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河纪 /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三章 第一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邯郸,赵王宫。
  赵孝成王正坐在大殿上,台下站着的是公卿楼昌和虞卿
  楼昌献言道:“如今上党郡的战事相持不下,我赵国的国力尚且有所不支,秦国此番议和不如尽早派出郑朱作为使者出使咸阳,以确保战事早日结束。”
  “大王不可。”虞卿谏言道:“秦人狡诈,此番来使议和,一定不是诚心议和,大王如果主动派出使者出访咸阳,就会让楚国和韩国这些可以帮助我们的国家误以为秦赵两国战事平息,待秦军对我赵国在上党郡驻守的四十几万军队发动围歼时便会作壁上观。”
  楼昌讥讽道:“虞卿大人岂是担忧我为大王献策,平息战乱而从此冷落了你。”
  虞卿不加理会:“大王,还望您多加斟酌。”
  赵孝成王早已对这场对赵国愈来愈不利的战争失去了战争开始时那种渴望借此战的胜利而载入青史的信心,战争的发展轨迹似乎正向着与他当初的期望相反的方向发展,如今的他深知他以及他身后的整个赵国都耗不起了:“孤自会定夺,你们就先下去吧。”
  楼昌和虞卿叩首谢恩,徐徐而退。
  “大王在为何事烦恼?”
  赵孝成王自退入后宫休息,便一直沉默不语,低头看着面前杯盏里宫女刚刚呈上的一碗稀粥,热气正蒸腾着向上涌。赵孝成王轻轻地吹了吹,碗中泛起一圈圈涟漪,为了警醒自己赵国愈发严重的粮食危机,他给自己的定量只是一碗热粥,也不知还能坚持多久。赵孝成王愈发觉得自己手中的碗好像就是上党郡,也不知还能再挣扎到几时,反正他已经失去了胜利的信心,似乎一开始他就掉进了一个巨大的陷阱,越挣扎就会陷得越深。
  身边为他捶腿的姬妾,轻声地问道:“莫非大王在朝堂又有什么不开心了?”
  通常像他这样年轻有为是不喜后宫干政的,但是今天倒是个例外:“前方战事不利,国内又闹了粮荒。”
  姬妾进言道:“前方主帅是廉颇将军,先王在时也是身经百战,如果不是故意失利也许不会拖到现在。”
  “你是在挑唆我君臣关系?”赵孝成王突然放下了手中的碗,厉声问道。
  那姬妾忙伏地谢罪:“妾身不敢,妾身也只是不希望大王为国事伤了身体。”
  赵孝成王看着面前这个侍妾,也就只十五六岁的模样。看着她诚惶诚恐的样子,他倒是不禁笑了起来:“好了,你起来吧。”
  赵孝成王站起身,慢慢走出大殿,经过门口时对身边的侍卫说道:“刚刚那名侍妾串通秦国,把她拖出去杖毙,另外再叫楼昌、虞卿和平原君到偏殿上议事。”
  赵王宫,偏殿。
  楼昌、虞卿和平原君赵胜行礼后,列坐。
  “如若孤决议换将,众卿有何人选?”赵孝成王慢慢说出这些话,以便使他们不受惊吓。
  三人彼此交换了眼神。
  虞卿进言道:“臣建议武安君李牧。”
  “李牧镇守雁门关,远离朝中,恐无力回救,”楼昌谏言道。
  “燕将乐毅现在国中。”平原君说道。
  楼昌又说:“平原君也提到了,乐毅,燕将也,其心未定。若将我赵军交由他手,倘若其有二心,岂不白白折损我赵军将士?”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