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一杆龙旗 / 第三章 筑城

第三章 筑城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清晨,丝丝寒意沁入肌肤,地面还有些潮湿,街道上依稀可见有三俩行人走过,巷子中不知是谁家的狗,一直叫个不停……
  一辆马车从远处驶来,‘嘚嘚’之声打破了高阳县的宁静,直往北城而去。没一会儿便到了县衙外边,车中坐着的正是孙承宗父子。
  门口站着的俩小吏,看到来人,连忙拱手作揖:“小人见过阁老。”
  孙承宗摆了摆手说道:“快去通知李大人,就说老夫有要事相商。”
  “请阁老先到房中稍等片刻,小人马上去通知大人”,说完便小跑着去叫县令李振民。
  步入大门,便见又有一大两小三扇门,孙承宗熟练之极地朝东角门走去,刚入得内里,遇到一人。此人一身绿袍,双色的纹绣,上面一只黄鹂栩栩如生,乃是高阳县主簿杨国泰。
  杨国泰看到孙承宗后,连忙上前作揖行礼:“下官拜见阁老,阁老进来可还安好?”
  “杨主簿啊,先把手头的事情放一放,老夫有急事要与几位商量一二”,孙承宗看到杨国泰后说道。
  “是,阁老”,满脸疑惑之色的杨国泰带着孙承宗朝内宅走去。此老自从致仕以来几乎没有来过县衙,这大清早的就火急火燎的跑来,定是有什么要事,不觉间脚下快了几分。
  李振民听说孙承宗来了,急忙出来迎接:“阁老安好,下官不知阁老要来,未曾远迎,望阁老恕罪”,李振民行了一个大礼。
  “好了好了,你怎么也和朝中那些人一样”听到李振民的话,孙承宗一脸埋怨。
  孙承宗似乎没看到李振民的尴尬之色,开门见山地说道:“为了抵御鞑子,入冬前老夫想将城墙都整修一番,这样一来高阳也多几分自保之力,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李振民听到孙承宗的来意,心里一惊,随即面露苦色:“阁老为国为民之心,下官敬佩不以。只是,阁老啊,实不相瞒,我们县府库空虚,年年入不敷出,根本无力承担这巨大的耗费,还请您明查。”旁边的杨国泰也不住的点头。
  孙承宗不以为意地说道:“这一点,李大人勿需担心,一应事宜老夫已着犬子准备妥当,只是另外有些事情要雷大人协调一二。”
  听到不是要银子,二人的心里都松了口气,因为府库里是真的连一个铜板都没有了。
  “阁老有何吩咐,下官一定照办”,刘振民将胸脯拍的‘嘭嘭’作响。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东风’,也只有你能做主。”
  “请阁老示下”,李振民满脸疑惑。
  孙承宗接着说道:“修城所用的青壮有些不足,想请李大人将牢中的犯人充做苦力。”
  李振民刚想说话,孙承宗又道:“你放心,出了任何问题都由老夫一人承担。”
  听到孙承宗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再拒绝这位前阁老就有些不适当了,到时只要差人对这些囚犯严加看管,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就算有乱子,自己也可以推的一干二净。
  李振民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劈啪作响:“那就按阁老说的办。”遂差了人去牢中提人。
  “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铨儿,马上召集所有青壮,妥善处置一切相关事宜,午后便开始筑城。”
  “是,父亲,孩儿马上就去办。”孙铨答应一声,转身去准备。
  县衙大牢。
  萧云感觉自己睡了好久,这一夜似乎有些漫长,那种半睡半醒的感觉让人特别的难受。
  他做了很多梦,梦到儿时的调皮捣蛋,成年后老娘送他去当兵时的依依不舍,到了部队后的艰苦训练和欢声笑语,这些画面快速闪过,他想伸手去抓,一切却如泡沫般消失不见……
  萧云猛然睁开眼睛,出现在视野中的是黑漆漆的牢房顶部,一种不真实感油然而生。动了动手臂想要摸一把额头的冷汗,却感觉身体酸软无力,猛猛地长吸了几口气,待身体稍稍有所恢复,慢慢地站了起来。连着做了几组俯卧撑,打了一套军体拳,这才感觉舒服了一点,眼神也变得异常清澈。
  这时听到有人在喊:“都起来了,李大人有令,所有人都去修城。”
  “快点,别磨蹭。”
  “徐跛子,说你呢,别躺在地上格老子装死。”
  “差爷,你看我这缺胳膊断腿的,能顶什么用,要不就不去了吧!”
  那官差听到此话,一脚将那叫徐跛子的踢了个狗吃屎,说道:“你个死瘸子,废什么话,赶紧走。”
  听到那官差说要拉他们去修城,萧云眼睛一亮暗暗想到,“修城?不知这是不是一个逃跑的机会呢。”
  出得地牢,所有囚犯都被带上了手镣和脚镣,这让萧云心里暗暗叫苦,这下子逃跑的计划估计是行不通了,看来得另想办法。
  在一队衙役的带领下,萧云等百余名囚犯来到了城墙边上。
  “都给我听好了,让你们来修城墙,是给你们赎罪的机会,如若好好干,每天一顿稀的,两顿干的,如若偷奸耍滑,不止没有饭吃,还要受那鞭刑之苦,想必你们都知道刑二爷的厉害吧。”
  那衙役嘿嘿冷笑一声又道:“都他娘的还楞着干嘛,开始干活。”
  ……
  一个月后,萧云抱着一方青砖站在城头,眺目远望。像这样的事情,他每天都要做上五六个时辰,风吹日晒下,让他的皮肤变得黝黑发亮。由于长时间的营养不足,身子有些虚弱,一脸菜色。
  这一个月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逃跑,可是一点机会都没有,可就算是逃出去了,这四周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他还是死路一条。
  前些天萧云偶然间看到城楼上来了一老头,那些当官的都叫他‘阁老’,结合这一个多月的所见所闻,萧云得知,此人是那退休在家的孙承宗。
  历史上孙承宗为了抵御鞑子,曾经让在山东当县令的儿子孙铨筹钱修筑高阳城墙,将这一系列的事情结合到一起,萧云想起了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满清鞑子在多尔衮的带领下由大安口入关,绕过京城,在京畿以南的河北、山东一带烧杀抢掠,所过之处哀鸿遍野。九日,兵围高阳,孙承宗带领百姓与鞑子血战三天三夜,终因寡不敌众,被鞑子攻了进来,全家四十余口尽皆殉国。
  萧云有心改变这一切,但仔细一想,自己身负枷锁,现如今还是囚徒一个,没有人会相信他一介囚徒的疯言疯语。
  想到这里萧云不禁叹息一声,内心中一丝忧愁挥之不去。
  “哎,萧老弟,能跟我说说你每天都在看什么呢,这么入神,这城外边除了荒草,也就是几颗干树杈子,有什么好看的啊!”旁边一干瘦老头张嘴问道。
  萧云收回思绪笑了笑说道:“刘老哥,我在欣赏咱们高阳城的风景哩。”
  “欣赏风景,难不成你和那些秀才一样也会做诗?”
  听到老刘头说他会做诗,萧云尴尬一笑:“刘老哥,莫要取笑我了,在下哪里会做诗。再说了做诗有什么好的,那些会做诗的也就是动动嘴皮子,真正的事情上有用的没几个”,说着将怀里的青砖整齐地放在墙边,拿起最上边的一块,递给老刘头。
  “在理在理,在俺看来,那些大老爷还不如俺老刘头呢,最起码俺还为百姓做了点事情,我听说他们中投降鞑子的有好多人哩,真是连祖宗都忘干净了。”
  看着这个脏兮兮的老汉,萧云没来由的一阵难受,这些大明最可爱的人,却被这个国家糟蹋的不成样子,可就算是这样,他们依然爱着这片土地。
  此刻的萧云越发坚定了自己心中所想,他突然想起了部队中最为神圣的一句话——“为人民服务!”
  见萧云楞楞的看着自己,老刘头伸手在萧云眼前晃了晃:“喂,你小子怎么了,又在发傻?”
  说实话,老刘头对这个年轻人充满了好奇之色,他从没见过这样的怪人,天天往那鸟不拉屎的地方瞅来瞅去,也不知道在看什么。还有,此人总是问他一些三岁小孩儿都知道的事,这些举动一直让他以为这年轻人脑子进水了。
  摇了摇头也不去管他,铲了一锹黄泥浆抹到了那方青砖上……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