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天下无佛 / 第6章 枫桥夜泊

第6章 枫桥夜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山贼?卧槽,小寒山上竟然还有山贼出没?”杨林微微一愣,下意识的问道。
  “怎么没有!”智空转头看了他一眼,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大旱三年,到处都是乱世,乱世生妖,何况是区区的山贼!”
  “……”
  月黑风高,两人面面相觑。想起那杀人弃尸的场景,都不禁打了个冷颤。
  犹豫间,对面已经依稀能看到了人影,粗粗一数,起码在十几个人以上。这些人张牙舞爪,冲过来的时候,嘴里还叫嚣着:
  “快点,快点,人就在前面,粮食也在前面……”
  形势危急,粮食和性命不可兼得。关键时刻,智空挡在前面,并用力推了一把小和尚,“日来,你赶紧去山上报信,为师这把老骨头在这里先顶着。”
  “师父,您的大恩大德,弟子无以为报,只有来生做牛做马……”
  “咦,不对……”
  “顶你妹啊,走开啦!”
  杨林无奈的白了智空一眼。特么的,前面明明是方丈他们,你当老子的透视是摆设啊。
  ……
  寒山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后来才改名叫寒山寺。
  尽管已经是深夜,但是寒山寺还是赶在了第一时间烧锅做饭。上山的时候,几十个人托着那些大米,小心翼翼的围着,那阵势,绝对比恭迎佛祖还虔诚。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做和尚的自然也不例外。宁静的寒山寺食堂。从来没有像今晚这么热闹过了。
  不仅智玄方丈亲自坐镇。其他的和尚,更是进进出出,忙碌个不停。淘米、摘菜、烧火。还有好几个现场指挥的。
  “快快快,这些大米放这边,那个青菜洗干净了。”
  “那边的,你少放点米,少放点,饿死鬼投胎啦呐。”
  ……
  虽然被呼来喝去,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大旱三年,饿死了多少人哪!活下来的,才会明白手中粮食的份量。世人,往往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更加懂得曾经拥有的宝贵。
  炊烟袅袅升起,薪火映面人红。
  很快,第一口大锅,被抬了上来。昏暗的油灯下,浓郁的香气瞬间就聚满了人。
  这一锅是特地为寺里的老弱病残准备的,虽然只是米粥,但是里面的主配料却非常丰富。
  不仅有蘑菇青菜,还有初春的山笋、竹荪。乳白色的米粥,混合着这些山珍,就算轻轻的凑近了吸一口气,都是令人回味无穷。
  考虑到有些人饿的时间太长了,光靠米饭肯定恢复不过来,所以回来的时候,杨林又和美尼姑们讨了些蔬菜和佐料。正因为如此,此刻的米汤上面才会漂着一层淡淡的油星子。
  不过,那自然是适合出家人食用的植物油罢了。
  热气腾腾的香味,很快就弥漫了整个房间。主事的大和尚拿汤勺舀出一碗碗排好,接着按顺序分给事先排队的人。
  这其中,有吧唧嘴巴的小小沙弥,也有已经饿的起不来让人代劳的老和尚。
  “吸吼,吸吼……”那些小沙弥,端起粥,就迫不及待的找个地方喝起来。
  看到这一幕,许多老和尚都露出来了会心的一笑。记不清有多久了,这么温馨的画面。
  很快,又一锅粥端了上来,这次轮到的是方丈和众长老……
  ……
  所有人都在忙碌,而杨林则显得有些无所事事。他东瞅瞅、西看看,竟然还让他从中看到了一个“老熟人”,白天昏倒的那个“乌骨鸡”。
  不知为什么,乌骨鸡让他生出一种亲切感。或许是穿越过来,身边总少了亲朋好友的缘故。看着乌骨鸡又黑又瘦的身体,就像看着自己前世那个腼腆懦弱的弟弟,杨林的眼眶有些湿润。
  他拿过碗,亲自给对方喂了几口营养粥,没多久,小乌就悠悠到醒过来了。因为还没力气说话,只是对着杨林腼腆的一笑。就这一笑,杨林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将碗交给其他人,他搜索着方丈的身影。食堂里人很多,不过都是些小和尚,看来方丈大师应该是到外面去了。
  果然,出了食堂,就看见智玄和其他几个老和尚正端着碗,坐在一株数米高的奎木下,虽然没有第一批起锅的食材丰富,不过也是吃的津津有味。
  凭着日来的记忆,杨林知道那老奎木下面,正好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的是唐朝诗人张继的成名诗。
  杨林轻轻的踢着脚边的小石子,慢慢的晃悠过去,最后负手站在石碑前面,开始深情朗诵那首石刻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好诗啊!”
  一首朗诵完毕,就像小石子投进了大海,丝毫没有引起什么动静。在他的身边,无数的和尚和沙弥忙忙碌碌的穿梭端碗。
  而近在咫尺的方丈更是直接无视了他,只是喝着粥的同时,偶尔会停下来和旁边的智善和尚分享碗里的咸淡、美味。
  没办法,杨林决定提高分贝,接着大声道:
  “好好好,好一首七言绝句啊!将江岸的渔火和诗人的忧愁难眠,遥相呼应,果然意境深远。”
  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杨林转个身,面朝众人继续解说:
  “传说诗人张继去唐时首都长安赴考后,落第返回时,途经寒山寺,夜泊于枫桥附近的客船中,夜里难以成眠,听到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有感而作《枫桥夜泊》。”
  “如今细细品读,还是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啊。这样一个夜晚,试问,又有谁能入眠呢?”
  “方丈大师、各位师叔,你们说,这诗是不是很有意境啊。”话落,低头看去。
  “吸吼,吸吼……”到处都是喝粥声,众人浑然不觉。
  “方丈,这青菜不错,来,老衲匀给你一点”
  “嗯,多谢智善大师,要是粥再稠一点就好了……”
  ……
  我趣,杨林觉得自己的心在滴血。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唉,看来这首席大弟子的事,得等到明天了。今晚就先让他们吃个饱饭吧!”
  夜已深,杨林转了个身,寂寞的踱向自己的寝屋,嘴里还不忘继续刚才的雅兴。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好诗啊好诗!愁眠啊,难以入眠!”
  身后,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愁眠,不是那愁眠山吗?”
  ……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