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昔年汉末学者赵岐有言:独治其身以立於世间,不失其操也。
赵枢一直觉得此话很对,所以察觉朝局有些风云变幻后,便宅在家中不再外出。
因为那场噩梦的关系,他对日后的规划也更加谨慎,哪怕是府中的人把煤炉、皮蛋等物造出来,他也仅仅让人准备一些,给宫中送去了事。
正如他所料的那般,五日前赵佶在朝会上,拿出了太学生们的联名奏折,朝堂立刻炸开了锅。
王黼、李邦彦,这种级别的重臣虽然没说话,但他们的手下,那些相互敌对的朋党,已是闹得沸沸扬扬,党争到了今天的这一步,早已没有什么对错与正义,有的,只是为反对而反对的政棍。
你是我的政敌,便是你说一加一等于二,那也是错的!
无疑,这种类似于后世吵红了眼的撕逼大战是最疯狂的,赵枢甚至听说,两方人因扯皮许久也没弄出个章程,从开始的斗嘴变成了谩骂,最后甚至动起了手互殴,搞得朝堂一阵乌烟瘴气,赵佶气的在御阶上跳脚,也跟着恨恨的留下一句,‘汝等皆为饶舌之辈’宣布退朝……
赵枢一想到这事,便忍不住一阵偷笑。
赵佶那种好面子的人,若非手下的大臣闹得太过,他是绝不会辱及斯文,朝群臣恶语相向的;毕竟大宋可不是满清,士大夫阶级信奉的是,与皇帝共治天下,而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要真有哪个皇帝惹了众怒,士大夫绝不介意撸起袖子把他轰下台,便如几十年后的宋光宗一样,因为不孝被尊为了太上皇,群臣立他的儿子做了新君……
今早,皇城的钟声再次敲响。
这是赵佶传唤群臣的上朝信号,自大观元年取消五日一朝后,这还是他第一次连续上朝的记录……
“殿下,宫中来人了。”
正当赵枢暗笑时,冯辉恭敬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他眉头一皱,下意识看了眼外面初晨的朝阳。
心中忍不住的泛起嘀咕,这个时间段,赵佶应该还在上朝,怎么会派人过来?
难不成便宜老爹见一时讨论不下,想把我这个奏疏的发起人叫去商量?
赵枢心中疑惑,将桌上写满字体的纸张收起。
若是有旁人看到的话,定会惊讶的发现,这张纸的上面,写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话,如玻璃、土法炼钢、罐头保鲜、黑火药配比、香皂等字……
这些东西,赵枢有的知道配方,可以直接弄出来,有的却只是知道个大概,打算等工匠到位后,让他们自己研究去……
当赵枢来到前厅后,一个陌生的小太监已经恭候多时了。
“殿下您终于来了,赶快随奴才觐见吧,切莫让陛下多等……”
赵枢一看对方果然是宣自己上朝,立刻使人给自己穿上蟒袍,随他上了宫中准备的车辇。
“不知父皇传召本王何事?”
路上,赵枢忍不住心中的疑惑,朝对方问询起来。
这名宦官是个内侍省给事,见这个日益受宠的皇子开始问话,忙不跌的低头谄笑道:“回殿下的话,听说还是那山东贼的事,原本陛下都打算派人调查了,不想京东东路传来急报,青州城被宋江攻破了!”
赵枢闻言,不由倒吸口凉气。
之前的宋江虽然谋逆,但顶多算个流寇。
大宋成立的百多年里,这种山大王也不知有凡几,在朝廷眼中就是个泼皮,随便伸伸指头就能碾死,堪称王师一到、立为齑粉!
但这次不同了,青州城的被破,势必将大宋疲弱的窗户纸给捅破,恐怕接下来,宋江那泼皮就算被灭,也会有别的人跳出来造反!
他没记错的话,还有八九个月,南边的方腊也要闹腾……
不知我能不能领军平叛……
想到此处,赵枢眼中闪过一丝热切,皇子出征这种事,或许在别朝不可能,但幸运的是,自己便宜老爹是个有名的大昏君……
他可记得很清楚,历史上的赵楷就曾领兵抗金,结果几十万军队损失殆尽,靖康之耻发生时,宋朝只能龟缩在汴京城里,根本没兵力硬抗……
至于没有领兵的能力,这个赵枢到不担心,只要有了军队,多接触一段时间,谁有本事、谁没本事还摸不准么?到时候把能服众的人提拔上来,不怕他们不听话。
“殿下,咱们已经到了……”
宦官的声音突兀响起,将赵枢的思绪打断,他抬头才发现,马车不觉已行至御道的旁边。
接下来的道路就不能坐车了,赵枢掸了掸衣服上的褶皱,与宦官一起前行。
御道以汉白玉(大理石)为基,宽约三丈,每隔数米左右,便会镶嵌一条张牙舞爪的怒龙,以此托显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利,非是皇帝出行时,任何人都不许从此路上行走,想入大殿,只能走两旁的窄小廊道。
无数皇宫头戴范阳帽的禁军,威风凛凛的站在道路两旁,赵枢二人从他们身边走过时,总能感觉一道似有似无的杀机,这些人,有的持戟、有的单手扶剑,各个膀大腰圆,且身高都比赵枢高了一头。
赵枢心中暗暗咂舌,知道这就是大宋版的仪仗队——殿前司诸班直了。
昔年他在宋史上看过,当年太祖、太宗为了实行强干弱枝的政策,规定从各地的乡兵、厢军、边军中,选高壮者升为禁军,主要负责守卫京师,只有从禁军中在选出勇壮之士,作护卫皇帝的亲军,才能称‘诸班直’,而且地位也在一般禁军之上。
由此可见诸班直选择的不易。
但可惜的是,此时的禁军已经废了……
经过百多年的发展,禁军的数量,也从开国时的二十多万人,一路飙升到九十多万,然而至宣和年间,三衙的殿帅高俅,早就跟朝堂上的相公们沆瀣一气,这号称过百万的虎狼之士,估计连厢军、边军都不如,能有个三四万就不错了,其他全是吃空饷的……
“来者止步!”
当赵枢两人行至大庆殿门口时,一名禁军指挥直接伸手阻拦,他见赵枢一身蟒袍,故而声音也不敢放大。
领路的宦官转头,低声对赵枢解释道:“殿下捎待,奴才去与陛下通传一声……”
言罢,便冲那指挥点了点头,直接跨步走入殿中。
大庆殿乃是皇宫的正殿,整个大内的中心,包括左右的日月精门在内,共有九间房门敞开,屋内殿庭广阔、难以望边,号称能容纳万人上朝,端的是气象万千。
赵枢透过高大的殿门,可以清晰的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人影,心知青州城的陷落,已让赵佶怒到了极点,恐怕只要是留京的官员,今天都被唤到朝中训话了……
等了良久,赵枢也没听到里面传唤自己的声音,反而见到了一群讨厌的家伙。
他的那帮年满十岁的兄弟们,也被叫过来了……
赵枢眼中闪过无奈,原本他以为便宜老爹被宋江吓尿,想单独传唤自己商量对策,却没想到还叫了所有的皇子,如今看来,以赵佶惫懒的性子,显然打着自己不高兴,也让所有人都难受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