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汉首辅 / 第二章提刀去当兵,误入都尉门.

第二章提刀去当兵,误入都尉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老张头面色一愣,内心早已沸腾无比。
  大汉多么荣光的名字,先辈们曾手执大汉军旗,东并朝鲜,西逾葱岭,北达阴山,南包越南!
  虽然此次蒙受黄巾之乱,但是天下一定还是大汉的天下。
  大汉有此子,当真是天佑大汉。
  若大汉皆如此子,又怎会出黄巾之乱。
  老张头轻轻的闭上眼睛,脑海中却是思绪万千。
  “去吧,大汉终究还是要交给你们这帮年轻人的。”
  老张头拍了拍王乔松的肩膀,欣慰的说道。
  王乔松望着老张头,这么多天的照顾,两人早已产生情感。
  只见王乔松双腿一软,跪在老张头的面前,然后狠狠的磕了三个头。
  随后便毅然决然的大步离开,只留下一个身影还有一句话。
  “伯父,孩儿必不辱此刀威名!”
  老张头看着那瘦弱却有决绝的身影,张了张嘴却不知说些什么,留下一张无奈的表情。
  王乔松走出大门之后,直奔西部督尉府。王乔松之前都了解清楚了,督尉府负责征兵这一块。
  大汉帝国的兵役制度可是相当先进的。
  汉朝军队分为京师卫戍兵,地方兵,边军三种。
  京师卫戍兵分北军、南军。北军驻扎在京畿地区,属于机动力量,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而南军则是专门守卫皇宫的部队。
  地方兵,由各郡军事头领“都尉”率领,主要作为预备役来使用。
  边军,主要负责卫戍边疆地区,战斗力极为强悍。
  例如董卓的西凉军,又比如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都是个中佼佼者。
  至于兵役制度,是每位汉人必须服从的兵役。男子20岁傅籍,此后每年服劳役一月,称“更卒”。23岁以后开始服兵役,役期一般为2年,一年在本郡、县服役,称为“正卒”,另一年到边郡戍守或到京师守卫,称为“戍卒”或“卫士”。
  只是黄巾起义过后,为了巩固各郡的治安情况,允许各郡自行募兵。
  于是各州郡官员通过募兵令,开始明目张胆的培养自己的势力,从而酿成群雄割据的局势。
  所以在王乔松来看,大汉分裂这个罪过应该归功于黄巾军了。
  王乔松一路走一路问,终于到达了都尉府衙。
  都尉,负责军事和治安。小县设一个,大县设两个,而洛阳城,作为大汉京师,有东南西北四个都尉。
  王乔松在西街自然是要去最近的洛阳西督尉府。
  都尉府外聚集一大堆人,似乎在看告示。
  王乔松充分利用了身体娇小的优势,见缝插针如同滑溜溜的泥鳅一般,不一会便钻到了最前头。
  “黄巾贼人作乱,朝廷不日将出兵讨贼,今奉圣命特征勇猛之士,共去讨匪。有志者可入都尉府报名。”
  一个文邹邹的白衣青年大声阅读道,很明显,这是在给百姓们讲解这张告示的意思。
  在这个时代并不是每个人都识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已经可以称作为文化人了。
  “诸位父老,诸位乡亲,黄巾贼依然成为大汉最大之敌,朝廷即将发兵征讨。有识之士,有勇之士,有胆之士,为何不从军讨贼?不世功名就在前方,诸位可要把握机会啊!”
  白衣青年向围观群众大声宣扬此次征兵的好处,甚至还画了“不世功名”这样大饼。
  “据说啊,那黄巾贼刀枪不入非神人不可制止。我们这帮凡夫俗子去了那不是白白送死吗?”人群中传出这样话。
  “你咋知道的?”
  “我有亲戚从巨鹿逃出来,亲口对我说的!”
  顿时间人群开始骚动不安,若有一丝机会博取功名,众人也不会如此。
  可是没机会,就是白白送死,让谁干,估计谁都不会干。
  “那小郎君为啥你不去从军啊?”人群中有人质问书生。
  “某虽不才,亦愿为国分忧。”书生整理了一下衣服,“某将第一个报名参军。纵然黄巾贼刀枪不入,某也要试上一试!”
  “小郎君好样的!”
  人们的情绪开始重新活跃。
  “大汉养士四百载当仗义死节!”王乔松忍不住了,大声呼喊一句。
  “小子亦愿从军!”
  说完之后王乔松便甩开人群,直奔府衙报名处。
  “我等岂能不如一孺子?”
  “啥也不说了,这个兵我当定了!”
  “哥几个一块去当兵!”
  看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孺子都知道保家卫国,这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参军呢?
  白衣书生被王乔松大无畏的气势所震撼,在原地默默发呆。
  “大汉养士四百载,当仗义死节。”白衣书生嘴里慢慢的念叨着。
  “或许吾道不孤啊!”
  说完之后白衣书生也跟上参军的洪流报名去了。
  参军的有游侠,有商贩,有农夫……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哪一行都有。
  “排好队!慢慢来!不要着急!”统计参军的小吏看到如此多的人,心中多少有点慌张,只得大声喊叫维持秩序。
  “咦,怎么还有小孩?”一个胖乎乎的小吏惊奇的说道,“我们不要小孩。”
  话刚说出口却被身边瘦瘦的小吏所打断,“瞎胡说!”
  “像这样的少年英豪我们怎么能不要?先登记吧。”
  听到这句话,王乔松提到嗓子眼的心才平稳的放到肚子里。
  “叫什么名字?”
  “王木。”
  “家住哪里?”
  “西街客栈。”
  “登记好了,你先去府衙门口等会。”
  “好。”
  话音刚落,便被身后的报名者给挤了出来。
  “别着急!别着急!排好队!一个个来!”
  王乔松之所以说自己叫王木,那是因为这个时代,双名者会被人鄙视的,单名才是贵族风范。
  王木,字乔松。这便是王乔松的新身份啦!
  只是王乔松有些搞不懂,为啥要自己去府衙门口等待,而别人则是回家等待集合消息。
  不过也没什么啦,只要耐心等会自然会知道缘由的。
  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手里缺拿着一柄刀,怎么看都是别扭的。
  “瘦六,干啥啊?要把那小孩留下,出了事你担着啊?”胖乎乎小吏埋怨道。
  “胖七,你真是瞎,都尉刚才在人群中你没有看到吧?”瘦六反而埋怨胖七。
  “这是都尉的意思?”
  “你以为呢?强征童兵的罪名我可承担不起。”
  “下一个!”
  “都说了不要挤!”
  ……
  都尉府会客正厅,白衣书生居然换上了一身都尉服装。
  “都尉,这少年怎么安置?”身边的县丞询问道。
  “家父举荐我担任洛阳西部尉就是为了征兵一事。至多一个月,我们就要去打仗了。我怎么说也得担任别部司马,独领一军。”
  洛阳西部尉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将自己因何而来娓娓道来。
  “别部司马有没有亲兵?”
  “回都尉,按照大汉军制别部司马当有十名亲军护卫。”县丞身后一个小吏回答道。
  “我想让他做我的亲兵。”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