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技术宅在三国 / 第五章 要不要出一本兵书

第五章 要不要出一本兵书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翌日上午,米府的前厅。
  一个1.7左右的青年,身穿精铁铠甲,皮肤黝黑,身型略瘦,剑眉下是一双不大但却很清澈的小眼睛,最让人印像深刻的是左脸自颧骨向下有一条二寸长的伤疤。这人正是涴儿的堂兄,二叔的大儿子赵清,只见他向我微微一礼道:“见过少主公。”
  “赵清堂兄,此时不在军中,不必多礼。军营所需的粮草可有准备好?明日上午能否按时送到大营?”
  “回少主公,军营所需粮草为二万石,明天上午第一批一万石就能送达,至少差的那一万石,分二批于十天后由西平送达。”赵清起身回答道。
  我示意他坐下回话,然后又问:“武威可有传来同意任命二叔为令居的县令的消息?”
  “目前还没有。”
  “哼,那刘玉果然要出妖蛾子。堂兄尽管放心,我已经想好了应对之法,二叔的县令做定了。你回去且跟你父亲说,令居新县令到任之时,就是咱们夺取武威之机。今日你且回去准备粮草,明天随我一起入营。”
  赵清告了声“诺。”便退出去了,待他离开后,我转身进了书房。
  书桌上已经放了几本书,《左氏春秋》、《六韬》、《吴子》、《尉缭子》、《司马兵法》、《三略》。涴儿和小雪还在翻箱倒柜的找,居说还有一本《商君书》以前看父收过。喵了个咪的,我再三的搜索一下记忆,确定自已便宜老爹的名字在前世的史书上没有出现过,怎么能把三国时期的兵书收集的这么全呢?现在还差《鬼谷子》《孙膑兵法》、《孙子兵法》了,据说后两本兵书在孙权手里,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管理了,现在先把这些书整理一下。
  “找到了,夫君,《商君书》找到了。现在已经七本了,够夫君忙一阵子了,等过段时间切身再回娘家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兵策之书,一起给夫君借过来。”涴儿捧着书走过来好奇的问:“夫君要这么多兵策做什么啊?”
  “为夫把这此书整理一下,也准备出一本兵书。”
  涴儿愣愣的看着我,心想,夫君的病不会又严重了吧,出书那是说出就能出的吗?那些大儒都不敢说随随便便就能出一本书啊。现在自己连写字都忘记了的夫君居然说要出写一本书。
  “涴儿,等写的时候,我默,你写,你也知道,我现在的字有点,呵呵。”我随后的一句话把涴儿从自己的世界里拉了出来。“好的,夫君。”
  我坐到书桌前开始写写画画,涴儿在一旁研墨,雪儿且识趣的退了出去,把书房留给我们夫妇二人。
  如果有前世的人看到我现在画的阵法,一定能认出来,那正是罗马帝国最著名的罗马方阵。也是罗马军团的基本作战单位。
  罗马方阵由两个百人队组成一个基本战术小队,一个百人队实际为60-80人。一个小队通常有120-160人,若为成年人小队,则只包含一个百人队。三个小队组成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大约有450-570人。包含大约120-160名少年兵,120-160名青年兵,120-160名壮年兵,60-80名成年兵,同时含有一队30人的骑兵。十个大队组成一个罗马军团,一般由4500——6000人组成。同时,一个罗马军团配有一个附属军团,也称联合军团。两者的建制类似,但是附属军团的骑兵为600人。每横列20人,纵6人。两人之间间隔1.8-2米。横列的各小队之间约为30米间隔。各小队交错排列。整个队列通常由三个横列组成。青年兵组成军团的第一横列:有一定的战斗经验,装备两支重标枪、一支宽刃短剑和一个圆形盾牌。壮年兵组成军团的第二横列:年龄在三十岁左右,为军队的核心,装备与青年兵相同。成年兵组成军团的第三横列:年龄最大,经验最丰富。通常构成军队的后备队,装备与青年兵相同,但是多装备有一支长矛。采用三队列战法,由青年兵组成的第一横列首先推进,当距离敌人20米时,将重标枪掷出。同时,军团开始疏散。往往在标枪掷出之后完成疏散,第一横队的士兵开始冲锋,前两列士兵与敌人用短剑进行格斗。后面6-7列士兵投掷标枪。数分钟后,由壮年兵组成的第二横列替换,第一横列后撤休息。由少年兵组成的轻步兵负责掩护军团的两翼与背后,同时还要找回可使用的标枪,补充给撤回的第一横列。一场战役通常进行数轮替换。成年兵为军团的后备队。
  龟形阵,即兵士们先密集成原形或方形,外围的兵士把盾一个接一个连接起来,垂直挡在自己的胸前护住身体。后面各列的士兵把盾像伞一样举在顶上,也一一连接,以抵御从上面飞下的失石。主要的功能是抵御远程伤害,因此常常用在攻坚战中,掩护部队的行进和作业,同时也能起到人梯的作用,攀爬上一些比较低的城墙和工事,因此也叫攻城阵形。
  目前我的计划是部队主力由罗马方阵组成,另外再建两队马其顿方阵用于对会骑兵。
  于是我接着画马其顿方阵(马其顿方阵这种军事编制跟现代军队的编制极其相似。通常64名甲兵组成一个排,128人组成一个连,256人组成一个营,1024人组成一个团,4096人组成一个师(即初级方阵)。初级方阵跟现代的一个师相同,是自成体系的多兵种作战部队,它除了重步兵外,还包括(在满编的情况下)2048名轻装盾兵,1024名辅助兵和一个1024人的骑兵团,总计8192人。)不过由于士兵人数问题,目前只能组建两个营。
  马其顿方阵作战时排成很长的横队,纵深16人,士兵与士兵之间有着较大的间隔,马其顿长矛通常握在离柄端1至1.5米的位置,方阵头上4至6排士兵的矛头对准前方,后面各排士兵握矛的姿势有的倾斜,有的垂直于地面,各不相同。每个纵列的排头三人和末尾一人属于关键位置,因而选用骁勇而技术高强的士兵。作战时,整个方阵常常以坚固的密集队形跑步向前推进,就象一把攻城锤猛烈冲击敌人的队伍。
  士兵还装备有小圆盾悬于颈部,这就使步兵们能够用两只手去控制巨大的矛,并且彼此的身体能紧靠在一起。通常在方阵行列中,每个战士拥有三尺见方的空间来施展武器,标准纵深是8人或16人。
  方阵中前五列矛枪在初期的交战中都与敌军直接交锋,无数支矛互相撞击,组成一堵矛的墙,鱼叉般地攻向敌人并且--像鬃毛那样--将敌人的进攻有力地反弹回去。后面和中间的人也不空闲,它们举起盾挡住射来的弓箭,用枪托上的尖顶把敌人刺翻在地,并用肩膀向前推进到前排士兵阵中。后方士兵在作战时,无数支摇动着的枪托也会在混乱中对敌人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