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明士 / 第1555章 鸟尽弓藏

第1555章 鸟尽弓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张洵的书房内。≦看最新≧≦章节≧≦百度≧≦搜索≧≦品≧≦书≧≦網≧
  
      几个人都忧心忡忡,海正满脸忧虑道
  
      “子玉,如今不器被捧得太高了。”
  
      “是啊!”张洵叹息了一声道“如果罗信成功了还好,一旦失败了,捧得越高,摔得越重啊!”
  
      “那怎么办啊?”
  
      “这里恐怕有人在暗推波助澜啊!”
  
      “你是说徐党?”
  
      徐府。
  
      书房。
  
      徐鲁卿不解地问道“父亲,我们为什么要帮忙吹捧罗信?”
  
      “呵呵……”徐阶冷笑了两声道“捧的越高,摔得越重嘛。如果罗信最终铩羽而归,你说那些对他期望甚高的老百姓会怎么做?那些对罗信非常期待的官员会怎么做?
  
      现在他们怎么捧的罗信,那个时候,会用多大力气去踩罗信。”
  
      “那……如果罗信成功了呢?”
  
      “功高盖主嘛,呵呵……”
  
      转眼过去了三十八天,大明已经焦头烂额。
  
      钱荒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有多地开始抵抗一条鞭法。甚至发生了冲突。而北方草原的异动似乎更加明显,有着入侵大明的征兆。
  
      更为严重的是,之前经过了汹涌澎湃的徐党和高党之间的相互弹劾,让两党之间的矛盾更加严重,彼此之间都有了抵触情绪,是正常的公务,双方也都抵触,扯皮,让这个大明的机器运转起来,困难重重。效率极其低下,让大明下,越来越混乱。
  
      连懒政的隆庆帝,也不得不按时朝,虽然他什么也不懂,心也极其厌烦朝。但是却不得不为之。
  
      三十八天了啊!
  
      罗信依旧没有消息,这让朝堂之如同阴云密布,更加地沉默,连那些喜欢在朝堂之争吵草地言官,都没有了兴致。
  
      “轰……”
  
      寂静的朝堂,隆庆帝正烦躁地看着下面那些沉默的官员,却猛然听到皇宫外出现了骚动,而且声音越来越大,向着皇宫的方向汹涌而来。隆庆帝脸色一变,朝大臣也脸变色。
  
      这些日子,因为钱荒的问题,大明各地出现了多次冲突,难道京城也发生了冲突?
  
      或者是,北方的鞑子打过来了?
  
      “发生了什么?”隆庆帝的声音有些哆嗦。
  
      “速探!”高拱喝道。
  
      便有人匆忙离去,大殿内寂静一片,每个人都竖起耳朵倾听着。想要从皇宫外那纷乱的声音听出一些什么。
  
      “陛下,似乎是……捷报两个字。”
  
      还是张居正年轻,竖起耳朵倾听了一会儿,隐约听到好像是外面再喊捷报。他这句话一出口,“轰”的一声,朝堂炸锅了。隆庆帝的脸也猛然现出了激动之色,转头对站在身旁的冯宝道
  
      “快去探查,你亲自去。”
  
      冯宝的脸也现出了激动之色,小跑着冲出了大殿。隆庆帝的脸激动得现出了红晕道
  
      “如此说来,是罗师得胜凯旋了?”
  
      “应该是!”高拱也是一脸的喜色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徐阶也出班道“罗大人立此大功,陛下应封赏。”
  
      徐阶这句话一出,朝堂是一静。各自目光闪烁。
  
      如今罗信已经是内阁大学士,一等侯爷,还要怎么封赏?
  
      要知道罗信才是二十八岁,这个年龄再封赏下去,便是赏无可赏,难道要让罗信当内阁首辅?
  
      这个年龄当内阁首辅,会让其他有进步心的人绝望,罗信会在内阁首辅的位置坐几十年,更是有着架空皇帝的可能,甚至夺取皇权。所以皇家很忌讳让一个年轻的人走高位,在首辅的位置一坐是几十年。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徐阶这是在捧杀罗信。
  
      踏踏踏……
  
      一阵脚步声传来,便见到冯宝带着一个满身风尘的士兵走了进来,那个士兵进入大殿之后,便跪下磕头,高声喊道
  
      “陛下,大捷!”
  
      “呈来。”嘉靖帝大喜。
  
      冯宝将竹筒接过来,取出了里面的奏章,双手递给了隆庆帝,隆庆帝认真地看了一遍,然后放声大笑。待笑声落尽,将奏章递给了身旁的冯宝道
  
      “念!”
  
      冯宝那鸭嗓子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朝臣都在认真听着。罗信的奏章非常简单,是简单地讲述了一个结果,大明和华夏国联军已经彻底消灭了西方藩国的舰队。俘虏都归了华夏国,但是缴获的海船却是分给了大明水师三分之二。
  
      这让隆庆帝和所有的朝臣都非常高兴,那些俘虏算什么,要他们都不知道如何安排,而罗信却用那些俘虏多换了海船,不由心对罗信深为佩服。
  
      他们哪里知道,罗信根本看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那些海船,反倒是那些俘虏可以增加华夏国的人口,而且还有不少人都有着一技之长。
  
      罗信还在奏章说,正在和华夏国签订国书协议,双方会成为兄弟之国,互不侵犯,而且双方都会保证市舶司海贸在海的安全。而华夏国也在湾湾建立市舶司,成为大明和西方藩国的转站,开展广泛的合作。一旦签订了协议,会立刻由华夏国使臣前往京城,换取国书。同时,市舶司也会立刻重启。
  
      整个大明陷入了欢乐的海洋,十一天后,华夏国使臣来到了京城。而罗信则是在江南已经开始重启市舶司。
  
      南方的战事得到了彻底的解决,没有了外患。同时市舶司的重启,也让大明的财政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只是市舶司刚刚重启,想要改善大明财政,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但是,在这大明的一切朝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朝堂又一次乱了起来。这次事情的导火线来自山东,因为一条鞭所产生的钱荒,让官府和百姓冲突了起来,竟然致使百姓死亡过百人,官兵也伤亡三人。
  
      这一下彻底引爆了一直压抑的朝政,徐阶把握住这个机会,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弹劾,对高拱和罗信发起了雪片一般的弹劾。
  
      这一次他们没有放过罗信,市舶司已经重启了,而且罗信已经从江南启程,开始回京。
  
      鸟尽弓藏,罗信已经没用了。
  
      那弹劾吧!
  
      最好将高拱和罗信一起赶出内阁。
  
      本书来自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