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望余里 / 第三十六章 探望肖白

第三十六章 探望肖白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来到府衙大牢时,陈久生的小舅子正在和肖白聊天,两人不知道聊些什么,只看见曾全半蹲在牢门前,满脸的兴奋而肖白则摊坐在地,表情无比烦闷。
  余里没有着急上前,好奇站在一边看向两人。
  隔着牢门,两人严肃对视,手上来回招呼,时不时又大喊一声,原来竟在玩着“石头剪刀布”。
  余里这样看着,心中渐渐有些惭愧,一个端着铁饭碗的公务员和一个五好青年就这样被游戏给迷住了,若是在教给他们别样的玩法,他们岂不是要日日沉迷?
  “石头,剪刀,布!”
  “石头!”
  “剪刀...”
  “哈哈,肖白你又输了,这次是诚实,你要回答我一个问题!”
  肖白郁闷的看着出了剪刀的右手,懊恼回道,“问罢问罢,肖某愿赌服输!”
  曾全先是一笑,随后两只眼睛向四周转了转,将声音压低,小声问道,“肖白,你可还是个雏儿吗?”
  “.......”
  “咳咳...”
  余里尴尬的看着表情猥琐的曾全,轻咳了一声。
  再让他们聊下去不知还要问出多少少儿不宜的内容,本着净化世界,抵制黄赌毒的心思,余里不得不打断了二人的谈话。
  “七兄!”
  “余小七?”曾全转过头,见余里不知是何时站在了门口,旋即怒道,“余小七!你竟然还敢回来!”
  余里搓搓手,笑道,“你们两人玩的很开心啊,打扰到二位实在不好意思啊!”
  “哼!”曾全还在为余里前几日骗走他银子的事情耿耿于怀,见余里开口便直接赏了他一个大大的白眼。
  “七兄,你终于回来!”肖白趴在牢边,有些惊喜。
  自前些日子余里说要出去赚钱,牢房中便只剩下他一个人,总是睡觉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为了打发时间便陪着曾全玩起余里交=教他的游戏来,这两日和曾全玩了不下百局,但输多胜少,他那点破事几乎被曾全摸了个清,本来不想再玩,可又耐不住曾全的威逼利诱,这下余里回来,终于可以不再和曾全玩如此无聊的游戏了,肖白自然是高兴。
  “回来做什么,打扰别人做事!”
  曾全呸了一声,离开牢房,看向余里的眼神有些不善,余里赔笑一声,将手中的栗子分出一半放到桌上,道,“曾牢头,这栗子是我特意给你带的,买到它可费了我好大的劲,一大清早便要去城西排队,若是去的晚了就买不到了!”
  “算你有心!”曾全拨了拨桌上的栗子,满意道,可回头一想,这买炒栗子的钱不正是他的钱么?用他的钱给他买吃的....这算怎么回事?
  余里看到曾全脸色的变化,赶忙趁着他没有发怒前闪进牢房,随后嘿嘿笑道,“曾牢头,您大人有大量,便让我和小白兄单独说会话罢!”
  曾全哭笑不得的看着动作迅速的余里,半晌后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这个余小七人虽然是无耻一点,但说的话总是好听,十分合自己的胃口,今日他过来探望肖白,也不忘给自己带着东西,嘴上又一口一个牢头的叫着,罢了罢了,反正这外牢中也没有别人,就随他去吧。
  “你快一点,这牢房可不是你家!”
  “谢谢曾牢头!”
  余里笑着朝着曾全点点头,随后转过身将酥果和余下的栗子放在肖白怀中,道,“小白兄,这栗子刚刚出炉,你快趁热吃了吧!”
  肖白看着怀中一堆吃食,眼角微微泛红,道了声谢后,便大吃起来。
  余里坐在一边看着肖白,心中陡然有些泛酸,这位小白兄就像是一个贫穷的高中生,虽然没日没夜的学习,可每逢高考时候分数就是过不了本科线,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只成了这所学校中的传奇...
  人总有时运不济的时候,可像肖白如此点背的还真是第一次见。
  “小白兄,慢点吃,没人跟你抢的。”
  “嘿嘿,嗝......”
  “卧槽,肖白,你够了!”
  “七兄,不好意思啊,吃的太快了...没忍住...”
  余里摆摆手,坐的离肖白远了些,问道,“小白兄,问你件事,这次你若是出去了,可有何打算?”
  肖白拍了拍胸口,用力咽了一口凉水,回道,“我想想过了,这次若是能全身而退,我便要离开襄州,再去长安搏一搏功名,这几日我在牢中苦思,与其为了儿女情长在襄州白白浪费时光,莫不如拼了命去搏个后生。有诗云,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我肖白为何做不得那掠过江河的大风?”
  余里听罢,拍手笑道,“小白兄你能这么想最好不过了,那陆锦儿不过就是个风尘女子,实在当不得你如此痴心苦盼!”
  “小白兄,余小七便在这里预先恭祝你金榜题名了!”
  “多谢七兄!”肖白拱拱手谢过,随即又苦笑道,“不过,七兄有一点可说错了,锦儿姑娘并不是外人口中的风尘女子,她来到襄州不过两月有余便得到坊间如此高的评价,才情必然极高的,她所做诗句纵观襄州也可称是一览众山小,如此这般,不是当不得在下的痴心苦盼,而是在下配不上她啊!”
  “不就是诗么,有什么的!”余里撇撇嘴,不屑道。
  “七兄能咏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如此绝句来,想来也是有些才华,但相比于锦儿姑娘,还是差了些。”
  “差到哪了?”
  “若是七兄不服气,我便给你举些她的事例吧!”肖白顿了顿,继续道,“据坊间传闻,锦儿姑娘刚到襄州时,便写下一首《感春》,诗中写道,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如此诗句,纵是在下苦读诗书十余载也不曾作得,而锦儿姑娘不过区区女子,却犹如天眷,我想若是锦儿姑娘是个男儿身,他日必会高中状元!”
  “就这么一首《感春》就能高中状元?”余里摇摇头,“小白兄,你可是把状元郎看的太低了!”
  “当然不止这一首,还有《九望》,《素手寻春》等便不一一列举了,我只是想告诉七兄,莫要小看了陆锦儿也莫要小瞧了诗家。”
  肖白如此说自然是有他的道理,但话虽这样说,余里却依然有自己的见解,这年头虽然流行吟诗作对,但就凭着几首诗词想要功成名就怕是有些难吧?
  通过这些日子的观察,余里早就发现这个时代不是他心中所向往的盛唐,更加跟历史书本中万国朝贡的大唐毫不沾边,世道日衰,寸木难支才是这个时代的代名词,就这样的情况下,还妄想吟吟诗就能一步登天,不是痴心妄想是什么?
  余里思索一番,口中吟道,“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作庭树作飞花。”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服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余里说罢,吐了口长气,看着一旁目瞪口呆的肖白,笑问道,“小白兄,你看这些诗比之陆锦儿又如何?”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