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一日,众王爷王妃并不觉得乏累。当天的获胜者向军师领取了苗族火锅食材,就着苗家的火塘,煮沸了大锅的火锅底料,一时间,麻辣鲜香满院飘荡,令人馋涎欲滴。
王爷王妃们手中的青菜和切片牛羊肉,就像西域炮架上的石炮弹一般,铺天盖地投入沸腾汤锅里。
娴瑶吃了个爽透,期间又有人向她透露,军师耶律楚材明日设置闯关挑战的第一关,就是蒙古式射箭。
娴瑶不擅长此项,又怕拖了忽爷的后退,就在火塘旁边提前做功课,三句话不离射箭这件事情,王爷们提起射箭也是滔滔不绝,直谈到夜半,娴瑶算是彻底了解了蒙古式射箭。
众所周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以狩猎为生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生活。狩猎部族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也随之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
不过,射箭产生于何时不详,从事战争的人必先训练使用弓箭武器,载上箭筒,是蒙古士兵的荣耀。
而弓箭手的培训是一件非常漫长而痛苦的事情。唯有蒙古人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一个七八岁的少年也许就能够开始尝试使用最软的弓了。
等到他们长大之后,其过人的臂力就能够拉开最强的弯弓。为此,追根溯源,古代突厥人把弓矢看做权威的标志,弓曾为其右翼指挥官之标志,矢则为其左翼指挥之标志。
因此,突厥士兵视箭筒为生命。蒙古勇士别勒古台说:“还活着的时候,就让人家把自己的箭筒夺去,活着还有什么用?生为男子,死也要跟自己的箭筒、弓和骨头躺在一起。”
按照蒙古族习俗,弓箭成为男子必带之物,也是珍贵的馈赠物。
这样一来,弓箭就成了蒙古游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武器,那些民间优秀的射手尤其受人尊重,他们更乐于当众表演或进行比赛。
另外,娴瑶还了解到,蒙古族射箭比赛分立射、骑射、远射三种,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
立射就是站立射靶。射击时,射手两脚成八字形站立,迈出一大步,然后腰部下蹲,重力在下,弓的弹力与人的弹力相和谐,这样就能让箭簇有力地穿扎进箭靶之中。
而射箭比赛不分男女老少,凡参加者都自备马匹和弓箭,弓箭的样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均不限。
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许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娴瑶全方位了解了蒙古式射箭,翌日清晨,王爷王妃们也就陆续来到位于汉王村寨近旁空地上的射箭场地,进行射箭的闯关挑战。
出人意料的是,贵由王爷和海迷失王妃竟是早早的来到这里,乃蛮真王妃大概是身子不舒服没能参加。
那时,军师大声宣读战书,有云:每个组合的每一位挑战者都有九只箭,两人需要在半刻钟内,分别朝五十步和一百步外的靶区射箭。
有军士累计射中箭数,以中靶箭数最多的组合,视为挑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