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刘安的死,让曽义云在这灵峰城里,成了人人传颂的英雄。长时间以来,不少人吃过刘安和他的狗腿子们的苦,只是没人能那他们怎么样罢了。曽义云在鸟市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为黎民百姓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可是百姓的气是出了,曽义云却因此得罪了陈子荣。
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的。
陈子荣在得知刘安被曽义云杀了之后,就以他父亲陈德兴的名义抓了曽义云,毕竟曽义云是在这灵峰城内杀了人的,不管出于什么缘由,曽义云也免不了受责罚。
赵元明知道此事,赶忙找来李善文和崇福商量此事,他们都有一个一致的念头,绝不能因为刘安这个鼠辈,害曽义云尝尽苦头。
这样的节骨眼上,还是得崇福起的了作用。
自从崇福成婚以后,就成了陈地主家的亲戚,而且这亲戚关系还非同一般。崇福本就善于人际相处,懂得察言观色,所以陈地主一家一直都很信任崇福,也都很乐意采纳崇福的建议。
果不其然,在对于曽义云的处罚上,陈德兴和陈子荣还是找了崇福商量。
崇福自然没有在从陈德兴和陈子荣面前多说什么,但是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在处理曽义云这件事上,不要轻易做出结论,还是要开个会,看看大家的态度再做决定。
陈子荣很想借此机会处死曽义云,毕竟刘安是他最得力的狗腿子,可是陈子荣现在还不是这灵峰城的管事,真正拍板说话的人,还是陈德兴。
陈德兴虽然没什么大的志向,可也不像陈子荣那般年轻气盛,而且陈德兴一直以来对刘安这个人,也没什么好感。
在一番斟酌之后,陈德兴采纳了崇福的建议,决定开个高层领导会议,再做决定。
这不开会不要紧,一开会就炸了锅了,整个关于曽义云的判决会,形成了一边倒的局势,团结一心的元明军将领,全部建议放了曽义云,而且还列举了刘安数十条罪状,弄得陈德兴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是啊,讨论讨论,要有不同意见才有讨论的必要嘛。
其实要说曽义云这毕竟是杀了人的事情,元明军的将领也都清楚,可之所以大家还坚定的认为曽义云应该被释放,除了平日里曽义云战功无数且与大家感情深厚之外,更主要的一点是曽义云近期负责的片区,刚好包含了鸟市那块地儿,所以曽义云算得上是正常执法,只不过是执法过猛,再加上刘安荒废锻炼承受力较弱,才成了现在这般结果。
李善文早就将这一切可能被陈地主家的人说出来的词儿,跟这些参会的将领们一一交代过了。
陈子荣心里很明白,这些人根本就是合起伙来要保曽义云。
没错,元明军的这些人,就是要保下曽义云。
曽义云自打跟着陆云连来到灵峰城,随军参战,无往不胜,而且平日里常替百姓伸张正义,素有义薄云天曽义云的称号,在这个节骨眼上,元明军的人,怎么可能不想尽办法保护他。
陈德兴眼看这会议状况,加上自己年事已高,当初又是从荒坪城逃到这灵峰城来的,也不愿触犯众怒,但是为保自身威严,还是下令将曽义云收押,此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但是经过曽义云这事儿,陈德兴和陈子荣深切感受到了他们在灵峰城的地位显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牢固。陈德兴毕竟是老一辈的革命家,曾一手创立起义军公司,也就是元明军的前身,这些人自然不会对陈德兴太过不敬,但是陈子荣就不一样了。
荒坪城落败,灰头土脸地四散奔逃,最后在灵峰城寻得自己的父亲,得以在灵峰城落脚。身为少主,却不求上进,反而带头把这灵峰城搞得乌烟瘴气,实在是惹人愤恨。
陈子荣开始担心,有朝一日他父亲陈德兴亡故之后,他的未来可能会是异常坎坷。
且不说别的,元明军的核心人物,赵元明,跟陈子荣早就有过节,陈子荣当年借少主身份想在荒坪城的大牢里结果了赵元明,这笔账,再宽宏大量的人也会记得。
再说江达和陆云连,在元明军中战功无数,声名显赫,和曽义云又是情谊深厚,这陈子荣因为刘安的事儿想要处死曽义云,这一节,江达和陆云连也会跟他记着。
灵峰城的大部分人马,可都属于这些人。赵元明是感激当年陈德兴对他有收留之恩,而且本来出走灵峰城也没有跟陈德兴划清界限,因此陈德兴才可以在这灵峰城坐上第一把手的位子。可陈子荣算什么,接班人?陈德兴毕竟不是王侯,更不是皇帝,在这乱世之中没有称王称霸的人,哪里有所谓的确切接班人。
陈子荣左思右想,最终还是把希望赌在了崇福的身上。
崇福自从成了陈德兴的干女婿,和陈地主家的关系也确实更为密切,时不时地串个门聊聊天,也是常有的事情。陈子荣在忧虑了许久以后,还是决定找崇福推心置腹地商量商量以后的事情。
陈子荣在家中备好美味佳肴,接待崇福,同样耍起了自己当初收服刘安的把戏,他客客气气地对待崇福,放下自己少主的架子,跟崇福畅聊着未来的大好前程。
可是陈子荣还是不明白,他和崇福的关系,怎能敌得过赵元明。
崇福一接到陈子荣的邀请,就赶忙去找赵元明商量,赵元明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给了崇福一个任务。
崇福听了赵元明的话,也表示赞同,便拍马离开赵元明的家,朝着陈子荣的府邸去了。
酒宴进行的相当顺利,陈子荣也很满意这次和崇福把酒言欢的和谐场面,在两人聊到陈子荣认为合适的时候,陈子荣把他内心的担忧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崇福。
崇福早已经料到会有这番场景,他不慌不忙,从容应答,而且给陈子荣指了一条明路,也就是赵元明安排给崇福的任务。
崇福摆出一副义士模样,站起身来跟陈子荣说道着元明军大多都是穷苦农民出身,很注重名声和战功,所以陈子荣只要能在战争中树立威望,元明军自然会心悦诚服。
陈子荣听了崇福的话,方才恍然大悟,一直以来,他确实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