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鱼乐大唐 / 第66章 此元非彼元

第66章 此元非彼元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世民的第二道诏书来了。
  主旨只有一个——赏赐。
  拜罗艺开府仪同三司,食封一千二百户。
  罗艺本身是燕王,幽州总管,左翊卫大将军。
  职位和爵位都已经很高,或许算不上位极人臣,但绝对是臣子间的翘楚,位高权重。
  现如今,李世民更加厚恩待之。
  开府仪同三司,意味着罗艺自己可以开府建牙,可以建立王府属官,培养自己的臣僚体系,甚至拥有一定部曲兵马。
  这意味着什么?
  虽说得此封赏的王爵、公爵不在少数,但大多数时候只是荣誉性质,彰显地位和恩宠,比如隋朝的越国公杨素。
  但对于罗艺就完全不同了,他是实权人物,又在边陲,手中还握有大军,本就是拥兵自重。
  现如今,皇帝给了他名正言顺割据一方的资格。
  食邑一千二百户更是超乎寻常的恩宠,要知道李唐皇家的皇子、亲王也才不过数百封户而已。
  看到这样的赏赐,罗艺一度有些无言。
  这算什么?
  李世民这是不计前嫌,有意拉拢自己吗?
  可是转念一行,罗艺便忐忑起来。
  当初跟着李建成,可是把李世民得罪狠了,即便他有气量,也不至于大度至此吧?
  也许……
  他是想要用赏赐来迷惑麻痹自己,然后笑里藏刀?
  罗艺心里正这样想的时候,不速之客登门了。
  来人年岁不大,也就二十来岁,面容俊朗,彬彬有礼,器宇轩昂。
  毫无疑问,世家子弟。
  “拜见燕王。”
  “尔乃何人?”
  “在下无名之辈,不足挂齿。”
  “无名总有姓吧?”
  “刘!”
  罗艺顿时皱起眉头,刘姓自汉以来便是大姓。
  当初是皇家姓氏,但到了隋唐已经逐渐没落,尤其是五胡时代,大量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人改姓刘。
  使得这一姓氏人员复杂,不再是高门显贵,连像样的郡望名门都找不出几家。
  罗艺不免纳闷,面前的青年如此气度,出自五姓之家都不足为奇,至少也是个高门显贵子弟。
  突然冒出个刘姓,不免让人怀疑。
  罗艺笑了笑:“年轻人,既然来拜会老夫,就不要遮遮掩掩,你这刘姓出自何处,或者和哪家有渊源?”
  青年人知道无法轻易遮掩,略微想了想,又轻声道出一个字:“元”。
  “难怪!”
  这一遭,罗艺恍然,还有意料之中的感觉。
  元姓后世不多,但隋唐时期却是显贵。
  元姓源于拓跋,乃是北魏皇室拓跋氏汉化而来,是鲜卑皇族后裔。
  可惜北魏分裂,最终东西魏也先后被权臣取代,再到隋朝,今日的唐朝,可谓沧海桑田,情势早已不同。
  元氏虽不再是皇族,却依旧算是名门,隋朝时还有不少人在朝为官,也参与了反抗隋炀帝的行动。
  但元氏的遭遇和杨玄感类似,都是比较早动手之人,故而也遭到了隋军最强烈的反扑与绞杀,损失惨重。
  不过担任虎贲中郎将的元礼最终为族人报仇,是宇文化及江都弑君的帮手。
  但很不幸,等到李唐建立,根本看不起他们这些弑君的叛臣贼子,或禁锢,或摒弃,致使他们下场凄惨。
  元礼也其中之一,本就日益落败的元氏越发不堪。
  而今一个自称姓刘的元氏子弟,罗艺一点也不意外。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元氏好歹也是帝王之家,关陇显贵,元氏子弟有教养,有气度合情合理。
  至于隐姓埋名,也不是什么奇怪是。
  青年人其实心里有数,他知道罗艺多半是猜偏了。
  刘是刘,但此元非彼元。
  不过他没有纠正的打算,甚至乐见其成。
  罗艺理所当然地将他认作是元氏子弟,没有过多查问,相比于出身,他更在意来人的目的。
  “你,所为何来?”
  “为燕王带来玄武门真相。”
  “哦?”
  罗艺自然早有听闻传言,但长安到底发生了什么,玄武门详情他尚不得而知,如今有人告知,自是求之不得。
  “说吧!”
  “李世民弑兄杀弟,残杀子侄,逼迫父亲,人神共愤。”
  简单概述之后,刘姓青年又将细节详细道来,听到东宫与齐府被灭门时,罗艺额上青筋暴起,拳头紧握,咯咯作响。
  果不其然啊!
  “燕王可有打算为太子报仇?”
  所谓太子,自然是已经死去的李建成。
  罗艺沉默了,作为李建成昔日颇为倚重的大将臣子,为其报仇似乎是应尽的本分。
  可是……
  报仇等若与如今的太子李世民翻脸,与整个大唐翻脸,说白了就是反叛,是乱臣贼子。
  虽说成者王侯败者寇,但一想到战无不胜的李世民,心里便不由自主有些发憷,有些畏惧。
  即便起兵,能打得赢吗?
  他没有把握,自然也就不敢冒然。
  毕竟和李建成的关系只到那个程度,只是颇有默契,以及所谓知遇之恩而已,并非父子亲族。
  祭奠是应该的,但报仇之说可就未必。
  如果不是必要,何必一定要与李世民撕破脸皮呢?何必要把自己逼到绝路上去呢?
  趋利避害是人质本能,罗艺难免会有所顾虑,有些迟疑。
  不想刘姓青年却道:“燕王难道当真被李世民的些许封赏迷惑了?今日的封赏,说不定就是来日的枷锁和罪名,燕王未免也忒大意了。”
  “你知道李世民给本王的封赏?”这次轮到罗艺瞪大了眼睛,圣旨才刚刚收到,难道有人先看到过?
  不可能啊!
  圣旨不同于旁的东西,是有绝对时效性和保密性,旁人无从得知。
  “猜得。”
  刘姓青年哈哈一笑:“古往今来,如此做法数不胜数,李世民的封赏不过是暂时安抚燕王的手段。
  等到他腾出手脚,燕王失了反抗之力……”
  “他一定会对本王下手吗?魏徵和韦挺他们都放了,何苦……”
  “魏徵和韦挺是文臣,不妨事,可燕王不同,你手握大军,又和昔日东宫过从甚密,李世民能放心吗?
  而且魏家、韦家、王家都是高门显贵,李世民少不得要故作姿态拉拢,据我所知,燕王似乎出身草莽。”
  罗艺闻言,一时沉默。
  青年人继续道:“与其整日里提心吊胆,还不如一劳永逸,难道燕王还要对李世民抱有幻想吗?”
  “可是单凭幽州之力与长安对抗,多半是以卵击石。”
  “倘若颉利可汗站在燕王背后呢?”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