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宣和纪事 / 第五十二章 文德殿

第五十二章 文德殿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文德殿规制不大,仅分外厅内堂两间。
  内堂作为皇帝临时休息的地方,而外厅则主要用于会见朝臣。
  传说当年仁宗皇帝时,因处理朝政废寝忘食的缘故,曾留宿此处近半年之久,昔年富弼为相,偶遇不可决断的事,便会来此寻仁宗,许多时候,仁宗都因无暇更衣,身穿水衣就前来会面,以此传为当时美谈。
  此刻的赵佶坐于外厅,但他懒得处理朝政,正拿着毛笔练字。
  “陛下,杨公公与雍王来了……”
  “宣吧!”
  赵佶头也不抬,狼毫依旧在急速挥舞,只是片刻后,终究是无奈的叹口气,索然无味的将毛笔扔到一旁。
  赵枢入了文德殿,立刻感觉到一股暖风袭来,他下意识四处打量一眼,正好看到殿中拐角处,有一铜炉在徐徐燃烧,那炉顶上,还拖着一根长长的管道。
  “你这炉子确实不错,没有了那烦人的煤气,晚上就寝可是舒服多了!”
  赵枢闻言一笑,这才看到赵佶坐于书案之后,当即快步向前,躬身拜道:“儿臣见过父皇。”
  “行了,还嫌在殿中跪的次数不够多么?以后你我父子独处时,不必这么多虚礼。”
  赵佶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
  他本是随意说说,却不想赵枢应了一声后,竟是站起走到自己旁边,一双狡黠的眼睛,还在四处打量文德殿中的物件。
  赵佶莞尔,一直以来,他真没发觉这个儿子如此伶俐。
  “父皇这是在练字呢?”
  赵枢看了眼案上的宣纸,只可惜上面的字体有些潦草。
  作为一个伪书法家,赵枢知道,似赵佶这种酷爱书法的人,只有心情不稳时才会如此。
  赵佶嗯了一声,怏怏无趣的道:“近日心情不佳,朕的书法也受了影响。”
  “父皇忧心国事,实在令儿臣汗颜……”
  赵枢赶紧奉承对方一句,不过他却是看的清楚,那纸上的瘦金体,明显带了些赵体字的风格,想来这便宜老爹不是心情不佳,而是欲将赵体字和瘦金体融合,让其书法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可惜赵体字到底是儿子‘创造’的,赵佶不好意思承认在学习这字体,只能以心情不佳来推卸,饶是如此,也让赵枢忍不住的心生佩服,暗叹这便宜老爹如果能立刻把皇位让给自己,以他的才华,不难在书画一道青史留名……
  “不提书画的事了。”
  赵佶摆了摆手,轻声叹道:“今日宣你来此,朕是想问下,你怎么知道金国的事?”
  他说着,眼中不由冒出一丝精光,似有似无留意赵枢的表情。
  要知宋朝和女真还只是偷偷接触,许多条件并没有商量好,赵佶怕辽国生出警惕,便一直封锁和女真谈判的消息,别说赵枢这种闲散的亲王,便是太子与三皇子都不了解!
  赵枢情知自己露了马脚,他不敢稍作迟疑,当下解释道:“这是日前儿臣从那辽人口中知道的消息……”
  “辽人么?”
  赵佶喃喃自语,北方一直动乱,大宋境内确实跑来不少逃难的辽人,思及此处,他心中仅有的那点迟疑,顷刻间烟消云散,但还是忍不住问了句道:“你还有辽人的朋友?”
  “怎么会呢!”
  赵枢想也不想的断然否认。
  北族契丹与大宋百年世仇,从民间到皇族,莫不仇视这个生死大敌,赵枢不会愚蠢到连这样的政治错误都犯,微微思索,便轻声说道:“这是日前儿臣在酒楼中听来的,当时那两个辽人用的还是契丹话,以为旁人都听不懂!”
  “你还懂契丹话?”
  赵佶不可思议的看了赵枢一眼,心中啧啧惊奇,须知大宋虽被契丹欺压,但天朝自有威严,从来都看不上契丹的东西,更别提专门学契丹话了,如果赵枢没说谎的话,可以说他是自大宋立国以来,唯一懂契丹话的皇子。
  赵枢肯定的点了点头,然后才道:“儿臣自小有扫灭北虏的心思,便起了一些知己知彼的目的……”
  说着,他的脸上出现一丝红晕,仿佛颇为不好意思。
  当然,以上只是赵枢的托词,主要用来讨好面前的便宜老爹。他的前身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天天宅在家中无事,别说契丹话了,便是党项话、大理话、越南话、吐蕃话都懂,当真称得上全才。
  赵佶有些不信,但看到赵枢脸上的羞赧后,心中不由流露一丝欣慰。
  这些年里,朝中一直对他征兵西夏颇有微词,他虽然在殿中压了下来,但却管不了底下人的议论,哪怕依附于赵桓、赵楷的文官们,也是常常影响这两位皇子的判断,怂恿他们对赵佶进行劝谏,搞得他烦不胜烦!
  如今好了,现在最少有个儿子能支持自己……
  赵佶笑着冲对方点头,但身为帝王的多疑,还是让他忍不住的吩咐杨戬道:“你去派人把赵良嗣叫来。”
  赵枢见便宜老爹召见别人,却没让自己走的意思,心中忍不住的思索一番,试探性的问了一句道:“父皇既要见大臣,那儿臣不如先回去吧……”
  “不急,这赵良嗣从前也在北地,或许你们可以聊聊呢。”
  赵佶笑着摆了摆手,但说话时的眼神甚是闪烁。
  赵枢闻言,立即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忙不迭点头笑道:“父皇当真是高瞻远瞩,没想到这么早,就注意到北方的异动了!”
  事实上,赵良嗣是谁他当然知道,可以说怂恿宋金结盟的人,便是这厮。
  对方本名马植,世代都是辽国的大族,后来看到辽国日渐没落,便想起自己还是个汉人,立即转投了宋朝后,开始怂恿大宋君臣与金国结盟,趁此良机取回幽云十六州,只可惜,这家伙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
  赵枢估计他在辽国呆久了,不知大宋军队的糜烂,结果宋金反目时,大宋顷刻间被女真打的节节败退,他成了天然的出气筒,让继位后的赵桓直接把他砍了泄愤……
  但是,赵佶既然能让他试探自己,这不说明对自己的看重么……
  想及此处,赵枢的心脏不由砰砰直跳起来,怪不得便宜老爹突然改变主意,原来是担心女真人知道大宋不稳,会提出更加苛刻的条件……
  等等!这个时间点上,宋金结盟还只是赵佶心中的秘密,他既然肯把赵良嗣叫来,不会是想和自己商量女真事宜吧?!
  那岂不意味着,自己也能在这场宋金结盟上得到好处了……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