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做翻译 / 第五十六章 太仓码头

第五十六章 太仓码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梅雨宁看计言离开了南镇抚司衙门,她浑身无力的坐在一个凳子上,难过的闭上了眼睛,把脸埋在双手之中,想起了昨晚回家之后发生的事情。
  梅雨宁昨天晚上回家,跟父母说了郑和要开拔去远洋了,自己估计也要随行。
  梅驸马府里的气氛顿时凝重了起来,梅雨宁生平第一次见到父亲和母亲有所争执,意见不和。
  她的父亲梅殷是大明开国元勋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母亲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宝贝女儿,宁国公主朱长宁。
  功臣之后与皇帝嫡女,天作之合,朱元璋钦点的婚事,快三十年了,一直是恩爱有加,琴瑟和谐,从来没有过异见。
  但是现如今,因为让不让梅雨宁出海的事情,他们却有了矛盾。
  宁国公主朱长宁觉得自己年龄已大,她别无他求,只希望能得享天伦。
  奈何天不遂人愿,帝王之家不由己。
  永乐之后,她的两个儿子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她已经数年没见过他们了。
  逢年过节的时候,两个儿子也就是差遣下人送了些礼物来。
  现在她唯一的女儿也要远行,这让她很难接受。
  朱长宁不似那些从小长在深宫中,只知风花雪月家长里短的妇人。
  她出生的时候大明尚未统一天下,生于军营之中,朱长宁自幼深受马皇后的影响,识大体顾大局,是夫婿的贤内助。
  可是现如今她实在舍不得唯一的女儿也要离开家远行。
  驸马梅殷却坚持希望梅雨宁能代替自己弥补心中憾事。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即将驾崩时,梅殷曾在一旁服侍,因此朱元璋曾嘱咐他道:“你老成忠信,可以将朱允炆托付给你。”
  后来,朱元璋还下圣旨给梅殷,里面写道:“如果有违大者,你可以讨杀他。”
  梅殷对于自己在靖难之役中劳而无功,没能完成朱元璋临终嘱托懊悔不已,日日自责。
  后来他得知了消息,建文帝没死,而是在一些人的帮助之下,隐姓埋名,躲在了海外。
  朱棣估计也收到了同样的消息,因此他派遣郑和组织了一只船队,而其船队的使命之一就是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梅殷知道自己深深的被朱棣所忌惮,也知道自己周围危险重重,稍微走错一步就有可能万劫不复。
  自己目前没跟其他建文旧臣一样惨遭不测,多半是朱棣看在了宁国公主朱长宁的份上。
  寻找建文帝朱允炆这件事,梅殷没法交给别人来做,只有自己的女儿才能信得过。
  好在梅雨宁自小就行事果敢,智武双全,确实能承担起这个使命,否则梅殷真的只能抱憾终身了。
  这回驸马梅殷和宁国公主朱长宁谁都不肯让步,谁都有自己的坚持和理由。
  夹在中间的梅雨宁十分为难。
  梅雨宁对计言刚才的态度,其实也有几分原因是因为自己家里的糟心事儿,她的心情糟糕透了,需要一个出口发泄一下。
  计言正好送上门来了,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梅雨宁的出气对象。
  只不过这些因缘由来,计言现在是无从得知了。
  计言后来还不死心,又去了梅驸马府一趟,想再找梅雨宁解释一下。
  不过他吃了个闭门羹。
  梅雨宁的丫鬟出来告诉计言,让他赶紧去太仓吧,假以时日,该来的自然会来,终会见分晓。
  计言只能收拾了行头,一个人落寞的出发了。
  锁好门窗,出门前往长江码头的路上,计言不禁哑然失笑,去年他启程奔赴宁波的时候,也是这么带着伤孑然一身。
  苍茫天地,寰宇之间,孤身独影。
  好比一个人的一生,孤零零的来到世间,又孤零零的离开。
  其他人终究都是过客。
  只有自己是自己永恒的陪伴。
  这一切的一切竟似乎都回到了原点。
  他这回赶路,身体上没事,不过可以说是带着情伤上路了。
  从京城出发的人来源比较杂,因此并没有统一的集合出发方式。
  官方给他们提供的行路方式是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沿途宿水路驿站。
  不用花自己的钱,效率有保障,也比较安全。
  安全的意思倒不是说大明朝的治安很差,而是行船的安全,在古代只要出行沾上了水,基本都是有一定的风险系数的,尤其是四五月份的长江,水流不小。
  官船相对保修较好,较为牢靠,所以相对更安全一些。
  缺点也比较明显,跟其他人合乘船,合住驿馆,舒适性肯定没法保证。
  同行的人里面,基本都是同路人。
  从京城出发,目的地太仓。
  现成的船只和船夫,计言出示一下自己的锦衣卫腰牌,说一下去太仓,就安安稳稳的上了一艘江船。
  同行的人群里既有锦衣卫,也有个别官员,还有一些其他各式各样的人。
  京城距离太仓也不甚远,只两日,计言他们这一船人就抵达了目的地。
  太仓的刘家港乃是长江沿线的最后一个内陆港口,过了刘家港码头再往前不远就是长江入海口。
  长江奔流几万里,即将在这里汇入浩渺大海。
  刘家港的对面是现属于松江府的崇明岛,崇明岛上也有一个大型码头。
  这刘家港和崇明岛两个码头的水位都够深,因此即使以大明宝船的吃水之深和尺寸之大,停泊于此两地也是毫无问题。
  郑和船队有近两百艘大小船只,不可能都停泊在刘家港,那估计就把长江给堵了,因此只有一些最大型的宝船是停泊于刘家港,其他的中小型船只则是在崇明岛。
  从各路各卫调遣来的人马,来到刘家港报道之后,再由提前已经入住的一些参事们进行划拨调配。
  不同的人驻扎地不同,是就地驻扎在刘家港,还是要过个河去崇明岛,现场决定。
  计言属于外交人员,乃是船队核心成员之一,是要乘坐宝船的,所以他驻扎在刘家港。
  到了刘家港是五月初,已经抵达的人还不是很多。
  计言目前也没什么差事,百无聊赖,他只能出去逛了逛市场,想找几本书来看看。
  四书五经之类,他是肯定没有一点兴趣的。
  计言想找些绘本小说之类的,他记得明朝已经开始流行一些白话文小说了。比如三国啊水浒之类的,如果有明代四大奇书之首的话,那就更好了。
  不得不说,不管什么时代,看有趣的故事,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消遣和消磨时间的办法。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