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子临天下 / 第十二章 殷里王携军攻郡 遇俞瑾渡江逢敌

第十二章 殷里王携军攻郡 遇俞瑾渡江逢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话说殷军取得了长羲,士气高昂。顺水推舟,殷里王杨里携着军队,先后攻取七座城池;又翻越骊山,一路所向披靡,攻取了业祁等八座城池。
  此地便是建辽。众人与当地军队周旋了三日,终得胜利。
  那是涸江。此江是漓江——分割南北之江的支流,却因为江底多高于漓江,近乎平于地平线,且终年少雨,年降水不过一两次,虽长几千里,却只有一米多深,约到胸部。
  杨里整了整军队,站在江畔的岩石上。水浑不见底,目测有十几里来宽。远处群山连绵,蜿蜒起伏。身后原野茫茫,令人感慨行路之遥……
  见军士已有些疲惫,他便下令安营扎寨。又听说杨慕要亲自前来,便设下宴席。
  两三日后,杨慕抵达,众人继续进军。
  一人小心翼翼地前行,伸足探探,才直身继续往前走。水逐渐没过了他的双脚,膝盖……蓦然,他失声叫起来,失去了平衡,努力挣扎、却毫无反驳之力。后头的人大惊失色,见是沼泽,迅速后撤,随后眼睁睁地看着他,逐渐下沉……
  鲜活的生命啊……
  蓦然只听得一声长唳,只见空中一只大鸟盘旋着,羽色如雪洁白无瑕,喙色似火烈红夺目,张翼可罩。只见它蓦然收翼俯冲而下,脚爪抓住了那沼泽中挣扎的人,猛地发力,一举排云冲天。
  众人皆于岸上发呆……
  这时,那鸟儿拍打着翅膀,缓缓降落,将那精疲力竭的人轻轻放在地上。随后又扑棱棱飞起,往南飞了百米,随着人们的目光,缓缓落于一人肩上……
  只见那人眉清目秀,头戴银冠发髻,身穿素色长袍,腰系翡翠带,足蹬玄布履。身长约有一米七、八,身姿伟岸,目如泉清,正气凛然。
  那被救的人连连道谢。
  “不谢。只是渡江之时,一定要小心沼泽。往南去一里,便可安心渡江了。”
  此时杨慕已到,打量着他说:“阁下何许人也?”
  “在下名曰俞瑾。”
  俞瑾原先是那郡蓟川的都督,曾多次出征,经验丰富,水战旱战皆精通,和前任郡守是莫逆之交。奈何那前任郡守英年早逝,在一年前离他而去。现任郡守却昏庸无能,公报私仇,因故仇谪了俞瑾。俞瑾便就此隐居,丢了盔甲,连兵器也被尘埃淡化……只是和这一只鸟为伴。
  杨慕却一把抓住俞瑾的手:“将军失礼了。可愿意与我同征?”
  俞瑾微微一笑:“在下多年没有打仗了,已习惯了隐士生活,不愿了……多谢殷慕王殿下……”
  杨慕显得有些失落,却一笑了之:“既然阁下不愿意,那就算了。只是,”他真诚地看着俞瑾的眼睛,“若有朝一日,阁下漂泊受虐,还望来寻我。”
  俞瑾的心微微一动,同意了。
  辞别了俞瑾,便要携军渡江。杨里点齐了人,整了整军队,向南行进了一里地,随后小心翼翼地向江中走去,果然江底平坦,岩石坚硬。
  军队浩浩荡荡地往前去。江水混浊,远望,如同黄龙一条……
  “来者何人?”
  杨里蓦然抬头,只见前方一两里的岸上,是蓟川城楼,是蓟川大军。
  “你们可是殷军?”
  杨里有些不平,欲驾马前去,却被杨慕拦下。“正是。”
  谁知却引得军队乱箭齐发。
  杨里一愣,立马撤军,狼狈地逃回了岸上。
  原来蓟川本属羿稷势力,现乱世分裂,当地人的心却还是羿稷的。蓟川有着涸江和漓江作为保护,因此很少被侵犯。听说江的彼岸,十几郡归于殷地,加紧了防备。
  蓟川军队能熟练有效地借助涸江作战。杨慕注视着对岸。而且不知道敌方的弱点。想要取胜,没有这么容易。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