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诸葛亮一统三国 / 第三章 蒯良蒯越

第三章 蒯良蒯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却说,蒯越前来蒯良家里串门,见一后生,生的器宇轩昂,非常惊奇,早闻诸葛玄有个侄子诸葛亮,年少聪颖,仪表堂堂,猜之是他,上前施礼,听闻他有出仕之意。
  蒯越试问道:“近日江夏张武,陈孙二贼,劫掠百姓,素怀吞州并县之异志,吾主深以为虑,不知阁下有何高妙之策,助吾主剪除二贼。”
  葛明亮心想:“这蒯异度有点意思,他这么智慧高超,肯定知道怎么对付他们,问我是什么意思?张武,陈孙这些不知名的小喽啰,问我,我哪里知道,我若胡乱说个计策,蒙对了自然好,说的不对,岂不是让蒯越耻笑。”
  于是,葛明亮淡淡说道:“吾乃一介村夫,国家大事,非能力所及。在下不知也。”
  诸葛均年轻气盛说道:“我家二哥谦虚,依吾之见,张武,陈孙劫掠百姓,失了人心,不久将自败也。何足虑哉?”
  蒯越也是淡淡一笑,说道:“这位后生真乃高见也。”
  正此时,蒯良从外面回来,见了这么多人在院里,上前问道:“异度,诸位论何事?”
  诸葛均道:“在论剪除张武,陈孙之计策。”
  蒯良一听,兴致勃勃道:“汝有何高见?”
  诸葛均坚持说二贼失了人心,不久自败。
  蒯良摇头道:“当今之世,风云变幻,诸侯争相扩展,张武,陈孙占据州县,焉能自败?若不能急速铲除,乃坐视其日益壮大也。”
  诸葛均听了似乎是这么回事,面红耳赤,问道:“不知大人高见?”
  蒯良道:“先礼后兵,对二人待之以礼,许以官爵安抚。若不从,宜速速起兵征讨,以慰百姓。”
  诸葛均连连点头。
  蒯越却道:“不然,天下动乱,不重仁义,贵在权谋。我有一计,立破二贼。”
  葛明亮对这些感兴趣,问道:“不知大人所言何计?”
  蒯越却不搭理他,对蒯良道:“明日朝堂,我亲自说与主公。”
  蒯良也道:“好,我也说与主公,看主公用何人之策。”
  当下,诸葛亮大姐就向蒯良推荐自己的弟弟。
  蒯良唤来诸葛亮,问道:“不知孔明对平定江夏二贼有何高见?”
  葛明亮一听,看来这是蒯良要考察自己,便顺着蒯良的仁义之说,赞同蒯良先礼后兵的策略。
  蒯良就问道:“你可愿意去江夏,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二人归降?”
  葛明亮一听,这不是去贼窝吗?这张武,陈孙,劫掠百姓,估计也是滥杀无辜的主,万一,一怒之下,要斩自己,怎么办,那诸葛亮后面被刘备请出,三分天下,不就都歇菜了吗?
  葛明亮心里想着:“还是安心的在隆中,晴耕雨读,等上几年,来的稳妥。刘表这里,能混个小官当当,改善改善生活,自然是好,若是当不了官,不就是吃几年苦吗?”
  葛明亮摇头晃脑袋,说道:“这二贼性格凶残,不是好惹的,我与他一不沾亲带故,二无交集,去了也白费。”
  蒯良摇着头,道:“传言道孔明大智若愚,每每读书不求精要,只读大概,吾以为真智者,熟料差强人意也。”
  便令书童,拿来文房四宝,让孔明自写推荐文章,说带给刘表。
  葛明亮一看,心中暗骂:“写毛笔字,我哪会写?还要写繁体,更加不会。”
  可是蒯良等着呢,他可是大官,能抽出时间见面就不错了,你还要他等,太不应该。葛明亮一咬牙,写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蒯良一看是脸都绿了,“村野匹夫,字都写不好,还想着出仕做官,飞黄腾达?回去多读点书吧。”愤然离席,言道送客。
  诸葛亮的大姐知道后是暗自神伤,她自己做到这个份上了,也是尽了力,无奈只能送诸葛亮,诸葛均出门,二人回到隆中。
  自此后,葛明亮安心在自家的茅庐住下。也没有读什么书,倒是将自家的田地打理的井井有条。一日,二姐看到了孔明似乎意志消沉,只顾家中务农,也不去走访友人。便让庞山民带着孔明去找司马徽。
  司马徽就是著名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就勉励孔明,说是:“勤能补拙。”先天的资质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勤奋更加重要。
  还送给孔明一本《易经》,让他熟读。
  葛明亮回到茅庐,自有打算,既然到了三国,那一定要学会写繁体的毛笔字,而且还要写好,要不然又会被人耻笑。
  另外,他还琢磨着一件事,那就是他是穿越来的,自己的智力远远比不上诸葛亮,唯一有利的就是知道后世发生的大事,万一几年之后,刘备来到荆州,看不上资质平平的诸葛亮怎么办?就没有后来的三顾茅庐的事情了。
  就这么等着,也不是非常万全之策。
  身处乱世,不如割据一方来的痛快。
  思来想去,葛明亮突然奋起,仰天长啸:“奈何不让我重生吕布娶貂蝉,醉生梦死,偏偏是重生诸葛亮鞠躬尽瘁,活活累死。”
  “我要习武,成为像关,张那样的万人敌。怕什么张武,陈孙?冲上去就把他们砍了。”葛明亮一想好,次日,就开始闻鸡起舞,锻炼身体。
  诸葛均一看,诧异道:“兄长为何不早读,却在门前乱使蛮力?”
  葛明亮就说道:“弟,你也知道,我常失忆,读书的仕途不适合我,既然不能文,我便习武。”
  突然,诸葛均就泪奔了:“兄长奈何废了家族书香门第,仕途经济?吾等文弱书生,怎能舞刀弄枪?”孔明不听。诸葛均便告知了二姐。
  二姐一听,心中甚烦:“须得早日给孔明找个妻,也好管管他,若是做出败坏门风之事,吾等怎有颜面见人?”
  庞山民就说了:“黄承彦有一女儿,唤作月英,虽然貌丑,但是贤良淑德,孔明若能娶来为妻,务使孔明荒废学业,便是孔明之福。”
  二姐一听,顿时大喜:“这黄承彦之妻正是蔡家人,黄月英的舅舅可就是掌管荆州军事的蔡瑁。吾弟若能攀上这门亲戚,何愁今后不发达?”
  遂让庞德公出面去找黄承彦。黄承彦推辞道:“吾女貌丑,远近皆知,纵有攀附者,观吾女相貌也全都打了退堂鼓,我意无需门当户对,不问出身,择个老实人,能接纳吾女便可。”
  庞德公道:“孔明德高,重德不重貌,虽然躬耕田园,却心系天下大事,一直过着晴耕雨读的生活。”
  黄承彦喜道:“有劳德公,带他来一见。”庞德公甚喜,亲至孔明家中。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