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宣和纪事 / 第五十五章 兵权

第五十五章 兵权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迎着赵佶不可思议的目光,赵枢抿了抿嘴没有说话,眼中的坚定却丝毫没有动摇。
  赵佶叹了口气,颇为无奈的说道:“你怎么会生出这种想法……”
  赵枢听他语气,仿佛在叹息好好地文人不做,偏要掺和进下九流一般,心中也是无语,便是这些大宋看不起的武人,才支撑起南宋的半壁江山,若不然宋朝的宗庙,恐怕在赵桓那一辈就断了……
  他深吸口气,再次进言道:“国虽大,然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父皇欲重振山河,又岂能不兴武事?难不成父皇要以童贯的西军,去抵抗那些势如破竹的女真么?”
  赵佶张了张嘴,最终却是露出一丝苦笑。
  “如今北方二虎相争,父皇既与金人联系,不如将计就计,大可与金人虚与委蛇的同时,暗中联系契丹,给与他们所需的武器,让两方死敌相互拼命!”
  赵枢见赵佶兴致缺缺,怕他拒绝自己的提议,当即咬了咬牙,直接抛出一个猛料。
  赵佶表情渐渐迟疑,眉头皱起道:“皇儿此计,未免太过阴毒了……”
  一旁赵良嗣闻言,嘴角却忍不住的苦笑,在他眼中,这个皇子虽然令人讨厌,但出的计策却是一顶一的好,反而是大宋的皇帝,着实有些迂腐了。
  “父皇承祖宗基业,又有中兴之志,然而胡道大兴,我大宋想要统一寰宇,势必要用些非常手段!”
  赵枢忍住翻白眼的冲动,情知这便宜老爹的文青性格又犯了,话说他在历史上,连背盟这种事都做的很溜,又怎么会在意计策的阴不阴毒……
  无奈的摇了摇头,赵枢低声说道:“后世之人,往往只会考虑帝王的功绩,如那汉武帝刘彻,虽然打败了匈奴,可晚年还不是起义不断?但千年过去,世人只知武帝为汉世宗,乃是与秦皇并称的千古一帝……”
  赵佶听罢,心底的一根弦突然断掉,赵枢的意思很简单,成者王侯败者寇,而且他举了一个很鲜明的例子,汉武帝刘彻……
  倘若自己能收复幽云十六州,岂不意味着大行后,也能混个世宗的庙号?
  赵佶想及此处,不由激动的站了起来。
  虽然自南北朝以后,庙号被历代帝王逐渐滥用,发展到唐时,所有君主更是没一个不称宗的,然而根据殷商流传的习俗,庙号里面,只有太祖、太宗、世宗、中宗为最,大宋开国至今,还没一个能配上世宗的……
  “不错,两国交战本就生灵涂炭!朕以仁孝治国,岂能坐视百姓受苦?用此计策,虽非所愿,但想来后人会明白朕的!”
  赵佶的话,听得赵枢只想呕吐,但形势比人强,他也只能无奈的恭维一句道:“父皇英明……”
  赵佶轻撵短须,狭长眼眸满是笑意,对赵枢温和道:“皇儿纯孝,朕颇感欣慰,还有什么计谋,可大胆直言……”
  这便是昏君与明君的区别了,明君做任何事,都得慢慢算计全盘得失,昏君则不同,只要你能取得他的信任,那便会一路绿灯。
  赵枢微微一笑,感觉自己方才的铺垫已经成熟,当下便道:“我大宋欲挑拨两国纷争,首重者,还需刺探两国的情报,以此达到知己知彼之效。”
  他说着,仿佛感受到赵良嗣的不满,笑着看向对方说道:“辽国还好说,我们只要不与他们公开翻脸,那契丹人自不会与我们开战,毕竟他们已自顾不暇,而金国,只能麻烦赵大人安抚了!”
  “好说、好说,女真人彪悍野蛮,现在正与契丹决战,也不敢得罪我大宋!”
  赵良嗣闻言赶紧保证道,心中却是大喜,听这皇子的意思,自己计划还没被全盘否定,总算还有立功的机会……
  赵枢点头,这才对赵佶进言道:“所谓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金辽已成死仇,势必爆发空前决战,然我大宋亦需重振武事,把握此天赐良机。”
  说着,他单膝跪下沉声道:“儿臣不才,愿做父皇爪牙,如汉之卫霍,开疆拓土!”
  赵佶听得热血沸腾,赵枢自比卫青、霍去病,他岂不就是宋之汉武?
  如此想着,一脸喜形于色的扶起赵枢,只觉这个皇子怎么看、怎么顺眼,能知自己心意不说,还能身体力行,这种支持自己的态度,即便是三子赵楷都比不上。
  “皇儿快快请起,你是如何打算的,可与朕细言……”
  赵佶是个感性的人,当看到赵枢对他‘表明心迹’后,他便生出一丝直觉,认为对方赤子诚心,不管说的如何,自己也得慎重的采纳其意见,决不能寒了对方的心。
  然而赵枢并未依言站起,而是继续拜道:“儿臣以为,禁军、边军都已糜烂,大宋若要扫灭北胡,还需另开新军……”
  后世太祖的名言,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赵枢可一刻都不敢忘,既然便宜老爹现在想做千古一帝,自己何尝不能怂恿他组建新军?
  在这个打仗还靠蛮力的年代,没人会比他这个穿越者,还要了解职业军人的恐怖性,只要他能把后世天朝,那种令行静止的军队弄出来,别说小小的契丹女真,便是把整个世界给推平,恐怕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无他,现在的大宋太过繁华,人口、文化都不欠缺,只需改变一些小小的理念,再弄出几个黑科技出来,几百年后,这世界的官方用语便是汉语了。
  赵佶嘴巴张大,他一直都听赵枢谈及重视武备,以为他想单独领军,谁知对方竟是看不上禁军、边军,居然想重组新军。
  这……不是天方夜谭么?
  赵佶看了眼表情认真的皇子,嘴角忍不住的露出苦笑。
  不说大宋军队早有编制,再加一支新军的话,其中要耗费无数的钱粮,单说军队里的人从哪出,难不成把现有的禁军分出部分给赵枢?
  真以为那帮丘八是帮没脑子的货,不知求助同党、上司?
  赵佶用屁股想想都知道,一旦开了新军的口子,到时不闹的朝野沸腾才怪,就算他能不管朝野上的舆论,那太子与三皇子,他们俩难道不眼馋兵权?
  故而,赵佶只能是苦笑着摇头,许多东西他都不好开口,只能以最简单的借口回绝道:“此事耗费太大,纵是朕想答应,朝廷那边也会反对的。”
  “只是钱粮问题么?”
  哪知赵佶话音刚落,赵枢脸上便露出惊喜的表情,兴奋的说道:“倘若能弄到金银,父皇可否恩准儿臣组建新军?”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