三字经》就正式在大唐现世了。
虽然对于四五岁的娃娃来说,《三字经》也不是最好的启蒙教材,但却要比《孝经》好多了,而且三字经的教育意义也不输与《孝经》,在通读性上又远胜与后者,读起来朗朗上口,就算娃娃们现在不懂文章中的意思,但也能当顺口溜来背,嘴角上也经常挂着‘人之初、性本善’,哪怕现在不懂,以后长大了,自会明白其中的意思。
苏景的教学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用《三字经》和《百家姓》来给娃娃们启蒙,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第二个方向是教他们学字,苏景没当过幼儿园老师,所以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小孩子,不过像“一二三四五”“爸妈”‘吃饭了吗’这样的常用字,让他们跟着自己的笔画,去照葫芦画瓢,次数多了,也能记住几个字。
苏景不懂教学,有点误人子弟的意思,不过好在有别山先生,虽然苏景没有在史书上见过这个老人,但这并不意味着老人的学问低,反而朝夕相处下来,苏景越来越被老家伙的学问所折服。
起初,别山先生是不愿意担任寨子里教书先生这一职位的,因为他说这是小孩子过家家,没意思,不过等苏景在寨子里开始推行《三字经》和《百家姓》,他就有些坐不住了。
以老人家的学问,自然是看不上《三字经》和《百家姓》这两篇文章的,这两篇文章其中是有一定内涵的,但却不深,以别山先生这样的地位,什么样的文章没见过?两篇文章,相对而言,还是太简单了。
也正是因为简单,初见之下,别山先生才会大为惊人,尤其是《三字经》,他更是赞叹良久。
《三字经》浅显易懂,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其文通俗、顺口、易记。对读书人而言,这或许不过就是一篇好的文章,但对于蒙昧,未曾启蒙的孩子来说,这绝对是别山先生见过的最好的启蒙文章了。
别山老头是大儒,更懂得这两篇文章的珍贵。
“这真是你作出来的啊。”别山老头不仅一次追着苏景问,在得到苏景的确定之后,更是连声高呼‘妖孽’。后来他就亲自出山,接手教育娃娃们的工作了,用他的话说‘文章是好文章,所以不能让苏景糟蹋了这两篇文章’。
好吧,你开心就好!别山老头能够放下身段,亲自教育这些偏僻地方的孩子们,效果肯定要比苏景自己教的好。
只是,苏景怎么隐隐觉得自己有些不仗义呢?
自己以前抄袭过李白的一首诗,现在又抄了另外两篇文章,自己以后不会成为一个大抄手吧?
唉,没办法了,谁让你们出生晚呢?
既然你们都还没出生,那就先让你们的文章轰动大唐吧,当然,是用我的名字!
唉,哥们真是勤劳的搬运工!
……
每当苏景学堂开始授课的时候,便是寨子里最安静的时刻,往日里的喧嚣声会小上许多,那些长舌妇和大嗓门也会收起自己的嘴巴,变得‘乖巧’起来,甚至有些妇人还会搬着自己的活计到广场周围,一边看着自己的娃娃读书,一边缝衣服、纳鞋底。
对于安寨的百姓来说,砖窑的出现让他们欣喜,但却不至于憧憬,而苏景学堂的创办,却令这群大字都不识一个的乡下人兴奋的好几晚没有睡好觉。
每天,这群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着自家的娃娃摇头晃脑的跟着苏景背书,若是自家娃娃停了下来,忘记了,这群人就会憋的面目通红,像是肠道不顺一样,恨不得去替自家娃娃背书。
从古到今,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从未变过。
苏景学堂开课以后,苏景的地位再次暴涨,寨子里的人见了他,就算手里有活计,也会停下来跟他问好。
苏景的生活也谈不上有什么大的改变,就是院子里的水缸再也不用自己去挑水了,每天天不亮,就会有人偷偷来给他挑满。气的别山老头天天骂他,说他少年不勤,惰性太大,不是求学的样子!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会来给苏景挑水,实在是想干这个活的人太多了,得排队,而且他娘的还是按成绩来的。
就比如说你家娃娃今天学了三个字,我家娃娃学了五个,那我就比你有面子!挑水这活就轮不到你!
所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晚上的时候,会一边给自己娃娃碗里加肉,一边教训他:“娃啊,你好好学字,娘的,你也给老子争次脸,让老子也去给你景大哥挑回水,不然你老爹这脸挂不住啊!”
苏景也没想到,挑水这么简单的事,也演化成了成了这群父母炫耀的事情。
恩……你挑水,你自豪!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的本性都是好的……”苏景在讲课,忽然有个十四岁的少年风风火火的跑了过来。
“大牛,出什么事了,这么着急?”这是十七个喝了忠义酒少年中的其中一个。
“不好了景哥,小虎哥和人打起来了。”
“反了他了,让你们训练,他去跟人打架?还是训练训的少了!”
“不是啊,景哥,不是小虎哥的错,是有人来挑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