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柳斯传 / 第五章 白玉入凡俗 何去何从

第五章 白玉入凡俗 何去何从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治(唐高宗),字为善,嗯好名字。登基之初,因为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在加上前文的老陈(陈硕真)大闺女捣乱,高宗就把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勤勉执政。秉承了太宗崇俭,虚心纳谏的贤德,也说过「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如果有事不利于老百姓的应该讲的更加细致,要是还不能说明白就书写下来呈上给我。还经常从各地刺史那,也就是地方检察官,了解民间百姓疾苦。
  重用太宗旧臣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君臣上下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人口也是持续增长,贞观十三年的三百万户,到了永徽三年就发展到了三百八十万户。要知道隋末大乱,只剩下了约两百万户。建唐之后还要平定内乱,对抗外敌。
  永徽元年,高侃擒车鼻可汗,平定漠北。
  显庆二年,平定西突厥。随后,显庆五年,破百济。
  唐总章元年八月。唐军破平壤,灭亡高句丽。
  唐代版图在李治统治前期达到鼎盛。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大概1300万平方公里,(具体多大我也算不来),高宗也很会用人,在位34年,成就永徽之治。
  具体历史想了解的,百度啊,我们的故事到了唐上元二年,各地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有些地方洪涝啊,干旱啊,天灾人祸不断,收成很不好,粮价也是涨啊,也不知道当时有没有炒粮团,这李治在宫里头疼的都不行了,我们前文可爱的老于,也倒下了,就是前一章喝儿子尿那位啊,哈哈。开玩笑开玩笑。
  一晃二十几年,就过去了,于家在仙居的生意也是做的不错了,门面也扩大了,还有了自己家的山头,也买了地,给两个儿子置了房,日子也是过得越来越红火。于家发家还靠了另一个人········
  当年一大家人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开了一个店生意也是冷清的很,老于那段时间也修养了,有一天于小妹出门和娘买菜就碰见了当地一个员外,吕员外,员外见于家虽然开了一家店,生活也是拮据,就四处打听了一下,知道他们是刚来的外乡人,非但没有看不起还帮了于家几次,订做一些家具啊,做些工具啊,时间久了,吕员外也看老于人不错,老实,不管大活小活干得都好,还帮忙张罗生意,这一来二去的,于家也不好意思,老于就和黄氏商量要不就把小女儿嫁给他吧,吕员外呢,人不错,当时也就30出头,为人和善乐善好施,也做些买卖,赚了钱,家里宅子也大,但是呢就娶了一个老婆,生了两个女儿。
  一说要把于小妹嫁给自己,吕员外起初也是推辞,称道自己只是见人不易都帮一把,于小妹有节气,当场就跪下来“我们就算穷也有志气,不能白受您的恩德,我虽然不会琴棋书画,但是女工刺绣还是可以的…”吕员外呢也是忠厚之人连忙扶起来,小妹当年才十五六,水灵灵的,很是可人,要说一般人早要了嘿,但吕员外只说了“那好吧,你且跟着我,我呢也不碰你,但我家里已有妻室,还有俩个女儿和你差不多大,比你小几岁,日后受了气,你还回来。”
  小妹又跪下来,“既然跟了员外,就算当牛做马也愿意。”
  吕员外忙说“好,好孩子…”
  就这样小妹跟了吕员外,起初吕员外还真不碰她,小妹在吕家也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和员外的俩女儿也是玩的很好,大老婆呢也没怎么在意,小丫头片子。一晃三年了,小妹也没有子嗣,家里家外也是闲言琐语,小妹呢也是勤快孩子,一天到晚忙上忙下,虽然说过来作妾,也没把自己当主人,整天伺候吕员外,和他的大老婆丁氏,也是恭恭敬敬,后来就连丁氏也劝老吕,“你这人,人家都过来三年了也不碰,她娘家人都急了,这闺女也大了,你还指望她嫁给谁去。”
  老吕也是无奈,没想到于小妹推门就进来了,咕咚就跪下了,“老爷,我嫁过来虽然没有八抬大轿,明媒正娶,但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您…”
  说着就从袖子里摸出来一把剪刀,指着脖子,“老爷要是今天不与我同房,我就自尽于此。”(你看人家怎样,我就不客气了,哈哈哈)
  话以至此,老吕就算怎样也罢了,这样才与小妹同了房,没想到第二年就生下了一个儿子,于吕两家跟上各自大喜,老吕也是高兴,补上聘礼,明媒正娶了于二妹。于二妹也是从新回到于家。这才真正与吕家结亲,吕员外也是打小就跟家里做生意,在镇上人脉广的很,还在显庆年间中过秀才,有了吕家的支持,于家也越来越好。
  小妹再回家中梳妆打扮,等于是再嫁一次,上一次只是说了就送过去了。
  那天晚上,黄氏拿来了一块玉佩,递给了小妹,握着小妹的手,这眼泪就下来了,也是心疼女儿,就说,“家里当初也没什么,把你许配给吕员外,让你受苦了,这是你爹几年前在山上捡的,成色很是不错,现在家里也是刚有起色,没什么置办,你哥哥们前几年也才娶亲,本来你爹还不愿意,娘,拿出来就给你了…”
  小妹也是眼泪就下来了,接过玉佩上面就刻着白玉儿,三个字,后面还刻画了一只九尾狐狸,不过已经渐渐淡了,狐狸旁边,刻了一个小孩模样,看不清,不过这玉摸去很是温润,于小妹看着玉佩眼眶就湿润了,当年才十五六就离开父母,在员外家,老吕也不碰她,院里外面也是闲言琐语,说什么的都有啊,小妹很多次晚上都是自己哭,后来也是不把自己当小老婆,拼命的干活,伺候夫人小姐,和家里的佣人一样干,洗衣做饭,端茶送水,好几次都想跑回家,心里知道自己不能回去,这么回去自己还算什么呀。短短几年手里都有茧子了
  那晚母女二人聊了一夜…
  白玉就随着于小妹进了吕家…
  回到今天,临了临了,老于不行了啊~二个儿子啊,儿媳妇黄氏啊都围着老于,黄氏握着老于的手就说“没事的,没事的,会好的,会好的啊。”到了这个时候,更不能刺激老人,(不能一进来就说,啊,老于啊,也不知道你还有几天啊…),你这么一说有的老人,脑子还清醒的,一下就心里郁结了,可能真没几天就嗝屁了,就得往好了说。
  老于也是老实人,只有做工的时候严肃认真,平时也是很善良的,虽然不能像吕员外那样接济穷人,但与人相处的都不错,俩儿媳也是孝顺,含着泪都说没事的,没事的,老于心里也是清楚,握着黄氏的手,眼神已经空洞了,无神的看看几个人,就一直说“小妹呢,小妹呢…”黄氏也说“一会就来了,一会就来了。”古代没有说娘家出事,媳妇就老是往家跑的,都是家里出大事,不得不回去的时候,还要和家里老爷商量。
  吕员外是个好人哪,一听这事就叫小妹快回去吧
  这边说着小妹就来了,穿的也是不错,年纪已经三十几了,但气色很好,可能也是勤劳的缘故。头上擦了根金簪,其实母凭子贵,要是心气高的,可能就要求正室了,小妹也懂事,当初来就是做小,即使生下儿子也没有和丁氏争大,还是规规矩矩,本本分分,生了儿子还和家里佣人抢活干呢,在房间里和吕员外闹啊,“太无聊了,孩子也大了,一天到晚没事干的,你也不多陪陪我啊?”(可能她说得比我委婉)
  慢慢的小妹的儿子也大了,老吕呢把家业也渐渐交给小吕,于小妹呢也是帮儿子打理,也是闲不下来,忙里忙外,伺候老吕和丁氏,还帮丁氏的俩个女儿找了好婆家,真是贤惠的很。
  一听爹不行了,什么事都放下了,几里地恨不得跑回来。
  和几个哥哥嫂嫂打了照面就来到了老于边上,咕咚就跪下了,“爹,我来晚了…”这说着眼泪就要下来了。
  这老于也是顿时有了精神一样,“别哭!”扶着榻边就坐起来了,嘿,黄氏和几个儿子儿媳都愣了,刚才还出的气多,近的少呢,怎么一下就打起精神了,刚想问,老于就叫儿子儿媳都出去吧,又招呼走了黄氏。
  看着小妹,握着小妹的手,“小妹啊…”这个声音还是很沙哑的。“你娘当初给你的玉佩还戴着吗?”。
  小妹看得这样还是落泪了,这眼泪都止不住,老于伸出手,微微颤抖,抹去小妹的泪水,“爹,咳咳,没事,咳咳…那玉佩,我和你娘都没有说清楚,咳咳…那玉佩竟然娘给你做了嫁妆,咳咳…爹也和你说实话吧…就把我前文写的和小孩拔河,看片子的事和小妹说了,噔噔噔,越说越起劲啊,特别是说到当年看到王林和白玉儿半夜夫妻生活的桥段,白玉儿身材很好啊,前凸后翘,(怎么形容啊)很是详细啊,其实他也没看全,小孩那小柳给跳过去了。老于说完还感慨呢,自己要是也有那本事,放片子看就好了。
  (古代也没有什么避孕措施,老婆一怀孕,你说咋办?当时可能有图,呵呵,我也不知道啊,没仔细研究。虽然网上有流传一些,古代的什么避孕工具啊,但,你要想想,古代要是人人都避孕措施这么好,一家哪来这么多孩子啊,一般都是生到不能生才结束了(????ω????),害羞害羞。。。)
  于小妹听完都愣了,“爹,你好了?!”
  被这么一说,老于一下子瘪了气了,咳咳,定了定神,又强调“反正无论如何都不能把那玉佩丢了,明白了吗?”
  合着是回光返照啊,(那要是放在现在,我可以让老于再清醒好些天)小妹连忙点头“爹,你躺下吧,再歇会。”
  老于说完那话,头就一下子咯下来了,小妹再摸摸老于鼻息,“爹啊…”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