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陈旭的穿越生活,进入了一种奇妙的状态。
他在原来世界看的那些穿越作品里面,主角穿越以后一个个日理万机,有的干脆就连妞都不泡了。那些主角们每天的生活就是研发新科技、投资办厂、整军备战,忙得连轴转。
比如陈旭相当喜欢的某书,主角从头到尾就没泡过妞,洗干净了自己送上来的妹子也没登场几次,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一伙和尚救国的故事呢。
所以陈旭穿越之后也做好了这种心理准备,打算迎接每天除了对着地图指点江山之外就没有其他事情干的生活。
而穿越头几天貌似也确实有那么点这种倾向,他自己是和半吊子的设计师,本来是打算重拾自己的老本行呢。
利用自己的视角,引领时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可是现实告诉他,自己所坚持的潮流在别人眼里未必是潮流,而且身为陈家大少的他,除非获得顶级设计师的身份,要不然说出去恐怕见不得人。
在了解到自己与家人的矛盾之后,陈旭决定学习众多网文那样,利用时代的差距,去进行技术垄断,去完成科技。
可是接下来,一切的节奏突然就变了。
首先他对于互联网一窍不通,要赚钱互联网绝对是最快的,倒不是说真的什么都不懂,而是该懂的一个没懂。
于是陈旭忽然发现,自己除了和穿越前一样耍耍嘴皮玩玩键盘政治之外,竟然无事可做了,每天的生活也和穿越前一样,上学、背书、准备考试。
真是和悲伤的话题,好不容易感到放假陈旭准备大显身手,首先给自己报了个补习班,其次找个朋友借了一笔钱,注册公司,然后开始招人。
结果呢,都十二点了,你个人都没有。
……
“是这样的,我想问一下,老师你以前的那些同事有没有想要独自创业,来开公司的?”这时候,陈旭不得不跑到张亚青这里,没有办法的事,到现在还找不到一个员工,找到的陈旭又看不上,只好跑张亚青这里碰碰运气。
“人手吗,我倒是认识一些,不过你找人手打算干什么的?”张亚青迟疑了一下,摸摸下巴,缓缓开口说道。
“没有别的意思,我这里打算开发一款软件,没有合适的人手,我想找些人手组成自己的团队。”一听到张亚青说有合适的人手,陈旭也有些心急了。
毕竟,找了差不多三天,还没有一个合适的成员,也不怪他会着急,也顾不得其他,陈旭用他那灼热的目光紧紧的盯着张亚青,希望对方能够开口介绍人选。
“咳咳!”
被陈旭紧紧的看着,张亚青感到有些不舒服,咳了咳嗓子:“你打算开发什么软件,要不要听听我的意见。”
即时通信,现在即使通信的概念还没有提出来,陈旭可以毫不客气的把这个概念的提出者占为己有。
即时通信实际上就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等的业务。
即时通信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企业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不过这些不是早期的即时通信所具备的。
“即时通信!”
听了陈旭的话,张亚青有些皱起眉头,即时通信?这不是电话就可以做到吗?
“即时通信和实时通信都是一套网络通信系统,其本质都是对信息进行转发。其最大的不同点,是对信息传递的时间规定。”
似乎是看到了张亚青的疑惑,陈旭不得不开口解释道。
“常见的即时通信场景包括文字聊天、语音消息发送、文件传输、音视频播放等。通俗的说,就是发短信。
实时通信的场景包括语音、视频电话会议、网络电话等。通俗的说,就是打电话。”
当然我说的这些功能有些现在还不能实现,这些有的需要技术发达以后才可以实现,但是有的现在就可以了。
而这时候,陈旭忽然想到了什么,然后反问道:“老师,你玩不玩论坛啊?”
“论坛?”不是说即使通信吗,干嘛扯到论坛,他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嗯,我比较喜欢逛一下技术性论坛,怎么了?”
“好的,即时通信主要有两点作用,
一是主要被作为论坛、聊天室的补充工具:两个陌生人在论坛上、在聊天室里打得火热,需要进一步高效的私人交流时才会使用即时交流软件,他起到一个电话本的作用,而且不担心会暴露自己的隐私。
二是使用聊天室,这些软件的话是要“预约”的:一般两个人会通过别的通讯手段约好“大概八点十五上线”,然后等到头像都亮了,开聊。”
“……总而言之,我们现在先坐下聊吧……”长筒靴实在是有些痛苦,森夏招呼着两人到了雪乃休息的房间,然后大家互相介绍了一番。
果然,眼前的两人,就是武内崇与奈须蘑菇无误。
“那个,刚才实在是抱歉。”奈须再次向森夏表示了歉意“没事,奈须桑大概也是看到了和自己想象中的角色长得差不多的形象出现,所以很惊讶吧,我也曾经写过小说,这种感情能够理解。”
虽然这么说着,但森夏的笑容很不自然,因为他记得,奈须蘑菇似乎是将《魔法使之夜》中的苍崎青子看做自己的老婆,把第二女主久远寺有珠看成了自己的女儿来着。
“如果我今天把头发放下,然后换身女装,你大概能够见到两个女主角了吧!”旁边的雪乃也在微笑,不过看她不时的偷瞄森夏这里,就知道她这个时候没想好事。
“如果真的按照你的说法,这个即时通信非常的有市场啊!”张亚青感叹了一句。
可不是吗!
毫不客气的说,整个中国都在使用这款软件,你说这能没有市场吗?
森夏这个时候只能在一旁一边微笑,一边装高冷。
“而且,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即使通信除了方便交流以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用户,当然这些是每个互联网公司都有的,我都可以借助这些用户,去构建一个平台。”陈旭说道,“你是知道的,一道用户喜欢上了某个产品,向你习惯去海角网以后,还会去别的地方找资料吗,答案是有可能,但是你的第一选择是什么,答案是海角网。”
少有人知道,人与人之间第一次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较大规模的信息交换,差不多是在1984年。
那一年,一个叫“惠多网”(FidoNet)的BBS建站程序在美国出现。用户通过电话线连接,以点对点的方式转发信件。惠多网是全世界第一个BBS网络。
7年后,中国的惠多网“长城”站开通,这时候上“长城”站的几乎都是从海外拨长途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以及部分后来的国内前沿技术爱好者。在当时的“长城”站上,就已经有了马化腾、求伯君、丁磊等人的身影。“
“很好,怎么说呢,你成功的用他的前景说服我了,但是我想知道你打算怎么运行下去。”
中国,互联网对于人们最大的吸引力所在,是“信息”。在那个大多数人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还是看“新闻联播”的时代,信息还是100%的稀缺品。
于是,围绕着“信息”的获取和消费,在国内诞生了最早的两种产品形态,分别是“门户网站”和“BBS”。
其中,前者的代表,是新浪、搜狐、网易,而后者的代表,则是天涯、猫扑、西祠以及各大门户网站下属的论坛。
在那个时候,人们对互联网的认知还是模糊的,大家都只知道互联网是个新奇、好玩的玩意儿,能够让你“足不出户就获取到全球资讯”。
基本还没什么人会想到互联网上还能赚钱,很多人开始做网站也好,做软件也好,更多都抱着一些半好奇半尝试的心理,并没有任何特定的预期或是规划。
“是个有趣的东西,作为一个现今互联网行业中最为普及的工作职能,它却又往往被称为是一大“玄学”。
一方面它的地位和权重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似乎它又很模糊,看起来,少有人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讲清楚到底“运营”是什么。
回溯起来,“运营”这项工种的出现,其实不过短短几年。”陈旭有些遗憾。
“不过交流一下的话,也没有问题啦,不知道你们是想做什么?”陈旭一边说着,一边的慢慢想着。
“某种意义上,我们愿意相信,一件事物,如果你并不足够了解它的过去,那你一定很难真正理解它的现在和未来。”张亚青终于反应过来了,自己讨论的方向错了,想要纠正过来,陈旭用没有给他机会,而是把话题转移其他地方。
“首先,存在两个目的,一是能够获取用户并实现用户付费;二是能够更好的维系住这些用户,令之愿意与你持续发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