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在邺城建造的铜雀台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在众人之中,独有三子曹植提笔略加思索,一挥而就,而且第一个交卷,其文曰《登台赋》。赋曰:“从明后而嬉游兮,聊登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川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功恒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虽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矩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曹操大喜过望,令厚赏曹植,从此认为曹植是最能成就大事的儿子。
而后曹植却急急忙忙地回到了他的府邸,因为他并不是原来的曹植,而是后世21世纪的历史学硕士陈思旺。平时就有人喊他为“陈思王”,他还沾沾自喜。他还记得自己与导师还有几个同学在硕士论文答辩结束后小吃街撸串,平时不怎么喝酒的自己干了一大杯扎啤,再后来就不知道了,没想到醒来就真的变成了陈思王曹植,当然现在还不是。原来是曹植自负才高八斗,能诗能酒,尽情饮酒后烂醉如泥,不知怎么的魂归地府,却被穿越时空而来的陈思旺附了体,成了有着曹植记忆和陈思旺记忆的曹植。恰逢铜雀台落成,曹操召集文士共赏铜雀台,陈思旺当然记得历史上曹植写了什么,装模作样地思考了几分钟,大笔一挥《登台赋》应运而生,真可谓意气风发,然后当即长身而起,快步走向曹操,把文章上交给曹操,受到了曹操极大的赞扬,而后以身体不适为由,离开了铜雀台回到了家。回到家的他很迷茫,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为什么会成为命运多舛的曹植。不过转念一想,好歹是自己熟知的时代,后世的历史书上记载的清清楚楚,而自己对这段历史也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导师就是研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专家。可是历史终究是历史,自己现在来到这活生生的历史之中又该合去何从呢?
他可是知道铜雀台事件是曹丕恨开始和他争接班人的一个小小缩影。曹丕也是文学家,“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大文学家。当然比起曹植,曹丕在文学上还是差距比较大的。但在做人方面,曹植是远不及曹丕那么会笼络人心和隐忍。好在现在曹植已然换了灵魂,知道结果是什么就好像是打游戏开了挂,永远不会输。曹植坚信自己一定会做得比曹丕更好,更符合曹魏政权的利益,更好地为子孙后代创造美好未来,而不是司马炎建立晋朝。曹植知道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是多么神奇而幸运的事情,多少人想要而不可得的事情。网文中的穿越落到自己的头上,那就一定要不负这份幸运。曹植暗下决心,一定要与曹丕争曹魏政权继承人的位置。哪个男人不希望自己能做大人物,做大人物的诱惑是人类不能拒绝的欲望,特别是后世而来的曹植。毕竟现在是建安十五年,离曹操历史上的死亡时间建安二十五年还有整整十年,由于曹操去年在赤壁打了败仗,无暇顾及孙权和刘备的势力,只是下了招贤令招纳贤士为己所用,以期恢复实力,再次南征西讨。而这也正是自己正式走上历史舞台,发挥穿越者优势的的绝佳机会。
午时过后,下人来报:“丞相请公子去赴宴。”曹植当即沐浴更衣,骑马赶往丞相府。刚一进大厅,就听一个声音说:“今天曹植公子的《登台赋》当为第一。”原来是那些文士在评论今日谁的作品可以成为魁首,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评定文学作品的好坏和高下是非常困难的。后世有一句话叫:“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曹植听到有人要把他的作品当做第一,心下暗笑:“这本来就是历史上曹植的文章,当然是第一了。”可是他没有流露出高兴的神色,只是默默地地走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跪坐下来。忽然有一人高声叫道:“诸位,此次魁首定为曹植公子,可有异议?”曹植放眼看去,却是老太尉杨彪之子杨修,杨修历来与曹植交好,也算是惺惺相惜的好朋友。曹植转头看向其他人,却见司马懿拉着曹丕的衣袖,不想曹丕起身,便笑道:“二哥有什么要说的?”只见曹丕站起身来道:“诗赋乃小道,便予三弟魁首又何妨?”其意旨在贬低曹植的成果,如果是过去的曹植,肯定会极力地反驳曹丕的话,如此一来就会正中曹丕的下怀,但曹丕不知道的是,曹植已不是过去那个曹植了。当下曹植微微一笑:“二兄言之有理。”竟不再言语,曹丕脸上涨的通红,继而铁青,他显然没有料到曹植居然会是这么一个反应,想好的语音说不出口,感觉很难受。曹操也非常惊讶于曹植的变化,他不知道自己的三儿子如何这么平静地对待他最在乎的东西,但是这也是他希望看到的,他觉得曹植才思敏捷,智慧超群,正是他理想的接班人选。可惜历练过少,该是历练的时候了,曹操甚至开始考虑应该让曹植去什么地方历练了。曹丕一击不中当即沉默寡言,于是宴会变得索然无味起来,曹植于是借机以身体不适离开了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