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历史军事 / 大明流贼 / 第二百二十八章 番薯如何?

第二百二十八章 番薯如何?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张献忠自从穿越过来,除了火锅之外,基本上都是吃的原蜀王府内的厨子做出来的美食。但其实,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有地瓜了,不仅如此,玉米和土豆那时也已经传入。
  
      花生约1530年到达中国,玉米是1531年,地瓜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晚,大约在16世纪末明朝年间,也就是大约1593年。
  
      当时,在东南亚经商的陈振龙以商人敏锐的洞察力,察觉到甘薯的巨大应用价值,于是购买了几根甘薯苗,将它们藏于商船的缆绳上,成功地躲过西班牙海关的层层检查,最终将甘薯“走私”进入福建。
  
      它们到达中国东南时,明末大战乱还未开始。如果崇祯皇帝真有眼力,发现这些高产作物的价值,及时引种到西北,缓解极度紧张的粮食问题,或许可以避免1644年的灭亡悲剧。
  
      因为,当地在番薯带入的第二年恰逢大旱,眼看饥荒无法避免,陈振龙向福建巡抚金学曾上书推荐种植。当时称番薯,因为来自番邦。陈振龙的建议使得甘薯在福建地区广为种植,成为了缓解饥荒的“救命粮”。
  
      而到了清朝康乾时期,中国人口大增,粮食供应压力很大,番薯成为了最佳的解决办法。由政府推动的种植计划在中国大范围开展,番薯成为大部分中下层民众的主粮,知道民国末年仍是如此。
  
      烤番薯,又被称呼为烤地瓜。
  
      在后世是街头巷尾皮焦里嫩,口味香非常普遍的小吃之一。其味香甜,其实可口。分量十足,一个大个儿的地瓜甚至于能顶一顿饭。
  
      其做法也是十分简单。
  
      “来来来,赶紧趁热尝尝!”秦王府的后厨,张献忠正不顾形象的扒拉着一堆炭火,它里面正烤着黑乎乎的一块东西。
  
      打发走陆七八之后,张献忠就开始去找厨子来做菜。那些掌柜的酒楼们需要这些新的菜式支撑度过没有酒喝的日子。
  
      此刻,张献忠眼里只剩下那些正烤的外表发焦的地瓜。
  
      “不用客气,冷了就不好吃了!”他招呼着发呆的厨子们。
  
      在张献忠的眼里,这东西不只是地瓜,更是蜀地乃至天下稳定的基石。有了这玩意儿,再找个精通农业的人改良改良,然后大规模推广,想想就很美。
  
      张献忠轻轻掰开炭火里扒拉出来的地瓜,这东西虽然和后世吃过的那种烤地瓜有一点区别,但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的。他也不嫌脏,轻轻地吹了一口,就将焦黄冒油的地瓜心儿往嘴里塞去。软糯的地瓜心儿入口即化,一股子香甜直接顺着嗓子眼儿往肚子里跑去。
  
      张献忠吃了两口,才将手中的地瓜放下,道:“让你们吃,还愣着干嘛!快点!吃完告诉我味道如何!”
  
      一帮厨子战战兢兢不敢下口,让他很是不耐烦。
  
      “多谢大王!”厨子们道了声谢,才慢慢的吃了一小口。
  
      “唔香甜软糯,好吃的紧呐。”
  
      “我道是会难吃,怎想到如此美味!”
  
      “平日里可吃不到这个,真好吃!”
  
      厨子们很快就被烤地瓜征服了。
  
      “怎么样?味道不错吧!”张献忠说道,“既然吃了我的东西,今天各位就得帮我一个忙,不然”
  
      “小的们一定尽心尽力!”刚刚还好好说话的大王,一下子变了一副脸色,让吃了地瓜还没消化的厨子们吓了一跳,忙不迭地跪倒在地,口中称是。
  
      “哈哈哈本王开玩笑罢了,你们不必惊慌。我只要你们先不急着回去,和我一起来做几道菜!然后你们来人,去库房将那些东西拿过来!”张献忠舒缓口气说道。
  
      “大王要做菜!”
  
      这消息简直要惊掉了厨子们的下巴。
  
      领头的厨子直接跪下来道:“大王,是不是小的们做的让您不满意了?”
  
      “对啊对啊,您这万金之躯,怎么能做这个粗活?”
  
      他们纷纷阻止张献忠这个想法。
  
      张献忠听后只是点点头,继续道:“嗯,看来各位对本王的手艺不怎么看好啊但我要说的是,今天这个还非得我亲自下厨不可了!你们不用多说,给我做好帮手就行!”
  
      所需这时,厨房的下人刚好拿来了这次烹饪所需的东西。
  
      一共有这几样:地瓜、玉米、土豆、辣椒、茄子、黄瓜以及各种能用的上的调味料。
  
      “来呀!先把这红苕洗净了!”
  
      张献忠回忆着后世那些家常小菜和小吃的做法和步骤。
  
      “再去皮!”
  
      “大火蒸熟!然后捣成泥加少许糖,再放入模具压平!”
  
      “锅内放油,烧热,压好的饼放入锅里煎!”
  
      “两面煎至金黄,撒上一层芝麻,起锅!”
  
      “来,尝尝看!”
  
      看着金黄金黄的饼,厨子们不由自主的放亮了眼睛。
  
      各人纷纷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薯饼,再轻轻的咬上一口:“大王,脆脆甜甜,甚是美味!”
  
      张献忠很开心,这些都是后世家常里很普通的做法,能让这时代的厨子称赞,想必普通人的反应也不会差。
  
      这些厨子顿时也对张献忠刮目相看,只因这红苕饼确实美味。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一直没人过问的食材,这位看似五大三粗,不知美食烹饪的大王,既然做出了这样一道美味。
  
      “大王!您真是厉害!”厨子们心服口服了。
  
      “还没完呢!这只是开始,接下来你们还要继续帮我!”张献忠说道。
  
      “那大王,您是要用这些做菜吗?”厨子们狐疑的问道。
  
      他们看到的正是玉米和土豆。
  
      “没错!”张献忠问道,“你们见过这个?”
  
      “小的们没有见过,这物什生的奇怪,怕不可以吃吧?”
  
      “无妨无妨,它可是美味的紧呢!”张献忠打消厨子的顾虑。
  
      “别愣着了,快去准备好玉米,胡萝卜,还有上好的排骨/葱、姜”他催促道。
  
      “是是是”厨子们很快就忙开了。
  
      “胡萝卜切成花型。”“玉米切成小块。”“将排骨清洗干净,剁成半指长小段。”“葱洗干净,卷起打结备用。”张献忠一边指挥,一边说。
  
      “打火将砂锅里的排骨烧开,等浮起一层白沫时,用勺打捞干净。接着放入姜片,葱结,放两滴醋、玉米盖上盖子,闷些时候。”
  
      等一切都忙完,七八号人的眼睛齐齐盯着那个冒着热气的砂锅,恨不得一下子就见到里面的庐山真面目。
  
      一缕缕烟气从盖子上腾起,丝丝的香味钻入了每个人的鼻孔里。
  
      “真香啊”
  
      (本章完)
热门推荐
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晚唐浮生神话版三国封侯日月风华汉鼎余烟迷踪谍影数风流人物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三国:造反被曹操窃听了心声寒门宰相1635汉风再起皇明皇太孙大秦:我长公子的身份被识破了抗战之最强兵王留里克的崛起晋末多少事红楼之荣亲王