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乔帮主 /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五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乔衫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刘备和诸葛亮就找来了,让他接着昨天未讲完的继续讲,乔衫简单吃了点早饭,便坐在桌子上给两人讲起来,道:“今天咱们第一个就讲陆逊吧。”
  刘备和诸葛亮齐声道:“好。”
  乔衫道:“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建安八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章武二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火烧连营击败刘备,一战成名。黄武七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黄龙元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后卷入立嗣之争。赤乌七年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侯。”
  诸葛亮道:“我说执事啊,能不能说详细些。”
  乔衫道:“陆逊家族,为江东大族。祖父陆纡,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都尉。陆逊出生在华亭,少年丧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其任所舒县读书。兴平元年,因袁术和陆康不和,袁术派遣孙策攻打庐江,陆康坚守了二年,城池才陷落。之后月余,他就病逝,此前陆康已将陆逊与亲属送往吴郡。陆康的幼子、陆逊从父陆绩比陆逊小六岁,所以陆逊帮他支撑门户。当时的吴县人士中,陆绩和顾邵以博览书传最为知名。”
  诸葛亮点头道:“哦。”
  乔衫道:“孙策之后,孙权继领其众,为将军,招纳俊秀,聘求名士。建安八年,陆逊二十一岁时,入孙权幕府,成为孙权统治集团的幕僚。历仕东、西曹为令史,主持文秘工作;后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兼海昌县令。海昌境内连年遭旱灾,他开仓赈济贫民,组织生产自救,缓和了灾情,因此深得民心。当时吴郡、会稽、丹阳一带也有很多隐匿人口。陆逊上书孙权陈述征讨的利益,请求让他去招募,当时会稽有山贼大帅潘临,造反多年,官府无法平定。陆逊便招兵进讨,终将其平定。时陆逊手下已有二千余人。建安二十一年,鄱阳的贼帅尤突作乱,影响甚大,陆逊率军配合奋武将军贺齐将其讨平,斩首数千。陆逊因功被拜定威校尉,屯兵利浦。”
  诸葛亮道:“哦。”
  乔衫道:“通过这些战事,陆逊很受孙权器重。孙权招陆逊娶自己的侄女为妻,并经常找他商讨治国大策。建安二十二年,陆逊向孙权建议说:“当今英雄各据一方相持争雄,豺狼般的敌人窥测时机,要战胜敌人平定战乱,没有大量的人马不能成事,而山寇与我们怀有旧怨,依山据险。我们的内乱尚未平定,就难以图谋远方敌人,应当扩充军队,挑选精锐兵卒。”孙权采纳其建议,任命他为身侧的帐下右部督,统领帐下亲卫部队,授给陆逊棨戟,让他都督会稽、鄱阳、丹阳三郡。”
  诸葛亮道:“看来有两把刷子。”
  乔衫道:“同年,费栈被曹操策反,在丹阳煽动山越起事,充当曹军内应,配合曹军。孙权命陆逊率兵前往征伐。时费栈人多势大,陆逊带去的兵马较少,敌我悬殊。但陆逊采用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夜里派人潜入山谷吹号击鼓等疑兵之计,很快击破费栈武装。勒令各山区越族居民迁徙到平原地区,编入户籍,种田纳赋,从中挑选强壮者从军,得精兵万余,使东吴统治得以加强和巩固。之后,陆逊回驻。会稽太守这时上表告陆逊违法征用民众,所辖区域的百姓受其扰乱而愁苦不堪。陆逊后回都拜见孙权,言谈之间,提到淳于式是好官。孙权问:“淳于式控告你而你却推举他,是什么原因?”陆逊说:“淳于式的心意是想休养百姓,所以控告我。如果我再诋毁他以混淆圣听,此类风气不可长。”孙权说:“这确实是长者才能做到的事,一般人是不能做到的啊。”对其风范甚为佩服。”
  诸葛亮道:“确实该佩服。”
  乔衫道:“建安二十四年秋天,驻军陆口的虎威将军吕蒙与孙权定下夺得南郡,擒获关羽的计划。闰十月,为隐蔽企图,吕蒙称病返回建业,陆逊前去拜见。陆逊对吕蒙说:“关羽自恃他的骁勇胆气,欺悔别人。现在更加意气骄横志向狂肆,未存戒心,他若听到您病重,必然更加不为防备。您见到至尊,应好好计划。”吕蒙敷衍道:“关羽勇猛又据有荆州,不是可以图谋的对象,”吕蒙回京,孙权问谁可以替他在陆口指挥,吕蒙回答说:“陆逊思虑深远,才能足以担负重任,从他的谋虑来看,将来定可已大用。而现在他还不太出名,不是关羽所畏忌的,要找接替我的人,没有比他更恰当的了。如果要任用他,应当让他对于外界隐蔽起来,不出头露面,而在暗中观察形势,寻找机会,然后定可以成功。”孙权即拜三十六岁的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
  刘备道:“这个陆逊得记着些,居然敢暗中图谋擒获二弟。”
  乔衫道:“陆逊至陆口,即写信给关羽,陆逊利用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在书中以卑下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赞赏他的功德,表示自己对他的仰慕,并且表示绝不与关羽为敌。关羽看信后,甚为轻视陆逊,愈发大意,完全丧失对东吴的警惕。把留守后方、用于提防东吴的军队调至前线,全力对付曹操。这时,关羽虽然在前线取得节节胜利,但他的后方却危机四伏。关羽不善团结部下,引起部下的不满。留守江陵、公安的将领麋芳、士仁因军资供应不及时,关羽声言要惩治他们,麋芳、士仁不堪忍受,顿生异心。这些情报,陆逊都了如指掌。”
  刘备道:“一派胡言。”
  乔衫道:“陆逊见破关羽时机已经成熟,立即上报孙权,孙权于是征讨关羽,命吕蒙与陆逊为前部同时分道攻取荆州。吕蒙率军攻打江陵。陆逊则长驱直入,十一月,陆逊率军直下荆州南郡,被孙权任命为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其它据点长吏和蛮夷酋长都望风而降。接着,陆逊又派将军李异、谢等率三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李异率水军,谢旌率步兵破蜀军詹晏等,俘陈凤。又率军大破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秭归大族文布、邓凯等招聚夷兵数千人,企图抵抗吴军。陆逊再次令谢旌攻讨文布、邓凯,二人逃走,关羽军任用他们为将。陆逊派入前去诱降,文布率众而降。陆逊指挥的吴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占领了秭归枝江、夷道,守住了峡口,堵住了关羽退回益州的大门。当关羽得到消息,匆匆忙忙从樊城撤军的时候,江陵已经被麋芳、士仁献给了吴军。关羽军进退维谷,走投无路,疲于奔命,军心动摇。”
  刘备急声道:“后来怎么了?”
  乔衫心中一惊,差点把关羽被斩一事说出,当下装作皱眉思索,实则却是在想如何不说这个事情,但想了半天,觉得既然发生了,就说说吧,免得以后刘备责备自己提前不说,当然他没有直接说关羽被斩,而是说际逊前后斩获招纳关羽军数尤人,孙权即拜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镇抚荆州,地位已位于吕蒙之上。孙权嘉奖陆逊的功德,想要彰显他的荣耀。虽然陆逊已经是将军、列侯。仍然想要让他担当本州的举人。于是孙权让扬州牧吕范辟陆逊为别驾从事,举茂才。延康元年冬天,曹丕篡汉称帝,改元黄初。翌年四月,刘备也在蜀中称帝。与此同时,孙权移镇于鄂,陆逊主张延纳荆州新附的士人,孙权采用了他的意见。
  刘备听到他在蜀中也称了帝,便对乔衫道:“不可能,不可能。”
  乔衫道:“黄武元年,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群臣劝谏,决意伐吴。七月,刘备令丞相诸葛亮留CD,上将赵云在江州为后军督,亲统大军沿江东进。孙权首先以陆逊为大都督、假节,命他选众将以拒刘备,又与曹魏修盟。陆逊率领朱然、韩当、徐盛、潘璋、孙桓等部五万人抗拒蜀汉军,派平戎将军步骘领兵万人镇守益阳,以防止武陵的五溪蛮夷助蜀。当四万蜀军进攻巫、秭归时,陆逊采取主动后撤,诱敌深入,集中兵力,相机破敌的方略,令部将李异、刘珂退至夷陵、猇亭一带,把数百里峡谷山地让给刘备,以使蜀军战线伸长,露出破绽。”
  刘备道:“不可能,不可能,我怎么可能不听诸葛先生的话。”
  乔衫道:“黄武二年正月,刘备求胜心切,派将军吴班、陈式督率水军深入夷陵地区。二月,亲率诸将自秭归,经崎岖山道,进至夷陵一带,坐镇猇亭督师。蜀汉军从巫峡至夷陵沿路扎下了几十个大营,还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率江北诸军进抵夷陵以北与吴军相拒,并监视魏军动向,以防袭击;命侍中马良部进驻武陵郡,策应反吴投蜀汉的五溪蛮夷首领,威胁吴军侧翼。不久,刘备派前部督张南率兵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吴军诸将请求陆逊派兵增援,说:“孙安东是至尊的同族,他受到围困,怎能不去救援?”陆逊知夷道城坚粮足,有意让其牵制蜀军,而坚持不予分兵。便函回答说:“孙安东得到官兵拥戴,城池坚固粮草充足,没有什么令人担忧的。待我的计谋全面施行,即使不去救他,他的围也自然被解。”后孙桓见到陆逊,谈及此事时说:“开始我确实怨您不来相救,如今胜局已定,才知道您的调度自有良方。”
  诸葛亮道:“是个人物。”
  乔衫道:“当蜀汉军频繁挑战,吴将皆急欲迎击时,陆逊耐心劝止,坚守不出,欲使蜀汉军师疲惫。陆逊认为如今蜀军锐气正盛,难以向他们发起迅猛的进攻。如今应该褒奖和激励将士,观察形势变化。等待他们自己败坏再攻击。诸将不解,以为陆逊畏敌,各怀愤恨。有些老将和贵族出身的将领不服约束,陆逊则绳之军纪,严加制止。刘备在山谷设伏兵一千人,令吴班平地扎营,企图诱吴军出战。为陆逊识破,仍不与战。但诸将却都要出击,陆逊认为有诈。刘备见此计不成,便率八千伏兵从谷中撤出。两军相持半年之久。时至盛夏暑热,蜀军无法急战速胜,兵疲意懈。蜀汉水军又奉命移驻陆上,失去水陆两军相互策应的主动权。蜀军深入敌国腹地,延绵数百里山川连营结寨,因战线过长,运转补给发生困难。六月,陆逊决定适时转入反攻,上书孙权说,他纵观刘备前后带兵作战,总是胜少败多,如今刘备舍弃舟船专以步兵作战,正是攻击刘备的时候,希望至尊高枕无忧,不必挂念。”
  刘备也说:“是个人物,得记住他。”
  乔衫道:“陆逊先攻蜀汉军一营,但交战不利。但陆逊掌握到打败刘备的办法,随即命令将士持草一束,先以火攻破一蜀汉营,遂令诸军趁势发起进攻,迫使刘备西退。张南从夷道北撤,被朱然、孙桓南北夹击,战死。陆逊命水军封锁,孙桓扼守夷道,将蜀军分割于大江东西,遂行各个击破。吴军继施火攻,火烧连营四十余寨,蜀汉军死伤惨重,蜀汉将领杜路、刘宁投降,都督冯习被杀。刘备败退,依险据守。陆逊即集中兵力,四面围攻,蜀汉军土崩瓦解,被歼数万。刘备趁夜突出重围,后卫将军傅彤战死。刘备逃奔秭归,令在险道上焚烧铙铠,以阻塞吴追兵道路。蜀汉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可见蜀汉军损失之大,失败之惨。”
  刘备道:“不可能,不可能,我已得了诸葛先生,又有关二弟、张三弟,子龙这等武将。”
  乔衫道:“吴军获胜后,诸将这才对陆逊大为佩服。孙权听说后,说:“你当时怎么不上告诸将不服从指挥约束呢?”陆逊则说:“我深受国恩,所负重任超越自己的实际能力。况且这些将领或是陛下亲信,或是我军勇将,都是理当依靠来共同建立大业的人。为臣虽说笨鲁懦弱,心中暗慕蔺相如、寇恂谦虚居下的道义,以成就大事。”孙权听后,大笑称赞,加拜陆逊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即改封为江陵侯。当刘备逃往白帝城时,部将徐盛、潘璋、宋谦等各自上书,要乘机进攻蜀国。孙权征询陆逊的看法。陆逊与朱然、骆统以为“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陆逊为防曹魏乘机袭吴,仅派李异、刘珂部追踪刘备至南山,而未行大举追击。黄权部被吴军截断归路,被迫降魏。不久,魏军果然发兵攻吴,但已无机可乘。”
  刘备道:“哦。”
  乔衫道:“刘备收集败将残兵,退回白帝城后,大为惭恚,说:“我竟受到陆逊的挫折侮辱,岂非天意啊!”秋,刘备听说魏犯吴,写信给陆逊说:“贼兵已经在江陵了,我也准备再东征,将军还能行吗?陆逊说:“恐怕旧伤未愈没有时间兴兵吧。你应该跟我们的君主通好才对,如果不听我的劝告再率大军前来,这次我不会让一个人存活性命。?”结果刘备没有实行。黄武二年四月,陆逊和丞相孙邵率领群臣上表,劝吴王即帝位,孙权谦让没有答应。六月,刘备去世,后主刘禅即位,由诸葛亮辅政,与东吴和好,恢复了吴蜀联盟。凡吴、蜀关系处理,孙权都令陆逊与诸葛亮通信,又刻了自己的玉玺,放在陆逊的住所。孙权每次与刘禅、诸葛亮的书信,先征求陆逊意见;给蜀的文书,也先给陆逊看,有不对的,就让陆逊修改后直接发出。君臣间相互信任到如此程度,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
  诸葛亮道:“胡说八道,刘公日后称了帝,即称了帝,怎么会死呢?”
  乔衫道:“黄武五年春,陆逊因驻守的地方缺粮,上表命令诸将广开农田。孙权回复说:“主意很好!即日起我父子亲自领受一份农田,用给我驾车的八条牛分拉四犁耕作,虽然比不上古圣贤所作,也可以与大家一样同等劳动。”十月,陆逊上表劝孙权广施恩德、减轻刑罚,放宽田赋的征收,停止户税的收稽。孙权认同他的观点,表示二人情分特别不一般,喜乐与忧虑实同。于是孙权命令有关主管官员写好全部的法令条款,派郎中褚逢送给陆逊和诸葛瑾过目,让他们增削修改。黄武七年五月,吴鄱阳太守周鲂派人送亲笔信给扬州牧曹休,谎称受到吴王责难,打算弃吴降魏,请求派兵接应。曹休未辨真伪,即率步、骑兵十万人,去皖城接应。曹督命大将军司马懿率军向江陵;建威将军贾逵率军向东关,与曹休相策应。”
  诸葛亮道:“这个司马懿。”
  乔衫道:“八月,孙权进驻皖口,拜陆逊为大都督、假黄钺。于是陆逊统领六师和禁卫军而摄行王事。孙权亲自执鞭为陆逊在前开路,令百官朝陆逊下跪。孙权又派奋武将军朱桓、绥南将军全琮为左、右督,各统兵三万袭击曹休。时曹休已然发觉,但耻于被骗,自恃兵马精多,仍与吴军作战。双方最终战于石亭,陆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为左右,大败魏军。魏军败走,陆逊等督军追杀,直抵夹石,斩擒魏军一万余人,缴获牛马骡驴车乘万辆,军资器械无数。曹休残部幸得贾逵接应,方得生还,但不久便因气愤发病而死。”
  诸葛亮道:“哦。”
  乔衫道:“黄龙元年,孙权赞赏陆逊的功绩,在大将军之上又设置上大将军,地位高于三公。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同年孙权东巡建业,留太子孙登、皇子及尚书九官等在武昌,征召陆逊到武昌辅佐太子,统领留守武昌的宫府事宜。并掌管荆州及扬州豫章等三郡事务,令陆逊教导诸位皇子公子。当时建昌侯孙虑喜好斗鸭。陆逊严厉地说:“君侯应当勤读经典,增加自己的新知,玩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孙虑当即就拆毁了斗鸭栏。射声校尉孙松是孙权弟弟孙翊的儿子,他不整军纪,陆逊当着他的面将他的手下罚以剃光头发,又斥责他。孙松脸色看起来不服气,陆逊看到他脸色稍缓和,问:“你不因我粗鄙,多次来访,以明过失,我便顺从你的来意进尽忠言,为什么你却脸变色?“孙松笑答:“我只是也为自己的过失而生气,哪里敢有抱怨?“
  刘备道:“哦。”
  乔衫道:“南阳人谢景是太子的宾客,称赞刘廙先刑后礼的理论,陆逊呵斥谢景说:“礼治优于刑治,久为历史所证明,刘讷以琐屑的狡辩来歪曲先圣的教诲,完全是错误的。您如今在东宫侍奉,应当遵奉仁义以显扬善言,像刘廙之谈不必讲了。陆逊为人正直严厉,后来孙登到赖乡面见孙权时,也曾述说陆逊的忠诚勤劳,武昌那里无什么顾虑。陆逊虽任职在外,但心中却牵挂着朝廷大事,他上疏陈述时事认为法令条例过于严厉,应首先考虑人的优良才能,请求提拔重用施展他们为国效力的才干。这是抚招远方人才归附的大计。黄龙二年春天,孙权欲派军队取夷州、朱崖,曾征求陆逊的意见。陆逊认为不必,上书认为这样的事情没有益处。孙权依然去征讨夷州,只得到数千人,得不偿失,大为后悔。”
  诸葛亮道:“后悔有什么用?”
  乔衫道:“嘉禾元年,陆逊率军向魏庐江进发。魏扬州都督、征东将军满宠见吴军舍船登陆,督率精锐部队在杨宜口设伏,迎击吴军。陆逊探得魏军动向,遂连夜率部撤退。嘉禾二年二月春,公孙渊向吴奉表称臣,孙权大悦。三月,孙权派使者携金宝珍货,封公孙渊为燕王。结果公孙渊认为吴国遥远,难以长期依靠,将使者杀死。十二月,魏国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孙权闻后大怒,欲亲自带兵去征讨。陆逊上书相阻,孙权听取了他的意见。嘉禾三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五次攻魏,遣使联络东吴协同攻魏。五月,孙权亲率大军十万进驻巢湖口,准备进攻新城。遣陆逊与诸葛瑾率万余人进至江夏,准备进攻襄阳。还遣将军孙韶、张承率万余人进抵淮河,准备进攻广陵、淮阴。”
  诸葛亮道:“我胡说什么呢,我怎地成丞相了?”刘备道:“会的,会的。”
  乔衫道:“曹睿闻报,遣护军秦朗统领步、骑兵二万人援助司马懿抵御蜀军,遣步、骑兵八千人为先头部队驰援新城。七月,曹睿亲率水师继进。孙权多次派兵攻打新城,守将张颖等力战拒守,终不能克。当时吴军患病者甚多,魏援兵赶到,曹睿统率的大军即将到达,孙权遂撤围退兵。陆逊遣亲信韩扁给孙权送信,韩扁返回时,被魏军巡逻的士兵抓获。诸葛瑾闻后,心中甚惧,给陆逊写信说:“敌人捉住韩扁,完全掌握到我们的底细。而且现在江水干涸,应当赶紧撤军。”陆逊得信后,并未回信,反而派人去种葑、豆,并如往常一样与诸将弈棋、射戏。于是诸葛瑾亲自前来会见陆逊。陆逊认为皇帝已经大驾东归,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他们需要施展灵变的计策,然后退兵。遂于诸葛瑾定计,仍按原计划向襄阳进军,让诸葛瑾率水军,陆逊自率陆军向襄阳进发。魏军素来忌惮陆逊,马上回城。陆逊与诸葛瑾遂进军前行,并虚张声势,使魏军不敢进攻。进至白围后,扬言狩猎,暗中分兵将军周峻、张梁等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等地。吴军所过之处,魏人皆弃物入城,以至将城门堵住,无法关门,魏军只得自杀其民,然后才得以关上城门。吴军斩俘千余人,后安全撤回。”
  诸葛亮道:“哦。”
  乔衫道:“陆逊对所俘之人,好生看待,厚加慰劳,严禁士兵前来侵扰。带家眷前来之人,派人前往照看料理。有的人因此受到感动倾慕而相携前来归附。邻境地区的人们也心向陆逊。魏国江夏太守逯式,兼领当地兵马,颇为吴国边境之患,但与魏国老将文聘的儿子文休一向不和。陆逊听说这一情况,即假装给逯式回信同意他归降。吴军将信放在两国的境界上。自此后逯式的部下再也不亲近依附他,因此被罢官免职。嘉禾六年正月,孙权下诏令群臣讨论对奔丧进行立法,丞相顾雍奏请违法奔丧应处以死罪。此后吴县县令孟宗违法奔母丧归家,事后在武昌自己将自己拘禁起来听候处罚。陆逊向孙权说明孟宗的平时作为,并借机为孟宗求情,孙权于是给孟宗减刑一等,并申明下不为例,于是违法奔丧的事绝迹。二月,孙权遣陆逊督军征讨彭丹,为陆逊所平。”
  刘备道:“有两把刷子。”
  乔衫道:“同年,吴中郎将周祗征兵,周祗问计于陆逊,陆逊认为鄱阳郡百姓易动难安,不召为妙。周祗等不听,果然激起民变,吴遽等人聚众起义,杀死周祗,陆逊与陈表征讨吴遽,吴遽被招安,得精兵八千余人,三郡平定。陆逊任命陈表为偏将军,晋封为都乡侯,北往驻守章坑。赤乌元年春,校事的吕壹奸邪的罪行败露被处死。他先前恃宠弄权,离间君臣,擅作威福,挟嫌报复,且手段又十分残忍。远在武昌的陆逊和潘濬忧心此事,提起来常常到了流泪的地步。孙权诛杀吕壹后深以自责。孙权派遣中书郎袁礼向大家致歉。其时谢渊、谢厷等各自陈述当前应办事宜,打算改变一些政治措施,为一些有益的事情,孙权将此事下交陆逊审定。赤乌四年8月,陆逊修筑邾城。”
  诸葛亮道:“好家伙。”
  乔衫道:“赤乌七年正月,孙权在前任丞相顾雍死后,任命陆逊为丞相。下诏说:“朕以无德之人,承应天命,登上大位,天下尚未统一,奸乱之徒充塞道路,朕朝夕忧恐,顾不上休息。惟你天资聪颖,美德显著,担任上将重职,辅佐朝廷除乱。有盖世之功者,就应受到广大的荣耀,兼具文武才干的人,定要担当社稷重任。过去伊尹使商汤兴隆,吕尚辅佐西周,如今朝廷内外大事,实由你一人肩负。今以你为丞相,遣使持节太常傅常授予您印章绶带。你自当发扬光大高尚的美德,建树美好的功业,恭服遵从王命,安抚平定四方。呜呼!总管三公职事,训导群臣百官,能不严肃认真吗?你自勉努力吧!你原来担任的荆州牧、右都护兼武昌留守等职仍旧。”
  诸葛亮道:“他也成丞相了?”
  乔衫道:“陆逊素来深思静虑,所推测的事没有一件不应验。当初大造建造府第的舆论,陆逊规劝告诫他,认为必定会由此招祸。陆逊又对说:“在我之前的人,我一定事奉他与我一道升迁;在我之后的人,我则帮助扶持他。现在看您气势侵凌上级,心里蔑视下属,这并非能巩固自己德行的基础。”诸葛恪知道陆逊讨厌自己,于是又写信给他说明情况。而广陵人杨竺,年轻时就博得较大的名声,而陆逊认为他最终会惹祸败亡,便劝杨竺的哥哥与杨竺分开生活另立门户。当时,太子孙和同鲁王孙霸为了争夺太子之位两宫并立,朝廷内外的官员,大多派遣子弟侍奉孙和或孙霸,陆逊认为这些子弟应该凭借才能晋升,不应该私自邀利取荣。他站在中立立场,认为这些支持两宫势力的子弟必会各自结成派别,这是古人最忌讳的事。”
  诸葛亮道:“对,对。”
  乔衫道:“孙权私下召见杨竺,杨竺认为鲁王有文武英才,应为嫡嗣。孙权同意他的意见。当时孙和的役使藏于孙权的床下完整偷听到这些谈话。孙和于是与陆逊族子陆胤密议,请他让陆逊上疏表谏。太子太傅也几次与陆逊通信。陆逊于是屡次上疏极力地陈述嫡庶之分,又请求进京面见。孙权知道密谈泄露,非常生气,追查盗听事件,先后将杨竺收监审问,陆逊也受到指责。最初全琮次子全寄为孙霸宾客,陆逊曾写信给全琮劝其学杀子以防羞辱家门。全琮对他言论非常不满,两人积怨颇深。全琮和全寄就乘机诬陷陆逊的外甥顾谭、顾丞在芍陂之役夸大军功谋取官位。陆逊十分恼怒,不久卒死。最初,暨艳造营府之论,陆逊经常规劝他,认为会带来祸患。又刚愎自负,杨竺盛名在外,陆逊断言他们终会败亡。他的先见之明到了如此地步。陆逊又向来节俭知足,去世的时候,家里没有的富余的财物。”
  刘备道:“哦。”
  乔衫道:“陆逊长子陆延早夭,由次子陆抗袭爵。孙权任命陆逊次子陆抗为建武校尉,领陆逊部众五千人,让他送灵柩回东,陆逊后来葬于横山。太元元年,陆抗还都治病,等到要离开,孙权哭着与他告别:“我过去听用谗言和你父亲不和,由此辜负了你。我前后问过的事都焚毁消灭,不要让人再见到这个了。”永安年间,追谥陆逊为昭侯。”
  诸葛亮道:“死了?”
  刘备道:“接下来轮到讲那个徐盛了。”
  乔衫道:“徐盛年轻时,由于遭遇战乱,从家乡营县迁居到吴县。吴侯孙策去世后,弟弟孙权继承其位,任用徐盛为别部司马,率军五百人守柴桑,并担任柴桑县令,以抵御黄祖的入侵。黄祖曾派儿子黄射率领数千人攻击徐盛,徐盛以不到二百人的兵力抵抗,杀伤黄射的部队千余人。其后开门主动出战,大败黄射,黄射被击退后再也不敢前来侵犯。后来孙权加徐盛为校尉,又因为徐盛讨伐临城南阿一带的山贼有功,加徐盛为中郎将,督校兵。”
  诸葛道:“哦。”
  乔衫道:“建安二十年,徐盛随孙权攻打,在撤军之时遭到魏将张辽的奇袭,在混战中,陈武战死,徐盛和宋谦都负伤后退,潘璋这时正好在他们后面,便驰马上前,斩杀徐盛、宋谦军中两逃兵。原本往后退的败军看到这种情形,尽皆回到自己岗位戮力死战。凌统亲卫护著孙权来到逍遥津渡口,发现桥已被曹军破坏,剩下两边延伸的桥板,中间有一丈多的地方没有桥板可供依托。孙权亲近的官员谷利,要孙权持著马鞍,然后让马后退,再飞纵向前,谷利在后面用鞭抽马,以助马势。孙权就这样连人带马的飞到南岸。南岸有贺齐的三千兵马在那边接应。贺齐将孙权安置好了,就领著部队杀进战局,拾到了徐盛因负伤而丢掉的长矛。”
  诸葛亮道:“好家伙。”
  乔衫道:“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出兵濡须口,徐盛跟随孙权一同迎击。当时魏军曾经大举进攻横江,徐盛率领诸将前往迎战,不料突然遭遇大风,吴军的蒙冲战船被吹到敌军岸边,诸将心中恐惧,不敢出战,只有徐盛单独率领士兵上岸砍杀敌人,敌军只得退走。风停后,徐盛率军返回,孙权对他大加赞赏。魏黄初二年,孙权向曹魏称臣,曹魏派邢贞前往东吴,拜孙权为吴王。孙权出都亭等候邢贞,邢贞脸上露出骄横跋扈的神情。吴臣张昭见状大怒,徐盛也十分气愤,对身边的同僚们说:“我们不能奋身出命,吞并许昌、洛阳、巴、蜀,反而让主君和这个邢贞会盟求和,实在是耻辱!”说着,不禁泪流满面。邢贞听说后,对随行人员说道:“江东有这样的将相,恐怕不会久居人下啊!”
  诸葛道:”是啊。“
  乔衫道:“之后,徐盛被加为建武将军,封都亭侯,领庐江太守,又得到临城县作为赏赐的奉邑。魏黄初三年,刘备率军来到西陵,徐盛攻取了刘备的多处营寨,立下功绩。同年秋季,魏将曹休出兵洞口,徐盛与吕范、全琮渡江拒敌,遭遇大风,吴军伤亡惨重,徐盛聚集残兵,与曹休隔江对峙。曹休命令将士乘船攻击徐盛,徐盛以少御多,魏军无法取胜,双方只得各自退兵。之后徐盛被加为安东将军,黄武三年,魏文帝曹丕率领大军南征。徐盛献计在建业周边筑起围栏,制造篱笆,围栏上设下假楼,江中准备浮船。诸将认为这样做没什么意义,但徐盛坚持己见,完成了一系列设置。曹丕大军到达广陵,看到绵延数百里的围栏,心中惊疑,又见在涨水,于是引军退却。诸将这才明白徐盛有先见之明,纷纷拜服。”
  诸葛亮道:“有两下子。”
  乔衫道:“徐盛于黄武年间去世,其官爵由儿子徐楷继承。”
  刘备一听徐盛也死了,便让乔家讲潘璋,乔衫道:“潘璋天性放荡,喜欢喝酒。家中贫穷。喜欢赊账酤酒。债主上门讨债。他就说:“等我以后富贵了再还。”孙权喜欢他,让他招募士兵,得到一百多人。于是用他为将领。因为讨伐山贼,故提升潘璋为别部司马。后来又担任吴郡的集市刺奸,致使盗贼绝迹,因此为人所知。升任豫章郡县长。当初刘表任荆州牧时,百姓常受盗贼的骚扰。自从潘璋任县长以来,贼寇便不敢入境侵犯,邻县建昌又有盗贼作乱,潘璋转任建昌县令,加授武猛校尉,讨伐盗贼,一个月内就把盗贼全部平定,又召集本地的散兵游勇,得到八百多人,带领他们返回建业。”
  诸葛亮道:“看来这人也有两下子。”
  乔衫道:“建安二十年,孙权进攻,张辽、李典突击军营,众将没有防备,陈武战死,宋谦、徐盛都不敌逃走,潘璋在后,驰马追上,在马上斩杀宋谦、徐盛军中的二个逃兵,士兵见此,都回头再战。虽然最后都要撤退,但孙权仍十分赞许他,拜为偏将军,领有百校,屯于半州。孙权攻打荆南,吕蒙率领孙皎、潘璋与合兵并进,于益阳与关羽对峙。最后刘备将荆州与孙权平分才平息事件。黄初二年,甘宁去世,由潘璋兼领其部众。刘备派马良诱降武陵夷民,让其反吴。潘璋等人合共五万人马在大都督陆逊的带领下在夷陵抵御刘备。”
  刘备道:“抵御我?”
  乔衫道:“黄初三年,潘璋的部下斩杀刘备护军冯习等人。蜀汉军队损失惨重。孙权任命潘璋为平北将军、襄阳太守。刘备退守白帝城。潘璋、徐盛等人上书孙权,要求再次进攻刘备。陆逊、朱然、骆统等人表示反对。孙权在经过分析后,决定撤军请和。黄初四年,曹丕发现孙权并非真心归服,大举攻吴。等人进攻江陵的朱然。潘璋等人奉命解围,但没有成功。魏将夏侯尚等围攻南郡的朱然,分前军三万人造浮桥,渡过百里洲上,诸葛瑾、杨粲合兵前往解救,但未知敌情,未能解救,而魏军每日都有士兵渡河。潘璋认为:“魏军开始时气势强盛,江水又浅,还不是时候与他们决战。”便率军到魏军上流五十里,建立水城。又砍伐数百万捆芦苇,绑成大筏,想顺水放火,烧毁浮桥。而诸葛瑾又大举进攻夏侯尚,夏侯尚等人因为久攻江陵不下而退兵。潘璋逐到备陆口防备。黄武六年,孙权亲自率军在石阳迎击魏军,吴军大胜,准备回师,以潘璋为断后。不过,在夜中发生乱事,敌人追击潘璋,潘璋不能抵挡,幸而朱然解救。”
  诸葛亮道:“虽然不能抵挡,但也是有两下子的。”
  乔衫道:“黄龙元年,孙权称帝,任命潘璋为右将军。潘璋为人鲁莽勇猛,禁令严明,喜好建功立业,带领人马不过几千人,但所到之处常常可以起到上万兵力的作用。征战驻扎时,潘璋设立军中市场,其他部队没有的物品,都靠军中市场补给充实,但是他天性奢侈,晚年更加厉害。使用物品的规格超出了规限。富有的将士有的被他杀死夺走财物。多次不遵循法令,监司检举报告,孙权爱惜他的功绩而不责伺他。嘉禾三年,潘璋去世,孙权下令其部队交由吕岱接管。潘璋儿子潘平行为不端而被流放。潘璋之妻居住在建业。孙权赐于田地房屋和免除赋役的佃户五十家。”
  刘备道:“接下来轮到庐江的丁奉了。”
  乔衫道:“丁奉年轻时就因骁勇作了一员小将,先后从属于甘宁、陆逊、潘璋等人的麾下。丁奉多次参加战斗,经常勇冠全军,每次都斩将夺旗,也因为奋勇当先常在作战时负伤。后来升为偏将军。太元二年,吴大帝孙权逝世,他的小儿子孙亮继承帝位,丁奉也升为冠军将军,封都亭侯。魏国派遣诸葛等人进攻东兴,吴太傅诸葛率军前去抵御。诸将都说:“敌人听说太傅您亲自到来,等到我们上岸他们就会逃走。”唯独丁奉认为:“并非如此。敌人调集境内兵力,带了许昌、洛阳的全部兵力大举前来,一定定下了明确的目标,怎能无获而返?我们不应指望敌人不战而退,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战胜敌人。”诸葛上岸后,丁奉与将军诏咨、吕据、留赞等人一起沿着山向西面进发。丁奉说:“现在各部队行军太慢,如果敌人占领了有利地形,我们就难以与他们抗争了。”于是丁奉离开大部队的行军路线,独自带领手下三千人前进。当时正刮北风,丁奉军乘船两天就到达前线,占据了徐塘。当时天气寒冷下了大雪,魏军将领饮酒高谈,丁奉见敌人先头部队人少,就对手下说:“立功领赏的时候到了!”令士兵脱去铠甲头盔,都拿着短兵器。魏将发现后都取笑他们,并不做防备。丁奉率领部队奋起砍杀魏军,大破魏军先头部队的营寨,正好此时吕据等人的部队到来,一起击溃了魏军。战后,丁奉因功升为灭寇将军,封都乡侯。”
  诸葛道:“这小子也有两把刷子。”
  乔衫道:“五凤二年,魏将文钦来降,丁奉被任命为虎威将军,跟随大将军孙峻到寿春去接应文钦,与魏国追兵在高亭交战。丁奉跨马持矛,冲入敌军阵中,斩首数百,缴获大量军器。战后,丁奉被封为安丰侯。太平二年,魏大将军诸葛诞自据守的寿春向吴国投降,被魏军包围。吴国派遣朱异、唐咨等前去救援,后来又派丁奉和黎斐前去解围。丁奉为先锋,屯住在黎浆,力战有功,升为左将军。太平三年,孙休即位,与张布合谋,想要诛杀专权的丞相、大将军孙琳。张布说:“丁奉虽不能识文断字,但计略过人,能决断大事。”于是孙休召见丁奉对他说:“孙綝把持国政,将要图谋不轨,朕想与将军一起杀了他。”丁奉说:“丞相的兄弟很多,恐怕人心不能统一,难以一下子将他制服。可借口腊月祭祀,请他参加,用陛下的亲兵杀了他。”孙休采纳了他的计划,邀请孙綝参加祭祀,丁奉与张布以目示意左右亲兵杀了孙綝。丁奉也因此功升为大将军,加封左右都护。永安三年,丁奉假节并领徐州牧。永安六年,魏国伐蜀,丁奉率领各支部队进军寿春,做出以攻魏来救援蜀汉的架势。不久,蜀国灭亡,丁奉引军退回。永安七年,孙休去世,丁奉与丞相等听从的建议,共同迎立孙权的长孙孙皓为皇帝。丁奉升为右大司马、左军师。”
  刘备道:“真的有两把刷子。”
  乔衫道:“宝鼎三年,孙皓命丁奉和诸葛靓一起进攻。丁奉采用离间之计,给西晋大将石苞写了封信,石苞果然从前线被调回。宝鼎四年,丁奉再次率军进驻徐塘,进攻西晋的谷阳。谷阳的百姓得到消息,全部撤离,丁奉一无所获。孙皓大怒,斩杀了丁奉的向导官。建衡三年,丁奉逝世。从前,丁奉被派遣出兵攻打谷阳,一无所获。后来丁奉与当年商议撤兵的计划泄露,虽然当时丁奉已经去世,孙皓依然彻底追究他上次出兵无功而返的责任,杀害了丁奉的儿子丁温,把他的家属流放到临川。丁奉的弟弟丁封,官至后将军,在丁奉之前去世。”
  诸葛亮道:“你刚才说我与丁奉……”
  乔衫纠正道:“是诸葛靓,不是亮。”
  诸葛亮道:“哦,我说吗,怎地我跟丁奉走一块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