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争隋 / 第三百二十九章 天下一统 八

第三百二十九章 天下一统 八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三百二十九章天下一统(八)
  
  万军厮杀中,中央战场,随着传令的背旗兵驰过,始终结阵的汉军士兵为亲自冲杀的皇帝和虎贲营让开了道路。
  
  高达三丈,绣着盘旋的飞龙的皇帝大旗出现在了战场上,当汉军营垒中,超过百面的金鼓同时被擂动,郭孝恪一手训练了十年的虎贲亲军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出现在了战场上。
  
  还未等李世民统率的一万唐军精锐杀到战场中央,郭孝恪亲自带领的三千虎贲亲军和三千汉军各营精锐,已经击溃了唐军在中央战场上的重兵。
  
  尽管李世民无比憎恨郭孝恪,但是面对即使身为皇帝,却仍旧亲自冲锋陷阵的郭孝恪,他心里面又充满了敬意,因为他们是同一类人。
  
  “杀。”尽管嘶吼声被汉军擂动的震天鼓声所淹没,但是李世民仍旧用尽了全部的力气,如同野兽般吼叫了起来,带着玄甲精骑和唐军最后的精锐骑兵迎上了虎贲营和汉军铁骑。
  
  李世民几乎是聚集了身边所有唐军能战的猛将,杀向了郭孝恪所在的皇帝旗帜,只要砍倒那面旗帜,杀了郭孝恪,这场天下之战就结束了。
  
  这时整个战场,都因为郭孝恪的亲自参战,而让汉军疯狂了,自古以来,主帅亲临前线,本就是最为鼓舞士气的,而唐军至今能在汉军的进攻下始终维持着阵脚,便是因为李渊这个皇帝亲自坐镇中军,但是现在郭孝恪这个比李渊更配得上皇帝二字的霸主亲自上了战场,对于汉军的士气的鼓舞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左翼战场,李靖也看到了那面在中央战场上朝前推进的皇帝战旗,一向是以儒将和镇定自若的大军指挥者出现在部下面前的他,也少有的举起了手中的马槊,亲自上阵了,仗都打到这份上了,正是气势如虹随皇帝一起直破敌阵的时候了。
  
  不止李靖动了,右翼战场,几乎是中军皇帝的战旗出现在战场之后,张须陀和裴仁基也都下令总攻了,没有任何的留手,最后的预备兵力几乎是一下子往唐军最薄弱的一点进攻了下去,虽然两人用兵不似李靖那般精巧,但是这时候两人合力的一次猛攻,却取得了最大的战果,右翼战场的唐军被击破的这一点,直接引发了右翼唐军的前军崩溃。
  
  “汉军,威武。”一波高过一波的高呼声在战场上响起和汉军的金鼓声一同呼应着,压过了唐军阵中的鼓声。
  
  全身披挂重甲的虎贲营和玄甲精骑碰撞在了一起,这两支天下数一数二的重骑兵精锐终于展开了最后的对决,作为李世民耗尽全部心血打造的关中最强之兵,没有辜负李世民的期望,在第一时间就阻遏住了虎贲营的冲锋。
  
  两股铁骑兵的浪潮,就好象汹涌的恶潮互相拍打,直到粉身碎骨,双方的骑士凶悍地刺出着手上的马槊,掉下马的骑士则是挥刀厮杀。
  
  李世民为前驱的一千玄甲精骑,成功地阻挡住了汉军铁骑的冲锋之后,其余唐军骑兵和汉军骑兵陷入了乱战中,这时候双方都围绕着郭孝恪的皇帝战旗厮杀了起来。
  
  唐军中,李渊看着停下来的汉军皇帝战旗,果断地投入了中军最后的兵力,他要用数倍于汉军的数目活活地拖死郭孝恪。
  
  而中央战场上,厮杀的汉军步兵也是向着皇帝战旗汇聚着,护卫着冲击力无双的重骑兵的两翼。
  
  郭孝恪端坐在马上,看着李世民的帅旗朝自己逼近,手中握着的黑色马槊上垂下的璎珞如同火焰般在风中飞扬,自从在战场击败号称再世项羽的杨玄感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在战场上遇到可以一战的敌手了。
  
  “杀。”郭孝恪手中的马槊指向了天空,他身旁的一众汉军猛将也是一同高声呼喊起来,主动杀向了朝他们杀来的唐军骑兵箭头,而他们后面,数匹雄峻的战马拉动的牢固战车也一同移动起来,这辆战车正是插着郭孝恪的皇帝战旗,三丈余高的旗杆,是海碗般粗细的坚硬原木,用来系住旗帜的也是缓缓相扣的铁环,而非普通的绳索,整辆战场极为沉重,才需要数匹战马才能拖动。
  
  一切无他,只因为郭孝恪的皇帝战旗实在是太过重要,而郭孝恪自己过去在战场上便经常斩将夺旗,麾下更有秦琼,苏定方这些神射,可以射落帅旗,因此面对以善射而称的李世民和关西猛将,他不敢怠慢。
  
  战场上,郭孝恪的皇帝战旗再次移动了起来,带动了厮杀的汉军士兵的军心气势,如同海潮般朝唐军压下,让李渊调动上来的最后唐军兵势给压了下去。
  
  李世民看着越来越近的皇帝战旗,他知道汉军虽然强猛,其军势如同燎原的烈火,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郭孝恪这个不可战胜的军神皇帝身上,而且不管他们多么善战,他们的兵力始终太少,这是致命缺点,绝不能久战。
  
  终于双方的猛将和精锐骑兵面对了,秦琼,罗士信,苏定方,尉迟恭,裴元庆,沈光,程咬金,柴绍,侯君集,李孝恭,薛举,薛仁杲,罗成,李元吉,这些已经被战场催发了全部凶性的将领们厮杀在了一起。
  
  天发杀机,斗转星移;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郭孝恪看着众将截杀住了唐军的猛将,目光落在了仍旧朝自己策马冲来的李世民和身旁那个挥舞双锤的少年将领,双腿一夹马腹,人也如箭般冲出,身后是苏吉利等一帮侍卫亲兵。
  
  “李世民,李玄霸。”郭孝恪没想到上天真是待他不薄,不仅是李世民,还给他送来了李玄霸这个对手。
  
  郭孝恪自和杨玄感一战后,便再也没有出手过,但是却始终没有放松过自己的武术,因为这对他来说,是他在这个时代立身的根本。
  
  黑色的马槊刺出了一道炫目的弧线,直取冲在最前的李世民,李世民没有想到郭孝恪的出手这么快,大惊之下,伏下了身子,躲开了这一刺,同时手中的马槊斜挥而上,而他后面的李玄霸的双锤亦是呼啸而至。
  
  战场上,被摔下马的窦建德飞快地爬了起来,然后他看到了被李世民和李玄霸夹攻的皇帝陛下,几乎是下意识的,窦建德拔刀冲了过去,这时李世民的亲兵和郭孝恪的亲兵杀到了一起。
  
  窦建德本身就是河北猛将,自到汉军之后,整日习武,更是凶悍,而这时,不止是他,杜伏威也杀了过来,两人不顾生死地冲进了战圈之后,挥刀砍断了李世民胯下战马的马蹄。
  
  落马的李世民很快被两人缠上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身有隐疾的四弟李玄霸和郭孝恪厮杀在一起,纵使四弟有项羽之力,可是不能持久,对上郭孝恪这个曾经打败号称再世项羽的杨玄感的天下第一猛将,败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没有了李世民的骚扰,郭孝恪终于和李玄霸可以一对一的交手,这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年力气大得惊人,虽然他的招数简单,可是对于锤这种重兵器而言,越简单的招数越实用。
  
  郭孝恪没有和李玄霸硬拼,黑色的马槊在他手上将内家枪法的精要使用的淋漓尽致,依靠着马槊的长度和诡异的圆弧刺击,死死地压制着李玄霸,要不是李玄霸那种比野兽更敏锐的直觉,或许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
  
  面对窦建德和杜伏威,李世民显得狼狈不堪,他是关西将门,一身的本事都在马上,如何是纵横陆地的杜伏威的对手,就是窦建德也是一时的猛将,而这时能够来救他的唐军猛将已经被汉军将领缠住了。
  
  终于,久守必失,李世民被杜伏威一刀砍断握刀的手指后,被窦建德跟上一刀,砍断了另外一只手腕,最后被抢功的二人砍下了脑袋。
  
  看到李世民被枭首的一幕,李玄霸的眼睛一下子红了,他的双手锤爆发出了更加凶猛的力量,让郭孝恪的卸劲手法也承受不了,虎口开裂。
  
  李玄霸没有管被自己震退的郭孝恪,而是策马奔向了窦建德和杜伏威,看着如同魔神般冲向自己的李玄霸,刚从李世民身边那些疯狂的玄甲精骑的围攻下脱身的两人都是以为必死无疑,却没想到皇帝竟然后发而至,硬架住了李玄霸那势如山崩地裂的一击。
  
  连续两次爆发出超过自己身体承受之力的李玄霸和郭孝恪毫无花巧的一记硬拼之后,终于再也支撑不住,口中淌出了鲜血,他恨自己为什么会身有隐疾,可是他却再也说不出来,因为郭孝恪的马槊将他扫落了马下,四周涌上的汉军骑兵用手中的马槊将他钉死在了地上。
  
  苏吉利带着皇帝宿卫亲兵死死地护住了郭孝恪,他看得出皇上刚才那连续和李玄霸的交手,已经受了内伤,最后那一下将李玄霸扫落马下,更是强行运力。
  
  “朕没事。”郭孝恪吞下了涌上喉咙的逆血,在战场上他是所有汉军的军神,不能让任何人看出他此时的虚弱来,他要撑到这场战争结束。
  
  随着李世民和李玄霸的阵亡,其余的唐军猛将也一一陨落,苏定方杀侯君集,尉迟恭斩杀薛举,薛仁杲父子,沈光刺柴绍于马下,秦琼擒杀罗成。
  
  在大将连续被杀,唐军的中军骑兵崩溃,除了玄甲精骑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其余的唐军直接在战场逃跑了。
  
  随着唐军中军的崩溃,本就在汉军猛攻下,危如累卵的两翼也随之崩溃,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因为逃跑而互相践踏的唐军士兵,中央战场,折损过半的虎贲营再次向李渊的旗帜所在发动了冲锋。
  
  唐军中军,李渊拒绝了刘文静这些文臣谋士退入城中的建议,即使他退入城中又如何,军心士气崩溃之下,偌大的长安城是守不住了,与其如此,倒不如像祖上那样,战死于沙场。
  
  当虎贲营杀到李渊面前时,李渊已经换上了盔甲,手刃数骑汉军后,自刎而亡,结束了他本该作为开国皇帝而成为天下至尊的一生。
  
  退入城中的李建成,没有继续坚守长安城,而是选择了开城门投降,他要为李氏保住最后一点血脉。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